Cloud Computing

搜索文档
谈超级人工智能之路,吴泳铭称阿里目标是打造AI时代的操作系统
第一财经· 2025-09-24 11:29
其次,他判断,AI Cloud是下一代计算机。算力正在从以CPU为核心的计算加速转变为GPU为核心、以 大模型驱动的AI计算,新的计算范式需要更稠密的算力、更高效的网络和更大的集群规模,需要超大 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全栈基础积累才能承载这样的需求。他认为,未来全世界也许只会有5到6个超级云计 算平台。 AGI并不是终点,吴泳铭认为,AI会经历三个阶段最终成长为超级人工智能。第一阶段是智能涌现,AI 学习人;第二阶段是AI自主行动,辅助人,我们刚刚处在这个阶段的开端,未来也许会有超过世界人 口的智能体和机器人和人类一起工作;第三个阶段是自我迭代,超越人,跨越到这个阶段需要两个要 素,AI将逐步连接几乎物理世界的所有场景和数据,模型能够自我学习、通过与真实世界的持续交互 获得新的数据实现自我迭代与智能升级。 在通往这个变革的路上,吴泳铭作出了一些预测。首先,他认为大模型将是下一代操作系统,在未来物 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交互中,大模型扮演今天操作系统的地位。各行各业、所有用户都会通过大模型相 关的工具执行任务,自然语言可能就是未来AI时代的编程语言。 吴泳铭相信,未来大模型将运行在所有计算设备中,基于此,阿里巴巴坚持开源 ...
阿里董事长吴泳铭: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AI Cloud是下一代计算机!未来全球或只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格隆汇· 2025-09-24 11:01
行业趋势 - 大模型被视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1] - AI Cloud被定义为下一代计算机 [1] - 全球云计算市场将高度集中 未来可能仅存在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1] 企业动态 -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2025云栖大会发表主题演讲 [1] - 云栖大会于9月24日在杭州举行 [1]
2025云栖大会今日开幕 阿里(09988)吴泳铭:正积极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1:00
公司战略与愿景 - 阿里巴巴集团高管提出智能化革命将远超想象 通用人工智能将放大人类智力并解放人类潜能 为超级人工智能奠定道路 [1] - 公司认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已是确定性事件 但仅是起点 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且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 以解决气候能源星际旅行等重大科学难题 [1] - 公司高管预测未来可能会有超过全球人口数量的智能体和机器人 与人类协同工作并对真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1] 技术发展路径 - 通往超级人工智能之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 AI通过学习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 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类 此为行业当前阶段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 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全量原始数据实现自主学习并最终超越人类 [1] - 公司定义大模型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AI云为下一代计算机 预测未来全球可能仅存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2] 基础设施投入 - 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 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2] - 为迎接超级人工智能时代 相比2022年生成式AI元年 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意味着算力投入将指数级增长 [2]
阿里巴巴,盘中重大宣布!股价拉升!
证券时报· 2025-09-24 10:59
阿里云AI战略与愿景 - 大模型被视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AI Cloud被视为下一代计算机 未来全球可能仅存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1] - 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数据中心能耗规模预计从2022年至2032年提升10倍 算力投入将指数级增长[1] - 发展超级人工智能(ASI)分为三阶段:智能涌现(当前行业阶段)、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辅助人类)、自我迭代(AI通过物理世界数据自主学习超越人类)[1]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公司发布六个新品:包含安全模型Guard(含generative和streaming版本)、千问旅行规划师(可生成详细行程并导出PDF)、同声传译API(支持多语言和视觉理解)[4][5] - 编程模型Coder API升级(具备强大Agent特性可自主调用工具) 视觉-语言模型Qwen3-VL(235B参数开源版本超越Gemini2.5Pro) 旗舰模型Qwen3-Max(1T参数量提升编码和智能体能力)[6] - 模型迭代保持"日更级"节奏 要求技术指标与商业落地均领先 通义实验室2025年目标包括模型性能领先、商业场景渗透、日均调用量更快增长[7] 市场表现与商业影响 - 阿里巴巴港股短线涨超3% 云智能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2][8] - 中国企业级市场大模型日均消耗量达10.2万亿Tokens 公司通义模型占比17.7%位列第一[7] - 底层模型迭代提升应用效果 适用于长上下文推理与高并发场景 加速AI编程/Agent等赛道商业化 多模态模型优化电商应用效果提高付费率[8] 投资与基础设施布局 - 公司资本性支出达386.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0% 维持未来三年3800亿元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投入目标[8] - 通过合作伙伴应对AI芯片供应及政策变化风险 确保供应链稳定性[8] - "云+AI"被视为接替电商的第二增长曲线 AI业务格局(基础设施+模型+应用)筑牢竞争壁垒 AI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可能带动估值上升[9]
阿里巴巴港股拉升,盘中涨超4%
新浪财经· 2025-09-24 10:50
公司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港股盘中涨超4% [1] 公司战略规划 - 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在2032年较2022年提升10倍 [1] - 阿里云算力投入将指数级提升以迎接超级人工智能时代 [1] 行业技术趋势 - 2022年被定义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年 [1] - 超级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 [1]
阿里吴泳铭:积极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 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
财联社· 2025-09-24 10:39
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 实现AGI已是确定性事件 但仅是起点 终极目标是发展能自我迭代 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以解决气候 能源 星际旅行等重大科学难题 [2] - 通往超级人工智能分为三阶段 智能涌现阶段AI通过学习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 自主行动阶段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 自我迭代阶段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全量原始数据实现自主学习最终能够超越人 [2] - 未来可能超过全球人口数量的智能体和机器人与人类一起工作 对真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1] 云计算与基础设施投入 - 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 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 未来全世界可能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3] - 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 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3] - 对比2022年GenAI元年 到2032年公司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算力投入将指数级提升 [3]
阿里吴泳铭: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比2022年提升10倍
新浪科技· 2025-09-24 10:33
公司战略规划 - 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在2032年提升10倍以迎接ASI时代[1] - 阿里云算力投入将实现指数级提升[1] 行业发展预期 - 2022年被定义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元年[1] - ASI(人工通用智能)时代将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1]
直击阿里2025云栖大会:阿里云将首次展出高密度AI服务器和新一代高性能网络架构
华尔街见闻· 2025-09-24 10:02
大会概况 - 大会于24日至26日举行三天 主题为"云智一体·碳硅共生" [2] - 汇聚全球50多个国家的2000余位嘉宾 [2] - 共同探讨AI 云计算与产业应用的最新趋势 [2] 展示内容 - 将展示新模型 Agent应用等AI软件产品及AI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硬件 [2] - 阿里云将展示超大规模集群 分布式训练 推理加速等能力 [2] - 首次展出单柜支持144个计算节点的高密度AI服务器和新一代高性能网络架构HPN8.0 [2] - 上百家企业的AI落地实践 200多个Agent应用和300款AI终端产品参展 [2] 参会嘉宾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 阿里云智能集团CTO周靖人等业界领袖出席 [2] - 中国工商银行 网易 科沃斯 理想汽车等知名企业嘉宾参会 [2] 会议议程 - 开幕式于09:30-09:40举行 [3] - 吴泳铭将于09:40-10:00进行主旨演讲 [3] - 周靖人将于10:00-10:50进行年度云与AI全栈技术发布 [3] - 工商银行总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金海吴将分享大模型应用成果 [3] - 网易集团执行副总裁胡志鹏将演讲"AI驱动未来:虚拟世界的创造力和现实世界的生产力" [3] - 圆桌对话"产业重塑时:AI的冲击 应对与前瞻"将于11:30-12:00举行 [3] - 科沃斯集团董事长钱东奇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党委书记杜耀波 理想汽车首席技术官谢炎 钛媒体集团联合创始人刘湘明参与圆桌对话 [3]
研判2025!中国边缘云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行业高速发展,5G商用、物联网激增与数转加速共推市场快速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4 09:23
行业概述 - 边缘云是一种分布式云计算架构 将计算 存储和网络资源部署在靠近数据源或终端用户的网络边缘侧 具备低延迟 本地化自治和分布式架构等核心特征 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 传输 处理和分析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边缘云市场规模为128.7亿元 同比增长19.61% [1][9] - 市场增长主要得益于5G技术商用化 物联网设备数量增加以及数字化转型加速 [1][9]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边缘服务器 边缘网关 AI芯片 智能网卡 GPU 存储设备等核心零件以及操作系统和中间件 [4] - 产业链中游为边缘云服务提供商与平台运营 [4]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车联网 智慧交通 工业互联网 智能安防 医疗健康 智能家居和金融领域 [4] 车联网应用 - 5G网络普及为车联网提供更高速 更稳定的通信支持 边缘计算技术降低数据传输延迟 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5] - 2024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为1724亿元 同比增长26.86% [5] 政策支持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边缘云行业发展 出台政策推动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7] - 2024年9月工信部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 提出部署边缘计算节点 边缘计算网关 边缘控制器 边缘云等工业算力设备 建设工业智算中心 [7]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云厂主导 运营商筑基 垂直服务商深耕"的协同竞争态势 [10] - 云计算厂商如阿里云 华为云 腾讯云占据主导地位 提供"云-边-端"一体化解决方案 [10] - 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依托5G网络与基站资源 构建边缘节点超千个 通用算力规模达8.5 EFLOPS [10] - 垂直服务商如网宿科技 白山云聚焦CDN与边缘计算融合 通过2800+全球节点提供差异化服务 [10] 重点企业:网宿科技 - 拥有全球2800+边缘节点 覆盖主要运营商网络 提供低时延 高带宽的边缘计算服务 [11] - 核心产品包括边缘云主机 边缘计算ECP 边缘AI平台等 技术亮点包括云边协同 E5 V5高性能CPU独享资源 分钟级弹性扩缩容及内网隔离安全防护 [11] - 边缘AI平台支持模型推理 托管服务 已应用于医疗 家居 媒体等行业 [1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51亿元 同比增长2.19% 归母净利润为3.73亿元 同比增长25.33% [12] 重点企业:腾讯控股 - 通过分布式架构实现毫秒级响应 产品涵盖边缘计算机器ECM 物联网边缘计算平台IECP TKE Edge边缘容器服务等 [12] - 技术优势包括云边协同 边缘自治 分布式健康检查 支持工业互联网 智慧城市 远程医疗等场景 [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645亿元 同比增长13.69% 毛利为2055亿元 同比增长21.05% [12] 技术发展趋势 - 边缘云将深度融合5G-A/6G AI大模型 区块链等技术 构建"云-边-端"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 [13] - 5G-A的毫米波与通感一体化能力将支持车联网实现亚毫秒级时延 [13] - AI大模型与边缘计算结合将推动"模型训练-推理-反馈"的本地化闭环 [13] - 边缘安全技术将通过零信任架构 数据加密与区块链存证实现全链路防护 [13] 应用场景拓展 - 边缘云将在智能制造 智慧城市 车联网等垂直场景中持续深化应用 并拓展至元宇宙 数字孪生 工业元宇宙等新兴领域 [14] - 在智能制造中支撑"黑灯工厂"的实时质量检测与设备预测性维护 [14] - 在智慧城市中处理交通流量 环境监测等数据 实现智能信号灯控制与污染溯源 [14] - 车联网方面支持V2X通信与自动驾驶的协同决策 [14] 产业链与全球化 - 边缘云产业链将形成"硬件-平台-应用-服务"的协同生态 并加速全球化布局 [16] - 上游硬件厂商将推出更高效的边缘服务器与AI芯片 [16] - 中游云厂商将完善"边缘云+中心云"的混合架构 [16] - 下游应用开发商将聚焦垂直场景创新 [16] - 企业将通过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标准制定 提升中国技术的全球竞争力 [16]
金山云拟于美国境外以离岸交易方式向非美国人士发售2.82亿股普通股
新浪财经· 2025-09-24 08:40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在美国境外以离岸交易方式向非美国人士发售2.82亿股普通股 [1] - 配售受市场状况及其他因素所规限 [1] - 配售依据1933年美国证券法项下S规例进行 [1] 资金用途 - 80%配售所得款项用于支持人工智能业务 包括扩充基础设施及提升云服务能力 [1] - 20%配售所得款项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公司用途 [1] - 资金计划于2028年12月31日前动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