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种植
搜索文档
特朗普手里没牌了?关税未伤中国,美国大豆滞销,农民慌得卖设备
搜狐财经· 2025-10-10 07:37
特朗普嘴上说"用关税收入补贴农民",农业部长也提过援助计划,可到现在连草案都没影儿。农场主可 耗不起,房贷和农资账单每月都得还。 特朗普手里没牌了?关税未伤中国,美国大豆滞销,农民慌得卖设备 先把镜头拉到中国这边。中国海关亮出一张新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冲到 21.79万亿元 人民币,比去年同期涨了 2.9%。更扎心的是,对东盟和拉美的出口增速比整体还快。东盟自贸区 3.0版 谈判搞定了,数字基建合作框架也一次到位;拉美和非洲市场更是多年深耕——这可不是临时抱佛脚。 说起特朗普,大家都记得他那张"加税王牌"。可蹊跷的是,10月1日这天,来自密歇根州的州长惠特默 跑到多伦多痛批关税:赢家只有中国。听着像甩锅,可后面发生的事让人直呼真实。 与此同时,特朗普那条"农产品反制"线迎来高光:自 2025年5月起,中国企业一颗美国大豆都没下单。 别忘了,2023—2024销售年度中国买走了美国 54%的出口大豆,价值 132亿美元。突然归零,对美国农 场主就是晴天霹雳。 更巧的是,今年美国正赶上大豆大丰收,产量喜提新高,却没人接盘。仓库塞得满满当当,货轮在码 头"晒太阳"。大豆价格往下跳,化肥、柴油往上蹿 ...
受益中国需求,巴西大豆产销两旺
环球时报· 2025-10-10 07:06
巴西国家供应公司(Conab)数据显示,2024/2025作物季,巴西大豆产量升至63 亿蒲式耳(1蒲式耳等 于27.216千克),成为出口量增长的基础。与此同时,巴西农民正受益于来自中国的强劲需求。据巴西 通讯社报道,代表600万美国农民的美国农业局联合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受关税冲突影响,从6月到8 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几乎为零",并且中国未采购任何美国明年收获的新作大豆,此举为巴西、阿根 廷等其他国家的供应商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该组织表示,2025年1月至8月,中国仅从美国进口580万吨大豆,同比下降近80%。相比之下,巴西成 为对华大豆主要供应国。同期,巴西向中国市场出口超过7700万吨大豆。阿根廷在暂停出口税后增加大 豆销售,并在出口额超过70亿美元后退还了税款,此举推动了该国对中国大豆销售的增长。香港《南华 早报》近日报道称,阿根廷大豆出口订单9月飙升至7年高点,中国进口商在出口税暂停期间采购了数百 万吨。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杨舒宇】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 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将达到1.022亿吨,超过2024年和2023年全年的出口量。路透社分析称 ...
“中国一粒都没买”!大豆滞销,美农民卖设备维持生计,“对特朗普的忠诚将接受考验”!特朗普满世界找买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3:07
美国媒体报道称,虽然今年农业产量创纪录,但农民可能无处出售农产品,"农民对特朗普(政府)的 忠诚即将接受考验"。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也说,美国今年大豆满仓、但价格下跌,农民难以维持生 计。"美国头号出口农产品的海外销售量骤降,给美农造成'毁灭性'打击。" 美国豆农:受关税战反噬 美国大豆协会称,自5月以来,中国就不再购买美国大豆了。随着美国大豆进入收获季节,因大豆滞销 而面临巨额损失的豆农心急如焚…… 美农村正承受巨大痛苦 眼下,美国大豆已经进入收获季,美国豆农坦言,受关税战的反噬,目前美国农村正陷入巨大困境。 美国农场主 克里斯·古尔德:目前美国农村正承受着巨大痛苦。中国一直是我们大豆的头号买家,我们 很大一部分大豆都销往了中国。然而,当我们(美国)开始扰乱国际贸易后,中国就开始寻找其他供应 来源了。 大豆对于美国农业及农产品出口至关重要。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4年大豆以245.8亿美元的出口 额位居美国农产品出口首位,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 中国此前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2024年购买了价值126.4亿美元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一半以 上。美媒称,自2025年5月起,中国再也没有从美国购买过 ...
中国订单归零,特朗普全球找买家,却又收到一个坏消息
搜狐财经· 2025-10-09 01:30
美国大豆行业危机现状 - 2025年秋季美国大豆面临历史性危机,中国买家一份新订单都没有,导致全美库存积压超700万吨,价格跌至生产成本线以下 [1] - 爱荷华州农民仓库堆满卖不出去的大豆,去年同期中国买家已预订约1300万吨,而今年此时订单为零 [1] - 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三年暴跌40%,至每蒲式耳10.10美元,已低于预估生产成本11.03美元,农民种得越多亏得越多 [3] 危机成因与直接冲击 - 危机始于贸易关税政策,美国对华大豆关税飙升至245%,使每吨300美元的美国大豆加税后比巴西大豆贵出近60% [3] - 价格杠杆迅速生效,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量暴跌至五年最低,而同期巴西对华出口激增40% [3] - 中国已将未来五年大豆进口目标的65%转向南美,美国大豆在华份额从2016年的约40%下滑至2024年的20%左右 [3] 产业链蔓延影响 - 美国农业困境向整个产业链蔓延,密西西比河港口大豆吞吐量下降40%,仓储公司闲置率超30%,饲料企业因原料短缺被迫减产 [7] -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大豆库存消费比升至18.7%,创近十年新高,国内需求增长乏力无法填补出口缺口 [7] 南美竞争对手的替代 - 巴西精准捕捉市场机会,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7465万吨,同比增长6.7%,占中国进口总量超过七成 [5] - 阿根廷宣布提升高粱出口标准,明确指向满足中国市场对谷物质量及品质稳定性的期望,今年1至8月出口的123万吨高粱中有122万吨运往中国 [5] - 阿根廷在接收美国200亿美元援助承诺的同时,悄悄延长了与中国的货币互换期限,显示出贸易博弈中的战略选择 [5] 市场格局重塑与行业脆弱性 - 随着南美国家持续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已深度重塑 [8] - 美国大豆产业从黄金时代陷入寒冬,反映出单一出口依赖模式在全球化供应链重构中的脆弱性 [8] - 关税带来的剧烈波动和不确定性让美国农民处境艰难,农业州焦虑情绪日益蔓延 [8]
巨亏450亿美元,美国农民眼巴巴等待特朗普政府救济
观察者网· 2025-10-08 16:32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噬效应持续发酵,美国农民或将承受450亿美元巨亏的重 压。一边是大豆、高粱对华出口暴跌,一边是化肥、农机成本飙升,曾被特朗普视为"票仓"的美国农民 正濒临破产,只能眼巴巴等待白宫的救济计划"解渴"。而这一幕,与2018年如出一辙。 《纽约时报》报道称,特朗普政府预计最早将于10月7日推出新一轮针对农民的经济支持计划,尽管救 助规模与具体机制尚未明确,但当前危机因中国采购锐减更显紧迫。 据报道,截至今年7月,中国的大豆采购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5亿美元,且自5月以来未再采购任何美国 大豆。若中国买家继续保持观望,美国今年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额将比去年减少100亿美元。 面对农民的困境,特朗普于周一(6日)在白宫表示,"本周会出台一些针对农业的举措。"然而,尽管 农民们期待救助计划能在周二公布,但白宫称,政府持续停摆导致该计划被迫推迟。 白宫发言人凯利(Anna Kelly)称,"目前尚未就新的农业政策做出任何决定",但透露,特朗普与农业 部长罗林斯已就农民的需求进行了沟通。 美国威斯康星州 沃尔沃斯,田间正在收割的大豆。 IC photo 共和党议员估计,此次农民可能需要高达 ...
国庆吃点啥?东源板栗香!栗仁粉甜饱满,品牌价值超37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10-08 14:56
东源板栗产业规模与产值 - 截至2024年底,全县鲜栗产量约1.98万吨,产值达3.52亿元 [2] - 东源板栗品牌价值高达37.8亿元 [2] - 船塘镇作为广东首个板栗专业镇,拥有6万亩挂果板栗树,形成43公里的“板栗种植圈” [3] 产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东源县素有“广东板栗之乡”美誉,其板栗先后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粤字号”农业品牌 [2] - 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东源板栗种植规模稳步增长,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2] - 2023年东源县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农业总产值连续两年实现高速增长 [3]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 东源建成全省最大板栗生产基地,拥有多家板栗加工企业,推动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3] - 板栗产业从“小特产”向“大产业”跨越,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3] 产品特性与品牌建设 - 东源板栗种植历史超三千年,被誉为“中华名果”和“栗中极品” [2] - 产地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春夏湿热同步、秋季光温互补的自然条件契合板栗生长天性 [2] - 公司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与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迈进 [3]
“双十”好去处!来邂逅忻城土司贡礼+土司文旅,快乐加倍
南方农村报· 2025-10-08 10:03
活动概览 - 以“土司贡礼香飘湾区”为主题的2025年粤桂消费帮扶忻城糯玉米节暨忻城土司特色农文旅推介活动将于10月10日在广州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举行 [6][7] - 活动旨在通过协作帮扶促消费、促就业及平台企业助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4][5] - 活动不仅是一次特色农产品集中展销,更是一场土司文化与芝州风情的全景体验 [8] 忻城糯玉米产业规模与地位 - 忻城糯玉米年种植面积达10.75万亩,覆盖全县12个乡镇,惠及约8万户种植农户 [15] - 产业年产量为4.55万吨,年产值达4.5亿元,是带动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16] - 产业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格局,并大力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以提升品质和保障产量稳定 [14][16][17] 品牌建设与认证荣誉 - 忻城糯玉米斩获“中国品牌神农奖”、“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并入选广西农业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3][24] - 产品拥有10个绿色食品认证和1个“圳品”认证,产区被评为全国“人民优选”产业合作示范基地 [24][25] - 忻城县糯玉米种植系统在2016年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业文化遗产”称号 [26] 产业链与销售渠道 - 目前忻城县有糯玉米加工企业28家,其中包括1家市级龙头企业 [27] - 拥有“林管家”、“力丰源康”等4家品牌辨识度高的企业 [28][29] - 电商渠道同步发力,6家电商龙头企业通过平台销售、主播带货等模式,2024年产业网络交易额超2000万元 [32][34] 活动具体内容与亮点 - 活动分为启动仪式和全天候展销两大板块,上午启动仪式将有莫府山歌、宣传片、权威推介及签约仪式 [44][45][48][49] - 户外展销将设立多个展位,集中展销糯玉米、壮锦、古法红糖等产品,并设专属粥铺供市民免费品鉴 [51][52] - 现场特设壮锦文化展示区、主题展板“云游览”土司古迹,并设有欢乐套玉米、夹玉米等趣味竞技游戏和特色打卡点 [53][54][56][57] 品牌推广与标准发布 - 本次活动将重磅推介以忻城糯玉米为核心的“土司贡礼”区域公用品牌 [18] - 活动现场将正式发布忻城糯玉米的全新品牌包装和《糯玉米糁》团体标准,以更高标准、更新形象确保产品品质 [36][37][38]
从“看不见产地”到“云监工”:永济大蒜认养如何打破消费壁垒?
搜狐财经· 2025-10-08 08:44
项目模式创新 - 项目采用“线上认养、透明溯源”的数字化认养模式,打破传统农业“先生产再销售”的产销隔阂 [1] - 认养者通过小程序“线上选地”功能,可直观查看地块土壤肥力、往年产出情况并自主挑选心仪区域,打破“产地远、看不见”的消费壁垒 [2] - 项目推动当地农业从“传统生产型”向“参与式服务型”转型,从过去只关注“种好蒜”转变为更注重“让消费者参与种蒜” [11] 技术系统支撑 - 项目依托定制化认养农业小程序,搭建大蒜种植全流程数字化认养体系 [2] - 广州赤焰信息的认养农业系统提供线上选地、地块信息可视化展示等功能模块,为数字化农业模式推进提供支持 [5] - 智能提醒功能根据大蒜生长周期自动推送节点提醒和管护小贴士,充当认养者的“农业小管家” [7] 质量与体验保障 - 项目引入农产品溯源系统,为每头大蒜配备专属“身份码”,扫码可查看土壤检测报告、施肥记录等全周期数据,实现“吃得明白、吃得放心” [6] - 通过“实时溯源+线下采摘”的双重保障,认养者可从“云监工”变为“亲自动手”,参与田间采摘活动 [6] - 定期组织的“蒜田采摘日”活动,让认养者亲手采收并学习种植技巧,拉近城市人与乡村、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距离 [10] 项目成效与影响 - 透明的溯源体系和深度参与感搭建起城乡信任桥梁,许多认养者连续多季复购,成为项目的“忠实用户” [11] - 项目用数字化手段解决了传统农业信息不透明、产销脱节的问题,为当地农业注入新活力 [14] - 该项目为其他地区探索农业数字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小样本”,预示着行业将朝更智能、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方向发展 [14]
大陆不买美大豆,美国挑软柿子捏,赖当局被逼接盘,签下百亿大单
搜狐财经· 2025-10-07 12:39
美国大豆出口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曾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年出口价值超过100亿美元,占其总出口量的四分之一 [1] - 自2025年5月起,中国近30年来首次完全停止采购美国大豆,导致美国大豆价格暴跌,库存积压 [1] - 美国试图寻找日本、韩国、印度等新市场,但均面临市场容量有限或贸易保护等挑战 [2] 美国对台湾地区的大豆销售策略 - 2025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采购价值100亿美元的美国大豆等农产品 [6] - 该订单分摊至每年约25亿美元,将使台湾地区的大豆进口大规模依赖美国 [8] - 此交易被视为一场政治交易,台湾地区意图以此换取美国的政治与军事支持 [4][6] 台湾地区市场的承受能力与影响 - 台湾地区人口约2300万,年大豆进口量约260万吨,巨额订单将压缩其他国家进口份额并影响本地农民生计 [8][9] - 台湾地区民众对政府牺牲本地农民利益以讨好美国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 [9] - 台湾地区的市场体量远无法填补中国停止进口所留下的巨大需求空缺 [11] 全球大豆供应链的重塑 -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大豆后,南美国家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缺 [14] - 新的供应链正在加速建立,美国想要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难度极大 [14] 贸易政策的影响与反思 -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其农民陷入困境,贸易战没有赢家 [1][13]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APEC峰会等场合解决大豆出口问题,但最终仍需回到与中国的谈判桌前寻求根本解决方案 [1][13]
阿根廷降税导流中国大豆订单,美国农民哀叹罗林斯救助行动反伤己身
搜狐财经· 2025-10-07 03:34
淮风入夜,北美腹地的田埂上堆着一垛一垛豆粒。割台刚过,潮气还没散尽,有的豆荚被碾碎,散出一股淡淡的青草味。农场主站在地头,盯着远处迟迟不 来的卡车。有人把手机举到脸前,眼眶发红,几乎哽咽地对镜头说:要把中国这个大客户争回来,否则今年真要血亏。视频发出去,许多人看了心里发紧 ——这些堆在地里的东西,是他们一年的汗水,若是卖不出去,可能真的会烂在泥土里。 农田的静默与短信的喧哗 与田间的沉默形成反差的,是一段在华盛顿走漏出来的短信。据传,有人拍到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发给财政部长贝森特的信息,话说得很直白:昨天我们救 助了阿根廷,作为回报,阿根廷取消了谷物出口关税,并向中国出售了一批大豆。紧罗林斯又提醒,这一整套价值2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会伤害美国农 民。 短短几句,把一连串原本在幕后的因果关系摆在了明面上:美国放出援助,阿根廷松开出口税阀门,中国买到了更便宜的大豆,美国农民立刻感到被顶在了 价格墙边。政策在纸面上行走,最终却落在一粒粒豆子的去向上。 订单转向与价格的磁力 这背后还有一层结构性因素:美国自上世纪末以来,联邦层面不再维持庞大的公共谷物储备,更多依靠期货市场、保险制度与私人仓储来分摊风险。期货可 以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