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
搜索文档
消金公司晒出千家“伙伴清单”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17
监管新规实施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1] -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通过官方网站等渠道披露名单 [1] - 在通知实施前的半年过渡期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参照规定通过官网等渠道披露合作机构名单 [1] 消费金融公司合作名单披露概况 - 31家消费金融公司已合计公布多达1133家(未去重)合作机构名单包括助贷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催收服务机构等 [3] - 京东消金在官网公示其合作机构名单共有5家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和3家贷后合作机构以科技公司为主 [2] - 中信消金合作了19家平台运营机构和15家增信服务机构 [2] - 阳光消金涉及合作机构39家其中包括18家平台运营机构和21家增信服务机构 [2] - 小米消金涉及56家多场景的合作机构 [2] - 海尔消金公布了多达67家合作机构的名单其中助贷平台30家几乎涵盖所有头部互联网平台及主流消费垂直场景 [3] 合作机构类型与行业格局 - 平台运营机构主要分为四大类型:以蚂蚁、京东、度小满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集团、具有线上优势的互联网垂类流量平台、金融科技公司、其他的持牌金融机构 [4] - 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如蚂蚁消金、招联消金、马上消金更聚焦于和头部流量平台或生态内部机构合作以形成稳定成熟的获客风控网络 [4] - 招联消金共有35家第三方合作机构其中推广机构8家、助贷机构11家、催收服务机构16家与蚂蚁智信、度小满等头部平台深度合作 [5] -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在合作伙伴选择上更聚焦和母行的协同联动注重业务普惠性及风险控制 [5] - 兴业消金在其合作名单中增信服务机构达21家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5]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合作逻辑 - 消费金融投诉多集中于隐性收费、合同条款模糊、催收不当、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 [6] - 新规对互联网助贷业务透明度作出明确约束成为消费金融公司调整运营模式的重要考验 [6] - 政策对消费金融公司合规经营提出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合规成本 [6] - 消费金融公司在训练大模型调用数据时需处理大量敏感信息安全措施不足易引发数据安全问题 [6] - 持牌金融机构与助贷平台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助贷机构业务形态更接近外包的金融服务商其合规压力更大 [7]
“换帅潮”起 开辟“新生”之路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06
从更名到"换帅"的战略重塑 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发布批复,正式核准天津京东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京东消金")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历经股权重组与更名的京东消金至此完成了核心管理团队的关键搭建,这一批复的发布也为2025年 持续升温的消费金融公司高管迭代潮再添新的注脚。 京东消金的"换帅"并非个例,2025年开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已迎来一轮密集的高管迭代。 9月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核准了宫永媛建信消金的董事、总裁任职资格,而建信 消金年内除了总裁有变之外,于今年2月还更换了董事长。 今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日前发布行政许可,已同意捷信消金正式更名为京东 消金,英文名也同步变更,标志着这家国内首批消费金融试点公司的重组进程尘埃落定。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捷信消金变更为京东消金,从品牌层面讲,意味着该持牌主体已 纳入京东集团旗下,后续有望为京东金融的自营、联营贷款提供持牌助力,在杠杆率、发行金融债等层 面获得比小贷更领先的持牌优势;从行业层面讲,则意味着消费金融行业的"互联网系"公司又添一名实 力新成员,有望带动持牌消费金融行业的整体注册资本、贷 ...
推动金融场景创新促消费
经济日报· 2025-10-15 06:13
提振消费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金融助力责无旁贷。多部门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 指导意见》强调要结合消费场景和特点创新金融产品。随着消费金融覆盖场景边界的延伸,金融将嵌入 更多民生领域。因此,要继续深化金融与场景的融合,加快信贷资金流入更多领域场景,推动消费金融 更好扩内需、惠民生、促消费。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如何扩大信贷供给促消费是目前整个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加码的背景下,日常生 活场景成为消费信贷的着力点。消费金融行业以灵活的举措,打出"国补+分期+满减"组合拳,把金融 嵌入日常生活场景,推动更多用户开始了解消费金融、选用消费金融。为拓宽场景,不少消费金融机构 还依托其集团公司产业链场景优势,如海尔消费金融将"智家分期"嵌入海尔家电专卖店、招联消费金融 协同中国联通拓展数码分期场景等,分摊用户一次性大额消费支出,减轻消费压力。与此同时,线下也 是挖掘场景的重要渠道,不少机构深入园区等场所拓客,逐步加快信贷赋能家装、教育、医疗等场景, 延伸服务触角。 无场景不金融,扩大场景意味着金融覆盖的领域和客群更广。但也应注意到,不少消费金融机构推出的 场景分期服务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
深耕数据与AI融合 中邮消费金融获“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三项大奖
搜狐财经· 2025-10-14 23:40
来源:陕西法制网 10月14日,由国家数据局指导、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主办的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 颁奖仪式暨誓师大会在东莞圆满落幕。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费金融)凭借在数据融 合及AI应用创新实践的突出成果,一举夺得金融服务赛道三项大奖。其中,《智能风险反欺诈的创新 研究与应用实践》获三等奖,《数智·跃迁:基于大数据的营销数字化转型新范式》获应用实践奖, 《智能数据分析引擎,构建普惠金融智能决策新范式》获发展潜力奖,充分展现了其在数智化转型方面 的领先实力与显著成效。 在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环节的背景下,中邮消费金融紧抓"数据即生产要 素"的产业变革契机,坚持以数据要素为基础、以AI技术为驱动力,持续深化数智化探索,在风险防 控、精准营销与智能数据分析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未来,中邮消费金融将持续秉承"金融为民"初心,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浪潮,深化数据要素与金融业务的 融合,在推动消费金融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同时,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践行普惠金融使命贡献更大力 量。 编辑:侯宜均 在智能风控方面,中邮消费金融创新构建了"视觉+星网+多模态+规则"四位一体智能反 ...
平安消金触碰数据“红线”遭通报 实测一键授权18家公司
北京商报· 2025-10-14 21:43
监管通报与公司回应 -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通报平安消费金融App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为27款违规App中唯一被点名的消费金融机构[2][3] - 公司回应称正与监管机构积极沟通,确保在时效内尽快完成整改[2][4] - 监管要求被点名App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报告和自评估报告,否则将依法处理[4] 违规行为具体表现 - 用户注册时必须一键授权三份协议,包括将信息同步至18家“平安系”关联公司的《平安一账通会员服务协议》[5][6] - 注册后使用信贷产品需完成多项实名认证,包括上传身份证照片、签署个人征信授权书等多份协议[6] - 分析人士指出强制一键授权多协议并同步信息涉嫌侵犯用户知情权与选择权[1][6] 公司背景与经营表现 - 平安消费金融成立于2020年4月,注册资本50亿元,由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及三家“平安系”公司持股[8]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542.93亿元,全年营业收入45.19亿元,净利润10.2亿元[9]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4.59%,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08.16%[9] - 公司披露共有77家合作机构,包括17家营销获客机构、18家增信服务机构、42家贷后合作机构[9] 行业合规与建议 - 行业监管强调遵循“最小必要”原则收集信息,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并推进金融App备案机制[9][10] - 分析建议消费金融机构应从源头建立个人信息保护“防火墙”,定期进行合规检测并强化消费者沟通[10] - 建议将合规融入各部门实际业务考核,从源头杜绝违规现象发生[10]
平安消金触碰数据“红线”遭通报,实测一键授权18家公司
北京商报· 2025-10-14 21:37
监管通报事件 -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通报27款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其中涉及14家金融机构,平安消费金融App因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被点名 [3][4] - 监管要求被点名App在通报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报告,否则将依法处理 [4] - 此次并非平安消费金融首次出现个人信息收集问题,其在2021年曾因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通报 [4] 平安消费金融App具体问题 - App在用户注册时需强制一键授权三份协议,包括将信息同步至18家“平安系”关联公司,涉嫌侵犯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 [1][7][9] - 为使用信贷产品“平安小橙花”,用户需完成实名认证并签署多份协议,授权收集身份证、银行卡号、工作单位等敏感信息 [7][8] - 截至10月13日记者查看时,App的《隐私政策》已完成更新,但一键授权形式未变 [9] 公司经营与背景 - 平安消费金融成立于2020年4月,注册资本50亿元,由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全资控股 [1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542.93亿元,全年营业收入45.19亿元,净利润10.2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4.59%和108.16% [11] - 公司披露共有77家合作机构,包括17家营销获客机构、18家增信服务机构和42家贷后合作机构 [11] 行业合规与建议 - 行业分析指出,金融机构遵循“最小必要”原则收集信息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金融的严肃性和合规性不容忽视 [12] - 建议消费金融机构从源头建立个人信息保护“防火墙”,定期进行合规检测,并将合规融入业务考核 [13] - 建议监管加大打击力度,通过提升违法成本督促机构重视合规建设 [13]
海尔消费金融荣获2025“数据要素×”大赛省分赛三等奖
搜狐财经· 2025-10-14 18:59
近日,由国家数据局联合中央网信办、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20多个部委及机构 共同主办的2025年"数据要素X"大赛山东分赛决赛圆满落幕。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 消金")数据管理中心AI智多星团队申报的《多模态数据要素+人工智能驱动消费金融营销全面智能 化》案例荣获山东分赛决赛三等奖。该参赛案例从青岛市初赛、决赛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顺利跻身 省级赛场;又经省级初赛与决赛的层层考验,凭借过硬实力在创新赛道的金融行业领域排名第一,再次 彰显其在数据技术创新与普惠金融实践中的领先实力。 作为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机构,海尔消金聚焦"AI First"战略落地技术实践,提前布局前沿技术领域, 加大对新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索,以此提升数据处理与模型运算效率,为AI算法的运行提供更强大 的算力支持。同时,海尔消金扩大科技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正式成立AI战略链群, 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AI研发、AI实践等多维度全面提升AI战略落地效率,目前科技、风控人才占 比已经超过70%。 未来,海尔消金将继续深化数据技术研发与突破,拓展多元场景的数据应用边界,深化AI技术与业务 融合应用的广 ...
海尔消费金融多模态大小模型AI营销智能体荣获2025“数据要素×”大赛科技省创新赛道三等奖
经济观察网· 2025-10-14 17:23
经济观察网 10月14日,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消金")宣布,由国家数据局联合中央 网信办、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20多个部委及机构共同主办的2025年"数据要素 X"大赛山东分赛决赛已圆满落幕。海尔消金数据管理中心AI智多星团队申报的《多模态数据要素+人工 智能驱动消费金融营销全面智能化》案例荣获山东分赛决赛三等奖。 该参赛案例从青岛市初赛、决赛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顺利跻身省级赛场;又经省级初赛与决赛的层 层考验,凭借过硬实力在创新赛道的金融行业领域排名第一,再次彰显其在数据技术创新与普惠金融实 践中的领先实力。 ...
哈银消金更新合作机构名单,新增29家机构,这家公司被移除
搜狐财经· 2025-10-14 08:49
近日,哈银消费金融在官网更新了其合作机构名单。 合作机构名单涵盖了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以及催收服务机构。与今年7月份公布的合作机构名单相比,哈银消费金融的最新合作机构数量明显增 加,由39家增至68家。 在最新的合作机构名单中,哈银消费金融增加披露了其合作的增信服务机构,共有13家融资担保机构。 除此之外,其他合作机构数量增加了16家。 | 序号 | 合作机构名称 | | --- | --- | | 1 | 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2 | 北京互金新融科技有限公司 | | 3 | 北京焕然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 4 | 北京口袋时尚科技有限公司 | | 5 | 北京微财科技有限公司 | | 6 | 重庆度小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7 | 重庆两心金诚科技有限公司 | | 8 | 杭州阿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d |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10 | 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桔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 11 | 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 12 | 上海耳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13 | 上海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 | | 14 | 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 ...
网贷江湖变天:助贷新规下,没有侥幸者空间
36氪· 2025-10-14 08:15
行业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于10月1日正式施行,宣告互联网助贷野蛮生长时代终结,全面强监管时代来临 [1] - 新规明确规定,包括会员费在内的所有额外费用均须计入综合成本,针对业内通行的"24%+权益"模式进行整顿 [1] - 新规强调风控审批权必须由银行掌握,银行需自行承担风控责任,不能再充当"甩手掌柜" [1] - 对助贷平台而言,行业将告别"规模为王",进入深耕垂直细分市场的"价值为王"新阶段,不合理的利润空间将被压缩 [1] 招商银行与招联金融分析 - 招商银行网络贷款分为直营(如闪电贷)与助贷两部分,直营业务合规压力较小,但面临因利率战导致的盈利压力,部分闪电贷客户利率已低至2.68% [2] - 网络贷款缺乏抵押物,催收处置难度高,对客群经营与风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行业仍处于"跑马圈地"阶段,潜在不良压力在积聚 [3] - 招商银行共有15家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包括网商银行、蚂蚁智信、度小满、招联金融等头部机构,长期看有助于提升资产质量 [3] - 招联金融2024年营收173.18亿元,同比下降11.65%,净利润30.16亿元,同比下降16.22%,总资产1637.51亿元,同比下降7.18% [4][5] - 2025年上半年,招联金融营收78.99亿元,同比下降14.77%,净利润15.04亿元,同比下降12.76%,总资产1577.22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60.29亿元 [5] - 2024年招联金融"好期贷"贷款余额降至991.3亿元,降幅8.57%,"信用付"贷款余额降至696.49亿元,降幅5.51% [5] - 招联金融2022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2%、2.45%、1.95%,2024年累计核销不良贷款144.78亿元,同比增长23.32% [6] - 截至10月12日,黑猫投诉平台关于招联金融的累计投诉达27195条,主要集中在息费过高、暴力催收等问题,2022年曾因8项违规被罚款290万元 [6] 宁波银行与宁银消金分析 - 宁波银行通过旗下宁银消费金融公司实现网贷业务跨区域发展,2022年5月斥资11亿元受让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2025年3月注册资本增至36亿元,宁波银行持股增至94.17% [8] - 2022至2024年间,宁银消金净利润从0.26亿元增至3.03亿元,总资产规模从81.45亿元大幅跃升至598.15亿元 [9] - 宁银消金于2025年7月成功发行15亿元金融债,利率1.65%刷新行业融资成本最低纪录,但伴随资产规模扩张,资本消耗压力加剧 [9] - 截至2024年末,宁银消金线上联营业务占比高达69.70%,对第三方助贷平台依赖度高 [10] - 截至2024年末,消费金融行业总资产规模达1.384万亿元,前四大机构(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以总计约6387.66亿元总资产占据46%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凸显 [10] - 截至10月12日,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宁银消金的累计投诉达806条,2025年7月因五项违规被处以165万元罚款,2023年10月因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被罚款20万元 [11][12] 非银系助贷平台分析 - 2025年第二季度,奇富科技营收52.16亿元,同比增长25.38%,净利润18.5亿元,同比提升25.72% [14] - 2025年第二季度,信也科技营收35.8亿元,同比增长12.9%,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36.4% [14] - 2025年第二季度,乐信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5.75%,但其信贷促成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5.0%,业务正从"轻资本模式"向"重资本模式"切换 [14] - 为应对新规,乐信在二季度将拨备增加13.6%至10.4亿元人民币,拨备覆盖率达270%,奇富科技拨备覆盖率提升至662%的历史高位 [15] - 截至10月12日,奇富科技旗下360借条、信也科技旗下拍拍贷、乐信旗下分期乐的投诉量分别为44154条、70348条、125993条 [15] - 2025年第三季度,奇富科技港股累计下跌31.70%,乐信美股累计下跌26.07%,信也科技累计下跌22.26%,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业绩的担忧 [18] 行业整体展望与趋势 - 行业将经历政策主导的深度调整期,2024年底京东以32.5亿元拿下捷信消金65%股权,标志着行业洗牌 [19] - 2025年第三季度助贷业务规模可能出现"阶段性收缩",以挤出不合规业务形成的"水分" [18] - 行业竞争焦点将从规模和流量转向风控精度、运营效率和生态构建能力,风控是核心,合规是底线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