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种粮大户趁雨停间隙抢收玉米,山东公布16市各区县粮食烘干服务点地址
大众日报· 2025-10-09 09:04
天气异常对秋收的影响 - 10月份降水较常年偏多5至8成,9月平均降水量170.6毫米,较常年偏多191.6% [3] - 持续降雨导致77%的站点10cm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田间积水严重,轮式收割机无法作业 [3][5] - 收获成本显著增加,履带式收割机作业费用为每亩150-200元,远高于轮式机的55元 [6] 应对秋收困难的措施 - 农业农村部调度履带式收割机24.43万台以应对黄淮地区机收难题 [8] - 建立网格化调度系统,实行一小时响应机制,组织机械或人工对成熟地块进行抢收 [8] - 对未成熟地块不宜抢收,以免影响产量并增加籽粒破损和霉变风险 [8] 收获后粮食处理方案 - 公布16市各区县共1860余个粮食烘干服务点地址,以便就近抢烘 [9] - 不具备烘干条件的可采用果穗装笼通风或摊平存放,天晴抢晒,防止发热霉变 [9] 秋种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土壤持续过湿、黏重板结不利于整地播种,可能抑制种子发芽与出苗 [10] - 晚播小麦需适当增加播种量,10月25日后每晚播1天每亩增加0.5公斤,上限20公斤/亩 [10] - 连续阴雨易导致小麦感染土传病害,需进行种子包衣,杜绝"白籽下地" [10]
连年丰收! 实地揭秘1.4万亿斤粮食怎么“数”
人民网· 2025-10-09 07:59
那么,"1.4万亿斤"这个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1.4万亿斤!去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二十一连丰"。今年,夏粮稳产丰收,早稻亩产首次突 破400公斤,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夺取新一季丰收有基础、有条件。 "中国饭碗端得更稳"的背后,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也有着全国粮食产量调查人的贡献。搞 准粮食产量调查数据,关乎着国家安全与政策制定。 单位面积产量调查在抽取的面积调查地块中进行,采用实割实测方法测产。一是依据面积调查和估产结 果,选择测产村和测产地块,二是在选中的测产地块中再抽选3—5个10平方尺的小样方。收获前,调查 人员会深入田间,用"测规"或"测框",精准标记出10平方尺的小样方,严格按照"测规内一穗不漏,测 规外一穗不取"的原则,小心翼翼地收割小样方内的作物。样本作物经过晾晒、脱粒、测水杂、称重等 环节,测算出地块单位面积产量,并以此为基础,推算粮食单产数据。 这套科学严谨的调查方法,带来了一笔笔扎实的数据,也让"端稳中国饭碗"多添了一份底气。 在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调查采取以省为总体,抽选具有代表性的村和地块开展调查。调查贯穿全年各个 时期,主要分为种植意向调查、播种面积调查、单位面积产 ...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玉米丰收“金”满仓
榆树市年产玉米50亿斤,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该市纪委监委锚定建设农业强市和国家 现代化大农业示范高地目标,紧盯乡村全面振兴各项重点任务,统筹运用"室组地+职能部门"监督力 量,靠前监督、下沉监督,推动当地玉米产业蓬勃发展。 对于产粮大县,保护耕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榆树市纪委监委持续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监督,紧盯耕 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以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为切入口排查问题线索,推动案件查办,夯实粮食安 全"压舱石"。去年以来,榆树市纪委监委共处置黑土地保护利用领域问题线索61件,立案57件,给予党 纪政务处分39人。 其中,榆树市纪委监委严肃查办了时任该市新庄镇大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某某利用职务便利 骗取粮食种植补贴问题。针对同类案件,该市纪委监委向市农业农村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该部 门组织所有乡镇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工作自查自纠,并出台管理办法,规范补贴面积核查流程,对 补贴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核验,堵塞漏洞。 除"蛀虫"、堵漏洞、促丰收……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护航下,榆树市玉米产业正蓬勃发展。 如今,一台台大型玉米收割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一排排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收割 ...
全国秋粮收获近四成 良机良种良法护航好“丰”景
央视网· 2025-10-09 07:39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近四成,各粮食主产区陆续进入收获高 峰期。 ...
中原粮仓怎样更稳
河南日报· 2025-10-09 07:26
行业核心观点 - 河南作为中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正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创新和储销体系升级,强化其农业优势,并积极拓展与东盟的粮农全产业链合作,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 [1][6] 良田建设与管理 - 通过针对性改造(如土壤改良和智慧农业系统),将中低产田升级为高产田,例如西平县老王坡10万亩砂姜黑土农田亩产小麦超1300斤 [2] - 创新“投融建运管”五位一体模式,整合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解决高标准农田“重建轻管”问题,今年夏粮生产依托高标准农田完成1.14亿亩次抗旱浇灌,实现总产750.01亿斤 [2] - 秋作物抗旱浇灌达1.24亿亩次,为全年粮食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2] 科技创新与种业发展 -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库容达50万份,新收集种质资源7565份,为品种选育奠定基础,培育良种繁育基地31个,小麦供种能力占全国2/5 [3] - 全国推广面积前十的小麦、玉米、花生品种中,河南选育品种占一半,例如新麦58在倒春寒中表现抗逆,亩产达1100斤,比普通品种多收100斤 [3] - 农机总动力达1.1亿千瓦,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智能农机在今年秋粮干旱期完成1.24亿亩次抗旱浇灌 [3] - 预计“十四五”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突破67%,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7%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 [3] 储销体系与品牌建设 - 智慧粮仓应用内环流控温、氮气气调等技术,粮食储存3年品质不减,损耗率控制在0.3%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 [4] - 2025年新麦上市后价格低位运行,河南率先启动小麦托市收购,通过政务平台公布收储库点等措施快速释放挺价信号,避免谷贱伤农 [4] - 构建“豫农优品”、“美豫粮油”等农业公用品牌矩阵,带动粮油企业拓宽市场,在粮食交易大会上通过产销对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 [4][5] 与东盟的粮农合作 - 河南与东盟合作从农产品贸易拓展至技术交流、合作园区建设等多层面,2024年合作大会促成33家企业签约,金额逾百亿元 [6] - 2024年河南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达6.4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总出口额的30%,东盟正成为河南农业“出海”热门地 [6] - 行业持续推动农业贸易向全产业链升级,构建“优品进豫、豫品出海”双向通道,为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 [6]
全国秋粮收获进展良好 多举措保障颗粒归仓
央视网· 2025-10-07 18:19
秋粮收获整体进度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呈现明显地域差异 东北地区整体收获进度约17% 其中黑龙江水稻收获超三成 玉米收获近二成 吉林玉米收获过一成 [1] - 黄淮海地区整体收获进度约51% 河南秋作物已收获约29% 以玉米和花生为重点 河北秋作物已收获约20% 山东秋收工作受秋雨影响刚刚展开 [1] - 长江中下游地区收获进度约59% 湖南收获近八成 湖北近九成 江西超五成 安徽近两成 西南地区整体进度约73% 云南收获超六成 四川收获超八成 [1] 天气对秋收的影响与应对 - 四川 陕西 山西 河南 河北 山东等地持续阴雨和局地强降雨可能导致农田积水和作物倒伏 需注意抢收抢晒并科学调度人力与机械 [2][3] - 青岛即墨区因连续阴雨造成田间土地松软 传统轮式收割机难以下地作业 当地通过成立服务队增加履带式和后驱动收获农机进行应对 [4]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应用 - 湖南省沅江共华镇福安村使用5台高速收割机抢收2500多亩中稻 并投入近200万元建成智能稻谷烘干厂以确保粮食水分达标 [6] - 湖南省全省投入使用的稻谷烘干设备达11000多台套 实现了产粮大县全覆盖 安徽省望江县已投入700多台收割机加快机收 [6] - 安徽省望江县单季稻种植面积达51.5万亩 目前已完成收割任务的30% 已有11万吨单季稻完成烘干入库 [6] - 江西安义县对粮库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 引进智慧管理平台 技术人员可通过智慧大屏实时查看粮仓内外温湿度等数据 [8]
饭碗端得更牢 我国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央视网· 2025-10-07 09:02
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 - 粮食安全被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确立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3] - “十四五”规划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纳入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提出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1.3万亿斤[2] -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把粮食增产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并制定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3] 粮食生产成果与目标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2][3] - 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1000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800斤安全线[4] - 到2030年目标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有力夯实大国粮仓安全根基[7] 农业生产能力建设 - 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一半以上耕地实现旱能浇、涝能排[5]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拥有1000多万台(套)现代化农机具[2][5]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超过95%,一批突破性品种释放增产潜力[5] 科技应用与效率提升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北斗导航系统为播种提供厘米级精度轨迹,5G物联平台构建“农田数字大脑”[6] - 病虫害有效防治每年挽回产量损失2800多亿斤,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最近三年机收减损500亿斤以上[6] - 110多万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带领全国近一半小农户实现稳产增产[6] 抗灾与应急保障体系 - 3300多家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1.36万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有效提升粮食抗灾能力[5] - 粮食安全实行党政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3]
未来十天仍有阴雨 抢收秋粮莫误时
河南日报· 2025-10-07 07:20
异常天气状况 - 9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达3289毫米 较常年同期偏多27倍 平均阴雨日数245天 较常年同期偏多96天 两项数据均刷新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1] - 10月多雨态势持续 截至10月6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503毫米 较常年同期偏多31倍 [1] - 未来10天全省大部以阴天为主 降水呈现区域不均特征 10月中旬阴雨天气仍唱主角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前期降水强度将有所减弱 [1][2]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76%的测站土壤偏湿 43%的测站土壤水分过饱和 泥泞田间使普通收割机难以作业 履带式收割机成为抢收主力 [1] - 持续阴雨易推高未收秋粮的发芽和霉变风险 需关注10月下旬两次冷空气过程伴随的小雨对小麦播种后出苗的潜在影响 [2][3] - 当前全省正推进已收获地块加快腾茬 对过湿地块采用开沟 翻耕等方式散墒降渍 为小麦适期播种创造条件 [3] 抢收进度与应对措施 - 气象部门明确了关键抢收窗口期 10月6日至9日豫东 豫南及豫中局部 以及14日后豫北大部降水减少的时间段需集中人力物力推进收获 [2] - 截至10月6日17时 全省秋作物已收获7263万亩 占总面积的62% 日进度达426万亩 [2] - 为降低产后损失 河南已全面激活粮食烘干保障体系 全省已设置2900个粮食烘干中心(点) 可用粮食烘干机械4963台 [2] - 商丘市有194个烘干点 日烘干能力达176万吨 周口市紧急拨付1000万元专项资金 重点投向应急烘干和超标粮食处置 [2]
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四川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观察
新华社· 2025-10-06 20:37
粮食生产情况 - 四川省秋粮播栽面积超过7000万亩 目前收获进度约70% [1] - 种粮大户王元威流转的2000多亩水稻田全部丰产 测产结果每亩可达1500余斤 [1] - 宜宾市南溪区高标准农田头茬水稻每亩收获近1700斤 再生稻预计每亩收300多斤 实现吨粮田突破 [3] - 三台县种粮大户通过坡地改造将亩产提升一倍 [3] 种业发展 - 眉山市东坡区是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 建成制种核心基地5.5万亩 [2] - 东坡区水稻制种面积达3万亩 产量预计达440万公斤 [2] - 四川省将种业振兴作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关键支撑 [2] - 天府现代种业园搭建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等重大功能平台 成为资源保护与科研攻关的重要载体 [2]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四川省十四五期间新建高标准农田1328.94万亩 改造提升444.27万亩 [4] - 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新建与改造提升并重 增数量与提质量并重 [4] - 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区粮食产量占四川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改造升级丘陵地区土地对提升产量重要 [3] - 高标准农田实现田成方 渠成网 路相通 沟相连 大大提升水稻产量 [3]
河南2900个烘干点马力全开抢收秋粮
新华财经· 2025-10-04 18:40
据河南省气象部门预报,本轮降水一直持续到10月8日。为此,河南农业农村部门特别提醒,农户需抢 抓降雨间歇组织开展抢收、抢烘、抢晒作业,最大程度降低降雨对秋收影响。 新华财经郑州10月4日电(记者李丽静)气象预报显示,国庆期间,河南省以雨水天气居多。为抢收秋 粮,河南省公布2900个粮食烘干点,投入烘干机4959台,全力保障秋粮烘干需求。 在公布的2900个粮食烘干点中,郑州市有44台设备,日烘干能力3919吨;平顶山市有162台设备,日烘 干能力13224吨。作为河南产粮大市,周口市紧急安排5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补贴参与应急烘干的 各类经营主体。目前该市已投用烘干设备459台,日烘干能力达5.9万吨。 据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河南省的许多种植专业合作社都有烘干设备,24小时不停 机,可将玉米的含水量从35%左右烘干到15%以下,防止粮食霉变。农民可就近选择烘干点,随到随 烘,并将烘干好的粮食以质论价卖给合作社。 目前,河南省的玉米按含水量不同,收购价格在0.65-0.80元之间。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