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资产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发挥功能优势 深耕破产重整领域
金融时报· 2025-05-15 12:45
政策导向与监管框架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明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运用过桥融资、共益债投资、夹层投资、阶段性持股等多层次工具开展问题企业纾困业务 [1] - 政策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挥功能性优势,化解实体经济风险并促进健康发展 [1]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中国信达聚焦破产重整领域,打造全周期、全链条问题企业纾困模式,综合运用"金融+产业"协同策略 [1][2] - 公司通过资产并购、信用修复、债务重组、专业服务四类手段激活企业价值 [2] - 首创"重整配套投资+反向收购破产债权+直接纾困"模式应用于西宁特钢案例 [3] 行业覆盖与项目成果 - 重点布局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农业等国计民生领域,累计投入资金超180亿元 [2] - 参与北大方正、西宁特钢、山东洪业、新华联、正邦科技等企业重整,帮助恢复经营能力 [2] - 方圆有色案例中通过"债权收购+股权重组+产能优化"组合拳,使企业2023年实现净利润5.5亿元并保障2000余人就业 [3] - 西宁特钢2024年上半年钢产量同比增长58.54%,营业收入达27亿元,成功实现"四保"目标 [3] 业务工具与专业能力 - 提供过渡性融资方案修复企业信用,盘活破产债权避免区域连锁危机 [2] - 配套开展债务清理、资产尽调、方案设计等中间业务保障重整流程 [2] - 联合产业投资者注入资源优化生产管理,如北京建龙集团向西宁特钢注资13亿元 [3]
“三步走”助力企业破局重生
金融时报· 2025-05-15 11:17
年产1300万桶石油的刚果(布)佳柔油田顺利复工复产,1100余人的就业岗位得以保留,这是我国首例直 接涉及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成功的案例,由中国中信金融资产(以下简称"中信金融资 产")实施的南方石化破产重整的典型案例。 中信金融资产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传统资产包到主动定制化方案,从清算僵局到合并重整突破,从共益 债输血到产业链盘活,这起横跨亚非大陆、涉及近200亿元债权和上百名债权人的复杂案例,因中信金 融资产创新设计的"三步走"路线,探索出一条困境资产价值再造的新路径,更以实践印证了"破产重整 不是企业终点,而是产业新生起点"。 定制化策略从"存量分配"到"增量创造" "救治生病企业,并非简单切除。"中信金融资产广东分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他们主动与法院、破产管 理人、各债权人及债务人进行深入沟通,反复论证分析,推动形成各方认可的重整方案。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南方石化集团与9家关联公司法人人格高度混同。2023年10月,管理人向广州中院 申请将南方石化集团等10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广州中院审查后认为,合并重整合法且有利于债权人利 益,于2024年3月裁定合并重整。这意味着分散在10家公司的资 ...
强化产融协同赋能绿色产业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5-15 11:08
公司战略与政策落实 - 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极落实国家政策 发挥功能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并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1] - 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精神 落实金融监管总局促进高质量发展要求 [1] - 公司自觉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依法合规探索业务模式创新 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1] 企业合作与业务实施 - 公司联合银河证券强化系统协同 助力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突破发展瓶颈并促进绿色产业转型升级 [1] - 泰达环保为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属单位 是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领域领军企业 运营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 - 泰达环保受多种因素影响面临经营压力 资产负债率上升且财务费用增加 融资难题亟待解决 [1] 具体支持措施 - 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向泰达环保增资4亿元 定向置换高成本债务 有效压降资产负债率并提升流动性 [2] - 成为泰达环保第三大股东并派驻董事 构筑"产业+金融"资本结构 推动公司治理向市场化决策转型 [2] - 银河证券创新设计结构化融资方案 助力发行天津市国资系统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与泰达控股开展股权合作、收购并购及资金募集等广泛业务对接 [2] - 公司将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助力设立并购基金 收购低效垃圾焚烧项目并实施产能升级改造 [2] - 公司秉承"守正创新和合共赢"价值观 深化产融协同模式并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 [3]
中国信达这家分公司再收罚单,涉及变相为企业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5-14 19:17
行政处罚事件 - 时任中国信达山西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刘瑞因对以收购非金融机构存量不良资产名义变相为企业融资负有责任被警告 [1][2] - 中国信达陕西省分公司2025年1月7日因收购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不审慎、认定依据不足及变相为企业融资被罚款62万元 [4] - 时任中国信达陕西省分公司业务四处处长冯晓丹因对变相融资行为负有责任被警告 [4]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核心业务为不良资产经营 主要包括收购金融及非金融机构债权等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置 [4][8] - 金融服务业务为另一大收入来源 包括银行、证券、期货、公募基金、信托和租赁业务 [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730.39亿元同比下滑4.11% 净利润35.08亿元同比下滑49.84% [6] - 2021至2023年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分别为130亿元、72.31亿元、69.93亿元 [7]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分部营收持续下滑 2020-2024年分别为801亿元、770.9亿元、570.89亿元、444.02亿元、403.73亿元 [8] - 2024年不良经营业务分部出现税前亏损5.87亿元 同比下滑112.89% [8]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营收占比从2020年70.5%下降至2024年55.3% [8] 资产规模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1.64万亿元同比增长2.8% [8] - 不良资产业务总资产9152.23亿元 占总资产比重55.8%较年初下降1.5个百分点 [8] 股权变更 - 财政部拟将持有的全部内资股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实际控制人将由财政部变更为汇金公司 [9]
中信金融资产32.5亿投资金川镍钴,助力国家战略资源发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5-13 18:27
中信金融资产投资金川镍钴项目 - 中信金融资产出资32.5亿元参与金川镍钴战略引资,支持其产业和技术升级、优化股权结构[3] - 金川镍钴公司由金川集团2023年末资产重组成立,拥有完整镍钴产业链,承担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的重任[3] - 镍金属广泛应用于不锈钢、航天军工、动力电池等领域,我国镍矿资源稀缺且集中于甘肃金昌市[3]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旨在增强国家镍钴资源供应链安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龙头企业做强做优[2] - 金川集团为全球领先镍钴生产基地,其生产线被列为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3] - 中信金融资产通过专业化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提升资本实力和治理结构优化[3][4] 金融服务与协同机制 - 公司以领投方及基石投资人身份参与项目,引入治理经验并推动资源配置优化[4] - 内部总分联动:资产经营一部负责股权管理及行业研究,甘肃分公司搭建属地沟通桥梁[4] - 联合中信银行、中信证券提供"投资+投行"全周期服务,发挥中信集团综合金融优势[5] 地方经济与产业影响 - 项目聚焦甘肃优势产业,通过产业聚集和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4] - 金川镍钴的产业链升级将推动镍钴资源集约化利用和绿色低碳开发[5] - 项目获得地方政府高度认可,强化了国家战略性金属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4][5]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股权,同意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受让财政部持有的你公司48,829,977,540股股份。受让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你公司48,829,977,54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1.55%。
快讯· 2025-05-13 17:04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股权,同意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受让财政部持有的你公司48,829,977,540股股份。受让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你公司 48,829,977,54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1.55%。 ...
山东金资2024年业绩爆冷:营收下降45% 净利下滑21%
中国经营报· 2025-05-12 18: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47亿元,同比下降45% [1] - 净利润16.97亿元,同比下滑21% [1] - 不良资产、综合金融服务、资产管理三大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下滑34.76%、32.86%、52.93% [1] - 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2023年的-5.45亿元变为2024年的-7.46亿元,多计提36.88% [1] 业务板块分析 - 不良资产板块收入下降主要因宏观经济影响导致处置难度加大、行业竞争加剧及处置收益率下降 [2] - 综合金融服务板块收入减少因业务规模收缩及国家利率下调影响项目收益率 [2] - 资产管理板块收入下滑因部分不良资产类基金、债权类基金收益率下降 [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多计提因公司根据资产评估情况计提损失以压实资产质量 [2] 综合金融服务业务风险 - 综合金融服务业务前五大投资标的中4项为委托贷款、1项为信托计划,合计投资额度达20亿元 [2] - 2017年向粤泰控股发放的3亿元信托贷款已逾期,截至募集说明书签署日余额2.49亿元 [3] - 2016年认购的"中粮信托·勤上光电股票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4亿元投资出现逾期,预期年化收益率12% [3] - 2021-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分别为-5921.14万元、-4770.64万元、-8.91亿元,2023年同比暴增1768% [3][4] 业务规模与行业背景 - 2021-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5.77亿元、3.33亿元、2.83亿元、1.9亿元,持续下滑 [5] - 截至2024年3月末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投资余额下降至47.65亿元,但盈利贡献仍较高 [4]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资本496亿元,是国内最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5] - 行业受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景气度不足及信用风险暴露影响 [4]
金融资管公司加快培育竞争力
经济日报· 2025-04-21 05:53
董希淼认为,长期以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服务全国性金融机构,对中小金融机构重视不够、服务 不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转变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加大对中小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 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力度,助力拓宽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为一体推进中小金融机构 风险化解和转型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近年来,作为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加快深耕不良资 产经营、金融服务业务以及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近3年来,该公司收购不良资产债权超5000亿元,位 居同业前列。中信金融资产相关负责人介绍,中信金融资产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 务,巩固实体经济发展基础。2024年,该公司积极参与24省市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收购不良资产包 债权规模同比增长约54%,有效维护区域金融环境稳定。2022年以来,通过房企纾困保障商品房按期交 付6.6万套,支付上游材料供应商欠款超113亿元,带动其他金融机构613亿元存量项目风险化解,推动 超2240亿元货值的项目复工复产。 董希淼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以《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契机,更好地助力金融机构盘活存量资产, 加快处置不良 ...
【财经分析】监管要求金融资管公司回归主责主业 做强做优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
新华财经· 2025-04-18 15:35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提出16条意见措施,涵盖总体要求、公司治理、主责主业、风险防控和监管质效等方面 [1] - 文件强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压舱石",肩负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和风险隔离职责,对行业转型升级、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及服务实体经济有巨大推动作用 [1][7] 回归主责主业 - 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服务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 [2] - 强调持续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强化存量风险资产处置,严控增量业务风险 [2] -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2024年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债权规模约1800亿元 [3] - 中国信达近三年累计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5800亿元,2022年以来开展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174个,保障11.8万套商品房交付,带动4145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3] 公司治理与展业规范 - 要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4] - 明确展业红线:审慎开展结构化交易方式收购不良资产,坚持资产真实洁净转让,不得为金融机构利用结构化交易违规掩盖不良、美化报表提供支持 [4] - 规范反委托处置不良资产业务,强化自身处置能力建设,避免"一托了之" [4] 监管质效提升 - 强调健全穿透性、持续性监管机制,加大现场检查和问责,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和违规经营 [6] - 监管角色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变,推动监管规则和技术整体进步 [6] - 文件是对行业乱象与风险教训的系统性总结,也是适应新时期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6]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16条措施 强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
长江商报· 2025-04-14 07:59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为进一步强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4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 理总局印发《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 见》)。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完善公司治理、坚守主责主业、强化风险防控、提升监管质效等方面,提出 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意见措施。 《指导意见》提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聚焦发挥特色功能,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不良资产 收购处置业务,服务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要持续加强风险 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强化存量风险资产处置,严控增量业务风险,加强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推进 瘦身健体。 资产负债管理同样被高度重视。《指导意见》指出,公司应合理确定业务投放规模,避免盲目扩张和负 债驱动式增长。建议适当提高中长期负债占比,改善资产负债匹配程度,守好流动性安全底线。同时鼓 励通过发行金融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多种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强资本实力。 此外,瘦身健体也成为监管重点之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稳妥推进附属机构优化整合,回归主责主 业,提升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