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收购

搜索文档
监管新规重构地方AMC行业生态:三大风控防线划出转型路径 行业加速洗牌
中国经营报· 2025-07-28 18:41
行业监管新规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首次以部门规章形式确立监管框架,重构行业规则并设定量化指标 [1] - 新规提出"30%主业红线""3倍杠杆上限""单户10%集中度限制"等硬性要求,对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1][5] - 构建"全国统筹+属地负责"双层监管架构,解决监管碎片化问题,形成全国风险处置合力 [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2021-2023年30家样本地方AMC平均金融不良资产占比超30%且逐年增长,非金融业务占比由39.16%降至34.01% [9] - 抽查显示20家地方AMC普遍违规对外融资,151.07亿元资金形成不良或逾期,部分机构长期未受现场检查 [2] - 部分地方AMC偏离主业涉足房地产、基建等领域,成为地方政府"准财政工具",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2] 财务数据表现 - 2023年样本中仅5家资产负债率低于50%,前1/3企业资产负债率超70%,行业杠杆水平普遍较高 [10] - 省级AMC总资产多在1000亿元以内,年增速约5%,但2024年出现净利润下滑,ROE逐年下降 [8] - 中原资产等头部机构不良资产业务占比差异显著(25.19%-79.71%),资本实力分化明显 [9] 新规核心要求 - 明确要求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占比不低于30%,禁止通过地方交易所等非标渠道融资 [4][11] - 单一客户投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10%,集团客户不超过15%,融入资金余额限净资产3倍 [5] - 对不符合主业要求的机构将取消金融不良资产受让资格,设置三年过渡期整改 [7][11]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新规将加速行业分化,专业能力弱的地方AMC面临转型压力或被清退整合 [11][12] - 监管倒逼机构优化资产质量、创新业务模式,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12] - 国际经验显示类似监管聚焦道德风险防范与处置透明度,但中国模式更具本地特色 [6]
地方AMC迎重磅监管新规:回归主业严限跨区经营,划定五大红线
第一财经· 2025-07-16 17:38
这是第一个在全国层面关于地方AMC监管的办法,填补了监管制度空白,有助于完善地方AMC监管工作。 在市场看来,《办法》与去年颁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秉承同一监管思路,体现出金融监管总局对不良资产行业的行为监管、主 体监管等要求,将有力推动不良资产行业的规范性发展。 "作为地方金融组织,地方AMC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地方AMC偏离主业,脱实向虚,擅自扩大经营范围,以收购不良资产名义 为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部分地方AMC帮助金融企业虚假出表,掩盖不良资产。"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表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明确监管职责分工,划定五大经营红 线,约束规范地方AMC经营,严限跨区经营以遏制监管套利与风险外溢。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体系分为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两大类别。历经十余年发展的地方AMC行业,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到质效 提升的转型挑战,头部机构与尾部机构分化加剧。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表示,这是第一个在全国层面关于地方AMC监管的办法,填补了监管制度空白, ...
河北资产递表港交所 地方AMC冲刺港股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7:09
公司上市动态 - 河北资产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建银国际、山证国际为联席保荐人,若成功上市将成为内地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1] - 当前A股市场仅海德股份持有AMC牌照专营不良资产处置,港股市场仅有中国信达和中信金融资产两家全国性AMC上市,地方AMC尚无港股上市先例[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24日,是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企业,同年12月获得批量收购处置金融不良资产资格[1] 股权结构与资产规模 - 控股股东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持股56.5%,四家第二大股东各持股9.2%[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规模为75.56亿元[1] 市场地位与业务表现 - 以2024年新收购不良资产原始价值计在河北省排名第二,市场份额24.4%[2] - 以2024年自中小银行新收购不良资产原始价值计在河北省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7.2%[2] - 2022-2024年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分别为4.24亿元、2.22亿元、5.12亿元[2] 业务构成与财务表现 - 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收购处置、重组、托管及相关咨询顾问业务[2] - 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占比近三年均在99%以上[2] - 2024年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30%至5.12亿元,实现利润2.04亿元[2] - 2023年收入同比下降48%至2.22亿元,产生-2.33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当年亏损1.45亿元[2]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金字塔"结构,头部5家地方AMC总资产规模占行业40%以上[3] - 业务转型进度不一加剧行业竞争格局分化,尾部机构濒临边缘化[3]
地方AMC首度冲击港股上市,河北资产问路港交所
华夏时报· 2025-07-01 19:29
公司上市动态 - 河北资产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和山证国际 [2][3][4] - 公司是河北省唯一持牌地方AMC,2024年新收购不良资产原始价值省内排名第二,市场占有率24.4% [2]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首家地方AMC,目前港股仅有中国信达和中信金融资产两家全国性AMC上市 [2][5]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75.56亿元,不良资产经营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130%),实现利润2.04亿元 [2][4] - 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占总营收99%以上,其中处置类收入占比从38.3%升至86.3%,重组类收入占比从61.7%降至13.7% [4] - 公司2024年不良资产经营收入5.12亿元,在地方AMC中处于中游水平 [5] 公司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持股56.5%,其余四大股东各持股9.2% [5] - 公司前身由河北建投集团、华夏幸福等共同成立,2025年6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20亿股 [5] 行业格局 - 全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形成"全国性AMC+地方AMC+银行系AIC+其他AMC"格局,地方AMC共59家 [5] - 行业总规模从2020年4.9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5.8万亿元,CAGR4.4%;地方AMC管理规模8449亿元,CAGR11.0% [9] - 行业呈现"金字塔"结构,头部5家地方AMC总资产占行业40%以上 [9] 上市背景 - A股对AMC上市严格限制,禁止借壳上市,迫使地方AMC转向港股 [6] - 港股上市可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对银行借款和国有股东资本的依赖 [7] - 此前安徽国厚资产曾计划2018年赴港上市但最终失败 [7]
中信金融资产黑龙江分公司举办精选资产推介大会
搜狐财经· 2025-06-20 22:16
会议概况 - 中信金融资产黑龙江分公司联合黑龙江联交所于6月18日在哈尔滨举办金融服务合作倡议暨精选资产推介大会 [1] - 参会者包括黑龙江省金融机构代表、驻省央企、省属企业高管及咨询机构人士 [1] - 会议旨在推动地方金融创新发展,深化金融机构与地方经济融合,助力黑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 [1] 公司战略与业务定位 - 中信金融资产黑龙江分公司以"扎根龙江,服务地方"为经营理念,依托中信集团产融协同优势 [3] - 业务聚焦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企业纾困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覆盖省内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及中小企业 [3] - 目标是通过吸引投资者挖掘特殊资产价值,推动东北地区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3] 资产推介内容 - 推介资产涵盖住宅、工业厂房、商业综合体、土地等多品类 [5] - 通过图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黑龙江、大连、吉林、辽宁四地优质资产项目 [5] - 详细披露资产项目背景与优势,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决策参考 [5]
金融监管总局重磅发布!提出16项要求
金融时报· 2025-04-13 11:04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提出16条措施,涵盖公司治理、主责主业、风险防控和监管质效 [1] - 文件旨在强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化解金融和实体经济领域风险,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1] - 专家认为文件在顶层设计和实践实施方面释放重要信号,突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1][4] 主责主业聚焦 - 文件要求公司聚焦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服务中小金融机构和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 [3] - 支持依法合规探索业务模式创新,深化专业化、差异化发展,丰富风险化解手段 [3] - 鼓励加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力度,参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支持受困房企项目纾困 [3][4] - 2024年11月已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拓宽可收购金融不良资产范围 [4] 中小金融机构服务 - 公司需转变理念,提升对中小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 [5] - 加大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力度,拓宽其不良资产处置渠道 [5] - 建议通过战略入股、人才输出等方式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协同合作,构建更完善的不良资产处置生态体系 [5] 风险防控与资产负债管理 - 文件要求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强化存量风险处置,严控增量业务风险 [7] - 推进内生不良资产处置,加强集中度风险管理和资产分类管理,足额计提拨备 [7] - 合理确定业务投放,不得盲目负债扩张,提高中长期负债资金占比,改善资产负债期限匹配 [8] - 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允许发行金融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等补充资金 [8] 瘦身健体与附属机构管理 - 要求公司摒弃粗放式发展,稳妥推进附属机构优化整合,突出主责主业 [8] - 强化存量附属机构管理,做实并表管理和穿透管理,审慎把控境外非金融子公司新增业务 [8] 监管制度完善与执法 - 将持续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制定适应公司业务和风险特点的资本监管、资产分类等制度 [9] - 强化不良资产估值、收购转让等重点业务环节监管,加强问题企业纾困业务监测 [9] - 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强关联交易监管,防范利益输送 [9] - 将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区分机构和个人责任 [10]
金融监管总局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4-11 23:14
金融监管总局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提出16条具体措施 涵盖公司治理 主责主业 风险防控 监管质效等方面 [1] - 指导意见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聚焦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 服务化解中小金融机构 房地产等领域风险 [1] - 指导意见旨在引导AMC发挥特色功能 更好服务化解金融和实体经济风险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 AMC业务发展要求 - AMC需在风险可控 商业可持续前提下 积极加大商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 管理和处置力度 服务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1] - 四大全国性AMC中 中国信达2024年收购中小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超1400亿元 占当年新增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规模比重超60% [1] - 中国东方近五年通过创新模式收购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近4000亿元 中信金融资产近三年累计收购中小银行不良债权近1500亿元 [1] 实体经济风险化解措施 - AMC需聚焦问题企业有效金融需求 通过过桥融资 共益债投资 夹层投资 阶段性持股等方式实施纾困 促进企业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恢复生产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 [2] - 明确要求不得对违背国家政策导向 明显不具备纾困价值的企业实施纾困 [2] 风险防控与监管要求 - AMC需持续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 强化存量风险资产处置 严控增量业务风险 加强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 [2] - 监管方面将加强重点领域监管 强化违法违规行为查处 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监管政策 严禁以任何形式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2] - 加强关联交易监管 防范利益输送和监管套利 强化对分支机构监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