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葡萄酒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葡萄酒,不能再“装”了
搜狐财经· 2025-09-01 06:49
公司概况 - 西鸽酒庄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青铜峡鸽子山 酒庄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 外墙由近20万块贺兰山石组成[2] - 2024年公司年营收规模达数亿元 在中国葡萄酒行业整体规模排名中位列前七[3] - 公司用八年时间开拓近四万亩葡萄园 规模相当于美国某些历时半个世纪的酒业巨头 是中国发展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精品酒庄[3] - 公司采用"田忌赛马"竞争策略 用300元价位产品竞争他人100元价位市场[4] 市场定位与战略 - 公司精准切分存量客群 聚焦"高品质国产酒"稀缺生态位 不盲目追逐规模与声量[3] - 公司坚持在国际化视野下进行本土竞争 认为中国市场本身就是国际战场[4][9] - 公司专注于400亿葡萄酒存量市场 而非创造新需求[3][16] - 主流消费群体年龄跨度在30到50岁之间 以商务应酬为主要消费需求[20] 产品策略 - 产品最低价格带为100多元 但面向的是已有葡萄酒消费习惯的群体[16] - 销售额由200元以上价位段产品构成 在进口酒核心价位段具有竞争力[25] - 坚持"量要大 SKU要少"的品牌建设原则 不为了短期销量牺牲品牌声誉[18] - 高端产品采用渐进式发展策略 通过基础产品培养消费群体后自然提升高端销量[23] 行业发展现状 - 葡萄酒市场自2020年疫情后出现转折 叠加经济结构调整 整个酒行业面临挑战[6] - 行业存在周期性调整 国产酒份额逐步下降 进口酒份额大幅增加[6] - 行业存在两极分化误区 要么做大品类低品质 要么做小众高价 将消费者推向进口酒[7] - 传统渠道仍是主流 线上渠道天花板实际较低 渠道革新尝试多数未取得丰硕成果[11] 渠道策略 - 线下渠道是品牌建设基础 能有效触达真实葡萄酒消费群体[12] - 线上渠道承担品牌宣传和部分销售功能 与线下形成共生关系[12] - 新兴零售渠道本质是换大词干传统活 如即时零售仍是电商思维[12] - 成功的葡萄酒公司通常根植于传统渠道 同时兼顾创新渠道[11] 消费者培育 - 行业需要适度"去专业化" 避免构建专业化鄙视链压制消费者简单需求[14] - 好产品教育成本很低 第一瓶酒体验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类的长期认知[15] - 品牌不需要过度投入消费者教育 应让葡萄酒回归消费属性[15] - 真正的葡萄酒消费群体不是专业玩家 专业玩家消费量很小[15] 品牌建设 - 品牌不是流量游戏 而是用产品说话的长跑[4] - 公司四年时间成为很多人"第一瓶中国好酒"的记忆点[4] - 品牌建设需要时间 真正有生命力的还是品牌[19] - 葡萄酒品牌需要"国别+产区+品牌"的根基 无根品牌难以发展[10]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能完全覆盖支出 不具备急功近利心态[25] - 营收含金量较高 全部来自200元以上价位产品[25] - 公司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四年时间达到美国最大葡萄酒公司50年形成的葡萄园规模[24]
中国葡萄酒,不能再“装”了
虎嗅APP· 2025-08-31 21:28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西鸽酒庄2024年营收规模达数亿元,在中国葡萄酒行业整体规模排位中位列前七[6] - 公司用八年时间拓出近四万亩葡萄园,规模堪比美国某些历时半个世纪的酒业巨头,是中国发展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精品酒庄[6] - 公司精准卡位“高品质国产酒”的稀缺生态位,不做大众市场幻想,而是精准切分存量客群,在已有的400亿市场存量中竞争[6] - 公司采用“田忌赛马”竞争策略,用300元价位的酒去竞争别人100元价位的市场[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葡萄酒市场从2008年前后开始周期性调整,表现为国产酒份额下降、进口酒份额增加,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疫情之后,叠加经济结构调整[10] - 行业存在历史欠债,即在消费者对葡萄酒感兴趣时未能提供正确产品,未能种下中国葡萄酒好喝的种子[12] - 行业误区在于要么做大产量低品质酒,要么做小众高价酒,这两种行为都将真正的消费者推向了性价比高的进口品牌[12] - 葡萄酒行业需要适度“去专业化”,避免构建专业化的“鄙视链”给消费者带来压力,才能拥抱更多消费者[20] 产品策略与品牌建设 - 公司产品最低价格带为100多元,但目标客群仍是习惯性消费葡萄酒的群体,而非盲目追求大众市场[23] - 品牌建设坚持量大但SKU要少,从生意角度则量大且SKU要多,但公司坚持不为了短期销量牺牲品牌声誉[24] - 高端产品是冒险的,品牌发展前期难以在高端品上出大量,公司策略是用300元的品质去卖100元的价格,通过高性价比培养用户群体,高端品销量会随之自然增加[29] - 公司营收规模由200元以上的价位段产品构成,含金量高,能够在进口酒的核心价位站住脚,并具备向下裂变的潜力[32] 渠道策略与市场认知 - 中国葡萄酒渠道格局多年来一直探索但尚未形成明显趋势,传统渠道为主,区域代理为主[16] - 线上渠道天花板看似高实际矮,触达成本比传统渠道高,只做线上渠道或渠道革新的葡萄酒公司大多起起伏伏[16] - 线下渠道是“种草”和“收割”,建立品牌声量并触达真实消费群体,线上渠道则兼具品牌宣传和销售功能,二者是螺旋式上升的共生关系,而非对立[17] - 公司认为中国市场本身就是国际战场,其国际化是指用国际视野审视中国葡萄酒产业,在本土市场与国际同行竞争[13][14] 消费者洞察与市场教育 - 公司主流消费群体年龄跨度为30到50岁,以商务应酬为主要消费需求[26] - 对于年轻消费者,公司认为随着其年龄增长和社会阅历加深,自然会产生商务社交需求,从而转向葡萄酒消费,这是一个消费拦截的过程[27] - 真正的市场教育成本很低,关键在于提供性价比高的好产品,让消费者的第一瓶酒体验良好,从而主动探索,而非被动教育[21] - 传统行业不应去“创造需求”,而应在存量市场中做增量,葡萄酒行业有400亿存量市场,即便切分10%也有40亿规模[23]
喝了这款雷司令,连82年的拉菲都看不上了,前500单多送1瓶
凤凰网财经· 2025-08-31 18:49
产品定位与历史地位 - 雷司令被行业誉为白葡萄酒之冠 全球仅不到5%的人有机会品尝 [1] - 19世纪末雷司令价格高于拉菲和拉图等顶级酒庄 体现其历史高端地位 [7][9] - 英国皇室自18世纪起将雷司令半甜白作为皇室用酒 延续至今 [11] 产品品质与认证 - 酒体获得德国葡萄酒更高等级QBA认证 产自雷司令法定产区摩泽尔 [24][57][62] - 采用35年老藤葡萄酿造 配合15年橡木桶窖藏 提升酒体复杂度和平衡度 [24][82][89][94] - 钻石园产区位于70度陡坡板岩土壤 赋予酒体丰富矿物质和青草气息 [72] 供应链与价格策略 - 原计划供应国内某大型集团年会用酒 因订单取消导致库存积压 需清仓处理 [26][28] - 线下零售价298元/瓶 扫码价1680元/瓶 当前促销价118元得2瓶(750ml) 前500单赠1瓶 [30][31][41] - 299元可购6瓶 前500单赠2瓶(共8瓶)并附赠高脚杯、电动开瓶器及礼盒 [33][104] 品牌背书与渠道保障 - 进口商为CCTV广告展播企业 强调供应链实力与品质可信度 [24][61] - 德国原瓶进口 提供报关单证明 贸易国为德国 非原液进口 [13][45][47] - 采用德式复古骑士标识莱茵瓶型 增强产品送礼与自用场景的仪式感 [17][58] 消费场景与口碑 - 冰镇或加冰饮用口感更佳 适合郊游、露营及聚会场景 [22][52] - 用户反馈显示90%不常饮用葡萄酒的消费者对该产品表示钟爱 评价口感优于千元级产品 [22] - 老藤葡萄酒产量稀少 需有机种植管理 强调稀缺性与自然酿造理念 [79][85][90]
中美关税战,最大赢家已出现?特朗普没想到,订单都被盟友抢走了
搜狐财经· 2025-08-31 11:00
中美关税战态势 - 中美关税战处于暂时休战状态 美国未占明显便宜[1] - 美国对华关税推高至145% 中国反制关税拉升到125% 态度坚决不退让[5][6] - 美国签署暂停对华新一轮24%关税文件 为期90天[8] 澳大利亚贸易受益表现 - 澳大利亚成为贸易战意外赢家 截获中国原给美国的部分大额订单[1] - 澳大利亚铁矿石 煤炭 葡萄酒等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整体出口水平明显上升[9] - 澳大利亚煤炭因距离近运输成本低 迅速填补美国煤炭失去竞争力的市场空缺[13] 贸易结构变化 - 美国对华加税商品中的煤炭 大豆 牛肉等品类恰好是澳大利亚能够替代供应的领域[13] - 美国对澳大利亚仅设定10%基准税率 为澳提供更有利的关税条件[13] - 美国中小企业与农业出口受打击 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丢失份额[8] 中澳关系发展 - 中澳恢复经贸合作 中国取消针对澳大利亚的反制措施和贸易壁垒[3] - 澳大利亚在经济上更倚重中国市场 双方贸易恢复迅速[11] - 澳大利亚总理公开盛赞中国举措 认为中澳合作是双赢[3]
独家 | 对话西鸽酒庄张言志:葡萄酒行业需要“去专业化”
虎嗅· 2025-08-31 09:0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西鸽酒庄采用"田忌赛马"竞争策略 用300元价位产品对标进口酒100元市场[3][22] - 坚持"去专业化"路线 不说教不装腔 降低消费者认知门槛[2][14] - 聚焦存量市场竞争 瞄准中国葡萄酒400亿存量市场中高端价位段切换机会[2][16] - 品牌定位强调"国际视野" 以中国本土市场作为国际竞争主战场[3][7][8] - 坚持长期品牌建设而非短期流量变现 拒绝低价抛售策略[17][24] 行业发展现状 - 葡萄酒行业正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 2020年后受疫情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整体承压[4] - 国产酒份额自2008年起持续下降 进口酒份额大幅增加[4] - 行业存在"专业化鄙视链"问题 过度专业术语将普通消费者推离市场[2][13][14] - 传统渠道仍为主导 线上渠道实际触达成本高于传统渠道[10][11] - 新兴产区如宁夏贺兰山东麓、河北怀来、云南香格里拉等活力未被充分认知[5] 产品与市场策略 - 产品价格带以200元以上为核心 强调高含金量而非规模扩张[24] - 主流消费群体为30-50岁商务应酬需求人群[19] - 通过高性价比产品实现消费拦截 等待年轻客群自然成熟[20] - 坚持"少SKU大量"原则 平衡品牌聚焦与生意规模[17] - 高端产品采用自然培育策略 待基础客群扩大后自然放量[22] 产能与规模 - 拥有4万亩葡萄园 规模堪比美国历时50年的酒业巨头[2][23] - 4年时间达成3.2万亩葡萄园建设 美国同类企业用时50年[23] - 酒庄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采用20万块贺兰山石建造[1] 渠道策略 - 线上线下渠道为共生关系 线下种草线上收割[12] - 传统区域代理模式仍为主流 "去渠道化"尝试多未成功[10][11] - 新兴零售渠道本质仍是电商思维 流量左手倒右手[12] 行业问题与解决方案 - 行业存在"历史欠债" 未能及时提供正确产品建立消费者认知[6] - 两极分化严重:要么低质大量 要么高价小众 均偏离真实需求[6] - 解决方案是持续输出高性价比产品 降低消费门槛[6][14][15] - 真正好产品教育成本很低 第一瓶酒体验决定品类认同[15]
中信尼雅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31 07:2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963.51万元 同比上升4.05% [1] - 归母净利润67.15万元 同比上升113.44%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387.84万元 同比上升14.66%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18.26万元 同比上升80.61% [1] - 毛利率61.42% 同比增11.66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0.94% 同比增112.31% [1] - 每股收益0.0元 同比增113.64% [1] 成本控制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3549.71万元 [1] - 三费占营收比50.98% 同比减10.3%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1元 同比增85.88% [1] 资产质量 - 每股净资产1.15元 同比增1.73% [1]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67.94% [2] - 应收账款/利润达300.35% [2] - 存货/营收达559.75% [2] 历史业绩 - 2024年ROIC为0.98% 近年资本回报率不强 [2]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0.46% 投资回报较弱 [2] - 2022年ROIC为-53.97% 投资回报极差 [2] - 上市27份年报中亏损年份达9次 [2]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8.15% [2] 经营特点 - 公司业绩具有周期性特征 [2] - 去年净利率为7.56% 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一般 [2] - 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 [2] - 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为负 [2]
2025红寺堡葡萄酒经销大会签订销售协议792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30 20:05
行业活动与合作协议 - 红寺堡区10家酒庄与全国20家经销商企业签订销售协议7920万元 [1] - 活动以"举杯贺兰山 十年新启程"为主题 由红寺堡区委政府主办 汇聚葡萄酒经销商及餐饮商会代表 [1] - 大会采用"产业对接+文化体验"双线模式 包含产销对接会与葡园品鉴活动 [2] 产区发展现状 - 红寺堡区为贺兰山东麓黄金产区 产业综合产值突破7亿元 拥有6家自治区龙头酒庄和8家列级酒庄 [2] - 产区通过科技赋能深化校企合作 并推动酒庄纳入自驾游路线 建设3A级酒庄景区 [2] - "酒旅融合"模式为经销商提供新市场空间 活动借助七夕节日流量提升品牌消费端渗透力 [2] 战略定位 - 此次活动是红寺堡争当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排头兵的关键举措 [2] - 大会被视为深化"葡萄酒+文旅+经销"融合的创新实践 [2]
《品牌中国》栏目全国渠道拓展部赴宁夏品牌研究会调研交流
搜狐财经· 2025-08-30 14:4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宁夏特色产业包括枸杞 滩羊 葡萄酒等 具备一定规模与资源优势但品牌建设存在多重问题 [3] - 品牌培育体系不完善 多数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缺乏专业品牌建设规划与投入 [3] - 品牌影响力不足 在全国及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美誉度和竞争力有待提升 [3] - 产品差异化不明显 同质化竞争严重 难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3] - 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营销手段和渠道较为单一 未能充分挖掘品牌价值 [3] 合作与支持措施 - 《品牌中国》栏目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 1-17频道权威传播矩阵 通过《国货荣光·品牌闪亮》等专案提供全方位展示平台 [5] - 助力宁夏品牌梳理品牌故事 挖掘文化内涵 提升品牌形象与价值 [5] - 借助全媒体传播渠道扩大品牌传播范围与影响力 [5] - 通过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合作提供战略咨询 营销策划等服务 助力品牌精准定位与市场拓展 [5] - 全国性品牌服务资源与地方特色品牌实现精准对接 [7] 未来发展导向 - 双方加强互动 探索全国平台与地方资源的协作空间 [5] - 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 共同推动宁夏品牌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5] - 让宁夏特色品牌走向全国和世界 [5] - 《品牌中国》栏目持续关注宁夏品牌成长动态 为品牌拓展视野和链接机遇提供支持 [7]
中美打贸易战,澳大利亚成了最大赢家,赚得盆满钵满
搜狐财经· 2025-08-30 12:47
中澳贸易关系突破 - 2024年中澳双边贸易额突破2100亿美元 相当于澳大利亚GDP的七分之一 [5] - 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达2120亿澳元 比对美出口额370亿澳元高出5.7倍 [30] - 南澳州对华出口激增33% 创下43.9亿澳元历史纪录 [5] 美国对澳特殊待遇 - 澳大利亚享受美国10%最低档关税待遇 成为所有国家中关税最轻的 [8] - 美国国防部明确表示保障关键盟友供应链稳定优先于征税收益 [10] - 相比欧盟被加征15%-20%关税 日本韩国也未能幸免关税上调 [7] 政策转变与外交成果 - 阿尔巴尼斯政府提出16字方针:能合作处合作 有分歧时直言 基于国家利益行动 [20] - 中澳领导人三年内举行三次会晤 2023年重启中断七年的总理访华之行 [22] - 中国逐步取消对澳贸易限制:2023年8月取消大麦双反措施 2024年3月解除葡萄酒限制 12月取消龙虾肉类限制 [26] 农产品贸易复苏 - 澳大利亚大麦对华出口增长五倍达5.568亿澳元 占据中国大麦进口总量60% [39] - 签署《澳大利亚鲜食苹果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实现双向准入 [25] - 葡萄酒出口商从征税后的115家恢复至2300余家 订单排期达数月 [41] 投资与产业多元化 - 2024年澳方在华新设企业597家 累计超1.5万家 实际投资额达3.3亿美元 [43] - 投资领域从资源类扩展至绿色能源 医疗设备 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43] - 中澳在南极科研 清洁能源 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项目超50个 [53] 区域经济影响 - 中澳贸易正常化为亚太区域经济稳定贡献0.3%的GDP增长点 [47] - 澳大利亚正式申请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化区域一体化 [53] - 澳大利亚模式被评估为未来10年创造超500亿美元额外经济价值 [51] 对比案例研究 - 加拿大因追随美国对华制裁被征收75.8%保证金 损失64%油菜籽出口份额 [12][35] - 日韩2024年对华贸易较2019年分别下降4.0%和7.8% 半导体出口份额从45%跌至35.7% [12] - 加拿大油菜籽出口价值近50亿加元 占其出口总量近一半 [35]
中美关税战局势反转,最大赢家浮出水面,特朗普想不到盟友抢走全部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8-30 12:47
贸易数据表现 - 中澳双边贸易额达21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 - 澳大利亚对华农产品出口额203亿美元 其中21.9%销往中国 [12] - 对华牛肉出口量达27,036吨 同比暴涨105% [4] - 葡萄酒对中国出口量一年内增长1064% [4] - 南澳州对华出口额增长33%至43.9亿澳元 [2] - 铁矿砂对华出口量占总产量53% [10][13] - 油菜籽对华出口增长19% 干杂豆出口暴涨31.5% [12] 行业出口动态 - 牛肉出口商对华业务量占总业务三分之二 半年内增长40% [1] - 动力煤成为中国电厂抢购重点 [2] - 葡萄酒出口额恢复至历史高点95% [4] - 液化天然气获得更多长期合同 [2] - 大麦重新成为啤酒厂竞相采购原料 [14] - 苹果获得中国进口批准 早熟品种已挂果待收 [14] 产品竞争优势 - 澳大利亚牛肉享受零关税优势 到岸价比美国产品便宜15% [4] - 生鲜产品进入跨境电商"白名单"享受快速清关 [7] - 电子原产地证书24小时内完成审批 [7] - 牛肉产品携带耳标溯源信息 供应链高度透明 [13] - 谷饲牛排填补美国退出后的高端市场空缺 [2] 贸易便利化措施 - 中国取消所有对澳贸易反制措施和壁垒 [2] - 2023年8月取消大麦双反税 2024年3月开放葡萄酒进口 [6] - 2024年底解除龙虾和肉类进口限制 [6] - 达尔文港获得续租许可 每天超15万吨货物发往中国 [14] 市场份额变化 - 澳大利亚葡萄酒56.5%出口量流向中国大陆 [8] - 美国牛肉对华周出口量从2000吨骤降至54吨 [4] - 美国煤炭和牛肉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2][13] - 澳大利亚商品填补美国退出后的市场空白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