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武汉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方案
快讯· 2025-06-13 17:29
人形机器人产业政策 - 武汉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 提出实施整机领航等五大行动 [1] - 政策支持具有生态主导力和行业竞争力的整机企业 牵头成立市级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 [1] - 对符合条件的整机企业最高支持6000万元资金 [1] 产业支持措施 - 政策聚焦整机企业培育 通过资金支持强化行业竞争力 [1] - 设立市级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 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1] - 五大行动方案涵盖技术攻关 产业生态构建等方向 [1]
豪森智能:目前正在与多家行业头部客户与机器人本体厂商合作
快讯· 2025-06-13 16:57
公司合作与研发进展 - 公司正在与多家行业头部客户及机器人本体厂商合作开发各工艺专用人形机器人 [1] - 合作基于公司在拧紧、涂胶、测漏、搬运、分拣、焊接等工艺的理解及整线系统规划经验 [1] - 开发方向包括拧紧人形机器人、涂胶人形机器人、测漏人形机器人等 [1] - 探索人形机器人与现有产线设备端的协作 [1] 技术应用领域 - 人形机器人研发涉及运控、交互及智能水平等具身智能设备技术 [1] - 工艺专用机器人覆盖工业场景中的关键环节(拧紧、涂胶、测漏等) [1]
Figure自曝完整技术:60分钟不间断打工,我们的机器人如何做到?
量子位· 2025-06-13 13:07
机器人技术进展 - Figure 02机器人展示60分钟未剪辑物流分拣视频,处理能力接近人类水平[1][2] - 机器人可灵活处理多种形态包裹(硬纸盒、聚乙烯袋、信封等),并能同时进行多包裹操作[4][10] - 通过实时数据观察学习,机器人具备自适应行为如拍打塑料包装抚平条形码[15] 技术性能提升 - 平均处理速度达4.05秒/包裹,吞吐量提升58%,条形码识别成功率从88.2%升至94.4%[17] - Helix神经网络架构改进包括视觉记忆、状态历史、力反馈三大模块[20][22][26][28] - 新策略使条形码朝下识别成功率提升至94%,处理时间降至4.05秒,精度保持92%以上[30] 系统功能特性 - 端到端学习模型支持人机自然交互,无需程序切换即可响应人类手势传递物品[31][33] - 视觉记忆模块使机器人具备时间背景感,能调用历史图像帧辅助定位标签[23][25] - 力反馈系统形成闭合控制回路,实现精准运动调整以适应不同包裹特性[28] 行业应用反馈 - 技术宅讨论物流机器人仿生外型设计是否最优,提出三头六臂可能更高效[39] - 网友关注机器人参与物流工作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潜力[37] - 行业观察者注意到机器人自主学习的条形码处理技巧(如拍打抚平)[15]
机器人,“链”上滨江
杭州日报· 2025-06-13 10:17
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杭州召开全市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建设动员大会 明确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目标与路径 首批创建6家产业生态创新空间包括滨江区中国数谷具身智能创新空间 [2] - 高新区(滨江)宇树G1人形机器人作为唯一参赛机型参加"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 展现硬核实力 成为现象级产品 [3] - 滨江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杭州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落地滨江 提供普惠算力服务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 推出"每年安排最高1亿元的'算力券'"政策支持AI研发创新 [6] 算法与算力发展 - 联汇科技发布VLM-R1大模型 具备视觉识别能力、知识推理能力和文本表达能力 实现高泛化开放视觉理解技术突破与应用 [4] - 联汇科技构建智能体大脑 打造"视觉感知-时空记忆-推理决策"应用决策链 推动决策AI向执行AI迈进 [5] - 星衍智能研发跨本体形态通用VLA具身智能大模型 通过独特数据采集方案和统一模型架构适配不同类型机器人 减少重复开发并降低算力消耗 [5] 计算机视觉技术 - 虹软科技专注SLAM技术研发近30年 拥有单目、双目、多目等完整V-SLAM技术引擎 广泛应用于多种智能终端 [7] - 虹软视觉大模型ArcMuse计算技术引擎提升环境感知能力 增强SLAM效果及恶劣环境适应能力 获评2024年度杭州市垂直领域优秀专用模型 [8] 机器人核心部件 - 景业智能研发核工业电随动机械手和核工业自动取样系统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获浙江省国内首台(套)产品认定 [9] - 景业智能构建"耐辐照设计+智能控制+数字孪生"三大核心技术群 形成四大类机器人产品矩阵 研发投入占比常年保持10%以上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320项 [10] - 景业智能研发应急救援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 可在恶劣环境中执行智能任务 首台样机已进入核设施模拟环境测试阶段 [10]
OpenAI已讨论过从沙特阿拉伯和印度投资者处筹集资金的问题;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4S店8月亮相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06-13 08:09
英伟达CEO黄仁勋预言欧洲AI算力发展 - 英伟达CEO黄仁勋预言未来两年欧洲AI算力将实现十倍增长 [1] - 欧洲正在筹建超过20个"AI超级工厂" 多个在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供电容量将超过1吉瓦 [1] - 研究人员和初创企业面临的AI资源短缺和GPU紧缺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 [1] OpenAI融资动态 - OpenAI已与沙特PIF 印度Reliance Industries和阿联阿布扎比投资集团MGX洽谈400亿美元融资 各方可能至少投入数亿美元 [2] - OpenAI计划在软银领投下筹集更多资金以推动模型开发和"星际之门"基础设施计划 [2] - 公司还讨论了从Coatue和Founders Fund各筹集至少1亿美元资金 并预计2027年再筹集170亿美元 [2]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4S店 -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于8月在北京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园开放 提供销售 零部件供应和售后服务 [3] - 首批近30个品牌机器人将入驻 包括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天工" [3] - 已有超过100家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表达入驻意向 4S店将构建金融服务体系包括贷款和保险 [3] 360发布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 - 360推出国内首个基于超级智能体技术改造的搜索产品"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 对标谷歌AI Mode [4] - 该产品可跨平台调用小红书 淘宝 京东 高德地图等多源信息 支持复杂任务处理和个性化输出 [4] - 综合调用国内80余款大模型优化处理流程 具备全程可视化任务执行路径 [4] 谷歌高管任命 - 谷歌任命DeepMind首席技术官科雷·卡武克丘奥卢担任新设的首席人工智能架构师 直接向CEO汇报 [5]
Tesla sues former Optimus engineer over alleged trade secret theft
TechCrunch· 2025-06-13 03:35
特斯拉起诉前工程师涉嫌窃取商业机密 - 特斯拉起诉前工程师Zhongjie "Jay" Li涉嫌从其人形机器人项目Optimus窃取商业机密,并用于创办竞争对手初创公司Proception [1] - 诉讼指控Li盗取了关于"先进机器人手传感器"的机密信息,用于创办Y Combinator支持的机器人手制造公司Proception [1] - Li在2022年8月至2024年9月任职特斯拉期间,使用两部个人手机下载Optimus机密信息 [2] 涉嫌侵权行为细节 - Li在特斯拉工作期间,使用工作电脑研究"人形机器人手"并搜索风险投资和其他创业资金来源相关信息 [2] - Li离职后不到一周即注册成立Proception公司,五个月内就宣称成功建造了与特斯拉设计极为相似的先进人形机器人手 [3] - Proception公司网站宣称其目标是"通过建造世界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手来革新人机交互" [3] Optimus机器人项目进展 - 特斯拉自2021年宣布建造人形机器人Tesla Bot以来,Optimus项目进展坎坷 [6] - 2022年公司曾表示该机器人将于2023年推出,但一直处于开发阶段 [6] - 2024年7月马斯克宣布将于2026年开始销售该机器人 [7] - 2024年10月特斯拉"We, Robot"活动上展示的Optimus机器人主要由场外人员远程控制 [7]
Elon Musk's Tesla sues former Optimus robot engineer for allegedly stealing trade secrets
New York Post· 2025-06-12 23:28
特斯拉起诉前工程师涉嫌窃取商业机密 - 特斯拉起诉前工程师Zhongjie "Jay" Li涉嫌窃取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商业机密,Li在2022年8月至2024年9月期间任职于特斯拉,离职后创立了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Proception Inc [1] - 诉讼指控Li将Optimus相关文件下载到两部智能手机上,Li在特斯拉期间负责"先进机器人手部传感器"项目并接触敏感技术数据 [2] - Li在离职后不到一周内创立Proception,该公司在五个月内开发出与Optimus手部"惊人相似"的机器人手部产品 [3] 技术窃取指控细节 - 特斯拉指控被告"通过盗窃走捷径",称其规避正常研发流程,直接窃取公司最敏感材料用于创业 [3] - 特斯拉要求对Li进行赔偿性惩罚性赔偿,并申请禁令禁止Li及其关联方使用任何商业机密 [3] - 诉讼强调开发先进机器人手部是机器人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4] Optimus项目的战略重要性 - 特斯拉虽未披露Optimus年度具体投资额,但透露研发成本达数十亿美元 [6] - 马斯克在1月财报电话会上特别强调Optimus的先进机器人手部技术 [7] - 马斯克预测长期来看Optimus将成为公司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称其"最终将占据公司价值的绝大部分" [10] 涉事初创公司情况 - Proception总部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Li自称为创始人兼CEO,宣称正在攻克"当代最具挑战性和激动人心的人形机器人项目" [4] - 公司LinkedIn页面显示其业务方向与特斯拉Optimus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4]
Micropolis Holding Company (MCRP)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2 22:17
纪要涉及的公司 MicroPolice Holdings(股票代码MCRP),是一家总部位于迪拜的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与迪拜政府的转型倡议项目 [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产品与技术** - 公司构建了智能移动平台,搭配先进的自主系统,包括M1和M2,从机械系统、电子设备到电池系统和自主系统均自主研发 [4] - 开发了基于Cortex M7的特定控制系统,结合先进的AI系统和操作室控制,为客户实现高级自动化 [6] - 打造了具有驱动、转向和制动能力的动力总成,机器人可实现多模式转向和任意方向移动 [7] - 利用增材和减材制造方法,如五轴CNC加工、3D打印等,实现机器人零部件的自主设计和制造 [8] - **客户与合作项目** - 客户包括迪拜警方、内政部、沙特合作伙伴、TransGuard集团等,还与NVIDIA合作开发边缘计算单元 [11][13] - 与迪拜警方合作开展自主巡逻机器人项目,定制两款机器人,具备面部识别、行为分析等功能 [9][10] - **市场与业务规划** - 目前专注于阿联酋市场,产品需求高,可与政府部门获得大型项目,未来两年内计划进入美国市场 [14][15] - 公司处于测试阶段,预计2025年底签署大型合同,当前生产能力为每年200 - 300台机器人,计划在迪拜科学园建设新设施,年产能超5000台 [32][33][34] - **产品优势与差异化** - 产品可根据不同行业和客户需求进行定制,通过调整底盘属性和添加机器人功能系统满足多样化需求 [39][40] - 与竞争对手不同,公司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可服务于大规模机器人集群,适用于多个行业 [46][47] - **财务与盈利情况** - 公司目前处于预收入阶段,每月现金消耗在70 - 90万美元之间,签署合同后可快速实现收支平衡 [34][51] - 产品定价有溢价,政府客户更关注产品性能,售后可通过维护合同、升级、软件许可等实现收入 [50][53][54] - **投资价值** - 公司技术独特,能解决竞争对手难以解决的问题,满足客户需求,未来有望获得大型合同,为投资者带来高回报 [62][6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与瑞典Mainz Cleaning Systems合作开发集装箱清洁机器人,目标是全球2亿个集装箱 [20] - 为阿布扎比环境局开发的机器人可在偏远地区植树,配备机械臂、无人机发射器、犁地和施肥机制 [21][22] - 公司产品能为客户大幅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如迪拜警方使用机器人可节省巡逻成本,释放警力应对更严重事件 [58][60]
投资广东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日企广东行签单1166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21:11
招商活动概况 - 广东省政府与商务厅举办"日本企业广东行"活动 吸引210家日本企业参与 [1][3] - 活动聚焦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 汽车 生物医药与健康 商贸服务五大产业 [1] - 共促成68个项目签约 总金额达1166亿元 [6] 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 - 60家中日企业进行"一对一"洽谈 6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3] - 广东拥有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最全产业链和最强制造基因 [3] - 电子信息与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均超万亿 日本企业可融入产业链协同发展 [3] 汽车产业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5% [5] - 广东发放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超1100张 开放测试道路超4400公里 [5] - 日本汽车产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具优势 双方互补性强 [5]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全国前列 2024年GDP突破14万亿元 [6] - 深圳广州形成医疗器械"双核驱动"格局 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同比增16.8% [6] - 广东拥有149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数量全国第一 [6] - 60余家日企与康方药业 广药集团洽谈技术合作与供应链整合 [6] 商贸服务产业 - 华为 TCL 交通集团 广州希音等企业参与对接会 [6] - 日本企业可考察广州 佛山 东莞 惠州 汕尾等地 [5]
Kandi Technologies Partners with DEEP Robotics to Expand North American Smart Golf Equipment and Security Robotics Business
Globenewswire· 2025-06-12 21:00
文章核心观点 - 康迪科技集团与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结合双方优势共同开发智能高尔夫设备和安全检查四足机器人,以满足北美市场对先进自动化智能解决方案的需求,推动公司发展并创造商业机会 [1][2][6] 合作背景 - 康迪科技作为全电动个人交通工具和多功能车领域的领导者,为顺应智能制造革命和行业数字化趋势,加速向以智能设备制造为核心的平台企业转型,利用稳定现金流业务孵化新的高增长业务单元 [1] - 云深处科技是具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领导者,在核心机器人技术方面有专长,其产品已在海外部署和测试,展现出跨环境的适应性 [4] 合作内容 合作领域 - 共同开发智能高尔夫设备(高尔夫球童机器人)和安全检查四足机器人,用于北美市场并推动全球扩张 [2][8][9] 双方职责 - 康迪科技利用其在全地形车研发、制造和出口积累的现金流,以及在中国、台湾和得克萨斯州的生产设施和遍布北美、亚洲和欧洲的分销网络,与美国子公司合作,为智能设备提供本地化生产和市场推广支持;定制现有高尔夫球车平台,负责制造和分销,提供系统集成和大规模生产能力 [3][12] - 云深处科技负责核心机器人功能(路径规划、导航和人机交互)的开发,提供先进的感知和控制技术 [12] 生产计划 - 条件成熟时在北美开展本地化生产 [12] 研发方向 - 联合研发使四足机器人适用于北美24/7自主检查和远程监控 [12] 产品标准 - 产品将满足公共安全、能源基础设施和物流应用的严格可靠性和合规标准 [12] 市场机会 - 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预计从2025年的26.1亿美元增长到2034年的119.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4%;仿生四足机器狗细分市场预计到2033年达到56亿美元,2026 - 203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8.5% [7] - 2023年北美在仿生四足机器狗市场占比约40%,亚太地区约占30%,与康迪科技核心优势相关的安全检查和体育娱乐自动化细分领域有机会捕捉大量本地化机会 [7] 合作意义 - 康迪科技认为结合云深处科技的专业知识和自身对智能高尔夫设备的理解、对北美安全需求的洞察以及广泛的渠道网络,能开发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体现公司新的“增长引擎”模式 [10] - 云深处科技表示与康迪科技合作可利用其在高尔夫设备创新、北美行业经验和全球供应链运营方面的能力,将先进的四足机器人技术应用于高价值场景,为全球客户和投资者带来商业机会 [10] - 智能高尔夫球童机器人将提高球场服务效率和用户参与度,北美安全检查四足机器人解决方案将增强运营可靠性并降低劳动力成本,双方将通过产品迭代开发和本地化部署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渗透,实现可持续增长和股东长期价值 [10] 公司介绍 康迪科技集团 - 总部位于浙江省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从事各类车辆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康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开展,浙江康迪科技是中国领先的纯电动汽车零部件和全地形车制造商 [11][13] 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 - 总部位于杭州,是具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领导者,率先在中国实现四足机器人对变电站的完全自主检查,其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系列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与多家行业巨头有长期深入合作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