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举办“百企强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题研训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23:43
政府与机构合作推动乡村振兴 - 广州市多部门联合举办"百企强百村"集体经济专题研训班 由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统战部 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指导 工商联和团市委主办 番禺 从化 增城区政府和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承办 [1] - 活动吸引50余名学员参加 包括村书记 驻镇工作队员及相关部门代表 [1] - 研训班旨在提升镇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实务能力 设计四大课程模块 采取"培训+辅导"双轨模式 [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 强调资源整合能力 需精准梳理村庄资源 建立台账 盘活闲置农房和零散土地 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 [2] - 注重项目谋划能力 要求结合农村实际与企业需求 科学制定产业定位 运营模式和风险防控方案 [2] - 重视沟通协作能力 需做好村企桥梁 找准利益平衡点 动员村民参与集体经济 [2] - 强化执行落实能力 要求将规划转化为行动 在实践中优化方案 推动任务落地 [2] 研训班具体实施方案 - 课程设置"资源梳理""项目策划""资源盘活""村企合作"四大模块 [3] - 学员需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查 建立乡村资源信息库和项目数据库 [3] - 通过产业项目大赛遴选优质方案 借助路演中心对接民营企业资源 [3] - 形成"理论学习-实践转化-项目孵化-资源对接"完整闭环 [3]
山西“1+N”人才政策体系扩容升级
中国发展网· 2025-05-07 18:20
山西省人才政策体系升级 - 山西省出台6项人才政策文件 旨在完善"1+N"人才政策体系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省委会议精神 [1] - 政策文件包括人才融通推动"四链"融合 三晋英才计划优化 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等六大领域 [1] 人才融通与"四链"深度融合措施 - 提出人才共用 利益共享 政策共商 理念共融四大方向 包含23条具体措施 [2] - 实施校院企人才互聘共享行动等9条措施完善人才项目体系 [2] - 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等5条措施搭建合作平台 [2] - 完善横向组织协调机制等3条措施创新工作机制 [2] - 实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专项行动等6条措施培育创新生态 [2] 三晋英才计划优化 - 针对首批实施中评价方式单一问题 提出单列指标 自主评审 "以赛代评"等优化举措 [2] 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 - 规范高等教育 医疗卫生 国有企业等领域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领导的实施办法 [3] - 对引进方式 资格条件 工作流程等环节进行系统规范 [3] 乡村人才振兴计划 - 启动"1513"群雁行动 建设规模宏大 结构合理的乡村人才队伍 [3] - 聚焦5方面重点任务 落实13项人才培育支持政策 [3] 文旅人才队伍建设 - 提出19条具体措施 涵盖引才 培育 "人才兴链" 使用四大方面 [3] - 目标将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3] 文博人才发展改革 - 提出16条举措加强文博人才队伍建设 [4] - 涉及文物保护力量配备 高层次人才引进 产业人才培养等方向 [4]
靶向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监督机制 - 聚焦"关键少数"压实责任 通过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重点监督乡村振兴政策执行 资金使用 项目推进等关键环节 对"三重一大"事项常态化跟进监督 开展乡镇政治生态分析 形成廉政风险清单并约谈下级"一把手" [1] - 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 开展职务犯罪典型案件庭审旁听活动 针对有资金和项目审批权限的部门负责人进行廉政教育 [1] 基层小微权力规范措施 - 深化落实"四定一监督"工作机制 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 强化职能部门服务与监管 有效规范财权 整顿物权 约束事权 [2] - 建立农村小额工程项目"四公开一对比"监督机制 公开建设方案 施工过程 验收结算和党群监督岗位 对比建设成效 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2] - 制定《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指引》 细化6大类45项农村小微权力 推动村级事务"掌上"公开 2024年监督推动党务村务公开和公示1.75万条次 [2] 监督效能提升举措 - 实行片区协作机制 将全县划分为五个协作片区 开展联动监督 联合研判和联合办案 2024年查处群众身边问题292个 完善制度140项 [3] - 完成对村(社区)巡察全覆盖 运用专项巡察和乡村一体巡察等方式 聚焦乡村振兴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3] - 整合村级监督力量 打造村级监督队伍 2024年收集并解决问题200余个 延伸监督触角至基层末梢 [4]
培育20余万名四雁人才,临沂将这样孵化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
齐鲁晚报网· 2025-04-30 16:07
四雁工程实施成果 - 临沂市自2020年实施"四雁工程"以来累计培育20.1万名四雁人才 [1] - 有效解决乡村发展缺人才、缺活力的难题 [1] 四雁孵化工程目标 - 2023年力争实现"百千万"目标:育强百名头雁、育精千名归雁、育优千名鸿雁、育壮万家"雁阵" [3] - 打造"懂农事、爱农业、会经营、善治理、敢担当"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 [3] 产业振兴措施 - 出台产业振兴指导意见壮大乡村产业 [3] - 开展"千商助万农"赋能乡村振兴行动 [3] - 发挥农村直播电商助农带富优势打造兴村富民"金招牌" [3] 资金支持政策 - 2025年计划发放"四雁振兴贷"500亿元以上 [3] - 建立5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池 [3] - 纳入"沂蒙四雁"数据库人才可享提高贷款额度、降低利率、延长期限等优惠政策 [3] 资源活化利用 -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产权价值转化 [4] - 力争年底线上流转交易额突破10亿元 [4] - 激活土地、宅基地和农业大棚等资源的金融属性 [4] 人才培养模式 - 建立头雁、归雁、鸿雁、雁阵差异化孵化培育模式 [4] -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育破解传统模式"培用脱节"问题 [4]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评选 推动优质项目从赛场走向市场
中国发展网· 2025-04-29 21:52
大赛概况 - 第十二届"青创杯"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广州大学城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举行,汇聚政校银企多方代表超100人[1] - 大赛紧扣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构建赛前-赛中-赛后全流程服务链条,引入政策、资金、场地等要素[2] - 累计前11届大赛征集项目超2万个,促成投融资额超15亿元[7] 赛事机制创新 - 采用"以赛代评"模式评选50名创新创业人才(创业新锐15名/创新新锐10名),提供资金支持及配套服务[3] - 组建多元评审委员会,成员来自高校、投融资机构、行业协会等,兼具评审与导师双重职能[3] - 设立在校学生、非在校青年双赛道,覆盖广州11区及湛江、贵州、福建等地,专设港澳台青年及农村集体经济专项赛[7] 产业赋能措施 - 联合番禺区建设"青创经纪人"队伍,提供公司管理、投融资对接等指导,推动项目产业化[2] - 硬科技项目可获最长2年免租入驻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配套政务、培训、融资等一站式服务[3] - 新兴产业组聚焦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乡村振兴组探讨农产品深加工、文旅融合等农旅新业态[6] 乡村振兴专项 - 启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蜜蜂"青创小赛,采用"调研+培育+小赛+市集"模式,打造3类主题市集[4] - 农村集体经济专项赛聚焦农文旅融合、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目标助力薄弱村达到"3050"增收标准[8] - 组建专家调研团队评估乡咖项目可行性,提炼可复制的青年人才引育机制[5] 资源对接成果 - 座谈会分新兴产业、乡村振兴、高校学生三组,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链接行业资源[6] - 高校组探讨成果转化痛点,推动搭建校企资本协同创新生态[7] - 获奖农村项目将获融资对接、品牌推广等支持,列入标杆扶持项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