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运仓储

搜索文档
宏观深度报告:2025重振消费之路(四)
平安证券· 2025-08-13 21:59
服务业与消费的联动机制 - 服务业最终使用中78.5%流向消费领域,其中城镇居民消费占35.5%,农村居民消费占8.4%,政府消费占34.6%[12][15] - 服务业增加值52.9%流向劳动报酬,高于工业的34.8%,其中生活性服务业劳动报酬占比高达74%[23][25] - 服务业就业人数占非农就业人员62.4%,高于其在GDP中60.5%的占比,每亿元GDP吸纳就业人数显著高于制造业[27][28] 服务业发展短板与国际比较 - 中国医疗和社会保障行业占GDP比重2.6%,远低于样本国家7.2%的平均水平[38] - 住宿餐饮业占GDP比重1.8%,低于样本国家2.6%的平均水平[38] - 文化体育娱乐业占GDP比重0.7%,显著低于样本国家2.5%的平均水平[38] 服务消费结构特征 - 2024年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占比46.1%,居住分项占比22.2%[42] - 饮食服务和医疗服务是最大服务分项,分别占居民消费支出7.5%和6.7%[43] - 文化娱乐消费占比3.1%,较OECD经济体均值低5.4个百分点[48][49] 政策建议方向 - 医疗养老领域建议财政补贴养老机构建设,并向中低收入老人直接发放补贴[51][56] - 文娱旅游行业需增加政府文化事业投入,2024年人均文化事业费支出同比下降4.8%[60][64] - 住宿餐饮行业74%从业人员为个体户,建议通过税费减免和消费券刺激需求[65][66]
农民工群体的五点观察
一瑜中的· 2025-05-12 18:53
核心观点 - 2024年农民工群体规模达3亿人,创历史新高,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41% [2][14] - 农民工流动呈现"东部集中但规模放缓"特征,2024年东部净流入4834万人,但较2019年减少450万人 [5][14] - 就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建筑业减少296万人,制造业增加180万人,批发零售增加149万人 [6][17] - 工资增速呈现行业分化:建筑业工资增速提升2.2个百分点至4.6%,制造业提升2.3个百分点至4.1% [8][24] - 消费结构向服务倾斜:2024年随迁儿童入学率提升至94.5%,人均居住面积增长2.9%,文娱支出占比提高 [9][30] 人口流动 - 农民工输出地集中在东部(1.1亿人)和中部(1.0亿人),分别占比35%和33% [5][14] - 输入地以东部为主(1.5亿人),占比51%,但净流入规模较2019年减少450万人 [5][14] - 中部地区净流出减少422万人,显示劳动力留存效应增强 [14] 就业结构 - 制造业吸纳农民工最多(8362万人),占比27.9%,2024年新增就业180万人 [6][17] - 建筑业就业减少296万人,占比降至14.3%,较2021年累计减少1272万人 [6][19] - 第三产业吸纳1.63亿农民工,批发零售业新增就业537万人(2021-2024年) [17][19] 工资水平 - 2024年月均收入4961元,增速3.8%,较全国低1.5个百分点 [8][22] - 建筑业呈现"缩量保价"特征:就业降6.9%但工资增速达4.6% [24] - 制造业实现"量价齐升":就业增2.2%同时工资增速提升至4.1% [24] - 居民服务业表现最弱:就业降2.5%且工资增速仅1.5% [24] 消费特征 - 历史消费结构侧重商品:食品烟酒占比达30-33.6%,高于全国28.2% [9][30] - 服务消费快速提升:随迁儿童入学率从90.9%增至94.5%,居住面积增长2.9% [30] - 文娱支出显著增加:上网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至53.3%,朋友聚会提升4.8个百分点 [30] 经济影响 - 2020-2022年农民工GDP增速低于官方数据,对应消费K型复苏 [11][31] - 2023-2024年农民工GDP增速反超,驱动消费下沉 [11][31] - 2025年一季度两者趋同(5.47% vs 5.40%),标志消费分化阶段结束 [11][32]
稳健非农,难解市场担忧——3月美国非农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4-05 23:28
文章核心观点 3月美国非农数据显示新增就业超预期、失业率小幅回升、时薪环比增速符合预期,但稳健非农难解市场担忧,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大及鲍威尔表态使市场降息预期升温,资产表现类似流动性冲击,风险资产调整或未结束,需警惕流动性冲击及内生风险螺旋[2][3][4] 各目录要点总结 新增非农就业明显超预期 - 3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超预期,1季度平均就业增长15.2万,整体就业增长稳健;新增非农就业22.8万,预期14万;新增非农私人就业20.9万,预期13.5万;过去两月新增就业下修合计4.8万;单月和三个月就业扩散指数有变化[9] - 教育保健、休闲酒店、零售、交运仓储新增就业最多,其次是其他服务业、政府部门和建筑业[10] - 非农就业超预期或因前期恶劣天气扰动消退、医疗和零售行业罢工结束、政府裁员影响未明显体现[13] 失业率小幅回升 - 失业率从4.139%升至4.152%,四舍五入至4.2%,高于预期;16 - 19岁及20岁以上男性失业率上行,20岁以上女性失业率小幅下降[16] - 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和企业裁员增加拉动失业率上行,结束临时工作、离职及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下降带动失业率下行[20] - 失业率3个月移动平均值较过去12个月低点高出0.27个百分点,低于萨姆法则预警阈值,触发衰退预警需失业率升至约5% [24] 时薪环比增速符合预期 - 时薪环比0.3%,预期0.3%,前值下修;时薪同比增速3.8%,预期4.0%;周工时回升0.1小时至34.2小时,处于低位[26] - 薪资增速高于通胀利于消费者实际收入和消费能力改善,但消费者或因心理因素对通胀不满[26] 稳健非农难解市场担忧 - 稳健非农未安抚市场担忧,关税不确定性大,鲍威尔未释放“美联储看跌期权”信号,市场降息预期升温[30] - 资产表现类似2020年3月中旬流动性冲击,美股和大宗商品暴跌,美元指数和长端美债收益率拉升[31] - 宏观层面美元资产风险偏好修复取决于关税落地、减税刺激、二次通胀风险证伪,目前线索不明,风险资产调整或未结束,需警惕风险[32]
非农偏稳,衰退担忧缓解——2月美国非农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3-10 23:55
文章核心观点 2月美国非农数据小幅低于预期但整体稳健,失业率小幅上行,时薪环比符合预期;衰退担忧缓解,但美股风险偏好修复仍待时机;劳动参与率下降值得关注,或非短期因素,长期来看美国劳动参与率难回疫情前水平,可能拖累经济潜在增速 [2][4][5] 分组1: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可能并非短期因素 - 本月劳动参与率为62.4%,低于前值和预期;16 - 24岁、55岁以上群体及白人、本土出生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与移民收紧政策和削减联邦雇员关系不大 [5][7] - 2023年11月以来美国劳动参与率波动下降,疫情前2015 - 19年平均为62.86%;长期人口结构和中期移民政策收紧使劳动参与率难回疫情前水平,或进一步下行 [5][8] - 婴儿潮一代退休浪潮未结束,其劳动参与率高于年轻群体;特朗普收紧移民政策或使劳动参与率走低;劳工部预计2033年降至61.2%;劳动力参与率与潜在GDP增长率大致一比一对应 [6][8][9] 分组2:2月非农数据述评 新增非农就业小幅不及预期 - 2月新增非农就业15.1万不及预期,但三个月平均约20万,就业扩散指数维持高位,受天气、罢工等因素扰动,整体稳健;联邦政府新增就业净减少1万,为2022年6月以来最差 [2][9] - 新增就业集中在教育保健服务、金融、建筑、交运仓储行业;政府部门新增就业减少,制造业新增就业转正,休闲酒店业新增就业为负 [11] 失业率小幅回升,劳动参与率下降 - 失业率从4.011%升至4.139%,各年龄群体失业率均上行;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企业裁员、结束临时工作人数增加拉动失业率上行,临时下岗人数下降使失业率下行 [12][14] - 失业率3个月移动平均值较过去12个月低点高出0.27个百分点,低于萨姆法则预警阈值 [15] 时薪环比增速符合预期 - 时薪环比0.3%符合预期,同比增速4.0%;周工时维持在34.1小时的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 [3][16] 衰退担忧缓解,美债利率上行,美股收涨 - 2月中旬以来经济指标走弱和关税政策不确定使衰退担忧升温,压制美股;偏稳非农报告和鲍威尔表态减弱衰退担忧,利好美股修复,但关税不确定性仍压制风险偏好 [4][18][19] - 后续美股风险偏好修复取决于关税落地、减税政策刺激和二次通胀风险证伪,时间点约在2季度;非农报告发布后市场定价美联储降息次数和首次降息时点与发布前一致,政策利率路径小幅上移 [4][19] - 美债利率小幅上行,美元指数收跌,美股三大股指收红;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89个BP至4.295%,美元指数下跌0.3%至103.897,标普500、纳斯达克、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上涨0.55%、0.7%、0.5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