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理
icon
搜索文档
天津金融监管局:建立“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
新华财经· 2025-06-11 12:53
天津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 天津辖内银行机构已设立61家科技特色支行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津银行机构向科技创新企业投放贷款余额2883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信用贷款占比50% [1] - 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4.64亿元,惠及38家科技创新企业 [1] - 截至2025年4月末,天津财险业通过科技保险累计提供保险保障4864.92亿元 [1] - "实验室一切险"累计为46间(次)实验室提供风险保障1.14亿元 [1] - 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并购贷款试点城市,已落地4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业务,涉及总额7亿元 [1] "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 - 天津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建立"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工作方案》 [2] - 金融服务机构范围从银行、保险扩展到证券、基金、租赁、保理等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 [2] - 提出六方面15项举措,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组织架构、加大产品供给、优化四张清单、深化三项协同、统筹防风险和促发展 [2] 政策支持方向 - 将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2] - 聚焦科技创新金融需求,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 [2] - 以金融创新服务天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2]
2025年保理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 2025-06-03 1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保理行业短期内发展呈逆周期特点,长期与经济发展同向,目前增长源于逆周期逻辑和行业成长增量空间 [4][5] - 我国保理行业处于成长期,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监管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未来业务有增长空间,但未规范经营的公司将面临整改清退,资产质量面临压力 [6][15] 各部分总结 行业运行情况 - 保理行业短期内发展逆周期,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加大、回款周期放慢增加业务需求,近年来业务增速快且市场潜力大 [4] - 我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总额 2022 - 2024 年末分别为 21.65 万亿元、23.72 万亿元、26.06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9.71%,平均回收期分别为 52.80 天、60.60 天和 64.10 天,周转效率下降,保理业务潜在市场加大 [4] - 我国保理行业处于成长期,2021 - 2023 年末商业保理业务量分别为 2.02 万亿元、2.24 万亿元和 2.70 万亿元,三年增速分别为 34.7%、10.9%和 20.5%,2024 年超 3 万亿元 [6] - 截至 2023 年末,存续商业保理企业 5467 家,较去年减少 18.60%;中登网办理转让登记的商业保理公司 993 家,较上一年上升 0.40%;应收账款登记笔数 574817 笔,较上年增长 35.07%,占三类机构全年登记总量的 25.72% [6] 行业政策 - 2018 年以来,我国保理行业进入规范发展阶段,监管职责划转至银保监会,出台系列监管文件,加强业务监管 [7] - 2024 年三部委联合印发通知,3 年内地方金融组织类别和机构总量只减不增,清退风险问题频发和实际停业机构,加强存量机构监管 [8] - 各地发布管理文件及监管指引,规范保理业务发展,多数地区对注册资本金有明确金额和一次性实缴要求,浙江、广西要求最高达 2 亿元 [9] - 2024 年各级政府持续出台供应链金融相关产业政策,推动建设示范区,发起设立论坛,政策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可获得性,为保理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12][13][14] 未来发展 - 企业应收账款因素为保理公司带来业务机遇,产业背景的商业保理公司在融资等方面优势明显,未来或占更高市场份额,不同背景公司需差异化发展 [15] - 资金面宽松、ABS 发行利率下行有助于头部保理公司丰富融资手段、降低成本,业务增速不及预期将挑战盈利性,宏观环境下资产质量面临压力 [16] - 保理行业可能与其他金融机构深度融合,科技应用催生新业务形式,推动技术在多方面应用,具备优势的公司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更强 [16] - 监管政策完善利于行业规范发展,未规范经营的公司将整改清退,公司数量预计减少,行业可能重新洗牌调整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