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市场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8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6 08:44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618点,1日涨0.96%,5日涨4.18%,1月涨0.22% [1] - 深证综指收盘2209点,1日涨0.77%,5日涨6.44%,1月跌0.57% [1] - 风格指数表现:大盘指数近6个月涨8.26%,中盘指数涨8.64%,小盘指数涨15.36% [1] - 涨幅居前行业:地面兵装Ⅱ近6个月涨86.68%,游戏Ⅱ涨35.4%,小家电Ⅱ涨19.99% [1] - 跌幅居前行业:元件Ⅱ近6个月跌45.38%,玻璃玻纤跌29.65%,中药Ⅱ跌8.17% [1] 京东健康(06618)核心分析 - 业务模式:从医药电商拓展为综合医疗健康服务商,涵盖健康商品销售、医疗健康服务、企业健康解决方案等 [2][11] - 营收结构:24年自营医药健康产品营收488亿(yoy+6.9%),占比84%;平台服务营收94亿(yoy+19%),接入10万第三方商家及3000+医保定点药房 [11] - 行业趋势:药品线上渗透率约13%,处方药院外流动+线上医保覆盖加速渗透;非药品类中医疗器械线上零售处渗透前中期 [11] - 竞争壁垒:供应链优势+医检诊药闭环+AI技术(京医千询大模型),2025年预计营收636.5亿,目标市值1807亿元(40xPE) [11] 长久物流(603569)深度研究 - 行业政策:2025年治超行动启动,历史数据显示治超政策使运价提升27%(2018 vs 2015),毛利润增长36% [2][11] - 成本优化:2017-2018年采购的2456辆运输车折旧到期,叠加合规运力稀缺,自有运输车盈利弹性提升 [11] - 业务布局:覆盖整车运输、国际物流(3艘滚装船)、新能源服务(储能、电池回收),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88亿(yoy+10.84%) [14] - 技术革新:自动驾驶优化干线物流成本与效率,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 [12] 信用债市场展望 - 阶段特征:5-7月信用利差压缩,中长端成分券表现优于非成分券;近期调整中收益率波动10BP,但利差走阔不足5BP [14] - 短期展望:1个月内利差或继续压缩,受益于票息优势及增值税政策利好普信债 [14] - 中期风险:8-10月利差压缩阻力增大,资金面宽松难度上升+增量资金有限+交易结构脆弱(超长信用债久期高位) [14] - 策略建议:降久期,关注1-3年AA+银行间债券及城投债;二永债建议减仓,TLAC非资本债券具防御性 [14] 其他公司及行业动态 - 思维列控(603508):25H1归母净利润3.04亿(yoy+59.76%),高铁监测业务收入同比增153.19%,中期分红8亿(占净利润263.77%) [18][20] - 公募REITs:保租房业绩稳健(Q2可供分配金额环比增),仓储物流"以价换量"(出租率超88%),FOF持仓聚焦园区及交通 [19]
反内卷对利率中枢影响如何?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涉及的行业有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保险、信用债、转债、AI 产业、军工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反内卷政策** - **核心逻辑**: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综合整治市场秩序提升企业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于 2024 年 7 月首次提出,2025 年 3 月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关键任务,近期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体现该政策实施[2] - **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异同**:更注重短期见效和综合治理,对供给侧和需求侧均产生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长期举措,主要聚焦供给侧[2] - **对经济影响**:初期可能导致利润转移,长期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有望对整体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提升企业部门盈利增速与资产回报率;预计提升我国长期利率中枢 10 - 20 个基点,但限产带来的利润回升可能是一次性的[1][3] - **内卷现象** - **全球普遍性**: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在学术领域被称为高收入陷阱,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更严重[4] - **根源**:个体生产规模与有效生产规模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市场结构转变为垄断竞争,价格竞争失效,营销成为新的需求调节机制,企业为创造需求投入大量销售费用,导致利润压力增大[1][4][5] - **对产品和服务质量影响**:分为三个阶段,初期质量提升,中期质量下降,后期质量降级,过度营销导致“柠檬市场”格局,企业减少研发投入,部分领域出现数字化退潮现象[1][9] - **对经济影响**:已达到挤出劳动力报酬红利程度,形成资源浪费,总体社会总需求减少,加剧内卷,是多输局面;不同行业需从供给侧发力进行结构性调整,摆脱销售费用白热化及缓解价格竞争[10] - **市场表现** - **股票与商品市场**:已显著反映反内卷行情,主要基于政策期待及底部情绪反弹,实际去产能尚未出现[11] - **债券市场**:反应相对平淡,中长期需从宏观经济视角观察反内卷影响;总量效应使名义产出正增长,结构效应具备收入分配效应,提升企业部门盈利增速与资产回报率;历史数据显示限产短期实际 GDP 小幅下行但名义 GDP 边际回升[12] - **短端和信用债市场**:中期央行引导隔夜利率下行,存单收益率预计进入 1.5 - 1.6 区间;短久期信用利差已压缩至极低位,后续空间不大,将在低位保持稳定;长久期信用债仍有一定空间[16] - **信用债 ETF 市场**:近期表现活跃,上周科创债 ETF 上市后交易火爆,预计短期内规模快速增长,但样本券信用利差已低于同期限、同隐含评级的非样本券,后续利差进一步压缩空间有限[18] - **转债市场**:本周权益市场震荡走高,转债表现随之上升,估值走高并接近历史高位,短期表现取决于全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持续性,建议采用哑铃型策略布局,关注 AI 产业、军工以及反内卷等相关板块[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外贸关注点**:关注 8 月中美协议到期后的博弈升级、前期抢出口透支数据提前显现以及 8 月之后出口增速转负的情况[15] - **货币政策关注点**:关注央行继续引导资金利率中枢下移及重启国债买卖,本周税期资金面小幅收紧,央行大额净投放逆回购显示呵护态度,预计下周临近月末资金利率有望阶段性放松[15] - **保险公司行为影响**:关注 9 月预定利率从 2.5%调至 2.25%、保险提前销售与增量保费流入情况;今年保险公司对 30 年国债配置力度下降,更倾向于配置地方债,对活跃券的正面影响相对有限[17]
中金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中金点睛· 2025-03-21 07:24
特朗普"大重置"政策框架 - 核心观点:特朗普2.0政策试图通过"大重置"解决贫富差距和政府债务两大根本问题,路径包括调整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关系、通胀贬值化债等,将导致全球资金再平衡、通胀压力、美元贬值和金融抑制 [3][4][12] - 政策背景:拜登政府延续"里根大循环"推高美股美元估值,但加剧双赤字问题,特朗普需在3%通胀中枢、4%利率中枢、5%名义GDP增速的"新宏观范式"下处理系统失衡 [7][9][13] 贫富分化与资本结构重置 - 现状:美国财富前1%家庭61%资产配置股市,后50%家庭仅4%配置,产业资本式微导致收入不平等达历史高位 [16][17] - 解决路径:通过减税+去监管+关税组合拳加速FDI回流,制造业资本开支占比从2017年显著提升,目标将制造业就业占比从8.5%回升至15% [18][20] - 影响:金融资本再平衡将冲击美元资产,预计证券投资项下资金流出规模或达2万亿美元/年 [19][33] 债务高墙与债务负担重置 - 债务规模:政府债务/GDP达100%,2024年利息支出9523亿美元超过国防开支,CBO预测十年内杠杆率升至125% [22][26] - 化债手段:在缺乏生产率突破下,可能通过通胀贬值(目标4-5%通胀率)+金融抑制(YCC控制10年期利率在4%以下)组合化解 [4][27][31] - 风险点:对冲基金基差套利交易规模达2019年2倍,若美债供给冲击引发平仓,可能重演2020年3月流动性危机 [27][28] 资产配置影响 - 美元资产:美股Shiller PE 34.5倍处于历史98%分位,预计外资持股占比70.2%的趋势可能逆转,道指相对纳指或有20%超额收益 [7][36][37] - 实物资产:贵金属、能源、基建等实物资产将获重估,铜铝等工业金属需求或因再工业化增加300万吨/年 [34][35] - 区域配置:欧洲股市有望获3000亿欧元回流资金,新兴市场尤其中国资产可能吸引年化800亿美元增量外资 [39][40] 政策实施时间线 - 短期(2025Q2):债务上限解决后美债供给冲击或达1.5万亿美元,隔夜逆回购余额仅1000亿加剧流动性风险 [28][30] - 中期(2025-26):企业债到期高峰(年化1.2万亿美元)与基差交易平仓可能形成负反馈 [29][30] - 长期(2027-30):若实现再工业化目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需从11%提升至18%,对应资本开支增加2.8万亿美元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