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激光器
搜索文档
海愿资本:让中国硬科技影响世界
投中网· 2025-10-28 11:43
品牌升级与战略进阶 - 深圳知名VC紫金港资本宣布品牌升级,启用全新名称“海愿资本” [3] - 品牌名称更换标志着公司从“学院派”投资机构向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战略进阶 [3] - 公司创立于2014年,由浙江大学资深金融和专业人士共同创立,发扬“求是创新”精神 [3] 2025年中国硬科技出海趋势 - 2025年中国硬科技赛道关键词从“内卷”转向出海,2024年有超60个本土研发创新资产成功授权出海,4家中国本土创新药企业被跨国大药企收购 [7] - 37%的中国大型企业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已超五分之一,企业正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和“技术出海”转型 [7] - 硬科技出海标志着中国全球化模式根本性转变,从消费互联网和产品出口转向资本密集、知识产权密集的产业生态系统输出 [7] - 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具备成熟技术和强大供应链优势,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前五中中国企业占据三席 [8] 投资组合企业的国际化实践 - 投资组合企业杰普特在日本、美国、新加坡拥有子公司,大象声科获得高通创投战略投资 [11] - 连连数字在全球持有60余张支付牌照,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微泰医疗、和铂医药面向全球开展临床试验 [12] - 华思旭在美国、加拿大设办事处,印尼推进建厂,产品销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及地区,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达22% [12] - 玉汝成营销网络遍及全球197个国家及地区,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超过70% [13] - 企业国际化途径包括利用港交所获取全球资本、建立直销渠道和分支机构、引入全球战略投资者 [15][16][17] 全球创新生态布局 - 公司与新加坡国立大学GRIP项目独家合作,共同孵化深度科技项目并在深圳产业化落地 [19] - 在加拿大与中加国际创新中心合作,推动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创业项目落地深圳 [20] - 在日本与Quantum Leaps Capital Partners深度合作,引入日本成长期硬科技项目 [20] - 在英国与帝国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建立联系,在北美参与麻省理工学院“分子前沿研讨会”国际年会 [20] - 公司累计管理规模攀升至70亿元,成功投资120余家企业,其中8家已上市,十余家正步入IPO进程 [21] - 在杭州湾和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深入资本和生态布局,未来将整合全球创新要素 [22]
2025年第8期:“申万宏源十大金股组合”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31 22:10
报告核心观点 - “牛市氛围”不断强化,“反内卷”提升 2026 年中游制造供需格局改善可见度,居民增配权益条件欠缺但赚钱效应累积,A股全面增量博弈时间可能提前,高切低行情是寻找牛市主线结构的过渡阶段,现阶段可积极寻找新结构机会 [6][14] - 配置建议关注有产业趋势催化的科技、供需改善的中游制造,包括 AI 等科技方向、中游制造、创新药 [6][14] - 未来一个月首推“铁三角”锐科激光、巨人网络、恒瑞医药,十大金股组合还包括鹏鼎控股等其余七只股票 [6][17] 各部分总结 序:“申万宏源金股组合”说明 - 自 2017 年 3 月起,申万宏源研究策略部每月更新“申万宏源金股组合”,体现大势研判和研究能力,为投资者精选个股 [11] - 每月组合收益统计规则包括初始建仓 10 支股票、计算组合收益率和超额收益、分红处理方式;组合累计收益通过复利计算 [12] 组合投资策略 - 上期金股组合 7 月 1 日 - 7 月 31 日上涨 5.11%,7 只 A 股平均上涨 3.53%,跑输上证综指、沪深 300 指数 0.21、0.01 个百分点,3 只港股平均上涨 8.79%,跑赢恒生指数 5.88 个百分点 [6] - 自 2017 年 3 月 28 日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金股组合累计上涨 322.85%,A股组合累计上涨 251.34%,跑赢上证综指、沪深 300 指数 241.97、234.16 个百分点,港股组合累计上涨 809.47%,跑赢恒生指数 807.07 个百分点 [6] 申万宏源十大金股组合 - 本期金股组合包括锐科激光、巨人网络、恒瑞医药、鹏鼎控股、扬农化工、太阳纸业、中矿资源、中国船舶、迈富时(港股)、建发国际集团(港股) [6][17] - 首推“铁三角”推荐逻辑:锐科激光是国内光纤激光器领军企业,特种业务有优势,消费级应用打开空间;巨人网络核心游戏产品数据走强,市场认知有预期差;恒瑞医药仿制药集采影响出清,创新药恢复增长,BD 授权成效显著,管线 FIC 资产储备充足 [17] - 其余七只金股推荐逻辑:鹏鼎控股是算力 PCB 核心供应商,有成长性;扬农化工农药景气回升,核心产品价格低,竞争优势稳固,创制药空间大;太阳纸业浆价企稳,成品纸供需改善,成本优势显著,林浆纸一体化推进;中矿资源铯铷盐业务稳固,铜业务和锂盐业务有增量;中国船舶造船量价现拐点,手持订单充足,南北船合并有额外增量;迈富时 AI + 营销商业化加速,多业务有望增长;建发国际集团新土储占比高,销售弹性和盈利能力好,分红率和股息率高 [18] - 报告还给出十大金股的估值、盈利预测等数据 [22]
2024年中国特种光纤行业研究:6G入局政府工作报告,特种光纤迎来黄金发展期(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3-11 20:2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特种光纤行业受益于6G技术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全球特种光纤市场规模从2019年1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20亿美元 预计2028年达34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1% [3][38] - 中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从2019年43亿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76亿人民币 预计2028年达131亿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11% [3][41] - 行业增长动力来自5G通信 新基建 新制造产业发展及国产化进程加速 [3][41] - 空芯光纤技术将成为下一代通信网络关键发展方向 传输时延降低30%至3.46us/km [78][79] 市场规模分析 全球市场 - 全球特种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15亿美元→2023年20亿美元(CAGR 8%)→预计2028年34亿美元(CAGR 11%)[38] - 全球掺稀土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5.8亿美元→2023年10亿美元(CAGR 15%)→预计2028年14亿美元(CAGR 7%)[45][46] 中国市场 - 中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43亿人民币→2023年76亿人民币(CAGR 15%)→预计2028年131亿人民币(CAGR 11%)[41] - 中国掺稀土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12.9亿人民币→2023年26.0亿人民币(CAGR 19%)→预计2028年47亿人民币(CAGR 13%)[50][51] - 分应用领域市场规模: - 激光器领域:2023年13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8%)→预计2028年192.2亿人民币 [55][56] - 光放大器领域:2019年37亿人民币→2023年113亿人民币(CAGR 32%)→预计2028年384亿人民币(CAGR 28%)[60][61] - 激光雷达领域:2019年16亿人民币→2023年144亿人民币(CAGR 74%)→预计2028年996亿人民币(CAGR 47%)[65][66] - 光纤传感器领域:2019年151亿人民币→2023年288亿人民币(CAGR 18%)→预计2028年462亿人民币(CAGR 10%)[70][71] 竞争格局 - 中国特种光纤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长飞光纤 睿芯光纤 长进光子 烽火通信(锐光信通)和长盈通合计占据35%市场份额 [3] - 掺稀土光纤市场由长飞光纤 睿芯光纤 长进光子主导 仅少数企业能批量生产掺铒光纤 [3] - 激光雷达市场禾赛科技全球市占率58% 2023年中国激光雷达国产化率超60% [25][26] - 光放大器市场国产化率达95% 光迅科技 德科立和昂纳信息位列全球前十 [30][31] 技术发展 - 光纤预制棒占特种光纤制造成本70% 高纯石英和工业气体为关键原材料 [17][18] - 光纤激光器国产化进展显著: - 1KW-3KW及3KW-6KW国产化率超90% - 6KW-10KW国产化率超80% - 10KW以上国产化率不足70% 预计2028年达90% [20][22] - 空芯光纤技术实现超低时延(3.46us/km)和更高带宽 中国移动已开展部署 [78][79] - 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将带动抗辐照掺铒光纤需求 预计2027年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市场规模达936.7亿人民币 [78] 应用场景 先进制造领域 - 光纤激光器应用集中于动力电池(25%) 消费电子材料加工(24%) 医疗美容(11%)等领域 [20] - 激光雷达主要应用于无人驾驶(高复杂度) ADAS(中复杂度)和机器人(低复杂度)场景 [26] 光通信领域 - 中国占全球光通信市场25%-30%份额 市场规模2019年921亿人民币→2023年1,345亿人民币→预计2024年1,528亿人民币 [31] - EDFA光放大器占光放大器市场55%份额 掺铒光纤国产化率达60% [30][31] 光纤传感领域 - 光纤传感器整体国产化率35% 其中军用领域达90%以上 民用领域较低 [33][34] - 光纤陀螺占据军用导航主导地位 光纤光栅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建筑健康检测等领域 [33] 发展趋势 - 特种光纤将在国防军工 激光加工 航空航天 能源电力等应用场景持续深化 [81] - 技术进步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80][81] - 算力网络升级和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将成为新兴增长动力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