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造

搜索文档
不要再叫“代工之王”!一文读懂工业富联凭啥市值万亿
财富在线· 2025-08-25 12:28
核心观点 - 工业富联正通过深度数字化布局与技术输出改变全球制造业底层逻辑 推动公司市值逼近万亿并带动电子行业市值超过银行业 [1] 业务转型 - 公司从传统代工厂转型为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制造体系搭建者 构建工业协同网络实现实时感知与动态调整能力 [2] - 业务重心从生产执行转向工业标准化协作框架和技术体系输出 目标成为制造业升级的基建工而非单纯产业链参与者 [2] 技术应用 - 将AI技术深度融入生产环节 应用数字孪生、大模型和机器人技术实现智能工具与生产流程的紧密结合 [3] - 通过数字化记录全生产数据实现问题追溯与预判 系统化打通跨区域工厂实现订单物料产能动态调配 [3] - 采用平台化整合资源 使设备工艺人员能灵活调整 构建可自主调整的新制造体系框架 [3] 制造体系革新 - 实现从"人指挥设备"到"系统主导"的转变 产线具备柔性调整能力可快速切换生产参数 [4] - 数据成为核心决策依据 系统中台整合技术数据能力形成需求响应反馈闭环 [4] - 制造模式可复制化 新建工厂可直接移植整套系统 降低对人经验依赖提升运行稳定性 [4] 价值重构 - 公司从"生产执行"转向"体系输出" 制造核心从装配产品转为积累可复制的技术管理能力 [4][5] - 推动制造业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定标 将老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算法模型 改变工人作业模式 [4] 行业定位 - 成为全球新工业基础服务商 为新能源车机器人等领域提供数字制造底座 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升级平台 [6] - 扮演制造企业背后支撑者角色 作为连接资源赋能行业的协同枢纽 虽不成为终端品牌但深度影响行业生态 [6] - 推动制造业像芯片般迭代 产线像软件般灵活 实质扮演制造体系搭建者角色而非代工企业 [6]
泡泡玛特:工厂自动化水平达50%
新浪科技· 2025-08-20 11:24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坚持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新制造的发展方向 [2] 行业自动化进展 - 潮玩公仔行业自动化水平普遍约为20% [2] - 公司通过自动化改造将典型工厂自动化水平提升至约50% [2]
“制造业当家”为何看广东?听他们现场讲述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15:18
广东制造业发展现状 - 广东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形成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3][4] - 全球40%的智能手机、70%的消费级无人机产自广东,区域优势显著[7] - 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跃升,典型案例包括美的集团(6座灯塔工厂)、东莞(万亿GDP城市)、太平手袋厂(中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4] 企业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美的集团**:从乡镇小作坊发展为世界500强,2024年海外营收超1600亿元,数字化转型中克服技工与IT工程师协同难题[4] - **海天味业**:通过AI数据化传承传统制曲工艺,实现从原料筛选到产品出库的全流程AI赋能[5] - **中兴通讯**:累计全球专利申请9.3万件,中国专利金奖11项,聚焦AI推动网络连接和智能算力发展[5] - **格力电器**:自主品牌占出口销售70%,核心技术包括压缩机、精密机床、"分布式送风"技术[7] 高端制造与全球化突破 - **迈瑞医疗**:血液分析仪国产化后价格从20万元降至1万元,检测成本仅10元,推动高端医疗器械普惠化[7][8] - **广船国际**:2024年建成12艘汽车运输船,2025年手持订单量全球第一,攻克薄板变形控制技术[8] - **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航空器年产600架,建成全国首个城市空中交通示范中心[8] - **广汽集团**:飞行汽车GOVE获民航局特许飞行证,预计明年底投入商用[9] 未来产业方向 - 富士康从代工转向技术输出,聚焦广东提升制造能力[11] - 华为构建AI生态体系,赋能千行万业数字化转型[11] - 未来重点领域包括脑机接口、生物制造、量子科技、芯片制造、商业航天等[11] 行业影响与展望 - 企业代表(如小熊电器、嘉腾机器人)强调以创新驱动产品升级,锚定智能制造前沿[12] - 广东省社科院提出"新制造"当家,特征包括新科学发现、新制造技术、新生产要素等[11]
配置黑白电龙头,拥抱新消费与新制造 - 2025年可选-家电中期策略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家电行业、全景相机行业、扫地机器人行业、养老机器人行业、割草机器人行业、黑色家电行业、白色家电行业、空调行业 - **公司**:美的、海尔、海信家电、石头科技、欧圣电气、格力博、海信视像、TCL 电子、西安饮食、大疆、国恩股份、追觅、科沃斯、国金金、小米 [1][2][14][17][18][19][20][2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家电行业整体情况**:2025 年年初至 6 月 18 日申万家电行业指数跌幅 2.7%,细分板块分化明显,家电零部件涨近 12%,大家电承压,白电跌 5%;估值处于十年期低位,PE(TTM)降至 15 倍以下;1 - 5 月内销线上增长 14%,出口累计增长 6%,北美承压,欧洲良好,新兴市场高增长;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已消耗约 1600 亿元,将全年实施,预计支撑下半年需求 [1][3][4][5][6] - **投资主线**:围绕家电新消费看好手持智能影像赛道新产品形态和智能家电阶段手机板块;关注家电新制造,看好主业扎实且在机器人方向布局的企业;持续看好业绩稳健增长的黑白电龙头 [3] - **全景相机行业**:全球出货量约 200 万台,2023 年行业增速超 30%,预计未来复合增速 40% - 50%;西安饮食是绝对龙头,2023 年收入份额达 70%,成长势能稀缺,未来有望拓展品类;大疆入局有助于行业发展 [1][9][10][11][13] - **扫地机器人行业**:成长性较高,中国品牌占主导地位;行业竞争边际松动,石头科技洗地机业务份额提升,利润率有望改善,预计三、四季度业绩加速增长 [1][14][15][16][17] - **养老机器人行业**:欧圣电气马来西亚产能有关税优势,养老机器人业务深耕多年,产品力领先,受益于养老经济和政策催化,有长期成长空间 [1][17] - **割草机器人行业**:格力博作为困境反转型公司,海外产能布局完善,预计今年利润率修复,割草机器人是战略发力点,有新的机器人业务预期 [18] - **黑色家电行业**:龙头企业产品结构升级,Mini LED 渗透率提升,均价增长 9%,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海外产能布局良好,有望提升全球市场份额,海信视像和 TCL 电子有投资机会 [19] - **白色家电行业**:龙头企业如美的、海尔业绩确定性高,配置价值显著,预计全年业绩两位数以上增长 [2][20] - **空调行业**:价格竞争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对龙头企业利润影响可控,市场份额有望回升 [2][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景相机兼具功能价值和情绪价值,未来有望从运动领域拓展至日常记录 [7][8] - 西安饮食运动相机 SS Pro 2 近期在京东和淘宝旗舰店表现强劲 [11][12] - 扫地机器人市场国恩股份有望加速渗透率拐点,追觅线上市场二季度下滑可能转向投资性平台 [14] - 格力博将负责支援四组及半人形机器人的海外市场销售并代工相关产品本体 [18]
影石创新:滑滑梯搬进了办公区 ——对话科创板上市公司首位“90后”创始人刘靖康
深圳商报· 2025-06-20 00:48
公司概况 - 影石创新为科创板上市企业,创始人刘靖康为"90后",公司被称为"全景相机第一股"及"中国硬件新榜样" [2][3] -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宝安中心区,上市后媒体关注度极高,交流会收到超过100个媒体提问 [3][5] - 创始人刘靖康在上市后表现平静,将上市比作"结婚",强调需长期符合投资者期望 [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最新款全景相机Insta360 X5在上市敲钟时展示,产品以耐用性为卖点("拿它敲水泥都没问题") [3] - 产品开发策略强调用户需求驱动,通过资深玩家参与需求共创,而非依赖少数产品经理"拍脑袋" [3][4] - 产品经理多为运动爱好者(如滑雪教练),公司报销装备费用以深入场景体验,解决用户痛点(如滑雪时单手操作相机的创新设计) [4] 企业文化与创新 - 公司以"出格"福利著称,包括24K金键帽奖励工程师、"减肥奖"(人均瘦10斤)、创意拖鞋大赛等 [5] - 办公区设计独特,设有两层楼高的滑滑梯,体现严谨代码与创意碰撞的文化 [5][6] 地域与产业链优势 - 创始人高度认可深圳的产业链价值,称若不在深圳"很可能做不成",强调深圳的硬件供应链效率(如原材料采购、人才基础) [5] - 宝安区制造业实力强劲,拥有5.45万家企业,产业链完备("一天找齐上下游,三天做出产品") [6] - 影石上市后,宝安区境内外上市企业达82家,拟上市后备库超800家,同期另一家宝安AI机器人企业卧安机器人递交港交所招股书 [6] 行业背景 - 媒体评价影石创新代表中国"新制造"的崛起,与深圳的产业升级形成共振 [6][7] - 行业涌现"90后"创业者群体,如影石与卧安机器人均由技术背景的"90后"创始人领导 [6][7]
盘前必读丨MSCI纳A指数样本调整将生效;美联储公布5月议息会议纪要
第一财经· 2025-05-29 07:51
市场流动性及资金状况 - 月末流动性扰动延续 市场资金整体偏紧 [1][18] - 债市融资高峰下 长债端收益率或维持高位 [18]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道指跌0.58%至42098.70点 纳指跌0.51%至19100.94点 标普500跌0.56%至5888.55点 [2][3] - 热门科技股多数下跌 特斯拉跌超1% 微软、亚马逊、英伟达、谷歌跌幅不足1% [4] - 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71% 阿里巴巴、京东跌超2% 爱奇艺跌超4% [5] - 个股方面 游戏驿站跌超10%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跌超6% [6] 中国政策及经济动态 - 中国宣布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试行免签政策 自2025年6月9日至2026年6月8日实施 [7] - 国家医保局核查发现23997家定点零售药店存在药师"挂证"等违规情况 涉及9563名药师 [8] - 全国新冠疫情上升趋势减缓 优势流行株为XDV变异株的第六代亚分支NB.1.8.1 [9] 行业及公司动态 - MSCI纳A指数新纳入5只样本 调整后样本数量为394只 中国市场为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第一大权重市场 [8] - 天元宠物拟以6.88亿元收购淘通科技89.71%股权 标的公司主营电商销售及数字营销服务 [11] - 中国黄金控股股东拟增持1.68亿元—3.35亿元公司股份 [12] - *ST龙津股票6月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 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6月26日 [13] - 中旗股份澄清氯虫苯甲酰胺项目未正式投产 相关事故影响有限 [14] - 永安药业股价11天7板 严重偏离基本面 一季度处于亏损状态 [15] - 嘉应制药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16] - 龙高股份控股股东投资发展集团重组 龙岩市国资委将持有投资开发集团100%股权 [17] 投资策略及行业观点 - 结构性行情下 新消费、新制造相继轮动 关注机器人、智能驾驶、互联网平台等领域的左侧机会 [1][18] - 消费、医药等领域业绩印证相对可控 科技条线依赖行业突破带来的发力机会 [18] - 基础化工行业估值处于2014年以来偏低水平 看好2025年结构性机会及估值修复空间 关注三条投资主线:扩大内需、新材料、资源品景气 [18] 其他重要事件 - 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进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 [10]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 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剧 [9][10]
新消费股,逆势大涨
第一财经· 2025-05-28 15:44
市场表现 - 三大股指集体收跌 上证指数跌0 02%至3339 93点 深成指跌0 26%至10003 27点 创业板指跌0 31%至1985 38点 [1] - 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下跌 新消费股逆势大涨 饮料 IP经济等方向领涨 会稽山等多股涨停 [3] - 乳业股午后拉升 欢乐家20%涨停 新乳业 均瑶健康涨停 [4] - 医废处理概念股全天强势 玉禾田 博世科20%涨停 侨银股份涨停 [5] - 可燃冰板块涨幅居前 神开股份涨停 潜能恒信涨超8% 海默科技 中国石化等跟涨 [6] - 互联网电商板块领跌 吉宏股份 青木科技跌超5% 南极电商 凯淳股份 狮头股份等下跌 [7] 主力资金动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机械设备 电力设备 通信等板块 净流出银行 传媒 公用事业等板块 [9] - 个股净流入前三为雪人股份(5 06亿元) 供销大集(3 37亿元) 国芳集团(3 36亿元) [9] - 个股净流出前三为比亚迪(8 33亿元) 中国长城(7 51亿元) 赛力斯(6 21亿元) [10] 机构观点 - 东方证券:月末流动性扰动延续 结构性行情下新消费 新制造轮动 消费 医药业绩印证较好 科技条线需关注机器人 智能驾驶 互联网平台等左侧机会 [12] - 银河证券:新消费轮转节奏快 谨慎追高 [13] - 国泰海通:中期看好饮料制造 短期不追高 [14]
2024年中国特种光纤行业研究:6G入局政府工作报告,特种光纤迎来黄金发展期(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3-11 20:2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特种光纤行业受益于6G技术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全球特种光纤市场规模从2019年1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20亿美元 预计2028年达34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1% [3][38] - 中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从2019年43亿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76亿人民币 预计2028年达131亿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11% [3][41] - 行业增长动力来自5G通信 新基建 新制造产业发展及国产化进程加速 [3][41] - 空芯光纤技术将成为下一代通信网络关键发展方向 传输时延降低30%至3.46us/km [78][79] 市场规模分析 全球市场 - 全球特种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15亿美元→2023年20亿美元(CAGR 8%)→预计2028年34亿美元(CAGR 11%)[38] - 全球掺稀土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5.8亿美元→2023年10亿美元(CAGR 15%)→预计2028年14亿美元(CAGR 7%)[45][46] 中国市场 - 中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43亿人民币→2023年76亿人民币(CAGR 15%)→预计2028年131亿人民币(CAGR 11%)[41] - 中国掺稀土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12.9亿人民币→2023年26.0亿人民币(CAGR 19%)→预计2028年47亿人民币(CAGR 13%)[50][51] - 分应用领域市场规模: - 激光器领域:2023年13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8%)→预计2028年192.2亿人民币 [55][56] - 光放大器领域:2019年37亿人民币→2023年113亿人民币(CAGR 32%)→预计2028年384亿人民币(CAGR 28%)[60][61] - 激光雷达领域:2019年16亿人民币→2023年144亿人民币(CAGR 74%)→预计2028年996亿人民币(CAGR 47%)[65][66] - 光纤传感器领域:2019年151亿人民币→2023年288亿人民币(CAGR 18%)→预计2028年462亿人民币(CAGR 10%)[70][71] 竞争格局 - 中国特种光纤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长飞光纤 睿芯光纤 长进光子 烽火通信(锐光信通)和长盈通合计占据35%市场份额 [3] - 掺稀土光纤市场由长飞光纤 睿芯光纤 长进光子主导 仅少数企业能批量生产掺铒光纤 [3] - 激光雷达市场禾赛科技全球市占率58% 2023年中国激光雷达国产化率超60% [25][26] - 光放大器市场国产化率达95% 光迅科技 德科立和昂纳信息位列全球前十 [30][31] 技术发展 - 光纤预制棒占特种光纤制造成本70% 高纯石英和工业气体为关键原材料 [17][18] - 光纤激光器国产化进展显著: - 1KW-3KW及3KW-6KW国产化率超90% - 6KW-10KW国产化率超80% - 10KW以上国产化率不足70% 预计2028年达90% [20][22] - 空芯光纤技术实现超低时延(3.46us/km)和更高带宽 中国移动已开展部署 [78][79] - 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将带动抗辐照掺铒光纤需求 预计2027年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市场规模达936.7亿人民币 [78] 应用场景 先进制造领域 - 光纤激光器应用集中于动力电池(25%) 消费电子材料加工(24%) 医疗美容(11%)等领域 [20] - 激光雷达主要应用于无人驾驶(高复杂度) ADAS(中复杂度)和机器人(低复杂度)场景 [26] 光通信领域 - 中国占全球光通信市场25%-30%份额 市场规模2019年921亿人民币→2023年1,345亿人民币→预计2024年1,528亿人民币 [31] - EDFA光放大器占光放大器市场55%份额 掺铒光纤国产化率达60% [30][31] 光纤传感领域 - 光纤传感器整体国产化率35% 其中军用领域达90%以上 民用领域较低 [33][34] - 光纤陀螺占据军用导航主导地位 光纤光栅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建筑健康检测等领域 [33] 发展趋势 - 特种光纤将在国防军工 激光加工 航空航天 能源电力等应用场景持续深化 [81] - 技术进步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80][81] - 算力网络升级和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将成为新兴增长动力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