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意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Adobe的护城河正在被Sora2侵蚀
智通财经网· 2025-10-05 11:24
Sora 2的技术突破与产品定位 - 模型能力显著超越前代,能生成符合物理规律的运动场景、保持多镜头状态一致、并生成同步语音与音效,在逼真度、可控性、视听表现上均有提升[1] - 产品形态为社交化创作应用,已通过iOS应用在美国和加拿大开放邀请测试,支持用户对流行趋势二次创作及通过“客串”功能引入好友形象声音,视频时长上限为10秒[1] - 生成视频质量从“玩具级演示”走向“可用于广告或叙事”,人类经验的动作建模正以季度为单位加速[1] 行业竞争格局与谷歌动向 - 行业进入“连续发车”模式,谷歌的Veo 3已上线消费级应用和专业工具[2] Adobe面临的挑战与战略调整 - Adobe的Firefly Video公测仅支持5秒的1080p视频生成,在雄心和视觉真实度上相比Sora 2等新一代模型显得局促[3] - 公司产品转向“聚合器”模式,在Firefly的Web端允许用户调用Veo、Luma、Runway等非Adobe引擎,其护城河从模型本身转向计费、捆绑与界面[3] - 订阅计划拆分为标准版/专业版,采用“生成点数”计费模式,并明确允许用户选择非Adobe的AI模型[3] - “按量计费”模式与竞争对手的“免费额度+会员升级”模式相比体验差距明显,已付费Creative Cloud用户需为视频生成功能再次付费,导致产品摩擦和用户流失[4] Adobe的财务与估值风险 - 公司Q3 FY25实现59.9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11%,市值约1500亿美元,估值享有“软件型溢价”[5] - 若内容生产质量高地被外部模型掌控,公司仅作为“包装层”,其利润率与增长空间将受挤压,难以支撑6~7倍市销率的估值[5] - 作为“包装层”被上下游挤压,上游模型厂商掌握技术迭代,下游用户需求快速变化,每次模型质量跃升都会使其差异化优势消失[5] Sora 2作为行业拐点的意义 - Sora 2将质量、可控性、声音、分发四个Adobe核心维度集中一体,并通过社交应用形成创作分发的闭环[7] - 公司优势在于品牌、文件格式和企业市场渗透率,但若新模型使传统格式不再必要,这些优势将失效[7] - 公司正从“发明者”转型为“整合者”,其应对措施(点数、捆绑、第三方接入)未能解决根本问题——智能不在自己手里[7] - 最乐观情况下公司是“精美外壳”,最悲观情况下将沦为“导出端口”,Sora 2加快了这一进程[7]
今年最大IPO,Figma定义最受欢迎的AI剧本
36氪· 2025-08-13 11:26
核心观点 - Figma首日上市股价暴涨250% 市值达563亿美元 认购超额近40倍 成为市场焦点 AI应用前景和业务高增长是资本追捧主因 [1]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聚焦UI/UX设计领域 2020年成为市场份额第一并保持至今 通过扩展前端全工作流程产品提升用户粘性 [2][3] - 产品矩阵覆盖创意想法到产品的全过程 包括FigJam/Figma Slides/Dev Mode等7大产品 形成"前端协作开发操作系统" [4] - AI产品Figma Make集成至全平台底层 赋能设计师生成交互原型 帮助工程师快速产出基础代码目录 [5] - 月活用户达1300万 其中设计师仅占1/3 其余为前端工程师/产品经理等跨职能用户 体现平台协同价值 [5] - 基于浏览器的技术基础实现多格式文件兼容 打破设计孤岛 被行业视为颠覆性技术企业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49亿美元 同比增长48% 增速超所有美国软件公司 2021-2025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3% [8][9] - 毛利率保持90%左右 2024年Non-GAAP利润1.27亿美元 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实现经营盈利 [9][10] - B端客户增长强劲:ARR超1万美元客户同比增长39% ARR超10万美元客户同比增长47% 福布斯2000强企业中78%使用Figma但仅24%付费超10万美元 [9] - 净收入留存指标2023年一季度达159%峰值 后因宏观经济影响下降 2024年稳定在130%左右 [9][10] - 研发费用率超30% 显著高于Adobe的17-18%及行业20%平均水平 2024年研发费用7.51亿美元(含5亿股票补偿) [10] - 运营费用率呈下降趋势:2023年一季度97.8% → 2024年一季度83.8% → 今年一季度74.1% 规模效应显现 [10][11] 竞争优势与增长驱动 - 采用PLG策略和SaaS模式:免费个体用户→团队扩散→企业付费转化 订阅套餐价格3-90美元/月 70%收入来自Organization和Enterprise方案 [7] - 高粘性源于工作流强绑定 云协作模式是增长核心 AI产品Figma Make于2024年5月推出 业绩贡献待验证 [12][13] - AI战略被招股书提及百余次 Figma Make作为AI Native产品内嵌生态 能无缝衔接工作流 解决复杂需求 [12][13] - 被市场视为"云协作版Adobe" 代表垂直AI+云协作方向 行业反馈积极 红杉资本认为AI能力推动估值重估 [12][14] 估值与市场预期 - 当前市值400亿美元(8月11日) 对应市销率48x 远高于SaaS行业10-15x平均水平及CoreWeave的21x [14] - 高估值基于AI预期+基本面支撑 但需警惕短期回调风险 参考Circle和Arm上市后股价波动案例 [14][15] - 中长期看 行业龙头地位+业绩兑现+技术壁垒有望支撑估值 远期估值中枢可能下移并向科技巨头靠拢 [16]
社交平台X CEO确认:投资、转账等功能很快上线;苹果高管称计划利用AI设计芯片 | 全球科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07:59
微软裁员计划 - 微软计划进行新一轮裁员,预计裁减数千个工作岗位,销售部门为重点方向 [2] - 裁员消息可能于下月初微软财年结束后公布 [2] - 公司在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上花费了数百亿美元,高管承诺限制其他领域支出 [2] X平台金融功能拓展 - X平台CEO确认将上线投资、转账功能,用户可在平台管理财务生活 [3] - 公司探索推出自有信用卡或借记卡,最早可能在年内问世 [3] - 功能将实现社交与金融融合,包括分摊费用和投资交易 [3] 苹果AI芯片设计 - 苹果高管透露计划利用AI加速定制芯片设计 [4] - 公司认为需要使用最先进的工具来设计芯片 [4] - AI技术将应用于设备核心定制芯片的开发过程 [4] Helm.ai自动驾驶技术 - Helm.ai发布基于摄像头的AI城市环境解读系统Helm.ai Vision [5] - 正与本田合作将技术融入2026年本田Zero系列电动汽车 [5] - 系统可实现解放双手驾驶,允许用户将视线从道路上移开 [5] Midjourney视频生成技术 - Midjourney发布首个AI视频生成模型V1版本 [6] - 目前可根据上传或创建的图像生成短视频 [6] - 服务需订阅,起价为每月10美元,提供网页端和Discord服务器访问 [6]
Adobe(ADBE.US)“AI+创意软件”撬动增长引擎 大摩重申“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16:39
财务业绩 - 2025财年第二财季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1%至58.7亿美元 超出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 [1] - 预计第三财季整体销售额将达到58.8亿至59.3亿美元 超过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的约58.8亿美元 [1] - Non-GAAP准则下预计每股利润为5.15至5.20美元 超过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的约5.11美元 [1] - 数字媒体业务新增经常性营收达到4.60亿美元 符合季节性趋势并略高于市场预期 [6] - 全年数字媒体ARR增速指引维持在同比增长11% 全年营收指引因汇率和ARR线性贡献改善小幅上调约0.5个百分点 [6] 股价与估值 - 摩根士丹利重申"增持"评级 给予510美元基准目标价 较当前391.68美元股价潜在涨幅达30% [2] - 牛市目标价高达780美元 意味着接近翻倍涨幅 [2] - 当前估值约为17倍未来市盈率 在行业中具有吸引力 [5][7] - 预期PEG显著低于微软等大型软件巨头 [7] AI业务进展 - Firefly大模型相关的付费用户数较上一季度近乎翻倍 [7] - Firefly网页应用流量季度环比增长30% [7] - Acrobat的AI助手月活跃用户同比激增3倍 [7] - 营销内容生成工具GenStudio的相关订阅ARR环比增长45% [7] - Firefly AI系列已被使用超过240亿次 用于生成逾240亿单元AI内容产出 较3月的200亿件显著增加 [8] 产品战略 - 在旗舰软件Photoshop中引入Generative Fill功能 由Firefly系列生成式AI大模型提供支持 [1] - 推出Firefly Video Model与Generative Extend等生成式AI应用 直接对标OpenAI Sora和Runway Gen [8][9] - 已开始内测将视频模型嵌入Premiere Pro、Photoshop和After Effects等核心创意软件 [9] - 强调AI大模型训练于授权或自有素材 方便商业化合规使用 [10] - 在旗下全套应用中嵌入可控且合规的生成式能力 形成端到端工作流 [10] 增长驱动因素 - 生成式AI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驱动力 [5] - 针对高端和入门客户推出新的Creative Cloud定价层级 有望在下半年带来额外的订阅收入增量 [6] - AI+创意软件系列产品货币化规模愈发庞大 营收增速有望在下半年及2026财年大幅改善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