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三花智控港股IPO拟募80亿扩张产能利用率却下降 增速持续放缓亟需新故事?
新浪证券· 2025-06-13 16:34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核心观点:三花智控港股IPO拟募80亿扩张,募资必要性是否存疑?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产能利用率波 动,且近年出现下降。此外,公司看似持续增长的业绩,但增速在持续放缓。在行业竞争激烈环境下, 三花智控或亟需新的增长故事。 近日,三花智控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正式登陆港股市场。 据悉,三花智控已与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达成基石投资协议。此次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Schroders、GIC、 香港景林、上海景林、华泰资本、Green Better等共计16家。按照每股21.87港元的发售价计算,这些基 石投资者将认购总计2.02亿股,金额约为5.62亿美元。 80亿募资必要性是否存疑?产能利用率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起源于1984年成立的新昌制冷配件厂,前身为1994年成立的中日合资企业三花不二 工机有限公司。多年来,公司从提供单一阀类产品向提供品类更丰富的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和汽车零部 件产品矩阵发展。 据公告显示,公司拟全球发售3.6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7%,国际发售占93%,另有15%超额配 股权。每股发售价21.21-22.53港元。 假设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未获 ...
制冷+汽车双龙头!三花智能港股IPO启动,基石阵容豪华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13 11:4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所得款项净额约30%将用于产品组合的持续全球研发及创新。所得款项净额 约30%将用于未来三 年内于中国扩建及新建工厂以及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 ,以进一步提高集团的产能及效率。所得款 项净额 约25%将用于通过扩大集团的海外产能深化全球化布局 。所得款项净额约5%将用于在未 来三年内加强集团的数字智能基础设施。所得款项净额约1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 途。 内容来源于智通财经APP 贝塔投资智库 为投资交易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 按2024年收入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领 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集团于全球 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5.5%。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 按2024年收入 计,集团于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1%,于全球排名第五 。集团将发 展智能低碳经济,营造绿色品质环境作为使命愿景,始终专注于热管理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 用,以行业领先的高品质产品为全球客户提供能效解决方案。集团致力于全球化运营,业务横跨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及汽车零部 ...
三花智控(002050)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22:10
参会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业绩说明会 [1] - 参会人员 256 人,涉及众多投资机构和证券公司 [1][2][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30 日,地点为电话会议 [4]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胡凯程 [4] 经营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6.69 亿元,同比增长 1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03 亿元,同比增长 39.47% [4] 关税应对 - 公司走全球化发展路线,在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地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提升应对关税风险的能力 [4] - 2024 年公司出口美国业务占比不足 20%,中国生产直接出口至美国的业务占比不到 5%,大部分订单采用 FOB 模式,由客户承担关税及运费 [4] - 通过境外工厂产能灵活调配、与客户协商关税成本分担、与全球主流制冷空调及汽车制造商的长期合作优势,稀释关税影响 [4] 零部件需求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需求呈增长态势,部分需求得益于关税战预期下客户提前下单和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存量市场换新需求 [4] - 公司凭借核心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的领先地位,以技术壁垒和规模化优势支撑业务发展 [4] 海外工厂布局 - 公司重点布局墨西哥、波兰、越南、泰国等地,产能配置与市场需求深度绑定 [4][5] - 海外基地运营成熟且产出稳定,能缓冲关税政策波动风险,强化与国际客户的联系,提升核心竞争力 [5] 仿生机器人布局 - 公司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进展顺利,核心部件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编码器及传感器等 [5] - 全方面配合客户产品研发、试制、迭代并最终实现量产落地,目标成为公司第三大核心增长点 [5] 电机能力 - 公司深耕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电机技术经验 [5] - 依托年产量超亿级的规模化电机量产能力、完善的制造体系及生产优势,形成显著技术储备 [5] - 基于对电机核心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拓展至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领域,实现底层电机驱动技术的同源延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