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膨胀阀

搜索文档
三花智控,港股上市以来涨4.2%,施罗德、柏基、MS频繁底部扫货,当前仍有上行空间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6 12:14
公司概况 - 公司专注于制冷家电和汽车热管理领域40余年,成为行业龙头 [1] - 主要营收分为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59%)和汽车零部件业务(41%) [2] 产品矩阵 - 制冷业务领域:84年起家,家用细分全球化龙头,四通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微通道等制冷核心元器件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2] - 汽零业务领域:87年起布局车用阀,15年起抓住新能源机遇,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从22年89%提升至24年91.8% [2] - 产品布局齐全,较海外巨头更具优势 [2] - 22年开始布局机器人第三成长曲线,聚焦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电机控制产品 [3] 产能全球化布局 - 全球共有48个生产工厂,包括13个海外生产工厂 [4] - 8个生产基地建筑面积合计2,637,454平方米,22-24年合计产能占总产能约67.1%、67.3%、71.7% [4] - 海外生产基地建筑面积占全部基地的20.3%,受地缘政治影响的收入占比约25% [7] 产能利用率 - 报告期内总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3.8%、92.2%、91.2% [6] - 24年汽车零部件产能利用率从91.1%降至86.8%,因产量未与产能扩张同步 [6] 财务表现 - 22-24年收入分别为213.48亿元、245.58亿元、279.47亿元 [11] - 1Q25营收76.69亿元,同比增长19.1%,净利润9.03亿元,同比增长39.47% [11] - 25H1预计营收150.44-177.79亿元,同比增长10-30%,净利润18.93-22.72亿元,同比增长25-50% [11] - 24年制冷空调零部件业务营收165.61亿元,同比增长13.09%,毛利率27.35% [12] - 24年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113.86亿元,同比增长14.86%,毛利率27.64% [12] - 22-24年净利率分别为12.22%、11.95%、11.13%,25年第一季度回升至12.04% [14] 研发投入 - 22-24年及1Q25研发支出占比分别为4.63%、4.47%、4.69%、4.84% [14] - 截至24年底,拥有研发人员3578人,行业领先 [14] 客户矩阵 - 制冷空调零部件客户包括开利、博西家电、大金、格力、海尔等 [10] - 汽车零部件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蔚小理、特斯拉、沃尔沃、大众等 [10] - 2017年起拥有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一级供应商认证 [9] 行业增量 - 汽车领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国内厂商在快速响应、成本控制、就近配套方面具优势 [19] - 家电领域:受益于国内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北美冷媒标准调整、欧洲极端天气频出 [21] 机器人领域布局 - 深度绑定特斯拉,2024年上半年向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送样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 [24] - 23年4月与绿的谐波合资建厂,主营谐波减速器相关产品 [26] - 25年1月与峰岹科技合资,专注于空心杯电机及相关产品 [27] 估值 - 预计24-29年复合增速为24.35%,25年营收增速约14%-15%,对应318.6-321.4亿元 [28] - 预计25年净利率约12%,对应净利润约38.5亿元 [28] - 当前PE 27.26倍,给予25年33x估值,对应每股价格约36.4港元 [28] 竞争风险 - 格力电器入主盾安环境布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24年盾安环境汽车热管理收入同比增长72% [22] - 24年公司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速15%,较23年和22年的32%和56%显著放缓 [22]
盾安环境(002011):立足主业,开辟增量
长江证券· 2025-06-22 22: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作为全球制冷元器件龙头,聚焦主业及格力入主后内核企稳,盈利能力上升 [9] - 国内空调有增量空间,变频空调渗透提升阀件价值量,公司有望在制冷配件业务实现营收和利润增长 [9] - 新基建或带动特种空调需求,公司在格力加持下有望中标更多项目 [9] - 新能源汽车市场广阔,公司热管理业务已布局且阀件性能对标龙头,有望成未来增长核心动力源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盾安环境——全球制冷元器件行业龙头 - 报告公司是制冷元器件行业龙头,深耕三十余年,2024 年截止阀市占率第一,四通阀与电子膨胀阀第二 [6][17] - 公司前身 1987 年成立,1992 年进入空调零部件行业,2004 年上市后多元化发展,2019 年起聚焦制冷主业 [17] - 聚焦主业后业务涵盖制冷配件、制冷空调设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三大领域 [19] 激进扩张叠加财务困境,经营表现差强人意 - 2010 - 2012 年公司多元化扩张,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率下降 [23] - 2013 年起业务分散,收入和盈利能力下滑,2016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率较 2012 年下降 [23] - 2017 年收入增长,2018 年受原控股公司债务问题拖累亏损,2020 年因担保协议计提损失致净亏损 [24] 业务聚焦外加格力入主,公司内核已逐步企稳 - 2018 年公司开始业务瘦身,聚焦制冷主业,2019 - 2020 年处置多家子公司 [31][33] - 2021 年格力电器受让股份并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控股股东,后续解决担保债务并提供金融授信 [35] - 公司董事会成员变动,格力派遣董事利于决策,原高管团队熟悉业务利于日常经营 [35] - 公司近年营收和业绩改善,2024 年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 [38] - 2024 年制冷配件业务收入占比 75.8%,海外业务收入占比 18.0% [42] 制冷配件竞争力领先,下游回暖或迎来稳健提升 刚需性与壁垒性铸造企业护城河 - 阀门部件是制冷设备温控循环系统关键部分,空调制冷分压缩、冷凝、节流和蒸发四个过程 [47] - 阀件是制冷循环刚需部件,影响制冷系统性能、能耗和安全性,家用空调常见刚需阀件有四通阀、截止阀和热力/电子膨胀阀 [52] - 阀件存在技术壁垒,电子膨胀阀生产需近 40 道流程,公司有授权专利和研发平台,不锈钢四通阀拓宽使用场景 [55][58] - 制冷零部件产业有产品多元化壁垒,公司阀件可覆盖制冷设备细分品类,利于与客户合作 [59] - 国内制冷阀件行业盾安环境和三花智控胜出,2023 年三大阀件 CR2 集中度高,公司份额位列全球第二 [62] 结构优化后公司份额有望实现回升 - 2021 年后公司阀件份额下滑,原因是海外进程缓、外销收入占比低,客户多为家用空调厂商,商用领域弱 [66] - 随着业务瘦身和格力入主,公司资本结构改善,资产负债率降低,加大泰国工厂投入,有望获海外订单 [70] - 控股股东格力电器是商空巨头,公司作为其制冷阀件布局,未来或获更多资源 [70] 下游空间仍存,受益于家用空调或实现量价齐升 - 家用空调内销 2023 年增长,外销 2015 - 2024 年中枢上涨,行业仍有增量空间,中国空调保有量距饱和有差距 [78][82] - 政策推动变频空调需求,带动电子膨胀阀需求,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84][85] - 商用空调 2021 年受政策推动景气提升,2024 年单元机和多联机市场规模下滑 [87] - 家用需求受地产因素影响,短期内修复难;商用需求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后续或有正向拉动 [89][92] - 制冷阀件行业中短期内量的驱动力来自家用空调,变频空调渗透带动电子膨胀阀需求,实现“量价齐升” [94] 展望:看好公司发挥技术优势,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 家用空调行业景气有望延续,制冷阀件作为刚需部件将受益,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公司有望提升销量和份额 [95][96] - 对 2025 - 2027 年公司制冷配件收入进行预测,包括空调销量、阀件销量、价格和收入等指标 [101][102] 阀件产品能力外溢,开拓热管理第二增长曲线 新能源热管理结构复杂,催生巨量阀件需求 - 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差异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复杂,单车价值量高于传统燃油车 [104][106] - 热泵空调或成趋势,相比 PTC 方案能效比高,可提升车辆续航,越来越多车型标配或选配 [111][112]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衍生大量阀件需求,热泵空调普及刺激阀件规模,对阀件性能要求更高 [113] 汽车电动化加速,或长期维持高景气 - 2014 - 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CAGR 达 48.8%,在小型乘用车中占比从 0.4%增至 20% [115] - 中国新能源汽车引领全球,2020 - 2024 年销量 CAGR 约 75.1% [117] - 多国拟禁售燃油车,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将维持高景气 [120][124] 热管理与制冷阀件技术互通,公司把握机会强势切入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与空调制冷阀门技术互通,公司 2015 年成立研发中心,2017 年进军热管理赛道,能较全覆盖热管理冷媒阀件 [125] - 公司热管理冷媒阀件性能基本对标龙头三花智控,适用环境温度范围更广 [130] 高压快充趋势明朗,公司有望抢占大口径阀细分市场 - 高压快充趋势下,公司大口径阀件领先,或凭此争取主机厂一供机会,提升份额 [8] - 预测 2025 - 2027 年公司热管理阀件领域全球份额分别为 3.8%/4.2%/4.9% [8] 展望:增长逻辑已具,公司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空间大,公司技术和产品优势明显,增长逻辑具备,未来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分业务收入及毛利率预测 - 预测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78、13.39 和 15.21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0.02、8.82 和 7.76 倍 [9] - 对制冷配件、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制冷设备业务收入及公司整体收入和毛利率进行预测 [101][102] 投资建议:把握多线发展阀件龙头 - 公司作为全球制冷元器件龙头,制冷配件业务有望稳健增长,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成增长核心动力源,给予“买入”评级 [9]
2025年家电行业中期策略报告:聚焦"以旧换新"政策红利与新兴市场出口机遇:内需焕新增势,外需多元拓疆-2025062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0 18:13
报告核心观点 看好2025年家电行业中期发展,聚焦“以旧换新”政策红利与新兴市场出口机遇,提出三大投资主线,包括兼具“低估值、高分红、稳增长”属性的白电板块、成长空间广阔的家电新消费品类、向汽零等领域转型的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认为行业有望转暖[2][9]。 板块回顾:需求显著改善,估值触底反弹 白电板块:25Q1内销排产增长,关税预期扰动出口 - 内销:24年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25Q1延续增长趋势,24年家用空调累计内销出货量同比+5%,25年1 - 4月同比+6.0% [19] - 外销:25Q1增速超20%,4月外销增速回落,预计5 - 8月将迎来新一轮出口爆发期,24年家用空调累计外销同比+36%,25年Q1同比+24.5% [20] - 格局:二三线整体份额提升显著,CR3同比仍回落,2024年空调累计出货CR3同比-3.6pcts至60.3%,2025年4月达58.6% [21] - 库存:25Q1企业排产积极,渠道库存环比略有提升,截至2025年4月,渠道库存环比3月提升230万台 [21] - 空调:24年政策拉动零售效果显著,25Q1延续增长势头,25年Q1空调线下零售量同比+10.5%,4月单月线下/线上同比+10%/+39% [25] - 冰洗:Q1内销增速环比略有回落,外销韧性凸显,25Q1洗衣机内外销同比分别+8.5%/+2.8%,冰箱内销增速略有回落,出口延续双位数增长 [28] 厨电板块:24年首度纳入补贴名单,零售端同比高增 - 油烟机:25Q1保持双位数增长,高景气度延续,25Q1线上/下同比分别+21.0%/+32.8%,4月单月线上环比提速,线下零售量同比增速超30% [34] - 洗碗机:零售表现亮眼,线下均价仍坚挺,25Q1线上/下同比分别+1.2%/+27.4%,4月线下增速提升至36.8% [35] 行情回顾:板块估值回落,具备较高配置性价比 - 板块估值底部修复,配置性价比凸显,24年开年白电板块估值修复,5月中旬后回调,7月底利好政策落地后稳步提升,25Q1因美国关税政策反复估值回落,但处于近年底部 [39] 机构持仓:Q1板块超配,主动基金布局多子板块 - 25Q1板块配置近4%,多子板块超配,截至2025Q1,公募基金重仓家电股占比3.96%,主动基金白电标的超配2.21%,零部件超配0.04% [43][44] 趋势研判:内有政策,外有新兴市场,2025景气共振 地产:二手房成交显著回暖,新开工/竣工数据仍承压 - 25Q1住宅新开工/竣工数据仍低迷,新开工面积同比-24%,竣工面积同比-15%,现房销售良好,多一线城市二手房销售显著回暖 [50] - 空调内销与商品房销售周期有一定相关性,后疫情时代换新比例提升,多重利好政策有望带动市场改善 [56][59] 消费刺激:以旧换新成效显著,多品类零售高增 - 24年以旧换新拉动显著,25年政策延续,补贴加力扩围,24年中央支持以旧换新家电销售量超6000万台,拉动消费超2600亿元,25年截至5月31日,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7761.8万台 [61] - 24年以旧换新成效显著,4月多品类销售提速,24年相关品类线上零售量/额同比+19.1%/+25.0%,线下量/额同比+49.1%/+66.5%,25年4月多品类线上线下销售均提速 [67] - 国补资金快速消耗,多地出现停补潮,截至2025年5月31日,预计国补资金消耗1550 - 1650亿元,多地已出现断补情况 [72] 出口需求:25Q1量额双位数增长,多品类出口保持景气 - 家电出口逐季加速,多品类景气度回升,25Q1家电累计出口量同比+13%,出口额同比+10%,4月出口量/额增速略有回落 [75] - 新兴市场空间广阔,出口持续高增,或有望弥补北美市场缺口,4月我国向北美多品类出口增速转负,新兴市场家电渗透率低,市场空间广阔 [77] - 白电企业全球产能布局完善,不惧潜在关税影响,海尔、美的等企业在全球多地布局产能 [81] 出口成本:集运指数5月略有回升,汇率高位震荡 - 集运:FBX集运指数开年来有所回落,5月略有回升,2025年5月30日,较年初回落48.0%,环比4月同期提升10.8% [85] - 汇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高位震荡,仍高于15年以来中枢水平,截至2025年6月4日,较年初提升0.01% [86] 大宗价格:铜价开年上行,Q2铜铝钢价均有小幅回落 - 铜价:25年开年持续上行,Q2略有回落,截至2025年6月6日,同比-2.6%,较年初+7.5%,较年内峰值-4.5% [88] - 铝钢价格:Q2以来铝钢价略有回调,较年初仍小幅上行,截至2025年6月6日,铝价较年初+1.5%,不锈钢价格较年初+1.2% [88] 板块推荐:内外共振,白电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白电板块:家空内销24Q4高增,25Q1高基数下仍维持景气 - 推荐海尔、美的、格力 + 海信家电的组合,看好白电产业链量价齐升 [2] 厨电板块:化以旧换新政策下,传统品类拉动效果显著,新兴品类分化 - 油烟机、洗碗机等品类零售表现良好,25Q1油烟机线上/下同比分别+21.0%/+32.8%,洗碗机4月线下增速提升至36.8% [34][35] 清洁小电:国补 + 618显著拉动销售 - 推荐欧圣电气、德昌股份、石头科技等企业,这些企业在订单、量产、需求等方面有积极表现 [2] 个护小电:剃须刀、电吹风结构升级带动均价提升 - 相关产品均价持续提升,如电吹风高速化趋势带动销量增长 [42] 智能投影:行业销量有所回暖,市场两极分化趋势延续 - 激光(含混光)、4K路径投影产品份额快速增长 [45] 金股推荐 白电 - 推荐海尔、美的、格力、海信家电 [2] 小家电 - 推荐欧圣电气、德昌股份、石头科技 [2] 核心零部件 - 推荐盾安环境、华翔股份、三花智控 [3]
三花智控港股IPO拟募80亿扩张产能利用率却下降 增速持续放缓亟需新故事?
新浪证券· 2025-06-13 16:34
核心观点 - 三花智控港股IPO拟募资80亿港元用于扩张,但募资必要性存疑,因产能利用率波动且近年下降,业绩增速持续放缓,行业竞争激烈[1] - 公司已与16家知名投资机构达成基石投资协议,将认购总计2.02亿股,金额约5.62亿美元[1] IPO募资详情 - 公司拟全球发售3.6亿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7%,国际发售占93%,发售价区间21.21-22.53港元[2] - 假设发售价为21.87港元,预计募资净额约77.41亿港元(76-81亿港元)[2] - 募资用途分配:30%(23.22亿港元)用于研发创新,30%(23.22亿港元)用于中国工厂扩建及自动化,25%(19.35亿港元)用于海外产能扩张,5%(3.87亿港元)用于数字化建设,10%(7.74亿港元)用于营运资金[2][3] 产能与资本支出 - 2022-2024年公司总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3.8%、92.2%、91.2%,8个生产基地利用率分别为84.1%、92.8%、90.5%,呈现波动下降趋势[4] - 公司资本性支出扩大但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可完全覆盖[4] - 2024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44.91%,较2022年53%显著下降[6]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分别为121亿、160亿、213亿、246亿、279亿元,同比增速7.29%、32.30%、33.25%、15.04%、13.8%,增速持续放缓[7] - 同期净利润15亿、17亿、26亿、29亿、31亿元,增速2.76%、15.7%、52.98%、12.49%、6.07%,同样呈现放缓趋势[7] - 2024年应收账款增速20%,高于营收增速13.8%,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79天增至2024年88天[9] 业务结构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2022-2024年收入138.34亿、146.44亿、165.61亿元,占总收入64.8%、59.6%、59.3%,毛利率25.7%、27.0%、27.1%[9] - 该业务全球市占率45.5%,行业前三制造商合计市占81%,市场竞争集中且激烈[10] - 汽车零部件业务2022-2024年收入75.14亿、99.14亿、113.87亿元,占比35.2%、40.4%、40.7%,毛利率25.4%、28.0%、27.6%[12] - 汽车热管理零部件全球市占率4.1%,排名第五,面临新能源车行业竞争加剧[12] 新业务布局 - 公司投资不低于38亿元建设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和域控制器研发生产基地,仿生机器人执行器研发团队已超180人[12]
深市公司探“赢” 逐浪科技星辰|深市智造企业竞逐汽车零部件赛道 以创新引擎驱动产业链全球突围
证券日报· 2025-05-27 20:37
行业概况 -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成为全球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和消费市场拉动 [2] - 2024年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 [3] 产业链企业表现 - 三花智控作为热管理系统龙头,掌握电子膨胀阀等关键技术,服务多家头部车企,并构建3层研发体系布局固态电池和高效热管理技术 [2][4] - 博俊科技通过一体化压铸技术实现工艺革新,后底板、减震塔等产品将在2024年Q2量产,满足汽车轻量化需求 [2][3] - 长盈精密聚焦电池结构件与连接器,研发投入占营收8%-10%,近三年累计投入36.78亿元,注重材料、装备、工艺创新 [2][5]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行业面临液态电池转向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变革,以及中低端车型对高性价比热管理组件的需求提升 [4] - 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强度高于行业均值实现角色跃迁,从"配套者"升级为"引领者",推动技术标准、产业生态的全方位输出 [5][6] 未来趋势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向深度智能化、全面低碳化加速演进,中国企业主导的技术突破将重构行业标准 [6]
信达证券2025年6月“十大金股”组合
信达证券· 2025-05-27 11:04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下旬到7月市场或二次“小幅”回撤,继续上涨面临关税不确定、居民资金赚钱效应受干扰、缺乏强板块主线等压力,但往下空间大概率不大,因4月关税是突发黑天鹅且股市有托底力量,5 - 7月市场或震荡回撤但幅度可控,Q3后期或Q4,盈利、政策和居民资金三因素中若有一个往乐观方向转变,市场有望回归牛市状态 [5][10] - 季度内配置偏价值,等Q3再增加弹性,配置方向包括进可攻退可守的行业、新消费、军工、有色金属、房地产 [5][11] - 6月信达证券“十大金股”组合为青岛银行、万辰集团、地平线机器人 - W、盾安环境、江淮汽车、兖矿能源、中国海油、沪电股份、豆神教育、宁德时代 [5][12] 金股组合回测收益率 - 2021年初至2025年5月23日,信达金股组合收益率22.49%,相对于沪深300超额收益率达22.36% [7] 2025年6月金股策略观点 大势研判 - 谈判和政策预期部分兑现,5月下旬到7月市场或二次“小幅”回撤,继续上涨面临关税不确定、居民资金赚钱效应受干扰、缺乏强板块主线等压力,往下空间大概率不大,因4月关税是突发黑天鹅且股市有托底力量,5 - 7月市场或震荡回撤但幅度可控,Q3后期或Q4,盈利、政策和居民资金三因素中若有一个往乐观方向转变,市场有望回归牛市状态 [10] 近期配置观点 - 季度内偏价值,等Q3再增加弹性,配置风格季度内偏大盘价值,原因包括成长股牛市表现、居民资金流入速度和美国股市调整影响 [11] - 配置方向包括进可攻退可守的行业(银行、钢铁、建筑)、新消费、军工、有色金属(黄金、稀土)、房地产 [11] 2025年6月十大金股组合和推荐逻辑 银行——青岛银行(002948.SZ) - 扎根青岛,拓展经济大省广阔土壤,山东省经济增长潜力可观,青岛市有卓越区位优势,为其开拓业务提供广阔空间,且其是山东省最大地方法人银行等,资产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13] - 对公零售比翼齐飞,政策护航高扩张,存贷总额双位数增长,存贷比例稳定,对公贷款行业占比相对均衡,推进绿色金融和零售数字化转型,理财业务发展稳健 [14] - 营收盈利双升,积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增长,中间收入发展态势稳定,投资收益和理财业务贡献营收 [15] - 不良率持续下行,关注率呈下降趋势,逾期贷款规模可控,资产质量不断夯实,资本充足率达标,总体风险水平可控 [16] 食品饮料——万辰集团(300972.SZ) - 业态竞争优势仍突出,行业竞争格局确立,零食量贩业态效率竞争优势突出,阶段性表观单店下降不影响长期向上发展趋势,公司和很忙集团门店数量接近,往后应关注内生经营质量 [18] - 盈利能力逐季向上,持续兑现,零食量贩业务净利率提升,毛利率增加,费用率下降,存货周转快,销售收现与营收匹配,经营现金流表现好 [19] - 归母比例有望延续提升,激励机制绑定核心团队,当前业务归母比例超50%,发布股权激励计划 [19] 计算机 ——地平线机器人 - W(9660.HK) - 新一代汽车智能芯片领导者,世界级AI算法公司,产品覆盖智驾芯片平台等,具备全栈交付能力,定位行业智驾技术链“最大公约数”,提出多个智能驾驶理念和算法 [21] - 智驾市场规模持续高增,AD有望接棒ADAS成为市场主流,国内AD + ADAS和AD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高,2025 - 2030年AD有望高速增长,全球出海空间广阔 [22] - 市占率与客群规模领跑行业,新产品有望打开新一轮增长空间,市占率高且持续增长,受主流车企青睐,后续产品上量有望巩固竞争优势 [22][23] - 国内OEM销量持续发力,公司有望从中获益,中国OEM在国内智能汽车市场份额增加且预计持续提升,多家国内主机厂采纳其智驾方案 [23] 家电——盾安环境(002011.SZ) - 行业生产表现积极,汽车热管理等产品收入大幅增长,制冷元器件海外和商用市场销量提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24] - 收购大创汽车加紧布局新能源车热管理业务,拟收购并增资上海大创,交易后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业绩承诺可观,有利于丰富产品矩阵和拓宽业务领域,实现协同发展 [24] 汽车——江淮汽车(600418.SH) - 聚焦汽车制造行业,盈利预期向好,是综合型汽车制造商,业务分四大板块,2024年营收略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大幅收窄 [26] - 海外市场持续拓展,乘商用车出口快速增长,2024年商用车和乘用车出口销量均大幅增加 [26] - 与华为合作,携手打造科技豪华品牌,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将于2025年5月底上市,集成多项先进技术,以科技豪华领先海外品牌 [27][28] 能源——兖矿能源(600188.SH) - 煤炭产量稳步提升,降本增效措施显著,2025年第一季度商品煤产量增加,目标产量明确,销售均价下降,单位成本下降 [30] - 受益于煤炭价格回落,煤化工业务盈利显著增加,2025年第一季度化工品产销量增加,收入增加,成本下降,毛利大幅增加 [31] - 公司内生外延协同发展,远期成长空间广阔,新增产能项目推进,拟收购并增资西北矿业,交易性价比高,煤炭产业处于景气周期,公司有望持续成长 [32] 石化——中国海油(600938.SH) - 价格方面,实现价格较布油折价收窄,Q1实现油价和天然气价有变化,受产量结构、计价公式和下游市场结构影响 [33] - 成本方面,继续巩固低桶油成本优势,Q1桶油成本下降,主要因作业费用和税金减少 [33][34] - 产量方面,Q1天然气产量增长亮眼,油气产量增加,分产品和地区产量有不同表现,多个已投产项目或继续贡献产量增长 [35] - 资本开支保持高水平,2025Q1资本开支同比下降,2025年预算开支稳定,勘探和生产支出占比提升 [36] 电子——沪电股份(002463.SZ) - AI产品推动业绩高增,基建需求具备长期动能,受益于新兴计算场景对PCB的需求,2024年企业通讯市场板营收大增,AI相关产品占比高,AI服务器和HPC相关PCB产品复合增长率高,公司有望受益 [38] - 积极释放产能应对市场需求,看好AI布局长期增长,强化生产基地资源协同效应,推动沪士泰国生产基地量产,释放产能并验证生产能力 [39] 人服教育——豆神教育(300010.SZ) - 重整完成股权理顺,业务转型非学科,收购中文未来布局大语文,“双减”后转向非学科学习服务,23年完成重整,确定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41] - 录播 + 真人直播课为基,录播课讲解文化名著和阅读写作技巧,直播课形式多样,24年新增部分课程 [42] - 发布“辞源”垂类大模型,创新推出AI直播课,24年发布大模型和APP,25年推出AI超拟人多对一直播课 [42] - 利润拐点已现,20 - 22年亏损,23年归母净利润扭亏,24年盈利,25Q1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42] - 潜在业绩增长点包括现有文学素养直播课程的增长、学科拓展、AI直播课的推广 [43] 电力设备&新能源——宁德时代(300750.SZ) - 欧洲市占率显著提升,单位盈利稳定,预计25Q1出货量可观,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占率高,在欧洲动力市场份额提升,单位盈利保持稳定,神行、麒麟电池放量有望强化盈利能力 [44] - 持续扩张增量市场,换电生态加速落地,与中国石化和蔚来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换电生态网络 [44] - 新技术方面,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接近磷酸铁锂电池,固态电池加大投入,预计2027年有望全固态量产装车 [44]
今年前4月 浙江对中东欧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1.6%
每日商报· 2025-05-26 16:42
浙江与中东欧国家贸易概况 - 前4月浙江对中东欧进出口总值626亿元同比增长11.6% 其中出口568.5亿元同比增长14.8% [1] - 浙江对中东欧进出口总值和出口总值份额均居全国第2位 [1] - 浙江对中东欧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超两万家 [1] 物流通道建设 - 杭州—布达佩斯全货机航线从每周4班增至7班 运力提升至每周500吨 [2] - 该航线累计飞行483班次 运输进出口货物3.9万余吨 [2] - 前4月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发运8.57万个标箱同比增长6.5% 其中回程班列3.81万个标箱同比增长25.6% [3] 重点行业出口表现 - 前4月浙江向中东欧出口机电产品308.1亿元增长15.8% 占出口总值54.2% [4] - 浙江三花商用制冷公司1-4月中东欧出口额超7000万元同比增长近40% [4] 政策支持措施 - 杭州海关建立"一对一"企业协调员机制 零延时对接企业需求 [5] - 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提供个性化服务 解决商品归类/原产地证书/加工贸易等疑难问题 [5] - 推动AEO政策红利转化 帮助企业享受中东欧国家通关便利 [4][5]
盾安环境(002011)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业绩说明会
2025-05-13 20:48
公司技术亮点 - 新产品 NEV 全静音电子膨胀阀集成 87 项专利技术,攻克两大噪音难题,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1] - 超静音电子膨胀阀与 MPHX 新型无折弯双排微通道换热器荣获 2025 年中国制冷展“创新产品奖” [1] - “采用隔振机座的核级冷水机组”通过产品鉴定,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指标达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1] 公司 2025 年增长亮点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产品矩阵完善、客户群体拓展,竞争力增强 [3] - 海外市场订单持续增长 [3] - 电子膨胀阀业务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 [3] - 微通道换热器业务市场拓展进程加速 [3] - 商用部品业务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双驱动,市场份额提升 [3] 各业务板块情况 核电业务 - 中标中核三门核电站、中广核三澳核电站、上海核工院广东廉江核电站等项目,投标进展顺利 [5] 液冷机组业务 - 获多家行业前十客户订单,部分头部企业进入批量供货阶段,部分客户进入送样验证或小批供货阶段 [6] 海外基地业务 - 泰国工厂计划新建换热器与汽车热管理零部件产能,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7] - 审慎评估在海外其他区域设新基地可能性 [7]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 - 产品获国内主机厂普遍认可,海外获项目定点,实现重要客户合作新突破 [10] 汽车热管理配件业务 - 在手订单规模约 150 亿元,订单执行周期受主机厂车型销量影响 [10] 其他问题回复 技术水平问题 - 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成果亮眼,彰显硬核实力 [1] 与特定客户合作问题 - 与某些特定客户签保密协议,未透露相关信息 [8] 热管理大客户问题 - 已取得国内主机厂认可,海外获项目定点 [10] 比亚迪供货问题 - 为比亚迪提供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大口径阀等产品,市场份额有增长空间 [10] 特斯拉合作问题 - 因保密协议未透露相关信息 [8] 业绩差异问题 - 业绩与同行差异源于业务结构不同,制冷设备业务受市场低迷影响下滑 [13] 铜价波动问题 - 构建多维度风险应对体系,对冲价格波动风险,降低生产成本 [13] 美的集团份额问题 - 2022 年份额下滑,2023、2024 年显著回升与增长 [15] 同业竞争问题 - 格力遵守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关注公司公告 [16] 订单单价问题 - 与客户遵循市场化定价原则,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17] 投资者回报问题 - 已制定未来股东回报规划,关注公司公告 [17] 利益平衡问题 - 公司业务、人员等独立于控股股东 [18]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507
万和证券· 2025-05-07 11:20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国内金融市场进行了综合分析,涵盖市场表现、宏观消息、行业动态、上市公司情况等方面,指出市场呈现放量普反态势,后续有继续回补缺口预期,若成交额放大可适当放开操作手脚,投资可考虑分时回调低吸 [4][6][12] 国内金融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316.11,涨1.13%;深证成指收盘10082.34,涨1.84%;创业板指收盘1986.41,涨1.97%;上证当月连续收盘2645.8,涨0.62%;沪深当月连续收盘3797.6,涨1.1%;恒生期货指数收盘28918.62,涨0.49% [4] 宏观消息汇总 - 工信部将加强通用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 [6] - 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6] - 第137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一带一路”国家成交占比超六成 [6] 行业最新动态 - 马斯克脑机接口设备获FDA认证,相关个股有麦澜德、爱朋医疗等 [8] - 美对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措施生效,加墨零关税,相关个股有津荣天宇、凯众股份等 [8] - 支持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构建系统完备产业体系,相关个股有天银机电、华力创通等 [8] 上市公司聚焦 - 韦尔股份聚焦CIS及车载芯片赛道,车载CIS收入占图像传感器业务超80%,车载模拟芯片收入同比增37% [10] - 三花智控核心制冷空调零部件受益以旧换新政策及客户提前备货,需求稳健 [10] - 联影医疗核心产品线国内新增份额持续领先,放疗设备新增订单市占率同比跃升8pct至行业第三 [10] 市场回顾及展望 - 5月6日两市成交额13362亿元,较前一日增加1669亿元,上涨家数4702家,下跌家数373家 [12] - 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均收日内最高点,涨幅均超1%,中小盘股领涨,市场放量普反 [12] - 金属材料、可控核聚变等概念涨幅较大,数据中心、华为概念等板块资金净流入较多 [12] - 银行、旅游等概念涨幅较小,固态电池、体育产业等板块资金净流出较多 [12] - 两市98家涨停,1家跌停,涨停板集中在汽车零部件、机器人、华为等板块 [12] - 上证指数冲高触碰缺口上沿,深成指、创业板指进一步回补缺口,后续有继续回补预期 [12] - 节后成交活跃继续提升,相较节前峰值量能还有放量空间,若成交额放大可适当放开操作 [12] -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方向延续反弹势头,领涨股偏向趋势走法,可考虑分时回调低吸 [12]
拓普集团(601689):点评:主要客户销量承压下收入表现平稳,短期费用刚性扰动盈利
长江证券· 2025-05-05 19: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于下游客户销量增长及新业务放量,拓普集团业绩持续成长,2025Q1实现营收57.7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12.4%;未来拓普集团九大产品线全面启航,走向全球智能电动平台型企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2025Q1实现营收57.7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12.4% [2][4] 事件评论 - 特斯拉、问界等主要客户销量承压下,公司收入表现平稳;2025Q1乘用车批发销量641.7万辆,同比+12.9%,环比-27.7%;特斯拉全球销量33.7万辆,同比-22.3%,环比-32.1%,中国区销量17.3万辆,同比-21.8%,环比-26.7%;问界销量4.5万辆,同比-45.7%,环比-56.3%;吉利销量70.4万辆,同比+84.4%,环比+2.5%;比亚迪销量100.1万辆,同比+59.8%,环比-34.3%;公司2025Q1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1.4%,环比-20.4% [11] - 费用刚性短期扰动利润率,未来规模效应下盈利水平有望回升;2025Q1毛利率19.9%,同比-2.5pct,环比+0.1pct,同比主要系折旧摊销增加影响;Q1期间费用率10.5%,同比+1.2pct,环比+2.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3.3%/5.9%,同比分别-0.2pct/+0.5pct/+1.4pct,环比+0.6pct/+1.2pct/+0.9pct,同比环比增长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5Q1财务费用率0.1%,同环比-0.6pct;减值方面,计提资产减值0.2亿元,冲回信用减值0.6亿元,主要系Q1收回较多应收账款;Q1实现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12.4%,环比-26.2%,对应归母净利率9.8%,同比-1.5pct,环比-0.8pct,受毛利率及费用率拖累,短期利润率有所承压,未来随公司收入持续增长,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摊薄成本,盈利水平有望回升至此前较高水平 [11] - 展望2025年,多条产品线有望迎来加速成长,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加速;短期来看,特斯拉、问界、吉利、比亚迪、小米等客户产销增长有望带动公司收入增长;产品方面,2024年公司闭式空悬交付超24万套,电子膨胀阀在中国、欧洲、美洲工厂全面量产,门内装饰板批量供货;产能方面,2024年公司杭州湾八期、安徽、淮南、湖州、墨西哥(热管理、饰件)工厂建成并投产,同时杭州湾九期、西安、济南、河南、墨西哥(底盘)、美国奥斯汀、美国奥克兰、波兰二期工厂正处在建即将投产,更进一步公司海外加速布局,将进一步扩大海外投资包括马来西亚、波兰等国,并计划在泰国新设工厂;机器人业务方面,公司年产能30万套电驱系统生产线于2024年初正式投产并开始批量供货,并计划未来开启电驱执行器二工厂建设 [11] 投资建议 - 平台型布局下全球新能源客户全面开花,多元客户及产品放量开启新一轮成长;公司汽车单车配套金额达3万元,全球新能源客户布局迎来收获期,产品从底盘系统到热管理再到空气悬架等汽车电子产品相继进入爆发期,机器人电驱业务开启批量供货,内生及外延并行,未来持续成长确定性强,展现平台型企业巨大潜力;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0、43.1、52.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5X、20.7X、16.9X,维持“买入”评级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13.41亿元、385.31亿元、474.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02亿元、43.09亿元、52.76亿元等 [15] - 资产负债表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448.57亿元、499.59亿元、612.59亿元等 [15] - 现金流量表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1.25亿元、46.60亿元、73.79亿元等 [15] - 基本指标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02元、2.48元、3.04元,市盈率分别为25.5X、20.73X、16.93X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