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交通
icon
搜索文档
深城交(301091):深圳低空经济链主 全面转向产品&运营型科技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6-30 08:35
公司定位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首个国资控股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上市企业,定位新一代城市交通智能产品、建设与运营科技公司 [1] - 聚焦城市交通领域,提供智能网联、低空经济、交能融合等新基建工程建设及运营服务,可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20%-30%,节省投资20%以上 [1] - 已形成"城市级数字底座+大脑平台+智能装备"体系化技术产品,未来有望在新一代交通体系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 [1] - 城市数字孪生底座及TransPaas平台构成核心竞争力,支持15大类、3000+子类交通数据资产和2100+交通孪生数据接入 [2] - 构建"规划设计-建造-管控-运营-养护-商业服务"全周期数字应用平台,拓宽产品覆盖范围 [2] 财务表现与业务转型 - 2024年营收13.16亿元(同比-7.26%),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34.74%),受传统业务减少及8068.6万元坏账计提影响 [3] - 2025年Q1营收1.81亿元(同比-20.78%),归母净利润-0.28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3] - 2024年新签合同额25.8亿元(同比+49%),新质业务占比超67%(同比+138%),转型动力充足 [3] 低空经济布局 - 国内2025年将实现低空通信导航系统全覆盖,首批6大试点城市有望启动,深圳计划2025/2026年建成1000/1200个低空起降点 [3] - 公司是深圳低空经济链主企业,具备规划-基建建设-运营全链条能力,发布城市级低空数字化管服平台等核心产品 [4] - 在大鹏新区成立低空运营公司,深度参与深圳低空经济示范场景建设 [4] 新质生产力领域拓展 - 智能网联:设立全国首个城市级"车路云"智慧监管网络,主导深圳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 [5] - 无人车应用:部署超200台功能型无人车开展物流配送试点,与华为合作落地自动泊车方案 [5] - 虚拟电厂:推出深圳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平台2.0,接入全市充电桩及停车位 [5] - 算力建设:筹划深圳智能算力方案,川南智算中心项目将打造10万卡级别集群(规模超30000P) [5]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中标算力、超充、交能融合等多领域项目,向产品型、平台型科技公司转型 [6]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20.35/28.07/34.8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7/3.38/4.67亿元 [6]
一场攻坚战重塑呼和浩特经济版图国企改革的“青城样本”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10:33
市场化改革成效 - 呼和浩特市属国企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利润总额增长2.57倍,负债率下降10.4个百分点,资产总额从2014年的500.6亿元增至2024年的2265.7亿元,10年增长352.6% [1][6] - 36户"小散弱"企业重组为十大专业化集团,清退非主业、非优势子企业59户,管理层级压缩至三级以内 [3] - 研发投入强度年平均增速达6.8倍,培育出4个创新联合体 [4] 业务转型与创新案例 - 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布局"地铁+绿电"项目,实施5个地铁光伏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2][3] - 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划归文旅投集团后获评国家4A级景区,入园人数达50.91万人次(同比+37.6%),营收超1658.74万元(同比+69%) [5] - 审图中心转型数据运营型企业,数字资产首批入表金额超2000万元 [7] 混合所有制与资本运作 - 市属国企混改项目民营资本占比超50%,合作民企资金达35.4亿元 [8] - 青资公司打造全国首个乳业现货平台,青城乳业交易中心开市57天交易额破亿,半年突破10亿元 [8] - 智慧青城公司入选自治区数字转型服务商和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 [7] 技术创新与人才战略 - 市属国企拥有22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培养高级技术人才757人,与8所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突破169项关键技术 [9] - 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不受限"政策和"揭榜挂帅"机制 [9][14] - 审图中心与华为成立联合实验室 [15] 新兴产业布局 - 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城市大脑"实时处理129亿条数据,呼和浩特成为"东数西算"战略支点,绿色算力指数全国第一 [10] - 中和新能源公司参与70兆瓦风电项目,与地铁光伏协同发展 [11] - 2025年重点项目中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占比达66%,涉及492个项目 [15] 制度创新与考核机制 - 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绿色转型成效"纳入"一企一策"考核 [4][14] - 实施"三个集聚"战略:资本向新兴产业集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政策向创新领域集聚 [13] - 差异化考核机制推动企业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14]
在途车辆增多 拥堵指数反降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40
交通拥堵指数变化 - 石家庄市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6.28%,下降幅度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二 [1] - 石家庄市拥堵指数为1.65,同比下降10.3% [1] - 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384万辆,去年12月日均在途177万辆,同比上涨22% [1] 路网建设措施 - 将石太和新元两条穿城高速改造为北三环与复兴大街两条城市快速路,通过车道扩容、增设立交、贯通辅道等措施完成与城市路网的衔接 [2] - 复兴大街、北三环分别连通40条东西向道路和31条南北向道路,构建起十字形骨架快速路,2024年车流量超2亿辆次 [2] - 规划形成"八横十纵"快速路网系统和"十一横二十一纵"主干路网系统 [3] - 已接续打通169条城区规划路 [3] - 南二环平安南大街至仓兴街段辅路连通工程通车,解决了南二环建成20多年来辅路"断头"问题 [3] 智慧交通系统 - 对市区内27个路口采取随信号"可变车道"措施,提高车道利用率 [4] - 70个路口的信号灯实现智能化,能够根据路网数据、路口流量数据等实时调整配时 [5] - 在16条主次干道的270个信控路口设置60条绿波带,主要节点路口平均通行效率提升7%-10% [5] - 完成288个路口信息建档入库,分时分类分区优化交通秩序管理 [5] - 智慧调度叠加"铁骑勤务",平均一个事故处理时间由原来的18分钟压缩到5分钟以内 [6] 精准治理措施 - 在万象城商圈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和150米橡胶缓坡,解决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 [7] - 在河北医大二院门前施划4条专用车道,扩大院内机动车停车容量,将和平路高架桥下设为非机动车停车区 [8] - 推出疏堵保畅十项举措,对学校、医院、商圈等易堵点实施"一点一策"治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