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语言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英诺李竹:一个酝酿已久的决定
投资界· 2025-10-31 16:15
公司战略升级 - 英诺天使基金进行关键升级,内部正式分为英诺天使基金和英诺科创基金两个独立品牌运作,各自团队规模为10到15人,覆盖不同项目需求,专注早期科技投资[3] - 此次转型酝酿六年之久,源于2018年底内部复盘发现科技项目回报普遍更高,且团队多为清华等高校理工科背景,因此于2019年成立英诺科创基金一期,规模3.6亿元,目标明确只投科技[5] - 升级后英诺科创基金将作为独立品牌运作,投资金额上出手更大,拟设定的科创基金三期目标规模达15亿元[3][5][8] 品牌运作模式 - 英诺天使基金由祝晓成、刘怀宇两位管理合伙人负责,继续早期投资策略,推出“111机制”:1亿以内投前估值,1000万以下单笔投资额,1次过会[8] - 英诺科创基金由李竹和周全负责,更专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赛道,讲究重投重管,聚焦大天使小A轮,单笔投资额1500万以上,70%投向早期,30%投向成长期项目[8] - 天使基金奠定了公司基础,科创基金则将决定公司未来空间[8] 投资案例与回报 - 2019年天兵科技成立不到三个月,英诺天使基金领投其天使+轮融资,投资1500万元,当时估值三个多亿,该项目本月完成近25亿元Pre-D轮和D轮融资,最新估值已超200亿元,为公司带来数十倍回报[7][8] - 英诺科创基金一期参与珂玛科技上市前唯一一轮大额融资,该公司去年8月登陆创业板,最新市值超260亿[11] - 2020年投资云深处,当时估值仅数千万,随着估值水涨船高,公司已实现部分落袋为安,并针对此类优质项目设立接续基金以陪伴企业上市[11][12] 行业生态变迁 - 国内早期投资生态发生变化,更多机构在往早期走,投早投小投科技已成为一级市场共识,导致早期竞争加剧,天使轮已数亿元起步,传统数百万元投资金额的打法难以为继[14] - 早期投资门槛越来越高,中小天使投资机构生存空间被挤压,扩充资金量已成为早期投资机构心照不宣的策略[14] - 早期投资更重要的是对窗口期的判断,例如2022年投资深言科技,但在OpenAI发布GPT3.5后判断早期机构投资大语言模型的窗口期已过,因动辄数亿美金让许多早期机构难以下手[14] 投资策略进化 - 公司投资标准既考量项目的创新性、成长性、持续性,用VC的方式做天使,向下对行业进行详细分析,找到最关键创新点,同时对团队也要有足够重视[15] - 公司主动求变:在募资端完成从个人LP到机构LP的转变;在退出端从被动退出转为一级市场为主、二级市场为辅的多元化主动退出途径[11] - 未来两年公司预计有十多家公司申报IPO[12]
纳斯达克首席经济学家:美利率或降至3.5% 企业盈利支撑美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0:17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蕊 纽约报道 据央视财经报道,当地时间9月2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公开活动并发表讲话。鲍威尔表示,美联 储将持续面对就业疲软与通胀反弹的挑战,因而将继续保持谨慎的货币政策立场来对待降息,鲍威尔还 认为美股的估值"相当高"。讲话后,美国三大股指跌至日内新低,科技和非必需消费品等类别股票领 跌,三大股指集体收跌。截至23日收盘,道指跌0.19%,标普500指数跌0.55%,纳指跌0.95%。 美联储在九月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至4.25%。这是自去年 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也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在经历数月观望后,终于选择了新的方向。 市场的核心疑问在于:这仅仅是一场"风险管理式"调整,还是新一轮宽松周期的开端?未来六到十二个 月,美国经济将走向何方?美元走弱与利率下行又会如何影响全球资本流动,尤其是新兴市场?针对这 些问题,南方财经记者专访了纳斯达克首席经济学家 Phil Mackintosh。 在他看来,美联储的降息动作既是对经济数据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外部压力。预计美联储未 来可能继续降息,利率或逐步回落至3.5%左右。如果利 ...
橙帆医药完成超6000万美元Pre-A+轮融资;悍高集团登陆深交所,最新市值达256.01亿元丨07.26-08.01
创业邦· 2025-08-03 09:10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览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74个,较上周减少57个,其中31个事件披露融资金额,总融资规模37.69亿元人民币,平均融资金额1.22亿元人民币 [7] - 智能制造领域融资最活跃,共16个事件,融资总规模8.10亿元人民币,其中大型无人机研发商「天域航通」获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 [9] - 人工智能行业融资11个事件,总规模5.47亿元人民币,大语言模型研发商「日行迹智能」获数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10] 行业分布 - 融资活跃度前三行业:智能制造(16个)、医疗健康(12个)、人工智能(11个) [9] - 医疗健康领域融资事件12个,但未披露具体金额数据 [9] 地区分布 - 江苏、北京、浙江为融资最集中地区,分别披露13个、11个、11个事件 [14] - 上海融资事件10个,总金额最高达12.38亿元人民币;四川4个事件中1个披露金额为3.00亿元人民币 [17] 阶段分布 - 早期阶段(种子/天使/A轮)占比最高,达56个事件;成长期(B/C轮)14个,后期(D轮及以后)4个 [17] 大额融资事件 - 海外市场:美国AI医疗工具研发商Ambience Healthcare获C轮2.43亿美元融资,奢侈品电商Quince获D轮2亿美元融资 [24] - 海外新增独角兽:美国奢侈品电商Quince估值达45亿美元 [25] 活跃机构与IPO - 北极光创投、毅达资本、云启资本本周各参与2个投资事件 [27] - 国内2家IPO公司中「悍高集团」市值最高达256.01亿人民币,曾获顺德科创集团等投资 [29] 并购事件 - 本周国内完成并购11起,紫建电子以3.83亿人民币收购启象信息51%股份,后者为嵌入式芯片解决方案商 [32] - 其他并购案例包括康达锦瑞1.17亿人民币被收购、拳乾矿业1.14亿人民币被收购等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