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空探索
icon
搜索文档
泰国人正在竞争“星际任务”项目的参赛资格
商务部网站· 2025-09-18 01:31
(原标题:泰国人正在竞争"星际任务"项目的参赛资格) 节目《泰国太空竞赛:星辰使命》为获胜者提供了机会,让他们能够乘坐 美国蓝源公司(Blue Origin)研发的新谢泼德号(New Shepard)航天器飞出 地球,从而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泰国人,创造历史。 TrueVisions NOW平台的运营方负责人表示,该节目旨在重新定义娱乐的边 界,同时激励新一代的梦想家和探索者。这个节目是在与全球娱乐制作公司 CreAsia Studio以及太空探索与研究机构(SERA)的合作下开发的。SERA是 众多领先太空飞行项目的发起者。 据曼谷邮报9月17日报道,流媒体平台TrueVisions NOW推出了泰国首个真 人秀竞赛,旨在选拔一名泰国人进入太空。 ...
马斯克狂言背后的投资密码:AI、机器人与太空的财富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9-14 22:03
文章核心观点 - 埃隆·马斯克关于AI和技术的论断背后隐藏着技术产业化与资本回报率的精准计算 其布局围绕技术突破-成本下降-规模盈利的经济学逻辑展开 为投资者提供可落地的决策框架 [2] 供需理论视角:Optimus机器人重构劳动力市场的投资机会 - Optimus机器人规模化成本为2万美元 低于特斯拉Model 3的约3万美元 仅为美国制造业工人年均工资约5.8万美元的34% [3] - 全球制造业岗位空缺率达8.2% 对高精度全天候劳动力需求刚性极强 Optimus手指关节活动精度达0.1毫米远超人类的1毫米 [4] - 2025年Optimus产能达10万台 可替代20万人类工人 缓解全球制造业12%的用工缺口 [4] - 机器人核心部件如精密电机市场规模2023年达890亿美元 预计2025年Optimus相关需求带动该市场增长15% [5] - 劳动力订阅平台若2025年渗透率达5% 市场规模将突破20亿美元 参考云计算行业18%年均增速 [5] 规模经济理论:Starship火箭改写太空经济的成本公式 - Starship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后发射成本将从5000美元/公斤降至200美元/公斤 降幅达96% [6] - 2023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为6400亿美元 若成本下降目标实现 预计2030年规模突破3万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8% [6] - 太空旅游卫星互联网月球资源开发成为三大核心赛道 [6] - Starship热防护盾技术难题尚未解决 航天飞机隔热瓦每次飞行需9个月维修 而Starship要求数万块隔热瓦无需检查雨中不溶解 已导致3家供应商退出合作 [7] - 若技术突破延迟1年 Starship项目预期收益率将从25%降至12% [7] 信息经济学视角:Grok与Colossus重构知识生产的价值链条 - 维基百科错误率约为3.2% Grok通过推理计算重梳理人类知识可将错误率降至0.8%以下 信息更新速度提升10倍 [8] - 全球知识服务市场2023年规模达1.2万亿美元 其中精准知识溢价率达50% [9] - Grokipedia若2025年渗透率达3% 可抢占180亿美元市场份额 相当于当前维基百科营收约1.5亿美元的120倍 [9] - Colossus超级计算集群算力达1024 EFlops 将带动高端服务器需求 2023年全球高端服务器市场规模达480亿美元 预计相关订单带动2025年增长8% [9] - 若Grok市场份额超过40% 可能面临反垄断调查 导致盈利增速下降20%-30% 参考欧盟对谷歌罚款44亿欧元 [10]
真怕了!NASA又对中国人下禁令
观察者网· 2025-09-11 10:25
【文/观察者网 齐倩】 这都2025年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还在被迫害妄想症,生怕中国人惦记他那点技术。 据彭博社9月10日报道,多名知情人士表示,NASA已禁止持有美国签证的中国公民参与其机构项目。 目前,NASA发言人已证实此消息的真实性。 报道称,尽管NASA通常对雇用中国公民有一定限制,但一直以来,持有美国签证的中国公民作为承包 商、研究生或大学科学家一直能够参与NASA的机构研究。 一直以来,美国都将中国排除在该空间站项目之外。2011年4月,美国国会批准的"沃尔夫条款",以所 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美两国之间任何与NASA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 动。该条款臭名昭著,也被称作对华"太空封杀令"。 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中国近年来在太空领域进展不断,美方故步自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今年4月,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 用申请结果。在此次获准借用月球样品的来自6个国家的7家机构中,包括了两所接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 局(NASA)资助的美国高校——美国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但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 ...
薪酬有望达万亿美元,特斯拉董事会为马斯克制定新的激励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9-05 23:54
薪酬激励方案 - 董事会提出潜在价值达万亿美元级别的新薪酬激励方案 期限10年 目标包括将公司市值从1万亿美元提升至8.6万亿美元 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目标从500亿美元起步 最高目标4000亿美元 累计汽车交付量目标2000万辆 活跃完全自动驾驶用户数量需连续3个月超过1000万[1] - 马斯克必须达成所有目标才能获得激励 届时其持股比例将至少达到25% 方案要求其在公司至少工作7.5年才能开始套现[1][5] 公司运营与财务表现 - 特斯拉迄今累计售出约800万辆汽车 去年交付量不足200万辆[1] - 公司股价今年暴跌25% 主要因品牌遭遇舆论反弹及行业竞争加剧 7月在27个欧盟国家销量同比下降40%[5] - 最近一个季度利润从13.9亿美元暴跌至4.09亿美元[5] - 得益于股价过去一个月上涨8% 马斯克以4156亿美元身家稳居世界首富[5] 历史背景与业务布局 - 马斯克2004年向特斯拉投资630万美元并出任董事长 金融危机期间追加4000万美元投资并担任CEO 使公司摆脱破产危机[1] - 公司在新能源与智能驾驶领域深化布局 涉及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芯片 新材料等前沿技术[1] - 新激励措施旨在使马斯克在投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同时保持对特斯拉的专注[6] 治理与法律事务 - 2022年小股东状告马斯克通过不当手段获取价值550亿美元的CEO薪酬方案并胜诉 公司上月向其授予价值约290亿美元股票 使其持股比例从13%提升至16%[5] - 股东大会将于11月6日对新薪酬方案等提案进行投票[5]
中美基建大比拼:美国16年无果,中国月球建房技术惊艳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9-05 03:20
从地面游戏到太空工程的跨越,中国速度再次展现了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小时候用放大镜聚 焦阳光烧小虫子的简单游戏,如今已被中国科学家转化为月球上的建筑材料制造技术。这一转变不仅体 现了技术层面的飞跃,更是人类探索宇宙、迈向太空定居梦想的重要一步。 当美国仍在为高铁项目进展缓慢而苦恼时,中国的科研团队已经取得了月球建筑技术的重大突破。科学 家们成功研发出首台月壤打砖机,利用聚光太阳能熔融月壤,再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出密度和强度与 地面红砖相当的月壤砖。这一技术的实现,标志着中国在月球定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月壤打砖机的核心在于其创新的"工业向日葵"系统,该系统通过自动追踪阳光的抛物面反射镜收集能 量,并利用柔性光纤将聚焦的光能传输至制砖区域。这一过程中,选址的智能化、能量传输的革命性以 及材料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共同构成了技术的硬核含量。尤为蓝宝石光纤能够承受高达1800度的高温,确 保能量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 在2024年的国际舞台上,一段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的对比引发了广泛关注。美国交通部长在一次公开 场合无奈坦言,自2008年起,美国已斥资150亿美元试图推进加利福尼亚高铁项目,然而16年过 ...
亿万富豪争论:未来好工作在外太空?盖茨:还是先解决地球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9-03 11:26
AI技术对年轻劳动力的影响 - 斯坦福大学研究显示22至25岁年轻劳动力群体正面临AI技术的最大冲击 [1] - AI技术推动劳动力市场深刻转型并催生新兴职业 [1] 科技领袖对太空经济的展望 - 埃隆·马斯克预测SpaceX载人火星任务可能在2028年实现 [3] - 山姆·奥尔特曼预测到2035年毕业生将直接进入星际旅行领域探索太阳系行星 [3] - 杰夫·贝索斯认为蓝色起源公司专注的太空经济规模将远超亚马逊现有电商和云计算业务 [3] 太空探索发展现状 - SpaceX"星际飞船"发射计划虽遭遇挫折但持续推进火星探索 [3] - 蓝色起源公司致力于星际旅行研究并预测数百万人口将在外太空生活 [3] - 太空旅行被认为将成为主流生活方式并帮助重建地球生态系统 [3] 对太空探索的不同立场 - 比尔·盖茨认为地球疾病防控和教育资源分配等问题比太空探索更具优先性 [4] - 与太空探索相比 投资地球问题被认为能拯救更多生命 [4] - 星际旅行成本对部分人士虽微不足道但更倾向投入慈善事业 [4]
东北80后,从马斯克身上薅了10个亿
创业家· 2025-09-01 18:42
朱晓彤的职业晋升与财富积累 - 朱晓彤从2014年负责中国充电桩项目的中层晋升至2023年特斯拉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 全面负责全球制造和亚洲销售 成为公司二号人物[11][12] - 他在2023年获得33 906万股股权激励 以当时184美元/股计算价值约6254万美元 按当前230美元/股测算潜在价值接近7 8亿美元[14][15] - 2021年至2025年8月期间 通过行权和减持累计套现约850万美元 仍持有67600股市值约2150万美元 加上未来股权激励 总财富潜力超十亿人民币[18][20][21] 特斯拉高管集体减持现象 - 2024-2025年特斯拉核心管理层出现集体套现潮 除马斯克外几乎所有高管减持超50%持仓[27] - 首席财务官Vaibhav Taneja减持23万股套现约1860万美元 前首席技术官Andrew Baglino减持70万股套现约1130万美元 董事会主席Robyn Denholm减持45万股套现1 5亿-2 3亿美元[26] - 核心人物两年间合计卖出超366万股 总套现额在2亿-2 3亿美元之间 按Electrek估算实际兑现财富可能接近20亿美元[26][27] 特斯拉业绩表现与市场压力 - 2025年二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2%至225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下滑16%至11 72亿美元 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13 5%创单季最大降幅[28] - 碳积分收入同比暴跌50 7%至4 39亿美元 美国联邦新能源购车补贴终止直接冲击销量[28] - 公司短期面临业绩压力 但持续强调完全自动驾驶 FSD 和Robotaxi的长期愿景 试图以未来叙事维持市场信心[29][31] 马斯克的战略布局与高管管理 - 马斯克通过股权激励捆绑核心高管 朱晓彤2018年期权计划与马斯克自身激励结构相似 但马斯克押注560亿美元而朱晓彤押注职业经理人未来[15][16] - 马斯克在X平台警告空头 称规模化自动驾驶实现后空头将血本无归 展现对未来的强烈信心[23][24] - 特斯拉在马斯克的"火星闭环"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 通过电动车和储能业务为零碳体系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同时为SpaceX等太空项目输血[5][6] 行业竞争与公司挑战 - 特斯拉面临中国和欧洲车企的激烈竞争 美国新能源补贴退坡加剧短期营收和利润压力[31] - 公司品牌形象因马斯克个人争议事件受损 包括与川普在《大而美法案》上的分歧及争议性公开行为[31] - 低价车型研发进度慢于计划 短期内难以成为销量支撑 产能爬坡不及预期进一步拖累业绩复苏[28][29]
美股异动 | 太空概念股盘中拉升 维珍银河(SPCE.US)涨超9%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22:49
行业监管环境变化 - 美国总统签署行政命令放宽商业航天监管 为航天产业减少行政壁垒带来重大突破 [1] - 命令要求交通部长取消或加速发射与重返大气层许可的环境审查流程 [1] - 废除针对航天器的"过时、冗余或过度限制性"规定 [1] 行业基础设施与授权流程 - 命令要求评估各州是否阻碍太空港基础设施建设 [1] - 简化新型太空活动授权流程 [1] 公司股价表现 - 维珍银河(SPCEUS)股价上涨超过9% [1] - Rocket Lab(RKLBUS)股价上涨接近7% [1] - AST SpaceMobile(ASTSUS)股价上涨超过5% [1]
马斯克:计划有变
搜狐财经· 2025-08-14 09:56
计划推迟 - 火星登陆任务时间表修改 2026年发射可能性大幅降低 更可能在2028年到2030年实施 [1] - 首次不载人火星之旅将在3.5年内实现 载人飞行将在5.5年内完成 推算2028年发射无人飞船 2030年载人飞行 比原计划推迟4年 [3] 技术挑战 - 火星任务取决于在轨加注燃料技术进展 这是深空旅行所需关键技术 [2] - 遭遇一系列技术挫折 星舰超重型火箭2024年5月27日连续第二次发射失败 可能需大幅修改设计 [6] - 在轨加注燃料技术验证试验被迫推迟 飞船生命支持系统需突破以适应漫长太空旅行 [6] 时间窗口与可能性 - 地球与火星最适合发射窗口每26个月开启一次 下次2025年年底出现 [2] - 2026年年底前发射可能性从50%降至很小机会 明年11月或12月由擎天柱机器人驾驶的可能性很小 [2] 目标调整 - 原计划2026年将五艘无人飞船送上火星 [2] - 殖民火星的政治愿景被放弃 从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项目转变为仅剩科技意义 [7]
Firefly Aerospace(FLY.US)上市首日大涨逾34% 总市值达85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06:25
上市表现与融资 - 公司于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大涨34.11%至60.35美元 较发行价45美元上涨15.35美元 市值达85亿美元 [1] - 发行价定为每股45美元 高于上调后区间41至43美元及最初预计区间35至39美元 [1] - 通过IPO募资约8.68亿美元 成为年内第三家上市太空企业 [1] 业务与技术进展 - 主营火箭与月球着陆器研发制造 客户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及L3Harris等国防承包商 [1] - 完成"蓝色幽灵"月球着陆器首次成功登月任务 由NASA出资资助 [2] - Alpha火箭量产进度受关注 未完成订单总额约11亿美元(截至3月底) [2] - 7月赢得NASA授予价值1.77亿美元合同 [1] 财务数据 - 最新季度营收5590万美元 同比增长逾六倍(去年同期830万美元) [2] - 净亏损601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5280万美元有所扩大 [2] 资本与股权结构 - 诺斯罗普格鲁曼早期投资5000万美元 [1] - 控股方AE Industrial Partners为防务与航空航天领域私募股权公司 持股超41%并通过董事会控制运营 [2] - 董事会9名成员中5人来自AE Industrial Partners 该私募管理资产规模达64亿美元 [2] 行业背景 - 太空科技领域持续升温 受SpaceX资金与政府合同带动 [1] - 国家安全、商业需求及高超音速导弹测试推升一吨级定制发射需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