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mus机器人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机器人产业落地推进,持续看好液冷需求
华西证券· 2025-08-17 17:3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核心观点 人形机器人 - 智元机器人获富临精工数千万元订单,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 [13] - 国内外企业加速布局&AI技术突破,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量产落地时点 [13] - 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市场空间广阔,率先突破的国内企业将深度受益 [13] - 重点看好国产机器人/机器狗产业链需求,如宇树链、智元链等 [13] - 特斯拉预计2025年底数千台Optimus投入使用,2030年目标年产100万台 [14] - 国内供应链布局完善,华为、小米等厂商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品 [14] - 看好灵巧手(微型丝杠&腱绳传动)和轻量化(PEEK材料&MIM工艺)环节 [14] 新能源汽车 - 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126.2万辆,同比增长27.4%,渗透率达48.7% [17][18] - 新技术(固态电池、高压实正极、硅碳负极等)是驱动增长的核心因素 [17] - 欧洲热泵库存去化+政策支持,产业链有望回暖 [21] - 2024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充电桩建设空间广阔 [21] - 特锐德公共桩市占率19.2%,位居行业首位 [21] 新能源(光伏) - 光伏玻璃价格上调:2.0mm均价11元/㎡(+4.8%),3.2mm均价19元/㎡(+2.7%) [24] - 全球感光干膜市场规模2024年80.3亿元(+5.3%),2029年预计110.9亿元(CAGR 6.7%) [24] - 阳光电源斩获保加利亚1GWh储能订单,累计签约3.4GWh [24] - 光伏玻璃企业计划减产30%,缓解库存压力 [24] - BC电池效率提升至24.8%,较TOPCon形成1.5%效率代差 [28][30] - 欧洲户储渗透率仅21.5%,工商储渗透率2.3%,需求潜力大 [32] 新能源(风电) - 2025年1-7月风电核准项目105GW(陆风83.5GW+海风4.7GW) [42] - 陆风风机不含塔筒中标均价1624.81元/kW,含塔筒2261.25元/kW [37][39] - 原材料价格下跌:中厚板/螺纹钢/废钢/铸造生铁分别跌0.25%/0.73%/3.67%/8.79% [43] - 欧洲海风需求外溢,国内海缆/管桩企业有望受益 [43][44] 电力设备&AIDC - 奇鋐2025H1营收529.27亿新台币(+66.48%),毛利率25.04% [53] - NVIDIA GB300液冷服务器将带动液冷板、快接头需求提升 [56] - Meta定制ASIC芯片热设计功率达180kW,推动液冷组件需求 [56] 行业数据跟踪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锂电池材料价格:电池级碳酸锂8.15万元/吨(+1.30万元),六氟磷酸锂5.50万元/吨(+0.48万元) [58][64] - 1-6月国内新增充电桩328.2万台(+99.2%),车桩增量比1.8:1 [76] 光伏产品价格 - 多晶硅致密料44元/kg,硅片1.20元/片(182mm),TOPCon电池0.29元/W,组件0.685元/W,价格均持平 [80][83] - 欧洲TOPCon组件均价0.085美元/W,BC组件户用均价0.182美元/W [86]
马斯克对内动刀,超算团队整合,全力投向智驾芯片研发
36氪· 2025-08-15 20:05
车东西8月15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于近日宣布了特斯拉的AI组织架构调整。 此次调整中,原Dojo团队的芯片硬件工程人员并入由Aaron Rodgers领导的自动驾驶硬件部门,芯片软件团队则由Ashok Elluswamy负责,聚焦AI算法优化 与软件集成。 这也是继Dojo项目终止后,马斯克在计算业务上最新的人事调整。 Dojo项目的终止并非突然之举,而是特斯拉AI战略调整的结果。 去年下半年,特斯拉在公开场合已很少提及Dojo,转而强调奥斯汀总部搭建的全新巨型计算机集群Cortex。 Cortex是特斯拉公司部署于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的超级计算集群,主要用于FSD和Optimus的神经网络训练。 该集群于2024年8月正式命名,初期配备超过10万颗英伟达H100和H200芯片。 2025年5月,特斯拉启动Cortex 2.0算力中心建设,采用专门设计的计算架构提升自动驾驶算法训练效率,已部署超过5万块GPU。 可以看出,特斯拉此次将Dojo团队进行整合,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整合资源、提升FSD与Optimus机器人技术的研发效率,并推动"训推一体"芯片战略的落 地。 01.Dojo团队 ...
传特斯拉(TSLA.US)终止Dojo AI项目 部分工程师调到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部门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1:17
公司战略调整 - 特斯拉正在将从事内部芯片和超级计算机项目的工程师重新分配到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项目[1] - 公司终止Dojo AI项目后保留了顶尖人才并将团队成员调配至其他重要项目[1] - Dojo软件开发员工现向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AI负责人Ashok Elluswamy汇报[1] - Dojo半导体工程师现向自动驾驶系统和AI5芯片研发负责人Aaron Rodgers汇报[1] - Dojo固件部门员工被调至安全工程部门由Silvio Brugada领导[1] 人才流动 - 前Dojo负责人Ganesh Venkataramanan离职后创立DensityAI并带走至少20名资深工程师[1] 技术路线变更 - 特斯拉停止内部超级计算机研发因资源分散开发两种AI芯片设计不合理[1] - 公司将使用AI5和AI6芯片训练全自动驾驶和自动驾驶系统[1] - AI5和AI6芯片将应用于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下一代Roadster电动跑车和Optimus机器人[2]
探访世界机器人大会:“一高五难”的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21:37
行业概况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展示200余家企业的1500余件产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数量是去年的近两倍[1] - 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9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1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7.9%[1] - 人形机器人领域加速发展,特斯拉上调2025年Optimus机器人量产预期至最高1万台,摩根大通预计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规模可达约50亿台[2] 技术进展 - 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科大讯飞展示基于大模型的"机器人大脑"平台,融合语音识别、合成、翻译等多模态技术,解决多人交互环境下的语音识别干扰问题[3] - 智平方展示AlphaBot系列机器人,具备34个以上自由度,单臂可承受10公斤负载,能完成物流分拣、饮品制作等复杂任务[3] - 边缘智能技术兴起,英伟达发布多款软硬件产品,包括GROOTN1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和JetsonThor平台,银河通用展出搭载JetsonThor芯片的Galbot机器人[4] 应用场景 - 优必选展示人形机器人、无人物流车和生产线协同作业,通过"群脑网络2.0"技术实现多机协作,提升物料入库、搬运和分拣效率[5]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已在汽车厂完成第一阶段实训,提升关节稳定性、电池续航、定位导航等核心技术,适配分拣、车辆组装等复杂工作[8] - 宇树科技和加速进化公司分别展示机器人格斗和足球表演,体现娱乐性和对抗性,吸引大量观众关注[7] 商业化挑战 - 人形机器人面临"一高五难"问题,包括门槛高、软件算法难、软硬解耦难、知识积累难、人才聚集难、安全应用难[7] - 技术成熟度不足,简单如"倒水"操作需涉及定位、语义理解、感知和控制等多技术协同,商业化落地仍处早期阶段[8] - 价格限制普及,宇树科技UnitreeR1售价3.99万元起,虽较此前降低但仍高于消费者心理预期,需产业链协同降低成本[8][9]
人形机器人电池的技术、生态与经济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3:13
人形机器人行业概况 - 人形机器人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相关企业融资活跃,估值达上百亿元,互联网大厂成为重要资方 [2]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63.39亿元,2035年将增长至380亿美元(高盛预测) [2] - 当前增长驱动力来自制造业、物流仓储等场景的自动化需求,特斯拉计划部署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执行焊接、搬运任务 [2] - 未来45%市场空间将集中于家庭服务与医疗康养场景 [2] - 国内极氪、美的、北汽、比亚迪等制造企业正探索人形机器人在产线的应用 [2] 电池技术的关键作用 - 电池是人形机器人的"心脏",决定其经济性、实用性和应用边界,厂商态度从观望转向积极布局 [3] - 宁德时代、欣旺达、国轩高科等头部电池企业已将人形机器人纳入技术布局范畴 [3] - 电池占人形机器人成本约1%(特斯拉Optimus电池成本2180元,占比0.5%),低于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 [4]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预计500万台,电池需求达12.5GWh(按每台2.5度电计算),相当于25万辆续航500km纯电动汽车的电池量 [4] 电池性能与商业化挑战 - 电池性能直接影响机器人续航、充电频率和工作效率,需从全生命周期成本考量(包括能源消耗、停机时间、维护成本等) [5] - 主流动力电池续航仅3~6小时,频繁充电推高运营成本,成为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障碍 [5] - 天工Ultra机器人完成半程马拉松需更换3次电池,凸显续航短板 [6] - 当前70%人形机器人采用三元圆柱锂电池(能量密度250~300Wh/kg),部分厂商试点磷酸铁锂及半固态/固态电池 [6] 电池技术升级路径 - 欣旺达通过高镍高硅材料创新目标将电芯能量密度提升至350Wh/kg,并布局固态电池(理论能量密度500Wh/kg以上) [6][7] - 2025年或成技术路线分水岭,半固态电池若成本控制在150美元/kWh以下有望率先普及 [7] - 48V电压平台难以满足高负荷动能需求,需向更高电压、更强动力方向升级 [7] - 电池需实现3C级持续放电能力,循环寿命从200次提升至600次以上 [8] - 欣旺达采用全极耳设计降低内阻,开发智能BMS系统提升安全性与动能稳定性 [8] 电池适配性与行业协作 - 现有电池存在电芯一致性差、异形结构适配弱等问题,欣旺达创新"主躯干电池+关节微型电池"混合架构解决空间限制 [9] - 人形机器人电池需平衡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和成本,推动技术向物理化学极限突破 [9] - 欣旺达通过定制化方案聚焦工业和服务高频场景,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加速商业化 [9]
AIDC高景气持续,紧抓布局第二增长曲线公司
华西证券· 2025-08-03 19:1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核心观点 人形机器人 - 国内外企业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AI技术突破推动量产落地 [1][13] - 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市场空间广阔 [1][13] - 重点关注灵巧手和轻量化环节,包括微型丝杠、腱绳、PEEK材料和MIM工艺应用 [15][16] - 受益标的包括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绿的谐波等 [17] 新能源汽车 - 7月新能源汽车交付量保持增长趋势,小鹏、零跑、小米环比增长 [2][18] -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成熟和优质车型供给增加推动行业增长 [2][18] - 重点关注新技术方向如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复合集流体等 [20][21] - 受益标的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璞泰来等 [23][25] 新能源(光伏) - 多晶硅行业节能监察推动产能结构优化 [3][26] - 光伏玻璃企业计划减产30%以改善供应端 [3] - 全球感光干膜市场规模2024年达80.3亿元,预计2029年达110.9亿元 [3][6] - 受益标的包括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福斯特等 [3][26] 风电 - 欧洲海风项目加速发展,漂浮式项目获批 [7][27] - 陆上风电不含塔筒主机中标均价1519元/kW,含塔筒2114.03元/kW [41][42] - 2025年1-6月风电项目核准规模约79GW [43] - 受益标的包括大金重工、东方电缆、金风科技等 [44][48] 电力设备&AIDC - AI发展推动算力需求增长,AIDC产业链受益 [8][52] - 重点关注大功率柴发、高功率密度服务器电源和液冷系统 [8][52] - 海外科技大厂Meta和微软加大资本开支 [52] - 受益标的包括英维克、思泉新材、高澜股份等 [54][55] 行业数据跟踪 新能源汽车 - 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6.4%、26.7% [66] - 6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上升35.9% [72] - 1-6月充电桩新增328.2万台,同比增加99.2% [76] 新能源(光伏) -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44元/kg,环比上涨4.8% [81][87] - N型单晶硅片(182mm)均价1.200元/片,环比上涨9.1% [82][87] - 6月光伏组件出口22.0亿美元,同比下降24.2% [88] - 6月逆变器出口金额9.17亿美元,同比下降0.1% [92] 风电 - 6月风电新增装机量5.11GW,同比减少15.95% [95]
马斯克进军餐饮业?不好好卖车,马斯克卖汉堡干嘛?
搜狐财经· 2025-08-03 08:12
特斯拉进军餐饮业 - 特斯拉首家"餐厅+影院+超级充电站"组合式娱乐中心在洛杉矶好莱坞开业,占地两层,配备80个V4超级充电位与两块13.7米高的LED电影屏幕 [3] - 餐厅设计采用"复古未来主义"风格,灵感来自20世纪50年代汽车影院,提供汉堡、薯条、鸡翅等美式快餐,由主厨埃里克·格林斯潘掌厨 [3] - 消费者可选择在车内、室内或屋顶用餐,工作人员穿溜冰鞋送餐,特斯拉车主可通过车载系统订餐并同步观影 [3] 商业战略分析 - 借鉴奔驰2016年北京三里屯体验店模式,通过餐饮场景增强品牌忠诚度与客户黏性 [6] - 餐厅作为科技展示窗口,可穿插展示Optimus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强化品牌科技形象 [9] - 餐饮服务被纳入特斯拉新能源生态系统,与充电设施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用户体验 [10] 长期战略意义 - 若模式成功,可能在全球超级充电站推广餐厅网络,扩大品牌影响力并吸引潜在客户 [12] - 用户消费数据可反哺自动驾驶算法优化和娱乐系统内容推荐,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2] - 通过差异化服务构建竞争壁垒,将品牌从汽车制造商升级为生活方式服务商 [6][12]
汽车行业周报:多款机器人集结WAIC大会,特斯拉机器人量产版将采用全新OptimusV3设计-20250729
华鑫证券· 2025-07-29 2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汽车行业“推荐”评级 [8][4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款机器人在 WAIC 大会真机展示,Optimus V3 设计基本完成,机器人板块有望开启上升行情 [5] - 上海发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商业化运营进一步加速 [7] - 持续看好汽车行业,人形机器人带来新机遇,推荐相关标的 [8][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及估值水平 A 股市场汽车板块本周表现 - 中信汽车指数涨 1.2%,落后大盘 0.5 个百分点,位列 30 个行业中第 23 位 [15] -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销售及服务、摩托车及其他细分板块有不同涨幅,新能源车指数涨 4.2%,智能汽车指数涨 1.2%,人形机器人指数跌 2.3% [16] - 近一年汽车、新能源车、智能汽车涨跌幅分别为 45.4%、43.1%、32.3%,相对大盘收益率分别为 +24.6pct、+22.3pct、+11.6pct [16] - 重点跟踪公司中,天普股份、神驰机电、德迈仕涨幅居前,英利汽车、华达科技、新泉股份跌幅居前 [20] 海外上市车企本周表现 - 14 家海外整车厂涨跌幅均值为 3.5%,中位数为 2.8%,蔚来、丰田汽车、大众汽车表现居前,理想汽车、特斯拉、LUCID 表现靠后 [21] 汽车板块估值水平 - 截至 2025 年 7 月 25 日,汽车行业 PE(TTM)为 36.4,位于近 4 年以来 57.1%分位;PB 为 3.0,位于近 4 年以来 94.4%分位 [24] 北交所汽车板块表现 北交所行情跟踪 - 本周北证 50 涨 2.8%,华鑫北证指数涨 3.5% [29] - 近一年北证 50、华鑫北证指数涨跌幅分别为 110.3%、30.4%,相对沪深 300 收益率分别为 +89.5pct、+9.6pct [29] 北交所汽车板块表现 - 23 家北交所汽车板块公司涨跌幅均值为 1.0%,中位数为 1.3%,三祥科技、同力股份、建邦科技表现居前,九菱科技、同心传动、威贸电子表现靠后 [31] 行业数据跟踪与点评 周度数据 - 7 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 4.0 万辆,同比增长 1%,较上月同期下降 6%;第二周日均零售 4.8 万辆,同比增长 11%,较上月同期下降 4%;第三周日均零售 5.8 万辆,同比增长 17%,较上月同期下降 20% [35] - 7 月 1 - 20 日,全国市场零售 97.8 万辆,同比增长 11%,较上月同期下降 1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1188 万辆,同比增长 11% [35] - 7 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日均批发 3.9 万辆,同比增长 39%,较上月同期增长 0%;第二周日均批发 4.6 万辆,同比增长 31%,较上月同期下降 12%;第三周日均批发 5.8 万辆,同比增长 8%,较上月同期下降 17% [36] - 7 月 1 - 20 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 96.0 万辆,同比增长 22%,较上月同期下降 1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 1424 万辆,同比增长 13% [37] 成本跟踪 - 本周钢铁、铜、铝、橡胶价格均有下降,7 月 21 日 - 7 月 25 日,钢铁、铜、铝、橡胶、塑料均价分别为 0.39/7.98/2.08/1.17/0.71 万元/吨,周度环比分别为 +5.3%/+1.9%/+1.3%/+2.5%/+0.1% [40] 行业评级 - 人形机器人方面,丝杠赛道推荐双林股份、嵘泰股份等;线性关节总成推荐双林股份等;灵巧手相关微型丝杠推荐雷迪克等;内螺纹磨床投资机会推荐双林股份等;传感器推荐开特股份等 [44] - 整车建议关注与华为有深度合作的赛力斯、江淮汽车等;汽车零部件关注轻量化、内外饰、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北交所等成长性赛道相关标的 [45] 公司公告、行业新闻和新车上市 公司公告 - 雷迪克以自有资金 4000 万元受让日照益清合伙财产份额 3000 万元,持有其 30%出资额,间接持有岐山北方机械 20%股权权益,已完成支付和工商变更登记 [47] - 华培动力拟用自有资金 1000 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华培具身,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开展传感器业务在具身智能和工业领域布局 [48][49] 行业新闻 - 特斯拉就路易斯安那州直销禁令诉讼达成和解 [53] - 比亚迪计划将超豪华品牌仰望引入欧洲市场 [54] - Joby 计划 2026 年初启动商业飞行服务 [55] - 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原定对日本 25%对等关税税率下调至 15%,日本向美国投资 5500 亿美元并开放市场 [55] - 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56] - 6 月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份额再创新高,销量同比增长 47.5%至 65110 辆,市场份额从 5 月的 5.4%增至 5.5% [57] 新车上市 - 2025 年 7 月 22 日,吉利汽车领克 Z20 上市,为 A 级纯电 SUV,纯电续航 430km(CLTC),售价 10.99 - 12.19 万元 [59] - 2025 年 7 月 24 日,零跑汽车 B01 上市,为 A 级纯电轿车,纯电续航 430 - 650km(CLTC),售价 8.98 - 11.98 万元 [59] - 2025 年 7 月 24 日,比亚迪汽车海狮 06 新能源上市,为 B 级插混/纯电 SUV,插混纯电续航 121 - 170km(CLTC),纯电续航 520 - 606km(CLTC),售价 13.98 - 15.68/14.38 - 16.38 万元 [59]
特斯拉深陷焦虑漩涡:新布局真能拯救下滑销量?
环球网· 2025-07-29 13:52
公司动态 - 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表示公司即将迎来"关键转折时刻" [1] - 莫拉维特别提到内华达州工厂生产的Semi电动卡车是特斯拉使命关键部分 [3] - 特斯拉展示了没有方向盘的双座自动驾驶汽车"Cybercab"和Optimus机器人 [4] - 莫拉维领导的约6000人工程团队正同时推进多个项目 [4] 产品与技术 - 特斯拉核心业务包括自动驾驶、Robotaxi、Optimus人形机器人及Semi电动卡车 [3] - 6月已开始生产更平价新款电动车,外形类似Model Y [3] - 正在得州奥斯汀提供有限数量的Model Y载客试乘服务 [4] 市场表现 - 特斯拉核心汽车业务面临挑战,因车型老化导致全球多个关键市场销量下滑 [3] - 加州销量已连续七个季度下滑 [3] - 特朗普终止联邦税收抵免和监管改革变化冲击公司收入利润 [3] 战略规划 - 优先在9月底税收优惠到期前多销售现有车型 [3] - 新款电动车要今年稍晚全面上市 [3] - 马斯克强调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是特斯拉未来 [4]
爆了!十倍大牛股诞生
格隆汇APP· 2025-07-28 17:4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窄幅震荡,上证指数涨0.12%,深证成指涨0.44%,创业板指涨0.96% [1] - 上纬新材连续10个20CM涨停板,年内累计涨幅超10倍,成为A股2025年以来首只10倍股 [1][3] - 铜箔/覆铜板、PCB、复合集流体、影视院线、国防军工、化学制药等行业涨幅居前 [5] 机器人行业动态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展示60款以上智能机器人,包括中坚科技、青龙V3.0、智元灵犀X2-Pro等产品 [9] - 人形机器人从"纯炫技"转向"真干活",实现精准递物、叠衣服、分拣快递等实际应用场景 [13][15] - 智元机器人与百事可乐联合发布"百事酷宝"机器人,搭载灵犀X2技术内核 [12] - 宇树科技发布Unitree R1人形机器人,起售价3.99万元,具备26个关节和运动能力 [23] - 字节跳动发布GR-3 VLA模型和ByteMini双臂机器人,支持复杂语言理解与柔性物体操作 [24] 产业链投资逻辑 - 机器人行业从0-1阶段转向1-N阶段,整机厂商业化加速带动产业链投资机会 [16] - 智元、宇树科技等主机厂筹备上市,推动机器人投资热潮向产业链各环节扩散 [17] - 特斯拉Optimus预计2025年进入中国C端市场,目标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 [21][22] - 国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替代需求强烈,技术突破企业有望受益 [30] 指数基金表现 - 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规模达19.68亿元,为场外跟踪该指数的最大产品 [32] - 该基金年初至今涨15.65%,近一年涨55.83%,跑赢基准和沪深300指数 [33][34]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汇川技术(9.43%)、科大讯飞(9.17%)、石头科技(4.76%)等 [32] - 基金管理人自持1000万份A类份额,锁定3年,显示长期看好AI+机器人产业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