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创工艺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铜师傅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持股5%以上境外主要股东中境内主体具体情况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21:31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对铜师傅等10家企业出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 [1] - 铜师傅已于2025年5月9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证监会补充材料要求 - 要求说明持股5%以上境外主要股东中境内主体的具体情况 包括Shunwei Ventures III与天津金米投资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1] - 要求补充说明股东股权代持形成原因、演变情况及合法合规性 [1] - 需澄清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是否涉及外资禁止或限制准入领域 [1] - 需披露公司数字产品用户信息收集规模及数据安全措施 [1] - 要求说明股东人数计算方式及依据 [2] - 需核实拟参与"全流通"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质押或冻结情形 [3] 公司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总收入计 公司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份额达35% 排名第一 [3]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在天猫及京东铜质文创产品类别中保持第一 [3]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铜质文创产品收入分别为4.80亿元、4.88亿元、5.51亿元人民币 [3] - 铜质文创产品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从2022年95.4%增至2024年96.6% [3]
铜师傅:业绩增速“跑输”行业均值,估值突遭“血崩”|IPO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5-21 22:27
公司概况 - 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铜质文创产品的原创设计与研发,铜质产品占营收比例超95% [2][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3亿元、5.06亿元、5.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54%;净利润分别为5693.8万元、4413.1万元、7898.2万元,呈现波动 [3] - 铜质摆件为核心产品,占营收比例从85.1%提升至87.2%,铜雕画占比从10.3%降至9.4% [4] 市场地位与行业对比 - 2024年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份额达35%,位列第一 [4] - 2019-2024年行业规模从11.08亿元增至15.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21%,公司营收增速6.54%低于行业2.67个百分点 [5] - 铜质摆件细分市场2019-2024年规模从8.32亿元增至12.34亿元(年均增长10.36%),公司该业务增速7.85%低于行业2.51个百分点 [5] 估值变动 - 2021年7月估值达26.14亿元(增资价格328.28元/股) [6][7] - 2022年12月估值暴跌至16亿元(转让价格28.07元/股),跌幅38.26% [8][9] - 2024年12月股权转让价格进一步跌至4.16元/股,较2022年12月价格下跌超85% [11] 股权结构 - 创始人俞光持股26.27%为最大股东,顺为资本持股13.39%,天津金米持股9.56% [6][7] - 2022年欧之福以28.07元/股转让全部股权给上海如码等方 [8][9] - 2024年王佳莹以4.16元/股转让股权予金丽华 [11]
雷军要圆文创梦!铜师傅冲刺IPO:97%营收靠铜,第二曲线“难产” | BUG
新浪财经· 2025-05-14 09:07
核心观点 - 铜师傅作为铜文创工艺第一品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获雷军系资本支持 但业务单一性和线上渠道依赖构成主要上市隐忧 [2] - 公司试图通过IP授权和材质跨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但供应链管理和收入稳定性仍存挑战 [9][11] - 雷军通过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合计持股22.99% 成为实际第二大股东 显示其对传统工艺商业化前景的看好 [16][1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3亿/5.06亿/5.71亿元人民币 呈现稳步增长 [6] - 同期毛利率32.2%/32.4%/35.4% 净利润5693.8万/4413.1万/7898.2万元 2023年出现利润下滑 [6] - 铜质文创产品收入占比从95.4%提升至96.6% 其他业务合计占比不足5%且波动较大 [7][8] 业务结构 - 核心铜质产品收入从2022年4.8亿增至2024年5.51亿 但导致抗原材料价格波动能力弱 [7][9] - 木质文创产品线2022年被砍 银质产品年波动超25% 新试水的黄金文创仅贡献0.2%收入 [8] - 塑料潮玩作为潜在增长点 收入占比从0.7%提升至2.5% 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8] IP运营与渠道 - 原创IP数量2023年同比下降7% 对收入贡献从94.1%降至88.3% 开发稳定性不足 [11] - 已获取国家博物馆 漫威 《流浪地球》等知名IP授权 但授权维护存在不确定性 [11][12] - 线上直销渠道占比70.5% 经销商打款额从0.11亿骤降至0.05亿 反映渠道控制力失衡 [14] 股东结构 - 创始人俞光持股26.27% 雷军系通过顺为资本(13.39%)和小米集团(9.56%)合计控制22.99%股权 [16][17] - 2017-2018年累计完成4.2亿融资(A轮1.1亿+B轮3.1亿) 主要来自雷军系资本 [17][20] - 曾为小米上市定制"纯铜米兔"等产品 显示与小米集团的深度合作关系 [20]
杭州“铜师傅”冲刺港股IPO
每日商报· 2025-05-14 06:20
公司概况 - 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主板挂牌上市[2] - 公司是国内铜质文创品牌头部企业,产品线已拓展至塑胶潮玩、银质文创及黄金文创等多元材质品类[1] - 创始人俞光持有公司约26.27%表决权,雷军系为第二大股东(顺为13.39%+小米天津金米9.56%)[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03亿元、5.06亿元和5.7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2.8%[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44亿元和0.79亿元,2024年净利润率回升至13.8%[2]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份额达35.0%,线上市场份额44.1%[2] 业务模式 - 收入93.7%来自原创自研IP,已获得1575项艺术著作权及285项外观设计专利[4] - 2024年SKU达2485款,当年新增574款,研发投入占比4.9%(2820万元)[4] - 线上直销渠道(天猫/京东/抖音)贡献70.5%收入,全渠道线上占比77.2%[2] 渠道布局 - 截至2024年底拥有9家直营店和68家授权经销商门店,覆盖杭州/苏州/成都等地[3] - 未来三年计划新增30家直营店,重点布局北京/上海/西安/福州等城市[3] 募资用途 - 资金将用于产品开发、产能提升及渠道拓展,包括建设研发中心(2026年动工)[5] - 计划增聘100名员工,收购3D建模软件及多材质3D打印机等设备[5] 行业动态 - 港股一季度IPO集资额达187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近四倍[5] - 公司获得顺为资本、小米、凯辉基金等机构累计1.62亿元投资[3]
港股IPO持续火爆!一日4家公司递表,130家企业排队中
证券时报· 2025-05-12 22:28
港股IPO市场概况 - 截至4月30日,港交所主板上市申请处理中130家,已上市19家,待上市18家,其他状态14家,总计181家 [1][2] - 5月以来有8家公司递表港交所,仅5月9日单日就有4家集中递表 [2] - 2025年一季度港股IPO集资额达187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近四倍,17家公司上市使香港位列全球五大新股市场 [7] 拟上市公司行业分布 - 当前赴港上市企业以"硬科技+新消费"为主流方向 [3] - 4月受理的42宗申请中,主板32家、GEM板3家、第二十章规则申请7家 [2] 典型企业案例 铜师傅(新消费) - 中国铜质文创工艺品市场占有率35%排名第一,在线客单价超750元 [3] - 通过传统文化设计重构形成全国领军品牌,产品定位博物馆级工艺与收藏级艺术品 [3] 泽景电子(硬科技) - 中国智能座舱HUD解决方案先行者,覆盖20+主机厂客户 [3][4] - 2022-2024财年收入复合增长率64.3%,解决方案交付量增长3倍 [4] - 率先实现DLP技术AR-HUD量产,推动交互系统从2D向3D/AR升级 [4] 中鼎智能(智能物流) - 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收入排名第四,工业领域第二,新能源锂电领域第一 [4] - 核心产品集成智能管理软件与堆垛机、机器人等设备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4] 富友支付(金融科技) - 中国综合数字支付服务市场第八名,份额0.8%(2024年TPV 268.6万亿元) [5] - 首批获跨境外汇支付许可,收单服务与跨境支付产品为行业首创 [5] 重点IPO项目 - 宁德时代拟募资307亿港元(超额配售可达406亿港元),规模接近快手2021年IPO的412.76亿港元 [7] - 该项目将超越美的集团2024年306.68亿港元的募资纪录 [7] 市场驱动因素 - AI技术突破修复市场情绪,2025年新股首日破发率28%显著低于2024年的50% [8] - 美联储降息周期下南向资金与外资共同流入改善流动性 [8] - 预计全年IPO募资规模或达170-200亿美元,恢复至疫情前40%-50%水平 [8]
港美股看台|港股IPO持续火爆!一日4家公司递表,130家企业排队中!
证券时报· 2025-05-12 22:24
港股IPO市场概况 - 赴港上市的公司数量显著增加,仅5月9日就有4家公司同时递表港交所 [1][4] - 截至4月30日,港交所处理中的上市申请达130家,已上市19家,待上市18家,主板申请占主导地位 [2][3] - 4月港交所受理的上市申请包括32家主板、3家GEM和7家根据《主板上市规则》第二十章递交的申请 [3] - 5月以来已有8家公司递表,显示市场持续活跃 [4] 拟上市公司行业分布与特点 - 当前赴港上市公司以"硬科技+新消费"为主流方向 [6] - **铜师傅**:新消费领域龙头,中国铜质文创工艺市场份额35%,客单价超750元,定位高端文化艺术品市场 [6][8] - **泽景电子**:硬科技代表,智能座舱HUD解决方案提供商,客户覆盖20+主机厂,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64.3%,AR-HUD技术领先 [8] - **中鼎智能**: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商,中国新能源锂电领域物流解决方案市占率第一,工业领域排名第二 [10][11] - **富友支付**:数字支付平台,中国综合支付市场排名第八(份额0.8%),TPV达268.6万亿元,曾于2024年递表 [12] 港股IPO市场动态与趋势 - 一季度港股IPO募资额达187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近四倍,17家公司上市 [14] - 宁德时代即将上市,拟募资307亿港元(超额配售可达406亿港元),规模接近快手2021年IPO水平 [15][16] - 市场复苏驱动因素:AI技术突破提振市场信心、美联储降息改善流动性、新股首日破发率降至28%(2024年为50%) [17] - 预测2025年港股IPO募资额或达170-200亿美元,恢复至疫情前40%-50%水平,超大型A股公司或推动规模提升 [17]
IPO周报 | 沪上阿姨、博雷顿登陆港交所;绿茶餐厅上市在即
IPO早知道· 2025-05-11 20:45
沪上阿姨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89",发行2,411,340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获3616.83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57倍认购,引入盈峰集团和华宝股份作为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921.55万美元,发行价每股113.12港元,募集资金总额2.73亿港元[3] - 旗下拥有「沪上阿姨」、「沪咖」、「轻享版」三大品牌,2024年3月推出"茶瀑布"产品线,截至2024年12月31日门店数量达9,176家,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截至2025年4月18日门店增至9,367家,茶瀑布门店达395家[3][4] - 2024年门店分布中一线城市占比7.5%,新一线20.7%,二线21.4%,三线及以下50.4%,在中国北方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排名第一,全国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排名第三[4] - 2022-2024年GMV分别为60.68亿元、97.32亿元、107.36亿元,营收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32.8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4.16亿元、4.18亿元[5] 博雷顿 - 公司于2025年5月7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1333",发行1300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获198.72倍认购,引入欣旺达和长风基金作为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6350万港元[7][8] - 作为电动工程机械提供商,产品包括3-7吨电动装载机和90-135吨电动宽体自卸车,2024年在中国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市场份额18.3%(排名第三),新能源装载机市场份额3.8%(排名第七)[8] - 2022-2024年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从59台增至307台(CAGR 128.1%),电动装载机出货量从326台增至450台(CAGR 17.5%),连续三年在电池容量超650kWh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排名第一[9] 绿茶集团 - 公司计划2025年5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31",发行168,364,000股股份,发行价每股7.19港元,预计市值48.42亿港元,募集规模超12亿港元,引入8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8733万美元[11][12] - 截至2024年4月28日拥有493家餐厅,覆盖中国21个省份,2024年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量排名第三,按收入排名第四,2022-2024年餐厅数量从276家增至465家(CAGR 29.8%)[12] - 2024年新开120家餐厅,计划2025-2027年分别新开150家、200家、213家餐厅,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2.96亿元、3.50亿元[13] 英矽智能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更新港交所招股书,拥有全球领先的生成式AI驱动药物发现平台Pharma.AI,包含Biology42、Chemistry42、Medicine42和Science42四大模块,截至2025年5月6日已产生超20项临床或IND申报阶段资产,三项资产授权国际制药公司合约总价值超20亿美元[16][1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015万美元、5118万美元、8583万美元,毛利率分别为63.4%、75.4%、90.4%[18] 铜师傅 - 公司于2025年5月9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作为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品牌,2024年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份额35%(排名第一),线上市场份额44.1%,2022-2024年天猫和京东铜质文创产品类别排名第一[20] - 2022-2024年SKU分别为2137款、2296款、2485款,线上客单价超750元,线上直销收入占比70.6%、69.9%、70.5%,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1575项艺术著作权和285项外观设计专利[20][2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03亿元、5.06亿元、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44亿元、0.79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1.3%、8.7%、13.8%[22] 泽景 - 公司于2025年5月9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作为智能座舱视觉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在中国HUD解决方案市场份额16.2%(排名第二),W-HUD和高性能AR-HUD解决方案销量均排名前三[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22个汽车主机厂客户,累计定点超90款车型,出货量超150万套,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4亿元、5.49亿元、5.78亿元(CAGR 64.3%),毛利率分别为22.6%、25.6%、27.3%[25][26] 恒瑞医药 - 公司于2025年5月5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含19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90多款候选新分子实体创新药,2024年收入280亿元(2014年起CAGR 14%),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22年38.1%提升至2024年46.3%[28][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临床团队覆盖约5000名研究者,开展约400项临床试验,销售团队约9000人,覆盖中国22000家医院和200000家药店,2022-2024年净利润率分别为17.9%、18.7%、22.6%[29][30] - 2025年Q1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20.14%),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36.90%)[30]
新股消息 | 铜师傅递表港交所 2024年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按总收入计位列第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5-10 15:53
市场地位与行业格局 - 公司是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的领先品牌,2024年市场份额达35%[2] - 铜质文创产品市场集中度高,前三大参与者合计占71.9%市场份额[2] - 公司在天猫及京东平台的铜质文创产品类别连续三年(2022-2024)排名第一[5] 产品结构与收入构成 - 铜质文创产品是核心品类,2022-2024年收入占比持续提升(95.4%→96.3%→96.6%)[5] - 铜质摆件贡献最大,2022-2023年分别占收入85.1%和未披露比例[5] - 塑胶潮玩收入增长显著,从2022年328.6万元增至2023年1330.4万元[5] 财务表现 - 总收入持续增长,2022-2024年分别为5.03亿/5.06亿/5.71亿元人民币[6] - 年内利润呈现波动,2022-2024年分别为5693.8万/4413.1万/7898.2万元[6] - 毛利率保持稳定,2022-2023年分别为32.2%和32.4%[8] 研发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4年底拥有1583项知识产权(含1575项艺术著作权)[8] - 研发团队规模达119人,2023年研发开支同比增长52.3%至2863.8万元[8] - 产品SKU数量持续扩充,2022-2024年从2137款增至2485款[9] 销售渠道 - 线上渠道占比超75%,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22年80%→2024年77%)[9] - 线上直销和经销是主要销售模式,三年平均贡献收入79%[9]
铜师傅冲刺港交所: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第一品牌,2024年营收超5.7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5-10 10:18
公司概况 - 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9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2] - 公司成立于2013年,以铜为核心材质,逐步拓展至塑胶潮玩、银质文创产品及黄金文创产品等多元材质品类 [2]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SKU分别为2137款、2296款和2485款,每年新上线SKU分别为464款、382款和574款 [3]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和线上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份额分别为35%和44.1%,均位列第一 [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在天猫和京东上的铜质文创产品类别排名第一,线上客单价均高于750元 [5] 销售渠道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线上直销收入占比分别为70.6%、69.9%和70.5%,线上渠道总收入占比分别为80.9%、79.2%和77.2%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线下直营网络覆盖9家门店,授权线下经销商运营68家门店 [6] 研发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得1575项艺术著作权、285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版权及2项发明专利 [6] - 公司研发团队由119名研发人员组成,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880万元、2860万元和2820万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3.7%、5.7%和4.9% [6]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03亿元、5.06亿元和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44亿元和0.79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1.3%、8.7%和13.8% [7]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获得顺为资本、小米、光信资本、凯辉基金等知名机构投资 [8]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开发、产能提升、销售渠道加强、数字化升级及营运资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