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规级激光雷达

搜索文档
禾赛科技赴港上市备案获批
经济观察报· 2025-08-27 10:00
(原标题:禾赛科技赴港上市备案获批) 2025年8月26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已确认禾赛科技(Hesai Group)提交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材料。 根据备案通知,禾赛计划发行不超过5123.62万股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这意味着,继2023年赴美纳斯达克上市后,这家国内激光雷 达龙头企业,正推动在港股市场的再度融资与流通。 证监会备案文件明确,禾赛需在发行上市过程中严格遵守境内外法律法规,并在上市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向监管部门报告情况;若12个月内未能 完成发行,继续推进的则需更新备案材料。备案通知同时强调,这一确认并不意味着对公司证券价值、投资收益或材料真实性作出实质性判断。 自2014年成立以来,禾赛科技始终是国内激光雷达赛道的代表性企业。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产品聚焦自动驾驶和高级辅助驾驶(ADAS),并延 伸至机器人和工业场景。2023年登陆纳斯达克,被称为"全球激光雷达第一股"。 过去两年间,禾赛不断扩大车规级激光雷达的前装量产,客户涵盖理想、蔚来、小鹏等主流自主品牌,也包括博世、采埃孚等国际供应商。2025 年二季度,禾赛交出一份超预期的财报:当季营收7.064亿元,同比增长53.9%;净 ...
图达通更新招股书:新增三家国有主机厂等多个定点,毛利率已转正并增至12.6%
IPO早知道· 2025-08-26 12:04
成立于 2016年的图达通是 全球首家实现量产的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 ,也是 全球首家实 现为具备激光雷达标准配置的车辆累计部署 10,000台车规级激光雷达的厂商 。 目前,图达通还是 全球唯一同时拥有 1550nm和905nm双路线量产成熟的激光雷达企业 。 此外, 图达通 新一代纯固态激光雷达蜂鸟 D1 使其 成为全球首批将纯固态技术引入乘用车前装量产领域的 企业。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 2024年 图达通 交付总计约 230,000台车规级激光雷达,于往绩记录期间 ( 2022年至2024年、以及今年第一季度) ADA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累计销售收入全球排名第二 , 中国 市场份额为 20.7%。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Seyond Holdings Ltd. (以下简称 "图达通")于2025年8月26日更新招股 书,继续推进港交所 De-SPAC 上市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图达通的客户结构持续优化,覆盖 从车载到机器人 等各个领 域。 在乘用车领域,图达通进一步深 ...
湖北万亿汽车产业集群加速链式跃升 打造智联生态冲击“双百万”目标
长江商报· 2025-06-23 08:44
湖北汽车产业现状 - 湖北新能源汽车产能占全国11.3%,智能网联专利占全国14.6% [1] - 全省拥有25家整车企业、24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产能近400万辆,2024年汽车产业营收规模突破万亿 [2] -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企业超过300家,新能源整车企业19家,已建成新能源汽车产能175万辆 [2] "武襄十随"黄金走廊发展 - "武襄十随"产业集群以武汉为"智脑"、襄阳为"试验田"、十堰为"重装基地"、随州为"专用车先锋",形成全国唯一覆盖全系列车型的产业集群 [3] - 该走廊集聚25家整车企业、2000余家零部件厂商,2024年智能网联汽车产量突破80万辆 [3][5] - 汽车产业智能化率从2019年的12%跃升至43%,带动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2.8万亿元 [5]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武汉"车谷+光谷"协同模式推动车规级芯片本地配套率从2023年的18%提升至35%以上 [4] - 随州专汽通过数字化改造,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压缩至15天,1—5月出口量达5.2万辆,新能源车型占比首次突破40% [4][5] - 十堰焊接自动化率提升至98%,襄阳固态电池项目年产能达20GWh,商用车新能源重卡市场份额从12%跃升至29% [5] 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 - 湖北提出"双百万"目标:2025年东风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销100万辆,"湖北造"新能源车年产量100万辆 [2] - 2024年湖北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提升至31.4%,力争2027年整车产量突破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0%以上 [6][8] - 湖北计划2025年L2级及以上级别新车销量占全省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80%以上 [7] 智能网联与软件产业布局 - 武汉经开区签约13亿元智能网联项目,重点发展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软件等领域 [6] - 光谷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产业园揭牌,目标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7] - 湖北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 [7]
127岁顶级985,专业做VC,专心做生态
36氪· 2025-05-06 11:27
北京大学校庆与历史贡献 - 北京大学迎来127周年校庆,自1898年创立以来始终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旗帜,为国家培育无数人才 [1] - 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策源地,孕育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理念,鲁迅"立人"思想,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1] - 北大在科技领域贡献显著,参与"两弹一星"科研攻关,培养出于敏、王选、屠呦呦等杰出科学家 [1] 北大校友在科技与商业领域成就 -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康德新药董事长李革、蔚来创始人李斌、新东方俞敏洪等均为北大校友 [2] - 风险投资领域北大校友云集,包括松禾资本厉伟、真格基金王强、IDG资本崔广福等 [2] - 创投圈已形成"北大系天团",校友们在资本领域推动创新创业 [3] 北大校友企业IPO案例 - 胜科纳米创始人李晓旻(北大微电子专业)带领公司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半导体检测领域标杆企业 [4][5] - 图达通(激光雷达制造商)创始人鲍君威(北大物理系)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募集5.5亿港元 [7] - 纳芯微(芯片企业)由北大校友王升杨创立,已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现计划赴港发行H股 [7] 北大校友在创投领域的布局 -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北大社会学系)2016年成立蔚来资本,投资宁德时代、图达通等企业 [9][10][11] - "并购女王"刘晓丹(北大政治学/法学)创办晨壹投资,参投比亚迪半导体等龙头企业 [12] - 峰瑞资本李丰、华盖资本许小林等众多顶级投资人均为北大校友 [13] 北大在创投领域的机构布局 - 2018年北大开始筹备科技成果转化基金,2020年正式成立"元培基金" [15][16] - 2023年成立燕缘创投,聚焦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早期项目投资 [16] - 燕缘创投已投资银河通用机器人、国测量子等北大科研团队项目 [17] 北大科技创新生态建设 - 2025年北大提出"涵育一流生态,服务科教强国"发展主题,推进有组织科研和转化 [18][20] - 北大临港科创中心试点"拨改投"模式,为早期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19] - 筹建燕缘孵化器,计划举办燕缘国际科创大赛,打造系统化科创资源平台 [21] - 北大校友会推动"燕缘科创生态"建设,邀请校友参与科创领域共建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