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过半营收依赖“石化基因”,胜软科技凸显现金流“隐忧”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独立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市场第二大参与者,2024年市场份额2.3% [14] - 在智慧油气田解决方案市场前五名中是唯一的独立服务商,市场份额1.9% [14] - 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领域市场份额均低于0.1%,竞争格局分散 [1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91亿元、5.02亿元及5.25亿元,2023年增速28.4%但2024年下滑至4.7% [16][17] 财务表现与结构性问题 - 2022-2024年资产负债率从63%降至51.6%,2025年前四个月进一步降至44.4% [18] - 2025年初现金6700万元无法覆盖2.33亿元短期流动负债 [6][18]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0.54亿元及0.59亿元,但2025年前四个月亏损0.21亿元 [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2年净流出800万元改善至2024年净流入3300万元 [18] 客户集中度与应收账款风险 - 2022-2024年对中石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4.9%、51.4%及51.6% [19] - 同期前五大客户收入合计占比84.3%、64.3%及70.3% [1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从2022年3.18亿元增至2024年4.62亿元,占资产总值比例从53.9%升至67.5% [20] - 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278天恶化至2025年前四个月的1662天 [5][20] 公司治理与历史问题 - 2021年以来有5次会计差错更正,涉及2020-2022年关键财务指标调整 [10] - 2025年连续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从立信换为毕马威华振再换为信永中和 [11] - 创始人徐亚飞及财务总监范勇曾因财务管理问题被监管部门警告 [10] - 徐亚飞直接持股40.81%,其女徐阳2024年底获任执行董事 [9][12] 业务模式与竞争格局 - 聚焦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三大赛道 [14] - 与石化盈科(中石化旗下)相比,在智慧油气田市场份额1.9% vs 7.9% [15] - 相比昆仑数智(中石油旗下),优势在于独立第三方身份和多能源企业客群覆盖 [15] - 在智慧城市领域市场份额<0.1%,远低于航天宏图的0.3% [15] 上市历程与挑战 - 2015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2023年6月向北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请 [10] - 2024年8月主动撤回北交所申请,11月终止上市进程 [10] - 2025年1月首次向港交所递表,7月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 [10] - 北交所问询重点关注客户依赖风险、毛利率合理性及收入确认合规性 [10]
新股前瞻 智慧能源解決方案行业龙头,胜软科技再次“上表”
金融界· 2025-07-31 13:1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智慧油气田解决方案市场的最大独立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4.9%,也是工信部认定的49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专注能源行业的唯一代表[1] - 公司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15.9%,净利润复合增速25.66%,2025年前4个月收入增速下滑至4.07%,净亏损扩大至0.2亿元[1]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及等价物0.67亿元[1]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分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65.4%)、智能制造解决方案(9.6%)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25%)三大板块[2] -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分为油气勘探、石油工程、油气开采、油气生产、安全环保及经营管理六类[2] - 2022-2024年智慧能源业务收入占比从85.9%降至65.4%[2]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2025年前4个月增长112.8%,收入占比提升12.8个百分点至25%,累计完成项目超过330个[3][4]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4个月毛利率为24.6%,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较2022年下降16.8个百分点[5] -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毛利率从42.7%降至26.9%,下降15.8个百分点[5] - 2022-2024年净利率从9.6%提升至11.3%,ROE分别为17.25%、20%及17.9%[5][6] - 2022-2024年三年累计净利润1.51亿元,2024年应收款占比收入高达91.4%[8] 客户情况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贡献常年高于70%,2025年前4月为73.5%,最大客户占比37.9%[4] - 2022-2024年客户数量分别为268名、407名及403名,2025年前4个月有76名客户[4]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市场规模324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19.1%,预计2029年达669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15.6%[7] - 中国中小型制造商数智化转型市场预计2029年达2.28万亿元[7] - 中国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市场2024年规模2.83万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16.3%,预计2029年达3.99万亿元[7] - 公司在智慧油气田解决方案独立解决方案市场以4.9%份额居首,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整体市场以2.3%份额居第二[7]
智慧能源解決方案行业龙头,胜软科技再次“上表”
智通财经· 2025-07-31 12:37
公司概况 - 胜软科技是中国智慧油气田解决方案市场的最大独立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4.9%,同时也是工信部认定的49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专注能源行业的唯一代表 [1] - 公司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15.9%,净利润复合增速25.66%,2025年前4个月收入增速下滑至4.07%,净亏损扩大至0.2亿元 [1]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及等价物0.67亿元,银行贷款0.42亿元 [1][8] 业务结构 - 公司三大业务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65.4%)、智能制造解决方案(9.6%)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25%) [2] -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分为六类:油气勘探、石油工程、油气开采、油气生产、安全环保及经营管理解决方案 [2]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覆盖产业园区、应急指挥和政府事务三大场景 [5] - 智慧城市业务扎根山东省,已覆盖11个城市50多个公共行政部门,完成项目超过330个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75.2%降至69.4%,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占比从19.2%升至17.8% [4] - 2025年前4个月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收入增长112.8%,占比提升12.8个百分点 [3] - 2025年前4个月毛利率为24.6%,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较2022年下降16.8个百分点 [6] - 2022-2024年净利率从9.6%提升至11.3%,ROE分别为17.25%、20%及17.9% [6] 客户情况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贡献常年高于70%,2025年前4月为73.5%,最大客户占比37.9% [5] - 2022-2024年客户数量分别为268名、407名及403名,2025年前4个月新增76名客户 [5] - 2024年应收款占比收入高达91.4% [8]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市场规模324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19.1%,预计2029年达669亿元 [7] - 中国制造产业数智化转型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2.28万亿元 [7] - 中国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市场2024年规模2.83万亿元,预计2029年达3.99万亿元 [7] - 公司在智慧油气田解决方案市场以4.9%份额居第一,但在整体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市场以2.3%份额居第二 [8]
新股前瞻|智慧能源解決方案行业龙头,胜软科技再次“上表”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2:2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智慧油气田解决方案市场最大的独立解决方案提供商 市场份额为4.9% 同时也是工信部认定的49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专注能源行业的唯一代表 [1] - 公司业务分为三大板块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2025年前4个月收入占比分别为65.4%、9.6%及25% [2] -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业务分为六类 包括油气勘探、石油工程、油气开采、油气生产、安全环保及经营管理解决方案 [2]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 为公共管理机构高效管理及服务赋能 针对产业园区、应急指挥和政府事务三大应用场景推出方案 [5] - 公司智慧城市业务扎根于山东省 逐步辐射周边省份 截至2025年4月30日 在山东省为11个城市提供政府事务解决方案 覆盖50多个公共行政部门 应急指挥解决方案覆盖山东省9个城市和7个县 为10多起大型事件和100多场大型应急演练提供应急指挥 [5] - 在核心业务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中 2024年行业前五的市场份额为10.7% 公司以2.3%的份额位居第二名 在中国智慧油气田解决方案市场的独立解决方案中 以4.9%的份额稳居第一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15.9% 净利润复合增速25.66% [1] - 2025年前4个月收入增速下滑至4.07% 净亏损扩大至0.2亿元 主要受产品交付周期及收入确认影响 业绩集中于下半年 [1]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公司拥有现金及等价物0.67亿元 [1] - 2022-2024年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93.799百万元、305.560百万元及364.160百万元 占比分别为75.2%、60.9%及69.4% [4] -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022-2024年分别为人民币21.996百万元、62.437百万元及67.183百万元 占比分别为5.6%、12.4%及12.8% [4]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022-2024年分别为人民币74.712百万元、133.535百万元及93.718百万元 占比分别为19.2%、26.7%及17.8% [4] - 2025年前4个月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增长112.8% 收入占比25% 提升了12.8个百分点 [3] - 2025年前4个月毛利率为24.6% 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 相比2022年度下降16.8个百分点 [6] -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从42.7%降至26.9% 下降了15.8个百分点 [6] - 2022-2024年净利率从9.6%提升至11.3% [6] - 2022-2024年ROE分别为17.25%、20%及17.9% [6] - 2022-2024年三年累计净利润为人民币1.51亿元 [8] - 2024年应收款占比收入高达91.4% [8] - 公司银行贷款为0.42亿元 [8] 客户与订单 - 公司业绩主要依赖于老客户 客户集中度较高 前五大客户收入贡献常年高于70% 2025年前4月为73.5% 其中最大客户为37.9% [5] - 2022-2024年客户数量分别为268名、407名及403名 2025年前4个月有76名客户 [5] - 通过协商取得客户收益占比越来越高 [5] 行业前景 - 中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4年为人民币324亿元 近五年复合增速19.1% 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669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达15.6% [7] - 中国制造产业数智化转型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稳健 其中中小型制造商市场以双位数复合增速增长 预计到2029年达到人民币2.28万亿元 [7] - 中国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市场2024年规模为人民币2.83万亿元 近五年复合增速16.3% 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3.99万亿元 [7]
【IPO前哨】胜软科技:携“识油大模型”再闯关,业绩喜忧参半
搜狐财经· 2025-07-30 11:16
上市申请与资本市场历程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独家保荐人为广发证券(香港)[2] - 曾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代码833339) 后尝试冲刺北交所并于2024年8月主动撤回申请[2] - 2025年1月首次递表港交所因招股书超期失效 此次为年内第二次递表[2] 公司背景与业务定位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93年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信息中心 2002年由创始人徐亚飞与胜利石油管理局共同成立[2] - 现为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覆盖石油化工及石油装备等12个行业 支持88个工业应用场景[2] - 业务模式分为三大板块: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面向油气行业大中型能源企业)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面向石油化工/石油装备/汽车零部件等垂直行业中小制造商)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面向公共管理机构)[3] 客户覆盖与行业地位 - 解决方案已被中国石化(00386 HK)/中国石油(00857 HK)/中国海油/振华石油等主要能源企业广泛使用[5] - 业务从胜利油田扩展至中国石化其他油气田及其他能源企业油气田 并进入中东等海外市场 累计完成智慧能源项目约5000个[5]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中国智慧油气解决方案市场前五大参与者中唯一独立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中国独立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二[5] 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 - 2024年1月落地应用油气行业首个垂类大模型"识油大模型" 目前已发展到2.0版本[5][7] - 识油大模型配备自动决策和个性化服务的人工智能引擎 实现用户与AI模型的智能交互 已在多个行业场景落地应用[7] 财务表现分析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3.91亿元→2023年5.02亿元→2024年5.25亿元[8] - 年内利润同步增长:2022年3760.7万元→2023年5366.4万元→2024年5929.8万元[8] - 2025年前4个月收入3069.9万元 期内亏损2049.9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176.1万元扩大)[8] - 亏损扩大主因:2024年前4个月确认政府补助收入 且销售成本从2039.3万元增至2314.6万元[8] - 截至2025年5月末订单储备达3.41亿元(已签约未交付项目合约价值)[8]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41.4%→2023年38.1%→2024年37.1%→2025年前4个月24.6%[9] - 销售成本占比上升:2022年58.6%→2023年61.9%→2024年62.9%→2025年前4个月75.4%[9] - 研发开支保持稳定:2022年2895.1万元(占收入7.4%)→2023年3152.7万元(6.3%)→2024年3264.6万元(6.2%)[9] 业务构成与客户集中度 -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为核心收入来源:2022年占比75.2%→2023年60.9%→2024年69.4%→2025年前4个月65.4%[10][11] - 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年84.3%→2023年64.3%→2024年70.3%→2025年前4个月73.5%[12]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年64.9%→2023年51.4%→2024年51.6%→2025年前4个月37.9%[12] 战略规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计划降低客户集中度风险 丰富客户群[12] - 战略方向:渗透石油化工/石油装备等垂直行业 推广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至其他行业 通过定制化方案拓展中国其他能源企业及非洲/中东海外市场[12] - 2022-2024年连续派息:总额分别为510万元/510万元/770万元[13] - IPO募资用途:加强解决方案特性与功能 推进研发提升技术能力 扩大销售网络与品牌知名度 拓展全球市场与海外机会 寻求油气田战略投资与收购 补充营运资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