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服务智能体

搜索文档
云迹科技正式登陆港股!腾讯阿里等明星机构加持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8:11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10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并是2025年首家依据18C章规则上市的特专科技企业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为142.8港元,较发行价95.6港元大幅上涨49.37%,收盘价报120.5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6.05%,总市值达83亿港元 [1]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公司产品已覆盖全球超过3.4万家酒店,服务华住、锦江、如家等头部酒店集团 [2] - 2024年与美团外卖合作,实现从平台下单到机器人送达房间的全程闭环配送服务,全球同时在线机器人单日峰值超3.6万台,年累计服务次数突破5亿次 [2] - 公司正加速渗透医疗、工厂、楼宇等高价值领域,截至2025年5月累计服务医院数量超150家 [2] - 2024年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整体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3%;在酒店场景市场中同样排名第一,国内收入份额达13.9% [2] 财务表现与行业增长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45亿元,同期净亏损由3.65亿元收窄至1.85亿元 [3] - 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8亿元增至2024年的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8%,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5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3% [3] 增长驱动因素 - 市场增长主要受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应用场景增加及政府扶持政策推动 [4] - 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AI的结合增强了机器人处理类人文本和解读数据的能力,使其在酒店、商业楼宇、医疗机构及工厂等多个垂直行业场景中提升智能化、自适应性和效率 [4] 收入模式与研发投入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机器人产品销售或租赁、AI数字化系统服务以及向个人客户销售商品,其中机器人产品销售是主要营收来源,占比超过70%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6776.1万元、6944.3万元、5738.6万元,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42.0%、47.8%和23.4% [5] - 截至2025年3月12日,公司在中国拥有987项注册专利、449项专利申请及167项软件版权,并受邀参与制定26项技术及行业标准 [5] 融资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自2014年7月至2021年12月共进行了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腾讯、联想基金、阿里巴巴、携程、科大讯飞等 [5][6] - 上市后,创始人支涛直接持股8.75%,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灏月持股2.65%,林芝腾讯持股8.18%,启明创投旗下QM165持股3.64%,联想基金持股3.80% [6][7]
“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登陆港交所
中国经营报· 2025-10-16 15:09
公司上市概况 - 公司于10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1] - 公司总计发行690万股份,发行价为每股95.6港元,IPO募资总额约6.60亿港元 [1] - 上市首日开盘股价上涨49.37%至每股142.8港元,公司总市值达到98.13亿港元 [1] 市场认购情况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5657.20倍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得18.62倍认购 [1] 行业市场地位 - 按2024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收入计算,公司以6.3%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1] - 在2024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的酒店场景中,公司以13.9%的国内收入份额排名第一,超过第二名至第五名的份额总和 [1]
暗盘大涨近五成,为何市场愿为云迹科技买单?
智通财经· 2025-10-15 20:45
近日,港股将迎来一家稀缺的机器人服务智能体概念股——云迹科技。作为港股今年首家18C特专科技企业,同时也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其IPO自然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 根据公开信息,云迹科技本次计划发行690万股H股,其中国际配售占95%,香港公开发售占5%,另设有15%超额配股权。发行价定为每股95.6港元, 每手入场费约4828.21港元,预计于10月16日正式挂牌。 招股期间,市场投资者热情高涨,一众券商累计借出孖展额约1071.99亿元,孖展超额认购达到3250.43倍;暗盘交易中,公司股价上涨近五成,收盘价 报141.1港元,较发行价95.6港元上涨47.59%,按每手50股计算,投资者不计手续费每手可获利2275港元。 然而,在公司颇受资本追捧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投资者关于其定价是否过高的讨论。 事实上,若深入审视云迹科技的行业地位、客户基础与技术前景,便不难理解其定价逻辑——这一定价并非虚高,而是对其作为行业龙头稀缺价值的 理性确认。尤其在当前港股打新情绪高涨、优质科技标的仍属稀缺的背景下,云迹所代表的机器人服务智能体赛道,正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成长潜力 与投资吸引力。 商业化应用加速拓展,赛道 ...
暗盘大涨近五成,为何市场愿为云迹科技(02670)买单?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20:39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云迹科技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收入份额(6.3%)及酒店场景份额(13.9%)均位居第一,显示出"强者愈强"的规模效应及 在关键垂直领域的深度渗透; 与此同时,公司三维多层空间同时在线机器人日均数量(27000台)及服务消费者数量(2.3亿人次)亦位居行业第一,凭借在真实场景中积累的海量场景数 据,不仅能够为AI模型的迭代优化提供燃料,也帮助公司建立起同行难以短期追赶的竞争门槛。 近日,港股将迎来一家稀缺的机器人服务智能体概念股——云迹科技。作为港股今年首家18C特专科技企业,同时也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其IPO自然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 根据公开信息,云迹科技本次计划发行690万股H股,其中国际配售占95%,香港公开发售占5%,另设有15%超额配股权。发行价定为每股95.6港元, 每手入场费约4828.21港元,预计于10月16日正式挂牌。 招股期间,市场投资者热情高涨,一众券商累计借出孖展额约1071.99亿元,孖展超额认购达到3250.43倍;暗盘交易中,公司股价上涨近五成,收盘价 报141.1港元,较发行价95.6港元上涨47.59%,按每手50股计算,投资者不计手续 ...
机器人服务智能体行业引领者,云迹科技以″出海+跨场景″撬动未来
搜狐财经· 2025-10-15 13:3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3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9年的1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9.3% [2] - 全球服务智能体市场预计2024至2029年将以25.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11] - 国家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目标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在重点领域应用普及率超70%,2030年超90% [3] - 技术突破推动机器人从自动化工具向智能决策体跃迁,应用场景从标准化环境拓展到复杂环境 [3] 公司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以6.3%的国内收入份额位居第一,在酒店场景市场份额为13.9% [5]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的1.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45亿元 [3]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3930万元增至2024年的1.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4.6%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速达18.9%,毛利同比增速为10.2% [3] - AI数字化系统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6.4%提升至2025年前五个月的25.6%,该业务线2022年至2024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45.5% [9][10] 公司竞争优势与增长潜力 - 公司通过规模优势在采购和生产上具备降本增效潜力,并拥有精细化的运营和强大生态系统 [5] - 公司在酒店场景确立龙头地位,并具备卓越的跨场景复制能力,其复合多态机器人UP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一机多能、分时复用” [6][7]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其UP系列机器人已在泰国曼谷医院落地,海外市场因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存在明确需求 [11] - 公司成功在港启动招股,发行690万股H股,每股招股价95.6港元,公开发售部分获得大幅超额认购 [1]
机器人服务智能体行业引领者,云迹科技以"出海+跨场景"撬动未来
格隆汇· 2025-10-12 12:32
行业宏观趋势 - 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3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9年的1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9.3% [2] - 国家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目标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在重点领域应用普及率超70%,2030年超90% [3] - 全球服务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至2029年以25.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14] - 技术突破推动机器人从自动化工具向智能决策体跃迁,应用场景从标准化环境拓展至复杂环境,市场边界拓宽 [4]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的1.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45亿元 [5]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3930万元增至2024年的1.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4.6%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速达18.9%,毛利同比增速为10.2% [5]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3.5%,较2022年的24.3%有显著提升 [6] - AI数字化系统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6.4%提升至2025年前五个月的25.6% [13] - AI数字化系统收入从2022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5.5% [12] 市场竞争地位 - 2024年公司以6.3%的国内收入份额位居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第一 [7] - 在中国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公司市场份额为13.9%,是最大参与者 [7] - 公司通过规模优势在采购和生产环节具备成本效益,强化市场领导地位 [7] 技术与产品优势 - 核心产品复合多态机器人UP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一机多能、分时复用” [10] - 公司展示AI智能体群体协作技术,多个机器人协同可完成更复杂任务 [9][10] - 公司AI数字化系统中的智能体应用业务线在2024年毛利率高达79.8% [6] 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具备跨场景复制能力,从酒店龙头向多场景智能服务提供者拓展 [9][12] -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UP系列机器人已在泰国曼谷医院落地 [14] - 海外市场因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对机器人存在强烈需求 [14] - 公司港股上市募资,有望加大研发投入并加速新场景拓展 [15] 上市情况 - 公司于10月8日启动港股全球招股,发行690万股H股,每股招股价95.6港元 [1] - 截至10月12日,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超额认购达2875.49倍 [1] - 公司是港股首家启动发行的18C特专科技企业,预期于10月16日挂牌上市 [1]
云迹开启全球招股,次日获超购近千倍,“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受市场追捧
新浪财经· 2025-10-09 21:54
| 作者 | 语叔 | 编辑 | 闪电 | | --- | --- | --- | --- | | 美编 | 倩倩 | 审核 | 颂文 | 对于企业而言,寻找增量,尤其是稳定增长的方向和空间,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在这一探索过 程中,诞生了无数经济与管理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正能够成功开辟"第二曲线"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从自身核心业务 中找到了突破口。 在资本市场,能够稳健地完成这一跨越的企业,往往意味着其已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月8日,机器人服务智能体企业——云迹(股票代码:2670.HK)正式开启全球招股,是港股今年首 家启动发行的18C特专科技企业。 来源:子弹财经 有意思的是,这份招股书延续了其稳健的增长态势,并在多个维度上展现了其作为行业龙头的确定性, 体现出其财务数据揭示的深刻进化。从硬件销售到"硬件+软件"双轮驱动以及"第二增长曲线"的强势崛 起。 1 稳固的第一曲线: 强劲的增长引擎 在商业理论范畴内,知名的"S型曲线"理论(Sigmoid Curve)对任何一款产品、一项技术或一种业务从 诞生、成长直至成熟的生命周期进行了描绘。当第一条增长曲线渐趋平缓时,企 ...
云迹科技招股书解读:营收增长68.6%,净亏损率扩大40.9%
新浪财经· 2025-09-22 21:24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是领先的机器人服务智能体企业,提供有实体及无实体机器人形态的智能体,产品服务涵盖机器人、功能套件及AI数字化系统 [2] - 业务场景覆盖酒店、医疗、商业楼宇等多个领域 [2] - 公司通过销售、租赁、订阅、佣金等多种模式获取收入,客户包括企业客户、分销商及个人消费者 [3] 财务表现 - 公司总营收在2022年为1.61亿元,2023年略微减少10.0%至1.45亿元,2024年大幅回升68.6%至2.45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由2024年同期的0.74亿元增加18.9%至0.88亿元 [4] - 2022年净亏损3.65亿元,2023年减少27.6%至2.65亿元,2024年进一步减少30.1%至1.85亿元,但2025年前五个月净亏损较2024年同期增加40.9%,由0.84亿元增至1.18亿元 [4]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4.3%、27.0%、43.5%,2025年前五个月为39.5% [5]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率亏损率分别为226.6%、182.2%、75.6%,2025年前五个月亏损率为134.0% [6] 收入构成 - 机器人及功能套件收入占主导但占比下降,2022年至2024年占比分别为83.6%、82.4%、77.2%,2025年前五个月占74.4% [8] - AI数字化系统收入占比逐步上升,2022年至2024年占比分别为16.4%、17.6%、22.8%,2025年前五个月占25.6% [8] - 酒店场景是核心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70.1%、95.1%、83.0%,2025年前五个月占93.2% [8]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以来自中国的收入计,公司为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最大参与者,市场份额为6.3% [10] - 在中国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公司位居首位,市场份额为13.9% [10] - 行业竞争激烈,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为25.4%,酒店场景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为27.4% [10]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客户集中度较低,2022年至2025年前五个月,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23.8%、10.9%、14.1%及11.9% [11] - 同期最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2%、3.4%、4.3%及4.2% [11] - 对供应商依赖度增加,2022年至2025年前五个月,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从24.8%升至62.7%,向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从6.4%升至38.4% [11] 财务状况与资本结构 - 负债净额持续增加,从2022年的11.04亿元增至2025年5月31日的16.17亿元,主要因授予特定投资者的赎回权产生大额赎回负债 [12] - 累计亏损规模较大,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亏损为14.71亿元 [1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支女士与云迹天使管理共同控制行使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36.52%的投票权,为公司控股股东 [13] - 公司核心管理层拥有丰富行业经验,并已向77名参与者授予相当于4,376,375股相关股份的股份奖励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