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流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虞城 四维联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人民日报· 2025-10-31 06:21
产业升级与智能制造 - 河南九天封头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引入数值模拟技术使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原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2%,并拥有6项发明专利、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 [2] - 乔治白服饰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模式改造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25%以上,实现个性化定制产品的“智”造 [3] - 河南盛佳食品现代化肉制食品深加工项目建立两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年仓储配送货物可达20万吨,年加工罐头3万吨,年产培根烤肠5万吨,年产值达10亿元,提供2500余个就业岗位,当前日产量20吨熟肉罐头,产销率达98%以上 [3] 新兴产业集群与物流发展 - 区域正全力发展枢纽经济,推进圆通豫东区域总部项目建设,并加快与京东、申通等头部企业合作,规划建设普洛斯物流园 [4] - 打造物流枢纽基地,依托陇海铁路引入铁路专用线,加快陆港项目建设,发展公铁联运,建设辐射周边区县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基地 [4] 特色农业与乡村产业 - 推动荠菜产业规模化种植,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10余个乡镇打造荠菜小镇,2023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约2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44亿元 [7] - 界沟镇利用“四荒地”连片种植药材,推广药粮间作模式,目前种植各类中药材1万余亩,发展优质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7个,培育百亩种植户32户,专业合作社增至36家 [7] - 李老家乡形成鹦鹉养殖产业集群,依托“支部+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现有规范化养殖户33家,家庭作坊养殖户59家,构建从养殖到电商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7]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任家大院采用“修旧如旧+功能植入”模式,引入文物展示、文创展销等业态,使其从“封存的文物”蜕变为“活态的博物馆” [9] - 毗邻的马牧集老街引入贾艳梅剪纸、古虞民居瓦当博物馆等20余个文化项目,打造“一店一故事,一步一非遗”的文化街区,成为当地的“文化会客厅”和“文产孵化器” [9]
看!河南如何为城市发展探出新路
河南日报· 2025-10-18 07:16
城市发展战略转变 - 城市发展主要矛盾从“有没有”转为“好不好”,呼唤发展理念深刻变革[4]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作出“两个转向”重大判断,省委省政府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4] - 河南提出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一圈两带、四域多点”发展格局,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体系[5] 核心城市与都市圈发展 - 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洛阳、南阳为副中心城市,转化区位交通优势为开放发展优势[6] - 郑州都市圈2024年经济总量达2.53万亿元,占全省总量39.7%[3] - “十四五”以来河南新增城镇常住人口287万人,全省城市数量达38个,郑州发展为特大城市[3] 特色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 南阳市白河大数据产业园引进培育大数据企业,推动经济转型与智慧城市建设[3] - 南阳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A级物流企业数量跃居全省第二[6] - 南阳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9.83亿元,同比增长6.3%[6] 城市功能提升与治理创新 - 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8] - 深化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8] - 建设人才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壮大城市新质生产力[8] 文化旅游与特色经济 - 洛阳凭借“牡丹花都”魅力和副中心城市定位,抓好文商旅特色街区建设,大力发展文旅经济[5] - 洛阳拥有1200余家汉服体验馆,城市民宿主体达1248家,跻身国内旅游城市“顶流”[5] -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每天有数十万单化妆品跨境电商包裹集散分拨,成为“买全球、卖全球”重要枢纽[5]
今年上半年,历城控股资产规模突破600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08: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资产规模突破600亿元 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 税收完成3.3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5亿元 [1] 重点项目建设 - 加快推进董家铁路货运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 打造产贸运展一体化新发展格局 [3] - 高标准谋划国贸中心项目 推进开放之门与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 [3] - 配合中科曙光济南基地项目规划落地 助力打造融合智算中心项目 [3] - 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项目获批2025年度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3] - 开放之门项目获评济南市房屋建筑工程智慧工地三星级项目 [3] - 双碳产业园与生物医药港中区等2个项目实现竣工交付 [3] 产业园区发展 - 国际医疗健康城和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加快建设 [3] - 超算科技城构建超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态链 集聚超80家企业形成千亿级数字经济集群 [6] - 生物医药港打造1+3一体化生态 联合山东大学共建国家生物制造中试平台 招引27家企业落地发展 [6] - 陆港片区依托中欧班列和智慧物流枢纽 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贸易流通体系 吸引超过150家企业汇聚 [6] 城市基础设施 - 全区44条道路建设和11个电力配套项目迁改稳步推进 其中8条道路已完工通车 道路总长约4.3公里 [3] - 神武保障房项目通过市级安全文明工地验收 [3] 创新业务布局 - 电竞产业通过引入顶级赛事和打造电竞IP 构建赛事—体验—消费生态 [4] - 引入协办CFPL与承办PEL两大现象级赛事 将融创国际体育中心打造为沉浸式场景 [6] - 文誉城项目突破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 将商代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方式深度融合 [4] 数字化建设 - 数智历城平台和DMS数据治理系统深度融入城市治理 [4] - 历接历办民生服务机制提升响应效率与群众满意度 [4] - 依托励采云平台线上累计撮合交易额突破55亿元 励采云商旅平台正式上线 [4] 资本运作与融资 - 多渠道完成融资125亿元 按时完成还本付息 [4] - 推动科创金融+战略实施 拓展知识产权证券化 公募REITs和供应链金融等新型融资工具 [6] - 云知声港股上市 和普威视北交所IPO辅导彰显资本运作成效 [6]
做深做优“高速+”融合文章
经济日报· 2025-08-20 06:16
高速公路融合发展模式 - G30高速公路新疆段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纽带 推动地方因路而兴 产业因路而旺 企业因路而活 群众因路而富[1] - 新疆通过"高速+旅游"模式破解景区间距过远痛点 将高速公路打造为风景串联线 使公路线成为风景线[1] - 依托高速公路畅通交通毛细血管 如赛里木湖景区建设东门互通立交 改造环湖公路 完善与G30高速连接 提升游客体验与引流能力[1] 交通基础设施带动效应 - 新疆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健全 重点沿线城市和产业园区结合高速 铁路 航空港打造物流枢纽 取得交通改善与产业发展良好效果[2] - 吐鲁番依托G30高速和铁路 航线优势布局"高速+物流"融合 有力带动葡萄等特色产业扩容升级[2] - 除旅游和物流外 新疆在高速+园区 高速+市场 高速+产业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发展亮点[2] 融合发展实施路径 - 通过"打底子"实施科学规划 在更高层面统筹布局 沿线各地加强协调联动 防止同质化 实施差异化发展[2] - 通过"开口子"项目解决高速公路近在咫尺却需绕行数十公里的痛点 让高速链接更多景区 园区和企业[3] - 通过"搭台子"挖掘高速平台功能 利用服务区展示窗功能拓宽特色产品销售渠道 丰富演艺经济 休闲经济等业态[3]
香港发展局:北部都会区增添经济新动能 助力香港创科与大湾区融合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8:26
北都发展规划 - 北都发展将提供3000多公顷新发展土地,突破香港产业发展土地不足瓶颈,创造约50万个新工作职位 [1] - 北都将提供逾50万个新住宅单位,成为未来公私营房屋供应的主要来源,解决香港长期房屋问题 [1] - 北都凭借毗邻深圳的优势,可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内地与香港优势互补 [1] 新发展区进展 - 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及新田科技城四个新发展区已全速开动,涉及超过800公顷土地 [1] - 已收回逾400公顷私人土地,完成80公顷土地平整,用于基建、房屋、学校、生态保育及创科产业建设 [1]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首三座大楼接近建成,首批租户预计2023年下半年入驻 [2] 土地与房屋产出预期 - 未来五年内北都将产出至少570公顷"熟地"、约6万个住宅单位及100万平方米经济楼面面积 [2] - 未来十年内预计产出约1700公顷土地、21万个新住宅单位及逾1000万平方米经济楼面面积 [2] 建设工作重点 - 土地规划阶段已完成各新发展区产业主题和建屋规模制定,未来1-2年将完成城市规划程序 [3] - 工程重点转向收地清拆和"三通一平",政府负责收地赔偿,市场参与基建开发 [3] - 产业落地需政府政策引导与市场参与结合,探索最优分工架构 [3] 产业升级与用地调整 - 洪水桥和元朗两幅产业用地正招标,用于建设多层现代产业大楼推动物流业升级 [2] - 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考虑放宽产业用地用途,增加规划弹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