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电池
搜索文档
制裁12家中企后,冯德莱恩公开放话:欧洲应该抓住机会对抗中国
搜狐财经· 2025-10-26 17:03
欧盟对俄制裁及对华政策 - 欧盟批准第19轮对俄制裁,禁止俄方液化天然气和石油交易,并将12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企业列入制裁名单[1] - 欧盟宣称制裁目的在于遏制俄罗斯规避制裁,但缺乏具体证据[1]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欧洲应把向清洁经济转型作为减少对中国依赖、重振本地制造业的关键,并将中国视为首要竞争对手[3] 中国方面的回应与立场 - 中国外交部对欧盟行为表示强烈不满,指出欧盟以俄乌冲突为借口对中国企业实施非法制裁[3] - 中国表示没有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并对军民两用物项出口严格控制[3] - 中国强调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此前已对欧盟成员国立陶宛的两家银行采取反制措施[1][3] 中欧经贸相互依赖关系 - 欧盟光伏产业链中超过70%的组件来自中国[4] - 在电动车电池领域,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80%[4] - 2024年中国将成为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国及第二大出口市场,尤其在工业零部件、化学品、新能源设备等领域存在深刻依赖[8] 欧盟政策的经济可行性与挑战 - 冯德莱恩提出的到2040年减少90%碳排放目标面临挑战,包括能源转型不稳定、能源成本高昂及制造环节过度外包[6] - 欧盟绿色能源转型尚不稳定,而中国已在新能源产业建立完整生态体系[6] - 欧盟试图在能源转型和高科技制造领域打破对中国依赖的举措,更多是政治表态而非具实际可行性的经济计划[6]
落后就要挨打!韩国拒付美国 3500 亿现金,“硬刚”能换来体面吗?
搜狐财经· 2025-10-26 13:50
美国对韩国的贸易与投资要求 - 美国要求韩国投资3500亿美元现金以换取降低关税 投资方向由美国决定 收益美国占九成 [3][5] - 若未能在11月APEC会议前达成协议 美国将对韩国加征关税 韩国企业将面临严重后果 [10] - 美国对日本提出了类似要求 日本已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8] 韩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与潜在风险 - 韩国出口中有五分之一销往美国 尤其在汽车和半导体领域 若美国实施25%关税 韩国汽车出口将大幅下降并可能导致工厂裁员 [6] - 韩国经济对美国依赖深重 许多中小企业订单来自美国 加征关税可能导致企业关门及失业率飙升 [17] - 韩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总额为4000亿多美元 3500亿美元投资要求几乎相当于用光其外汇储备 将严重影响石油、粮食进口及国际贸易结算 [6] 韩国关键产业的优势与应对策略 - 韩国在全球半导体和电池产业地位重要 三星和SK海力士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份额高 美国科技企业对韩国芯片供货依赖度极高 [14] - 在电动车电池领域 LG新能源和SK On在美国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14] - 韩国企业积极寻找替代市场以减少对美依赖 例如现代汽车在印尼设立电动车工厂并计划扩张越南 同时加强与东南亚贸易合作 [16] - 韩国央行逐渐增加人民币和欧元储备 意图分散对美元依赖的风险 [16] 美韩谈判进展与韩方立场 - 韩方明确表示无法提供3500亿美元现金 最多通过金融贷款或担保支付一部分 美方最终同意减少现金支付比例并修改利润分成条件 [8] - 修改后的利润分成条件为:本金未收回前韩国获九成利润 收回本金后美国占九成 [8] - 韩国总统李在明坚持拒绝提供现金 绝不违背韩国利益 其强硬态度源于对前任因过度妥协美国导致支持率下降的警惕 [8][10]
港股IPO火热,哪家投行最忙?
36氪· 2025-07-18 17:02
港股IPO市场火爆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达1067亿港元,是去年同期近8倍,重返全球第一 [1] - 7月9日港交所金融大会堂6面铜锣齐鸣,创下年内上市公司数量纪录 [1] - 截至7月17日港股市场以51宗IPO、1134亿港元募资额交出一份亮眼的中期答卷,较去年同期激增217% [2] - 5月与6月为上半年新股上市集中时段,共有25家企业完成IPO,占上半年上市总量58.14% [1] 募资情况 - 实际募资额超过20亿港元的新股有8只,超过10亿港元的有17只 [2] - 募资总额前五名分别为宁德时代(410.06亿港元)、恒瑞医药(113.74亿港元)、海天味业(101.29亿港元)、三花智控(93.36亿港元)和蜜雪冰城(39.73亿港元) [2] - 2025年上半年发行规模前五大港股IPO项目中,宁德时代以52.52亿美元居首 [9] 投行业务复苏 - 港股IPO爆火带动中外资投行业务复苏,"忙"成为香港投行人今年关键词 [3] - 截至7月17日仍有232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H股上市 [3] - 2025年内共有36家投行参与港股IPO保荐项目,中资与外资投行几乎各占一半 [5] 保荐机构格局 - 中金公司完成18单港股IPO保荐工作,市场份额达16.67% [8] - 中信证券与华泰证券保荐项目均为10单,市场份额9.26% [8] - 外资投行中摩根士丹利、高盛与瑞银分别位列第5、6、7位,保荐家数分别为7家、6家与5家 [8] - 2025年上半年发行规模前五大港股IPO项目中,中金公司参与保荐3单 [8] A+H模式成为主流 - 2025年上半年港股递表的A+H企业共50家 [10] - 普华永道预测2025年A+H股上市数量将创历史新高,贡献770亿港元全年募资总额 [12] - 企业通过两地上市可充分利用两地上市平台接触不同投资者 [10] 市场展望 - 普华永道预测2025年将有90至100家公司在港筹资2000亿至2200亿港元 [11] - 科技、生物医药和消费行业将持续领跑下半年港股IPO市场 [12] - 已有超过200份上市申请提交,其中逾40家A股公司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 [11]
汇丰首予宁德时代目标价359港元 予以买入评级
快讯· 2025-06-12 11:07
汇丰首次覆盖宁德时代评级及目标价 - 汇丰研究首次覆盖宁德时代(03750 HK)予目标价359港元 [1] - 维持宁德时代A股目标价322元人民币 均为买入评级 [1] 宁德时代行业地位与盈利能力 - 2023年公司经营利润占国内电动车电池供应链行业87% [1] - 2022年起电动车价格战及锂价下跌背景下 公司经营利润仍具韧性 [1] 行业供需与公司竞争优势 - 电动车行业供应过剩问题对公司影响有限 [1] - 预期产能使用率维持高位 助力公司在行业整合期保障利润率 [1] 海外扩张战略 - 公司海外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并积极构建海外产能 [1] - 海外产能占比预计从2024年2%提升至2027年10% [1] - 关税挑战下仍能持续海外扩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