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股上市
搜索文档
一边冲刺H股、一边遭大股东减持!拉卡拉前三季营收净利双降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17:47
前三季度,拉卡拉实现营业收入40.68亿元,同比下降7.32%;实现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下降 33.9%。对于营收数据下滑的原因,拉卡拉表示,"主要受银行卡支付整体承压的影响,公司数字支付 收入同比减少7.63%所致。" |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至报告期末比上 | | --- | --- | --- | --- | --- | | | | 増減 | | 年同期增减 | | 营收入(元) | 1. 417.619.864.89 | 0. 72% | 4,068, 354, 390, 75 | -7.32%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 109, 641, 570, 48 | 17.46% | 339,002, 919, 59 | -33.90% | | 的净利用(元)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质益 | 95, 277, 285, 67 | -8. 36% | 240, 718, 255, 04 | -53. 32% | | 的争利润(元)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 - | - | 289, 984, ...
赛力斯拟11月5日在港上市 有望成为年内港股最大车企IPO
搜狐财经· 2025-10-27 12:22
IPO发行概况 - 基础发行规模1.00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国际发售约9018万股 [2] - 最高发售价为每股131.50港元,预计募资净额129.249亿港元 [2]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今年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2] 公司业务与业绩 - 公司是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业务涵盖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46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4.02亿元,同比减少4.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3] 产品与市场表现 - 2021年与华为跨界合作推出问界品牌,产品矩阵包括问界M9、M8、M7和M5四款车型 [3] - 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4678辆,同比增长19.44% [3] - 2025年前9个月累计销量30.46万辆,同比减少3.82% [3]
三一重工在港股二次上市折价仅13%,真的太抠门了
搜狐财经· 2025-10-20 19:18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前9个月,港交所共有67只新股上市,总集资额达1829亿港元 [1] - 市场增长主要由"A+H"上市推动,前三季度完成11宗此类上市,占总IPO集资额的50% [1] - 预计全年IPO新股数量将突破100只,第四季度上市节奏将加快,A+H股数量预计超过30家 [1] 三一重工IPO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三一重工,股票代码06031HK,所属工业制造行业 [1] - 招股日期为10月20日至10月23日,上市日期为10月28日 [1] - 总发售58亿股,其中10%为公开发售,90%为国际配售,采用分配机制B [1] - 招股价区间为203~213港元,每手200股,最小申购金额4303港元 [1] - 公司市值区间为183813亿~192868亿港元,发行市盈率约30倍 [1] - 保荐人为中信,设有绿鞋机制,2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488%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三一重工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1] - 公司专注于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全系列产品 [1] - 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累计收入计算,公司在挖掘机及混凝土机械方面全球排名第一 [3] - 产品已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市场建立了坚实的品牌影响力 [3] 财务表现分析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80839亿、74019亿和78383亿,相应净利润分别为4433亿、4606亿和6093亿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34亿元,同比增长1496%,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 [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回升至1165%,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5] - 收入构成中,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与起重机械三大核心业务占公司收入比例常年保持在70%以上 [6] - 2024年数据显示,挖掘机械占收入388%,混凝土机械占183%,起重机械占167% [6] 海外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已成为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海外销售收入达26302亿元,同比增长1172% [7] - 海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026%,凸显高度国际化特征 [7] - 欧美成熟市场增速明显低于亚澳和非洲地区,反映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7] 行业前景与市场定位 - 国内传统基建和地产领域进入收缩周期,但海外市场保持高景气度,尤其在矿产开发和能源基建领域需求旺盛 [8] - 预计到2030年,北美市场工程机械行业收入将增长至923亿美元,欧洲市场预计增长至473亿美元 [8] - 公司A股股价2249元人民币,港股发行价上限213港元,折价约13% [8] - 在2025年上市的A+H股中,三一重工13%的折价率仅高于宁德时代,但宁德时代为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 [9] 本次IPO发行细节 - 本次IPO发行股份占全部股份比例的641%,按招股价上限算募资约1236亿港元 [10] - 23名基石投资者锁定59亿港元,剩余流通盘646亿港元 [10] - 参考今年上市的A+H股奇瑞汽车208万申购人数,预估三一重工乙组约7000人申购,乙头中签预计8~12手 [11]
剑桥科技开启招股:拟募资46亿港元 月底上市 获2.9亿美元基石投资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39
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20日开启招股,计划于2025年10月28日在港交所上市 [1] - 公司计划发行6701万股H股,每股发行价上限为68.88港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股权,最高募资总额为46.15亿港元(约5.94亿美元)[1] - 公司已拥有16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金额为2.9亿美元 [1][2] 基石投资者详情 - 基石投资者中,霸菱、MSIP、HCEP(红杉二级)分别认购2000万美元 [2] - 奇点资产、Weiss Asset Management LP管理的基金、Cithara Fund分别认购3000万美元 [2] - Arc Avenue(IDG二级)、Infini、DAMSIMF、Martis Fund(天壹资本)、泰康人寿、工银理财分别认购1000万美元 [2] - 3W Fund、GMF及IRMF、Alpine、Aqua Ocean(博裕资本)分别认购2000万美元 [2] - 在所有基石投资者中,奇点资产、Weiss Asset Management LP管理的基金、Cithara Fund认购份额占比最高,在超额配股权未行使和悉数行使的情况下,占发售股份的概约百分比分别为5.06%和4.40%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服务于全球ICT行业的国际化企业,在美国、日本、欧洲的子公司设有研发和市场销售中心 [4] - 主营业务是从事电信、数通、企业和家庭网络的终端设备以及高速光模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 公司产品已被应用到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和全球主要互联网巨头的数据中心 [4] - 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于光连接解决方案、宽带解决方案及无线技术解决方案 [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37.84亿元、30.9亿元、36.5亿元 [5]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毛利分别为6.89亿元、6.64亿元、7.62亿元,对应毛利率分别为18.2%、21.5%、20.9% [5]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年内利润分别为1.71亿元、9497万元、1.67亿元,对应年内利润率分别为4.5%、3.1%、4.6% [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0.34亿元,毛利为4.45亿元,毛利率为21.9%,期内利润为1.18亿元,期内利润率为5.8%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88亿元 [8]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公司执行董事分别为Gerald G Wong、赵海波、赵宏伟、张杰 [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秦桂森、刘贵松、姚明龙、袁淑仪 [9] - IPO前,Cambridge Industries Company Limited为公司最大股东,持股13.64% [10][11] - IPO后,Gerald G Wong通过Cambridge Industries Company持股将变为9.56%,赵海波持股将变为1.75% [15] - 公司已在A股上市,此次港股上市后将形成"A+H"的格局 [3]
首创证券港股IPO递表
中国基金报· 2025-10-17 14:55
上市进程概览 - 首创证券于10月16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正式启动"A+H"双重上市进程 [2][5] - 若顺利通过聆讯,首创证券将成为第14家"A+H"上市券商,目前A股市场共有13家此类券商 [3][14] - 公司本次发行上市尚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机构的批准,存在不确定性 [9] 募资用途 - 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资产管理类业务、投资类业务等核心业务发展 [3][11] - 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强IT和科技投资,推动公司数智化转型,提升行业竞争力 [3][11] - 资金将用于设立资管子公司,优化资产管理业务布局,并支持私募基金子公司和专业能力建设 [12][13]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根据中国会计准则,2022年至2024年,首创证券的收入及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在中国42家A股上市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五及第十 [8] - 2024年,首创证券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及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上述A股已上市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七 [8] - 公司已成功入选沪深300指数、上证180指数、MSCI中国指数等市场标杆指数的成分股 [8] 业务发展战略 - 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买方能力,构建全球视野、多资产协同的投资体系,并加大证券投资 [12] - 公司将加强高股息率权益类证券、衍生品业务投入,并加强另类投资子公司资本实力 [12] - 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也将获得募集资金投入,用于实现多元化发展,完善财富管理服务和产品体系 [12] 保荐人与股东背景 - 此次赴港上市,首创证券委任的联席保荐人为中信里昂证券、中国银河国际证券、中信建投国际融资及中银国际亚洲四家机构 [5][7] - 首创证券为北京市国资委控股上市券商,其H股发行上市事项已于8月28日获北京市国资委批复 [8][14]
“A+H”股上市!车企的这一选择将带来什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5 13:33
上市动态与趋势 - 三一重工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即将实现A+H股上市 [3] - 汽车行业掀起A+H股上市热潮 标志着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4] - A+H股上市模式成为汽车企业拥抱全球化、应对产业变革的战略抉择 [10] 两地上市的融资优势 - A+H股上市可同时在两个市场筹集资金 为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市场拓展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4] - A股市场拥有庞大的国内投资者群体和丰富资金资源 提供稳定的本土资金支持 [4][5] - 港股市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具有高度市场化机制和多元国际资本资源 能吸引全球投资者 [4][5] - 融资渠道多元化有助于企业加速发展步伐 并优化资本结构 [4] 国际化发展与品牌提升 - 登陆港股有助于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 提升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 [5] - 港股上市可借助国际平台将品牌推向国际市场 增强国际投资者了解和信任 [5] - 双重上市优势可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6] - 有助于吸引国际合作伙伴关注 为国际化进程注入新动力 [6] 公司治理与估值效应 - 港股市场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与国际化监管标准倒逼企业提升治理透明度与运营效率 [6] - 符合港股规则的股权结构优化可引入战略投资者 实施股权激励 激发团队活力 [6] - A股市场对新能源、智能汽车等新兴产业给予较高估值 港股市场提供更国际化的定价体系 [7] - 两地市场的估值互补效应显著 有助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并提高资本市场吸引力 [7] 助力技术转型与行业竞争 - A+H上市模式为汽车企业提供强大资金支持 助力突破电动化、智能化技术转型瓶颈 [8] - 充足的资金使企业能吸引顶尖人才 建立先进实验室 开展前沿技术研发 [8] - 一些企业通过A+H上市实现了融资-研发-市场认可的正向循环 推动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8] - 具备双市场融资能力的企业在技术研发、产能布局上更具优势 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变革 [9] 行业格局与生态整合 - A+H上市模式促进汽车产业生态整合 形成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9] - 资本联动效应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供应链韧性 推动中国智造在国际市场整体崛起 [9] - 行业格局因资本赋能而加速分化 缺乏资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 行业集中度提高 [9]
电商优势渐成“掣肘”,三只松鼠风光难再
观察者网· 2025-10-14 20:13
港股IPO计划 - 公司近期获得证监会出具的赴港上市公开募股备案书,计划在港交所发售不超过8154.8万股,备案通知书出具后12个月内有效 [1] - 此次赴港IPO是继万辰集团、东鹏饮料后,公司寻求A+H股布局的举措 [1][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但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下降52.22% [3]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5082.8万元,同比下降77.7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77亿元,同比暴跌1075.08% [3][4] - 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达到106.22亿元,是时隔5年后销售重回百亿门槛,但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率仅为2.47% [4][6] - 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97.94亿元下滑至2023年的71.15亿元,几年内锐减近三分之一 [4] 业务挑战与成本压力 - 公司利润下滑主要受坚果原料成本上涨、线上平台流量费率提升、线下分销市场费用投入增加及物业折旧摊销费用上升等因素影响 [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高达11.19亿元,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导致费率提升,压缩利润空间 [4][6] - 公司早期依赖的电商优势随着红利消退和流量成本上升成为掣肘,传统零食品牌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后缩小了与公司的差距 [5][6] - 公司线下“万店计划”拓展不顺利,2023年关闭所有直营店转向加盟模式,至2025年6月末全国门店数量为353家,线下门店收入为1.87亿元 [6] 新业务拓展与增长点 - 公司于2025年3月成立芜湖第二大脑咖啡有限公司,正式踏进咖啡领域 [7] - 公司通过小鹿蓝蓝品牌向母婴行列迈进,2025年9月成立安徽小鹿蓝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向婴童零辅食、儿童零食、家护清洁等品类延伸 [1][7] - 小鹿蓝蓝品牌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4.37亿元,实现持续增长并盈利,拥有婴标面、钙锌饮、米饼等千万级大单品及谷物棒、巧克力棒等百万级新品 [7] - 公司推出小鹿蓝蓝care和plus两大子品牌,并以东南亚市场为试点探索出海业务 [7] 行业A+H股上市背景 - 2025年6月六部委联合发文鼓励优质消费类企业IPO,支持资本投向消费升级产业,监管协作优化使A+H架构上市周期大幅压缩 [8] - 对于资本密集、增长驱动的消费企业,当前构成了一个难得的港股/A+H相对窗口期,企业普遍考量是寻求第二资本池以改善流动性、估值修复和提升再融资效率 [8] - 消费行业A+H股布局热潮与十多年前的地产行业相似,但背后逻辑不同:地产行业为缓解现金流与降杠杆,消费行业则为应对偏冷的国内消费市场,获取外币进行海外渠道与并购 [11][12]
美妆龙头珀莱雅盯上港股,净利增速“衰老”
深圳商报· 2025-10-11 15:06
公司战略与重大事件 - 公司第四届第八次董事会全票通过H股发行上市议案,拟赴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1] - 赴港上市旨在加速国际化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支撑海外业务扩张[1] - 若上市成功,公司将成美妆行业首个A+H股企业[1] 公司业务与品牌组合 - 公司主要从事化妆品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 - 公司主要拥有"珀莱雅""彩棠""Off&Relax""悦芙媞""CORRECTORS""INSBAHA原色波塔""惊时""优资莱""韩雅"等品牌[1] - 品牌组合覆盖大众精致护肤、彩妆、洗护、高功效护肤等美妆领域[1] 历史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6.33亿元、63.86亿元、89.05亿元、107.8亿元[1] - 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3.47%、37.82%、39.45%、21.04%[1] - 2021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6亿元、8.17亿元、11.94亿元、15.52亿元[1] - 2021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1.03%、41.88%、46.06%、30.00%[1] - 去年公司继续蝉联最赚钱的国货美妆公司,成为首个跻身"百亿俱乐部"的国货美妆企业[1] 近期业绩与挑战 -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53.62亿元,同比增长7.21%;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80%[2] - 上半年营收7.21%的增速及净利润13.8%的增速均降至近五年最低水平,净利润增速从去年同期的40.48%显著回落[2] - 业绩增速放缓主要原因在于护肤类(含洁肤类)销量及单价同比下滑,美容彩妆类单价同比有所下滑[2] - 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面临增速放缓的挑战[1] 销售费用分析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达43.63%、44.61%、47.88%[2] - 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为26.59亿元,同比增长13.64%,占营业收入比例的49.59%[2] - 上半年形象宣传推广费增长14.48%,至23.99亿元[2] - 销售费用增加主要源于线上渠道扩张带来的平台服务费上升、新品推广力度加大,以及自建MCN团队和内容营销团队的投入[2] - 当流量红利消退、平台抽成上涨,公司"砸钱换增长"模式效果已大打折扣[2] - 若未来公司收入增长进一步放缓,费用压力将更为凸显[2]
港股异动 | 新疆新鑫矿业(03833)再涨超10% 年内累涨超3倍 新疆新鑫矿业计划发行A股
智通财经网· 2025-10-06 10:03
股价表现 - 新疆新鑫矿业股价再涨超10% 年内累计涨幅超过300% 截至发稿报3.04港元 成交额3249.81万港元 [1]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董事会审议批准开展发行A股并在中国一家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相关工作 旨在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并促进收入及股东回报可持续增长 [1] - 公司已委任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建议发行A股的上市前辅导机构 [1] 资源储备与生产计划 - 公司全资拥有喀拉通克、黄山东、黄山和香山四座镍铜矿 拥有湘河街和穆家河两座钒矿 以及卡尔恰尔萤石矿 [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加大生产力度 争取完成全年产能计划 计划生产电解镍12,000吨 计划生产阴极铜9,900吨 [1] - 公司强调可能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有关生产计划 [1]
“A+H”股热潮持续,76家A股公司递表排队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0-06 08:37
A股企业赴港上市整体态势 - 9月以来已有25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筹划赴港上市 [1] - 截至10月2日另有76家A股上市公司已向港交所递表排队等待聆讯 [1] - 今年以来已有11家A股企业实现"A+H"两地上市募集资金合计916.89亿港元 [8] 近期筹划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案例 - 9月30日新诺威300765科兴制药688136科泰电源300153三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筹划赴港上市 [1] - 9月公告筹划赴港上市的公司还包括领益智造002600博瑞医药688166五芳斋603237海澜之家600398等22家企业 [3] - 科兴制药表示赴港上市是为了深化公司创新+国际化的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4] - 新诺威表示H股上市目的是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5] - 博瑞医药9月26日公告拟发行H股股票以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 [5] 已递表等待聆讯的A股公司情况 - 向港交所递表的76家A股公司覆盖医药生物通信食品饮料汽车机械设备等多个行业 [6] - 牧原股份5月27日公告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募集资金用于推进国际化战略等 [6] - 立讯精密8月18日公告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募资主要用于扩大升级生产基地等 [6] - 潮宏基9月12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用于东南亚市场扩张与香港海外总部建设 [6] - 赛力斯4月28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并于9月2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拟发行不超过331477235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7] A+H上市模式的募资规模与市场影响 - 今年实现A+H上市的11家企业募集资金合计916.89亿港元其中宁德时代融资410.06亿港元恒瑞医药融资113.74亿港元三花智控融资107.36亿港元 [8] -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截至8月底港股新股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接近6倍 [8] - 上半年A+H上市企业集资额占同期港股总融资额的七成 [8] - A股龙头企业港股上市热潮是政策利好企业全球化与全球资本再配置三重宏观力量共振的结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