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学
icon
搜索文档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堰河村:280块石头铺平“穷山沟”的致富振兴路
新华社· 2025-07-04 10:23
乡村发展模式 - 堰河村通过竹林议事会形式凝聚村民共识,1993年制定茶产业三年发展计划,实现从砍树卖柴到生态种植的转型[5] - 建立"三位一体"组织架构和"三会治事"决策机制,2024年完成300余栋民房立面改造仅用4个月[6] - 形成支部联产业、干部联项目、党员联农户的工作措施,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超400万元[6][8] 产业转型升级 - 从7麻袋茶叶收入7000元起步,发展至上千亩生态茶园,并延伸种植杜仲等经济林木[6] - 形成120家标准化农家乐和民宿,打造"堰河香"农产品品牌,实现一二三产融合[8] - 2024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催生咖啡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8] 生态治理成效 - 村民全面改用电能/液化气替代木柴,采用生物肥料,实现垃圾三分类回收处理[4] - 秃山复绿工程使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同步发展生态旅游形成"避暑经济"[2][4] - 环境改善带动返乡创业潮,2024年游客服务中心改造完成[8] 文化传承创新 - 保留280块石头议事传统符号,成为凝聚发展共识的精神载体[1][5] - 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旅游结合,建设古香古色廊桥石门等景观[2] - 通过直播等数字化手段传播乡村文化,拓展土特产销售渠道[8]
1.5万元,吃住在北大!研学火爆,“家长肯掏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20:44
研学市场现状 - 国内研学市场进入特色竞争时代,产品包括沙漠观星、贵州下溶洞、长安出使团、敦煌重走丝绸之路、打造金箔、桑蚕探源等多样化主题 [1] - 名校研学成为暑期主推产品之一,围绕清北的项目尤为热门,收费从5000元至1.5万元不等 [2][5] - 研学项目收费显著高于普通旅游,北京6日研学营普遍收费5000-7000元,而同期限旅游产品仅3000-4000元 [17] 名校研学产品特点 - 高端项目提供沉浸式体验,如北大新燕园校区项目收费14980元,包含4大专题课程和6节讲座,由教授、研究员等授课 [5] - 中端项目以"一日游"为主,如清华一日独立营收费5980元,安排学长分享校园故事 [7] - 低价替代方案为自行预约校园参观,但清北预约难度极高,需抽签且名额紧张,其他名校入园相对容易 [8][12][15] 消费者需求与行为 - 家长支付意愿强烈,部分愿为名校研学支付高达2万元费用,认为可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5] - 学生群体对名校氛围体验需求明确,初三毕业生愿花费6000元参与项目,高三毕业生认可高价项目若含学术内容 [2][5] - 二三线城市家庭需求增长,市场呈现下沉趋势,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与教育价值 [18][19] 行业运营模式 - 机构利用稀缺资源获取溢价,如北大研学项目通过合作解决校园预约难题,散客跟团成主流选择 [2][13] - 产品设计差异化明显,重庆至北京5天研学项目收费6890元,重点包装清北人大探访与专家互动环节 [4] - 部分项目存在"打卡游"倾向,名校日程仅占1/6时间,实际内容与宣传存在差距 [17] 市场竞争与趋势 - 特色研学与名校研学形成双轨竞争,前者强调主题独特性,后者依赖名校IP溢价 [1][5] - 专业度成为痛点,学生期望从"走马观花"转向真实课堂、实验等深度体验 [17] - 香港名校研学项目收费12680元,显示市场向国际化拓展,覆盖哈工大深圳、港大等多所高校 [5]
名校研学热:1.5万“沉浸”北大与抢不到的免费门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7:06
国内研学市场现状 - 国内研学市场进入特色竞争时代,产品涵盖沙漠观星、溶洞探险、丝绸之路重走等多样化主题[1] - 名校研学成为暑期主推产品,尤其清北相关项目收费高达1.5万元,普通一日游项目价格超5000元[2][3] - 家长支付意愿强烈,部分家庭愿意为名校研学支付2万元费用,认为可激发学习动力[3][5] 名校研学产品特征 - 高端项目提供沉浸式体验,如北大新燕园校区住宿+4大专题课程+6节讲座,收费14980元[5] - 中端项目以"一日游"为主,包含学长经验分享和校园探索,收费区间5000-7000元[2][6] - 差异化产品涌现,如深圳香港名校参访项目收费12680元,覆盖4所高校[5] 供需与市场机制 - 清北校园预约难度极高,即时预约名额常秒空,抽签系统被类比"抢火车票"[6][10][13] - 第三方机构通过打包服务解决预约痛点,散客跟团成为主流选择[2][6] - 其他名校入园门槛较低,部分可直接刷身份证进入[14] 行业发展趋势 - 研学产品溢价明显,6日营价格(5000-7000元)比普通旅游(3000-4000元)高40%-75%[15] - 市场呈现下沉特征,二三线城市家庭需求增长,更关注性价比与教育价值[16] - 专业度亟待提升,当前部分项目仍停留在"打卡游",学生期望深度学术体验[15][14]
安徽发布10条“红色+”研学旅游线路
新华网· 2025-07-02 09:11
暑期已至,有研学打算的朋友不妨考虑一下安徽新推出的10条"红色+"研学旅游线路。7月1日,安徽商 报、元新闻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我省推出的10条"红色+"研学旅游线路,以红色为底色,不但串连 了绿色山水风光、古色历史人文,还串连了红色场馆和热门旅游打卡地,以及党的四个历史时期安徽的重 要红色标识,特别是新时代安徽打造"三地一区"的崭新风貌。 【新闻附件】 安徽省10条"红色+"研学旅游线路: 一、"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线路(皖西片区) 金寨县红军广场—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独山革命旧址群(裕安区)—六安茶谷 (六安市)—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岳西县)—大别山彩虹瀑布(岳西县) 二、"新四军与敌人奋战到底"线路(皖南片区) 五、"百万雄师过大江"线路(皖中、皖南片区) 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市)—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肥东县)—长临河老街(肥东县)—李克农故居 (巢湖市)—渡江战役夏家湖登陆点纪念馆(芜湖市) 六、"把治理淮河经验总结好"线路(皖北、皖西片区) 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阜南县)—西田坡庄台(阜南县)—四里湖湿地(阜南县)—八里河景区(颍上县) —"靓淮河"工程(蚌埠市)—蚌埠闸 ...
延庆世园古生物研学基地对外开放,北京暑期研学再添新去处
新京报· 2025-07-01 16:13
世园古生物研学基地概况 - 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内的世园古生物研学基地于7月1日落成开放,以沉浸式展厅为核心,融合化石展览与研学实践,开创"从远古到未来"的自然科学教育新模式 [1] - 基地总占地面积2962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展区,一层以巨型恐龙骨架为视觉焦点,陈列亚洲最完整的24米合川马门溪龙骨架及15项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封面成果的化石模型 [1] - 二层设有科研办公区与化石修复实践区,创新设置"开盲盒"式野外发掘体验,可容纳30至50人同时操作"皮劳克"石膏包化石保护技术 [1] 教育内容与课程设计 - 基地采用国际前沿的5E教学法(吸引、探索、解释、拓展、评价),由中国科学院专家团队开发差异化课程体系,针对5-12岁儿童设计小盗龙模型制作等活动,为10岁以上青少年准备颅容量测量等实践项目 [2] - 基地系统呈现地球46亿年生命演化历程,通过七大主题展区带领参观者穿越时空隧道,感受从寒武纪到人类演化的壮阔进程 [1] - 创新结合古生物演化与现代生物多样性研究,参观者可在庭院花园对比蕨类植物化石与现存近缘种,在湿地景观中感受生命演化的连续性 [2] 运营与市场推广 - 基地已全面开放,公众可通过"世园研学"官方微信公众号购票,自驾导航至"世园公园1号门"或乘高铁至延庆站换乘Y42路公交车抵达 [3] - 暑期将推出恐龙复原拼装、沙坑寻宝等亲子科普活动,提供近距离接触科学的平台 [3] - 北京世园公园累计接待25万青少年参与实践活动,"万名师生自然生态实践"活动吸引海淀、延庆30所学校参与 [2]
研学游进入转型期,行业机构如何应对
齐鲁晚报· 2025-07-01 05:19
本地夏令营与亲子游市场趋势 - 本地夏令营产品预订量同比下降 亲子团分流明显带动传统旅游上升 [2] - 山东康辉2025年GMV破亿 同比增长20% 亲子客群占比预计超六成 [2]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暑运民航亲子客群占比35% 众信旅游暑期出游人数同比增70% GMV同比增80% [2] 客源拓展与行业转型 - 教培行业波动导致研学机构订单减少 增设自有门店和扩大客源地成为新方向 [3] - 山东康辉济南门店达75家 同比大幅增加 省外订单显著增长(日照赶海亲子营在河南抢购 吉林100人团 辽宁80人团 内蒙古200人团) [3] - 山东新东方文旅通过直播推介 客单价万元釜山线路已成功成团 [3] 产品创新与竞争力构建 - 山东新东方推出"大国栋梁"哈工大威海深度研学营 单价7000元 销售超200单 营收超150万元 [5] - 与埃德·斯塔福德合作"德爷荒野挑战赛"济南站 收客数百人 暑期计划推出多条精品韩国路线 [5] - 带队老师质量成为家长决策关键因素 人才建设被视作研学机构核心工作 [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研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产品力和人才储备成为竞争关键筹码 [4][5] - 山东新东方文旅预计暑期自有产品销售额达600万元 同比增长50% [5]
价格普降三成、五星酒店变三星,研学游“退烧”
北京商报· 2025-06-30 19:27
市场供需与价格动态 - 2025年暑期研学游产品价格同比下降约30%,部分旅行社住宿标准从四五星级降为三星级以压缩成本[1][3] - 2023年市场爆发式增长后,2024年供给端过度扩张导致供大于求,2025年行业进入理性调整期,企业通过降价和产品结构调整维持市场份额[3] - 热门长线研学产品(如敦煌、新疆线路)价格微涨3%-5%,短途亲子研学(周边3日游)价格下降5%-8%,整体均价波动控制在±5%以内[5] 行业竞争与策略调整 - 研学机构通过新增主题工作坊、专家讲座等增值服务提升产品吸引力,瞄准追求深度体验的细分客群[1] - 跨省研学受政策限制(如中小学不出市/省),区域内"研学+文旅"和"全域研学"成为发展重点[4] - 企业从"卷价格"转向深挖资源端,注重性价比而非单纯低价竞争[11] 产品转型与消费趋势 - 家长需求从"行程体验"转向"价值收获",更关注知识提升和深度体验(如科技融入、职业体验),住宿标准重要性下降[8][10] - 行业标准化服务体系、教育性内容、安全保障等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避免"游而不学"现象[10]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791亿元(同比+21.9%),2025年预计突破2132亿元,高质量产品需求持续扩大[10] 政策与市场规范化 - 政府出台政策规范研学发展,需求侧引入第三方评估(如招投标)筛选优质供应商[11] - 满意度评价机制逐步健全,防止服务质量下滑和隐性消费等乱象[8][11]
暑期来临,选择研学游、夏令营如何“避坑”
新京报· 2025-06-30 18:21
研学旅行市场概况 - 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现存研学相关企业超3.04万家,旅游相关企业超257.2万家 [2] - 中小学生是核心参与群体,研学产品类型多样,包括人文之旅、户外科考、军事训练、运动拓展等 [2] - 除旅行社和教培机构外,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公司、亲子酒店等纷纷入局研学市场 [2] 夏令营与研学项目的区别 - 狭义上研学旅行由中小学校组织并委托机构完成,而夏令营由旅行社、教培企业等面向C端用户组织 [3] - 夏令营课程设计更丰富,形式上接近研学旅行,导致两者常被混同 [3] 行业痛点与风险 - 同质化产品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高质量内容供给和运营管理服务成为行业痛点 [4] - 市场存在机构鱼龙混杂、安全难保障、收费不透明等问题 [4] - 专业人才短缺是最大瓶颈,急需既懂教育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 [4] - 研学导师认证体系不规范,部分机构用大学生兼职导致管理混乱 [4] 虚假宣传案例 - 部分研学产品以名校为噱头,实际行程与宣传不符,如清北夏令营可能仅参观校外场馆 [5] - 师资宣传存在水分,标注名校学生或教授但实际可能调换 [6] - 住宿标准模糊,如"优选营地""学生公寓"等表述易误导外地消费者 [6] - 法院案例显示,某旅行社因虚假宣传被判退费并三倍赔偿11万余元 [7] 消费者选择建议 - 审查机构资质,涉及"吃住行"的活动需具备旅行社资质 [8] - 关注安全保障,优先选择有三年以上经验的机构 [8] - 课程应与校内知识点结合,师资需具备研学指导师资质 [9] - 价格需合理,建议拆解吃住行成本核算,避免盲目追求低价 [9] - 按学段选择产品,小学生重体验,初高中生可结合研究性课题或生涯规划 [9]
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 2025-06-27 14:38
品牌建设与农文旅融合 - 济阳区以"黄河·稻乡湾"片区为核心,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路径,形成"春插秧、夏观荷、秋收稻、冬研学"的四季体验,串联葛店、八里、朝阳三大特色组团及8个联建村 [1][2] - 片区结合"五大共富片区"(甘甜黄瓜、多彩番茄、富硒西瓜、黄河稻米、万亩林果)实现乡村产业耦合与风貌升级,种植油菜花、油葵等打造金色观光长廊 [2] - 推出"品味四季 乐享济阳"区域旅游品牌,举办"济阳@黄河"文旅资源推介会,全年节会活动吸引游客12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超5亿元 [2][6] 文化IP与研学经济 - 打造"大河韶韵 研学济阳""走济阳 看家乡"两大研学品牌,推出6条精品路线,授牌29家研学基地,开展活动1000余期,吸引学生30万余人次 [4] - 葛店村稻田文化产业链综合效益增长15%以上,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八里庄豆腐工坊带动50户就业,培育15名本土主播;朝阳村"斜庄"文化每年吸引近万人体验 [4] - 全国首个黄河文化主题街区"九曲黄河万里情"项目签约,融合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商业消费等功能 [7] 产业联动与经济效益 - 八里庄液压升降平台产业产值突破5亿元,村集体增收百万余元;朝阳村豆丹养殖带动500亩发展,年增收6万元;葛店村创新"集体+村民+村庄合伙人"模式,发动20余人入股 [6] - 特色农产品仁风西瓜、曲堤黄瓜入选国家级名录,全区4.8万个大棚年产值超4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年营收突破120亿元 [7] - 创新媒体矩阵引流,《话西瓜》等短视频点击量超20亿人次,发布旅游路线30余条、攻略70余篇 [3] 基础设施与文明建设 - 济阳街道文化站获评特级站,6个镇街文化站为一级站;依托976个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活动8000余场,惠及83万人次 [5] - "一约四会"制度覆盖各村,红白理事会培训率100%,劝阻不文明行为110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落地36个,推广10个精品项目 [5]
2025年暑期四川研学旅游季开启 四大主题10条研学线路等您“行读”
四川日报· 2025-06-26 08:21
研学旅游线路发布 - 四川省发布四大主题10条研学线路 包括红色记忆 自然探秘 文化溯源 工业科技四大类 涵盖长征精神 将帅故里 熊猫守护 地质奇观 非遗活态 古蜀文明 巴蜀古道 蜀锦蜀绣 两弹一星 工业匠心等细分方向 [1][2] - 线路具体包含泸定桥 邓小平故里 成都自然博物馆 三星堆遗址 成都漆器厂 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创新中心等36个代表性基地 [1][3] - 三星堆博物馆与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推出"古蜀文明探源文物主题游径" 形成特色IP [3] 行业政策与规划 - 研学旅游被列为四川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建设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2025年暑期正式启动研学旅游季 [2] - 根据《四川省研学旅游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目标到2027年培育5家链主企业 20家骨干企业 打造150个高品质基地 建设十大研学目的地 串联百条精品线路 研发千门课程 培育万名指导师 吸引千万人次参与 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 [4] - 四川被文旅部列为首批6个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省份之一 已确定55家试点单位包括四川非遗研学营总站 七重空间大国重器互动体验馆等 [2] 品牌建设与资源整合 - 推出全国首个省级研学旅游公共品牌"行读四川" 首批授权36家类型各异的研学基地 通过签约整合资源推进整体性打造 [3] - 计划通过课程体系优化 服务质量提升 产品开发等措施增强整体竞争力 助力"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建设 [3] - 文化和旅游厅表示将用3年时间建成体系完备的全国研学旅游标杆地与国际研学旅游目的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