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等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展现担当作为强化区域协同,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新华日报· 2025-09-30 07:30
核心观点 - 江苏省通过高站位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体现其作为经济大省的责任与担当 [1] 基础设施建设 -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显著增加,"十四五"时期预计完成投资超1万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1.6倍 [3] - 交通网络密集度领先,已建成过江通道20座,高速铁路里程达2594公里且面积密度居各省区第一,三级及以上航道2664公里居全国首位 [3] 生态环境质量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8月全省PM2.5浓度为31.3微克/立方米,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92.4% [4] - 绿色空间充足,城市绿地率超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16平方米,并颁布实施了领先全国的省级生态环境标准 [4] 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 - 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开放能级提升,开通6条国际班列线路,过境运量全国领先,整车出口突破35万辆 [5] - 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去年以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连云港设立企业31家,投资4.5亿美元,连云港市企业在共建国家投资项目35个,投资额4.36亿美元 [5] 长三角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 - 长三角经济总量从2018年的21.15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3.1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24.7% [6] - 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共建长三角实验室网络,组建两批24家创新联合体,形成154项制度创新成果 [6] - 长江江苏段干流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生态岸线占比从58.3%提升至64.5%,绿色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 [6] 区域协调发展 - 内部板块协同发展,2024年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6.7%,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2.49万亿元,同比增长5.9% [7] - 南京都市圈效应显著,周边城市在南京设立科创飞地28家,实现200项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铁路设区市节点通达率100% [7] - 徐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比重保持在20%以上,并通过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打造增长极 [7][8] 沿海地区发展 - 沿海地区是全省发展潜力和后劲所在,海洋经济占比超过全省一半约52%,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超过1.25万亿元 [8] - 未来沿海地区将向"新"发展和向"绿"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打造零碳园区和绿色工厂,并补强交通短板 [8]
蓄势扩能!乌鲁木齐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1:04
经济表现 - 乌鲁木齐市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10.5亿元,同比增长4.6%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4% [1] - 经济总量从1955年的1.7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4502亿元 [4] 产业发展 - 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 [2] - 现代服务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包括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和八大生活性服务业 [2] - 已形成2个千亿级产业(现代物流、旅游),4个500亿级产业(化工、新材料、金融服务、住房出行),8个百亿级产业(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现代商务等) [2] 招商引资与开放 - 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00多个,引进到位资金2047亿元 [2] - 拥有21条中欧(中亚)班线,通达19个国家,258条航线连接国内外百余座城市 [3] - 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完成263项改革试点任务的88.6%,推出72项改革创新成果,落地78项全国全疆首单业务 [3] - 乌鲁木齐片区累计新设企业1.1万家 [3] 区位优势 - 集聚全疆30%的高新技术企业、60%的科研院所、80%的自治区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50%的上市企业 [1] - 拥有全疆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全国第二个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 [3] - 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48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55万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