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花束

搜索文档
网友热议“端午经济”持续升温 传统节日玩出新花样
新华网· 2025-08-12 13:53
龙舟赛事活动 - 重庆武隆区举办第十八届芙蓉江龙舟锦标赛 设置22人龙舟200米和500米直道赛两个项目 吸引21支队伍570余名队员参赛[1] - 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有58支国内外队伍参加 包括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际队伍 国际参与度显著提升[2] - 华南农业大学联合佛山九江镇举办毕业季端午主题活动 包含龙舟文化大讲堂和体验营等沉浸式民俗体验[3] 非遗文化推广 - 长沙望城区举办端午主题活动 设置手工体验区制作艾草龙舟挂件和香囊 游戏区开展钓粽子射五毒等传统游戏[3][4] - 武汉武昌区开展中医药科普实践活动 向居民介绍薄荷艾叶等端午香囊中药草功效 现场示范香囊制作流程[4][5] - 北京花店推出新中式艾草花束 搭配绿铃草麦穗等花材及小扫帚香包等配件 单把艾草售价4元 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旺盛[5][6] 节日消费趋势 - 浙江桐乡市咸鸭蛋工厂日均产量超10万枚 采用水法腌制工艺 从2月开始备货以应对端午销售高峰[7] - 贵州务川县艾草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 计划2025年收购艾草2000吨加工精油2吨 产出艾条艾茶等40余种产品[8] - 端午假期恰逢儿童节 北京文旅局推出1700余场活动 规划7条"自然观察家"主题线路 融合地质科普与民俗体验[9] 文旅经济带动 - 龙舟赛事配套举办灯谜竞猜和美食品尝活动 形成民俗文化体育多元融合的消费场景[2][3] - 线上线下节日氛围推动文创产品销售 香囊手绳等端午主题产品及双蒸酒特调咖啡等特色美食受追捧[3][6] - 旅游市场迎来消费热潮 火车票销售火爆民宿订单上涨 非遗手作体验课预约爆满[8][9]
“端午、六一”双节驱动 带来消费、出行新活力
每日商报· 2025-06-04 06:17
线上消费趋势 - 即时零售成为年轻人喜爱的购物方式 "95后""00后"成为假日线上消费主力军 [2] - 美团闪购帐篷 钓具 烧烤用品等出游类商品及运动商品成交额同比翻倍增长 迪卡侬成交额翻倍 [3] - 美团闪购粽子礼盒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倍 艾草花束搜索量同比增长超4倍 [3] - 华为 小米 迪卡侬 小天才 乐高等超800个品牌商在美团闪购成交额同比翻倍 [3] - 学生平板成交额同比增7倍 积木拼插玩具增近5倍 早教益智玩具增超3倍 [3] - 小天才品牌成交额同比增近16倍 乐高品牌成交额同比翻倍 [3] 实体零售商表现 - 物美超市成交额同比增超3倍 天虹超市增超5倍 麦德龙增近2倍 [4] - 零食有鸣成交额同比增超4倍 丝芙兰成交额同比翻倍 [4] 线下出行热点 - 00后打车看龙舟赛需求同比上涨超100% 涨幅居各年龄段之首 [5] - 前往2025中华龙舟大赛(四川巴中恩阳站)打车需求同比上涨超10倍 [5] - 前往屈原祠打车需求同比上涨298% 祭祖需求同比上涨61% [6] - 主题乐园打车需求较节前上涨65% 济南方特 天津泰达航母等目的地需求涨超200% [6] - 常州中华恐龙园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打车需求均上涨超100% [6]
端午消费:出行低于预期,“新”消费有亮点
一瑜中的· 2025-06-03 18:13
端午假期消费观察 - 整体出行增速3%,低于预期的7.7%,主要受南方降雨影响[4][11] - 公路客运增长3.14%,铁路/水路/民航分别增长2.3%/-1.65%/1.22%[4][13] - 传统民俗消费表现亮眼:佛山旅游订单增167%,粽子礼盒成交额增15倍[15][17] - 新消费领域高增长:宠物酒店搜索量增91%,运动户外装备GMV增250-330%[15][16] 每周经济景气度 - 华创宏观WEI指数升至6.31%,基建和乘用车是主要拉动项[18] - 乘用车零售增速回升至16.3%,商品房销售降幅收窄至-13%[22] - 北美航线运价大涨:美西航线环比+57.9%,美东+45.7%[6][33] - 中美贸易流量创新低:5月中国对美出口集装箱同比-41.9%[34] 行业生产数据 - 石油沥青开工率回落至27.7%,水泥发运率40.5%[28] - 螺纹钢表观消费同比-5%,焦炭价格指数下跌3.5%[29][45] - 工业生产分化:PVC开工率78.2%(同比+1.4%),江浙织机62.3%(同比-7.2%)[31] 金融市场动态 - 新增专项债发行1.63万亿,进度37.1%快于去年[8][58] - DR007收1.6645%,1年期国债收益率1.4552%[68] - 大宗商品普跌:COMEX黄金跌1.8%,布油跌1.4%,焦煤跌2.3%[45] 消费细分领域表现 | 分类 | 细分领域 | 数据表现 | |------------|------------|--------------------------------------------------------------------------| | 传统民俗 | 龙舟赛事 | 佛山旅游订单增167%,酒店订单增140%[17] | | | 民俗表演 | 陕西非遗剧场票销量增12.6倍[17] | | 新消费 | 宠物经济 | 宠物酒店搜索量增91%,友好型酒店溢价30%[15] | | | 运动户外 | 运动服饰GMV增330.71%,户外装备增313.42%[16] | | | 悦己消费 | 美妆品牌增长翻倍,海蓝之谜等品牌增超10倍[17] |
暴雨挡不住逛吃的脚步,武汉百场活动嗨翻端午消费季
搜狐财经· 2025-06-03 07:21
消费市场升温 - 端午小长假期间武汉消费市场进一步升温 大量市民外出游玩 [1] - 小长假前两天虽遇暴雨天气 但市民和外地游客消费热情不减 室内活动人气爆棚 [3] - 武汉市推出四大板块100余场促消费活动 包括"粽"情乐购、"粽"意美食等 [4] 创新消费场景 - 武昌徐东亲橙万象汇打造"中医养生+潮流体验"市集 融合名医问诊、AI科技、非遗手作等元素 [3] - 武商集团试运营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 推出消费赠礼、包粽子大赛等活动 [4] - 泛悦汇举办华中首个《月半娘子》国风IP大展 融合皮影动画、西洋弦乐等创新形式 [4] 线上线下联动促销 - 盒马推出低糖少油八宝杂粮粽和菌菇粽 上线六款艾草花束 [3] - 美团发放20元"美妙端午"券包 饿了么推出"饿补超百亿"消费专项补贴 联动5万餐饮零售商家 [3] - 滴滴武汉发放5000份专属打车优惠券包 每日发放5000份最低7折机场火车站专享券 [3] - 各大电商平台累计发放数千万元消费补贴 推出"端午家宴"套餐等福利 [4] 首店经济与品牌活动 - 火爆全网的HOCH汉堡节华中首站在武汉万象城启幕 吸引30+人气汉堡品牌 [4] - 武汉恒隆广场推出消费满额返利达3% 最高可获1500元礼品卡 [4] - 武汉市注重引进"首店、首发、首秀、首展" 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 [4] 政策支持与城市定位 - 武汉市商务局强调科技赋能和商文旅体融合 持续擦亮'乐购武汉'品牌 [5] - 促消费活动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 [5]
端午撞上六一,这场消费狂欢你参与了吗?文旅亲子全开花!
搜狐财经· 2025-06-02 01:47
交通运输与旅游行业 - 端午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6 87亿人次 同比增长7 7% [1] - 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达215万人次 较去年端午节增长12 2% [1] - 佛山整体旅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增长167% 酒店订单量增长145% 机票订单量增长110% [3] 亲子旅游市场 - 携程平台亲子家庭旅游订单占比达35% 国内亲子酒店搜索热度同比上升45% [4] - 去哪儿平台亲子房预订量同比增长51% [4] -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亲子摄影订单量增长71% 儿童餐增长64% 亲子住宿团购增长56% [4] - 游乐园成为热门"微度假"目的地 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幅达170% [4] - 水族馆 动物园 植物园团购订单量分别增长142% 119% 103% [4] 传统文化与文旅融合 - 非遗体验活动带动消费 如包粽子 做香囊等传统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参与 [5] - 龙舟衍生品等文创产品热销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商品 [5] - 梁厝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及闽越水镇举办丰富非遗市集活动 [5] 零售与餐饮行业 - 老字号 商场 购物中心推出创新消费场景 如东百中心"双节同庆 童乐其粽"促销活动 [7] - 超市开启"国潮模式" 粽子 咸鸭蛋 儿童玩具等商品销量显著增长 [7] - 餐厅推出亲子套餐 特色美食店人满为患 [7] 电影娱乐行业 - 端午档期作为暑期档"前哨站" 汇集悬疑 犯罪 动画等多类型影片 [8] - 电影院推出节日促销活动如买一送一电影票 套餐优惠等 [8]
29块9的“情绪用品”,成了端午标配?
虎嗅APP· 2025-06-01 16:55
国风艾草市场概况 - 端午期间艾草花束成为城市年轻人营造节日氛围的时尚单品,单价29.9元的花束常搭配铃铛、香包等元素,寓意吉祥[4][6][10] - 行业将艾草定位为"情绪用品",消费者主要为获取传统文化仪式感和心理慰藉,而非实际药用价值[92][95][96] - 艾草制品呈现明显国风化趋势,设计包装强调传统文化元素,但溢价显著(如198元艾草包、229元香皂)[70][71][73] 艾草产业链规模 - 2020年国内鲜/干艾草产量达3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9.5%,体积相当于四座景山[59][60] - 河南南阳为核心产区,聚集近2000家相关企业,其中4家注册资本超5000万,年产值超100亿元[60][61] - 艾灸理疗服务价格分层明显,基础服务均价800元(龙脊灸),高端项目如干艾浴收费近2000元[41][42] 产品形态与消费特征 - 艾草应用场景多元化:从传统挂艾衍生出艾灸(含龙脊灸、铺姜灸等)、艾草锤、刮痧片等产品[32][36][52][56] - 年轻消费者存在"自相矛盾"行为:明知部分产品功效存疑仍愿为情绪价值付费,如45元艾草锤使用率低但保留因其香味[97][98][99] - 行业存在产品标准化问题:部分低价艾绒含杂质导致健康风险,高价产品成分与廉价炖肉料包相似度高[74][76][81][82] 中西医价值背书 - 中医理论中艾草具"通十二经、回阳理气"等功效,《本草纲目》明确记载其药用价值[63][64] - 西医研究证实其含桉叶素、薄荷酮等抗菌成分,对真菌、细菌及部分病毒有抑制作用[65][66] - 实际商品药用效果存疑:自然状态下有效成分浓度不足,需二次加工提纯,盲目使用可能引发副作用[88][89]
重庆消费市场掀起“国潮风”
搜狐财经· 2025-06-01 10:40
国潮消费新模式 - 艾草花束融合鲜花等新元素 价格达20元左右 较传统几元一把的艾草显著溢价 [2][3] - 盒马推出龙舟/葫芦挂饰花束 以"福禄安康"为卖点吸引年轻消费者 [3] - 三峡博物馆联合九龙沉香博物馆推出端午礼盒 包含非遗线香等产品 设计灵感源自馆藏文物 [3] 国潮餐饮创新 - 粤菜馆创新推出乌米蛋黄粽、十三香牛腩粽等新式粽子 午市后仍现排队现象 [4][5] - 宴会餐厅结合汉服妆造与传统舞蹈表演 打造沉浸式用餐场景 [5] - 餐饮行业将传统饮食文化符号化 通过载体创新形成消费风尚 [5] 国潮文旅体验 - 手工体验店香囊制作项目加入白芷等中药材 端午假期预约爆满 [6] - 美团数据显示"龙舟基地"搜索量同比上涨216% "龙舟文化园"上涨147% [6] - 重庆多地举办赛龙舟活动 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6] 行业趋势分析 - 传统民俗文化通过现代元素重构 形成"国潮"消费新场景 [2][3][6] - 年轻消费群体推动节日仪式感消费 文博机构与商业实体加速跨界融合 [3][5] - 深度文化体验正逐步替代快餐式旅游 成为文旅消费新方向 [6]
29块9的“情绪用品”,成了端午标配?
虎嗅· 2025-05-31 17:34
国风艾草市场概况 - 端午期间艾草花束成为城市年轻人营造节日氛围的时尚单品,单价29.9元的花束包含艾草、铃铛、香包等元素,寓意吉祥[2][5][6] - 行业通过捆绑传统文化符号(如"福禄安康"命名)和嗅觉营销(独特香味)刺激消费,形成低门槛仪式感消费场景[7][9][10] - 艾草制品呈现明显国风特征,价格普遍偏高,如198元艾草包、229元香皂套装,高端艾灸服务单价可达2000元[71][72][36] 产业链规模与结构 - 2020年国内艾草产量达3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9.5%,河南南阳聚集2000家相关企业,其中4家注册资本超5000万,年产值超100亿元[59][61][62] - 主要加工形态为艾绒(风干粉碎后的植物纤维),应用于艾灸/工艺品/日化等领域,湖北蕲春与河南南阳为两大主产区[44][45][61] - 中西医双重背书推动商业化,《本草纲目》记载其具"理气血/逐湿寒"等功效,现代研究证实含桉叶素等抗菌成分[65][66][68] 产品创新与消费趋势 - 艾灸服务呈现高端化创新,如2000元干艾浴、800元龙脊灸(脊柱铺艾绒燃烧),结合视觉表演元素形成溢价[30][36][37] - 年轻群体更关注情绪价值而非药用功效,45元艾草锤等产品通过香味营造"自我关怀"心理满足[100][105][106] - 行业存在过度包装现象,部分产品如198元艾盐包实际成分与5元调料包相似,存在夸大宣传问题[74][75][76] 文化驱动与市场争议 - 传统禁忌文化助推消费,如"挂单不挂双/孕妇不宜挂"等规则形成消费门槛,相关科普内容易成流量爆款[16][17][21] - 部分理疗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如粗盐袋引发火灾、劣质艾烟导致呼吸道疾病,行业标准亟待完善[80][83][84] - 药用价值与衍生品功效存在认知偏差,研究显示自然状态艾草有效成分浓度不足,需工艺提纯才能发挥疗效[89][90]
端午消费何以长红
经济日报· 2025-05-31 05:56
民俗文化消费热度 - 端午民俗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超100%,"龙舟""粽子"等关键词热度环比增长超200% [1] - 佛山、汨罗等民俗游目的地预订量显著增长 [1] - 南北粽子"甜咸"争论及艾草花束身价暴涨反映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推崇 [1] 传统节日商业创新 - 粽子品牌推出冰粽、低糖粽等新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1] - 各地以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创新消费场景,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力 [1] - 赛龙舟通过体旅融合将赛事"流量"变为消费"增量",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1] 民俗文化国际吸引力 - 赛龙舟和粽子在海外受追捧,彰显中国民俗文化吸引力 [2] - 入境游持续升温,端午节可成为"China Travel"重要名片 [2] - 国内文旅产品可通过差异化竞争突出民俗特色及地方优势 [2] 节日经济产业链效应 - 甘肃庆阳香包带动当地就业增收 [2] - 小粽子串联农业、物流、加工、文创产业链 [2] - 龙舟赛衍生出制造业、体育赛事、文化旅游三大主体产业 [2] 消费环境与文化传承 - 传统工艺需在传承创新中坚守质量底线 [2] - 文旅融合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避免商业噱头 [2] - 消费者期待兼具文化底蕴与商业活力的传统节日 [2]
端午消费热潮涌动:非遗IP引领千亿级市场新变革
环球网· 2025-05-30 12:24
粽子行业市场发展 - 国内粽子消费人群比例达85%,市场总量2024年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10亿元规模 [1] - 速冻粽子和真空粽子兴起,80%消费者在非端午时段购买粽子,其中悦己型消费占比65% [1] - 粽子相关企业超3300家,广东省、海南省、湖南省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超360余家、320余家和320余家 [1] 产品创新与跨界合作 - 健康化产品如西藏青稞粽、乌米粽、紫薯粽等低糖低脂产品占据15%市场份额 [2] - 五芳斋植物肉粽礼盒十天售罄超目标4.5倍,印证健康诉求与环保理念双重驱动 [2] - 跨界联名如蔚来汽车、李宁等品牌与非遗粽子品牌合作,产品迈向30-50元轻奢区间 [2] 民俗经济与文旅融合 - 龙舟赛事带动旅游订单大幅增长,周边产品电商平台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 [2] - 体育赛事相关企业超72万家,2025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3.2万余家 [2] - 沉浸式文旅项目如西安永兴坊非遗剧场、扬州"糕舫录"主题绿豆糕客单价提升35%,复购率是传统景区的2.3倍 [3] 产业链延伸与数字化赋能 - 艾草挂件销量同比增长119%,湖南、湖北等地形成876家粽叶专业种植合作社 [3] - 数字化技术如AR技术、智慧导览系统使95后客群占比大幅提升 [3] - 端午消费热潮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融合,有望催生千亿级产业集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