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草花束
icon
搜索文档
“端午、六一”双节驱动 带来消费、出行新活力
每日商报· 2025-06-04 06:17
线上消费趋势 - 即时零售成为年轻人喜爱的购物方式 "95后""00后"成为假日线上消费主力军 [2] - 美团闪购帐篷 钓具 烧烤用品等出游类商品及运动商品成交额同比翻倍增长 迪卡侬成交额翻倍 [3] - 美团闪购粽子礼盒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倍 艾草花束搜索量同比增长超4倍 [3] - 华为 小米 迪卡侬 小天才 乐高等超800个品牌商在美团闪购成交额同比翻倍 [3] - 学生平板成交额同比增7倍 积木拼插玩具增近5倍 早教益智玩具增超3倍 [3] - 小天才品牌成交额同比增近16倍 乐高品牌成交额同比翻倍 [3] 实体零售商表现 - 物美超市成交额同比增超3倍 天虹超市增超5倍 麦德龙增近2倍 [4] - 零食有鸣成交额同比增超4倍 丝芙兰成交额同比翻倍 [4] 线下出行热点 - 00后打车看龙舟赛需求同比上涨超100% 涨幅居各年龄段之首 [5] - 前往2025中华龙舟大赛(四川巴中恩阳站)打车需求同比上涨超10倍 [5] - 前往屈原祠打车需求同比上涨298% 祭祖需求同比上涨61% [6] - 主题乐园打车需求较节前上涨65% 济南方特 天津泰达航母等目的地需求涨超200% [6] - 常州中华恐龙园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打车需求均上涨超100% [6]
端午消费:出行低于预期,“新”消费有亮点
一瑜中的· 2025-06-03 18:13
端午假期消费观察 - 整体出行增速3%,低于预期的7.7%,主要受南方降雨影响[4][11] - 公路客运增长3.14%,铁路/水路/民航分别增长2.3%/-1.65%/1.22%[4][13] - 传统民俗消费表现亮眼:佛山旅游订单增167%,粽子礼盒成交额增15倍[15][17] - 新消费领域高增长:宠物酒店搜索量增91%,运动户外装备GMV增250-330%[15][16] 每周经济景气度 - 华创宏观WEI指数升至6.31%,基建和乘用车是主要拉动项[18] - 乘用车零售增速回升至16.3%,商品房销售降幅收窄至-13%[22] - 北美航线运价大涨:美西航线环比+57.9%,美东+45.7%[6][33] - 中美贸易流量创新低:5月中国对美出口集装箱同比-41.9%[34] 行业生产数据 - 石油沥青开工率回落至27.7%,水泥发运率40.5%[28] - 螺纹钢表观消费同比-5%,焦炭价格指数下跌3.5%[29][45] - 工业生产分化:PVC开工率78.2%(同比+1.4%),江浙织机62.3%(同比-7.2%)[31] 金融市场动态 - 新增专项债发行1.63万亿,进度37.1%快于去年[8][58] - DR007收1.6645%,1年期国债收益率1.4552%[68] - 大宗商品普跌:COMEX黄金跌1.8%,布油跌1.4%,焦煤跌2.3%[45] 消费细分领域表现 | 分类 | 细分领域 | 数据表现 | |------------|------------|--------------------------------------------------------------------------| | 传统民俗 | 龙舟赛事 | 佛山旅游订单增167%,酒店订单增140%[17] | | | 民俗表演 | 陕西非遗剧场票销量增12.6倍[17] | | 新消费 | 宠物经济 | 宠物酒店搜索量增91%,友好型酒店溢价30%[15] | | | 运动户外 | 运动服饰GMV增330.71%,户外装备增313.42%[16] | | | 悦己消费 | 美妆品牌增长翻倍,海蓝之谜等品牌增超10倍[17] |
暴雨挡不住逛吃的脚步,武汉百场活动嗨翻端午消费季
搜狐财经· 2025-06-03 07:21
消费市场升温 - 端午小长假期间武汉消费市场进一步升温 大量市民外出游玩 [1] - 小长假前两天虽遇暴雨天气 但市民和外地游客消费热情不减 室内活动人气爆棚 [3] - 武汉市推出四大板块100余场促消费活动 包括"粽"情乐购、"粽"意美食等 [4] 创新消费场景 - 武昌徐东亲橙万象汇打造"中医养生+潮流体验"市集 融合名医问诊、AI科技、非遗手作等元素 [3] - 武商集团试运营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 推出消费赠礼、包粽子大赛等活动 [4] - 泛悦汇举办华中首个《月半娘子》国风IP大展 融合皮影动画、西洋弦乐等创新形式 [4] 线上线下联动促销 - 盒马推出低糖少油八宝杂粮粽和菌菇粽 上线六款艾草花束 [3] - 美团发放20元"美妙端午"券包 饿了么推出"饿补超百亿"消费专项补贴 联动5万餐饮零售商家 [3] - 滴滴武汉发放5000份专属打车优惠券包 每日发放5000份最低7折机场火车站专享券 [3] - 各大电商平台累计发放数千万元消费补贴 推出"端午家宴"套餐等福利 [4] 首店经济与品牌活动 - 火爆全网的HOCH汉堡节华中首站在武汉万象城启幕 吸引30+人气汉堡品牌 [4] - 武汉恒隆广场推出消费满额返利达3% 最高可获1500元礼品卡 [4] - 武汉市注重引进"首店、首发、首秀、首展" 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 [4] 政策支持与城市定位 - 武汉市商务局强调科技赋能和商文旅体融合 持续擦亮'乐购武汉'品牌 [5] - 促消费活动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 [5]
爱国情,端午不变的底色(人文茶座)
人民日报· 2025-06-02 06:12
端午文化内涵 - 端午习俗源于先民对抗疫病的抗争精神,包括悬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囊、饮雄黄酒等传统 [1] - 屈原故事融入端午叙事后,"安康"被赋予家国情怀维度,体现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 [1] - 粽子、龙舟等习俗凝聚"天涯共此时"的情感共鸣和"团结奋斗"的精神内核 [2] 文化传承与创新 - 传统节庆物品如艾草花束、香囊文创等通过国潮设计成为时尚单品,展现年轻一代文化认同 [3] - 龙舟运动从节庆活动发展为日常水上运动,吸引20多个国家爱好者参与,体现文化自信 [3] -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命名源自屈原《天问》,实现古今科技与文化的跨时空对话 [2] 时代价值体现 - 端午习俗通过创新形式融入现代生活,使爱国情转化为可触摸、能参与的生活方式 [3] - 传统节日承载中华文化价值观,持续滋养民族精神并激励发展 [2][4]
端午撞上六一,这场消费狂欢你参与了吗?文旅亲子全开花!
搜狐财经· 2025-06-02 01:47
交通运输与旅游行业 - 端午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6 87亿人次 同比增长7 7% [1] - 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达215万人次 较去年端午节增长12 2% [1] - 佛山整体旅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增长167% 酒店订单量增长145% 机票订单量增长110% [3] 亲子旅游市场 - 携程平台亲子家庭旅游订单占比达35% 国内亲子酒店搜索热度同比上升45% [4] - 去哪儿平台亲子房预订量同比增长51% [4] -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亲子摄影订单量增长71% 儿童餐增长64% 亲子住宿团购增长56% [4] - 游乐园成为热门"微度假"目的地 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幅达170% [4] - 水族馆 动物园 植物园团购订单量分别增长142% 119% 103% [4] 传统文化与文旅融合 - 非遗体验活动带动消费 如包粽子 做香囊等传统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参与 [5] - 龙舟衍生品等文创产品热销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商品 [5] - 梁厝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及闽越水镇举办丰富非遗市集活动 [5] 零售与餐饮行业 - 老字号 商场 购物中心推出创新消费场景 如东百中心"双节同庆 童乐其粽"促销活动 [7] - 超市开启"国潮模式" 粽子 咸鸭蛋 儿童玩具等商品销量显著增长 [7] - 餐厅推出亲子套餐 特色美食店人满为患 [7] 电影娱乐行业 - 端午档期作为暑期档"前哨站" 汇集悬疑 犯罪 动画等多类型影片 [8] - 电影院推出节日促销活动如买一送一电影票 套餐优惠等 [8]
29块9的“情绪用品”,成了端午标配?
虎嗅APP· 2025-06-01 16:55
以下文章来源于凤凰WEEKLY ,作者馍人 有温度、有情感、有趣味的新媒体。 凤凰WEEKLY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凤凰WEEKLY (ID:phoenixweekly) ,作者:馍王、章鱼,编辑:章鱼, 题图来自:AI生成 一种神秘植物,正在迅速占领北京超市。 它们通常随着"端午安康"的祝牌,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标价29块9。 畅销的艾草,往往不会单独出现。 成熟的端午花束里,艾草总是和铃铛、祈福香包、吉祥穗扎在一起,倒挂在入户门外,寓意来年风调 雨顺,平安顺遂。 29块9的单价,极大降低了端午仪式感的入手成本。 临近端午,看到福禄安康的花束名字,加上艾草散发的独特香味,再信奉实用主义的人都会为它买 单。无人在意的角落里: 端午节,捧出一门新的"国风生意"。 一、国风艾草,能有多"狂野"? 虽然在互联网记忆里,艾叶上次大规模出现在众人面前,还是安小鸟为了保胎天天烧艾。 但在现实生活中,艾草早就是当代年轻人端午必备的时尚单品了。 大城市的打工人大多漂泊,没有条件回到老家加入宗亲划龙舟的队伍,可好不容易得来的3天假期, 怎么也得营造一些节日氛围,犒劳日日辛苦的自己。 于是,新的端午哲学应运而生。最新的互联网 ...
重庆消费市场掀起“国潮风”
搜狐财经· 2025-06-01 10:40
国潮消费新模式 - 艾草花束融合鲜花等新元素 价格达20元左右 较传统几元一把的艾草显著溢价 [2][3] - 盒马推出龙舟/葫芦挂饰花束 以"福禄安康"为卖点吸引年轻消费者 [3] - 三峡博物馆联合九龙沉香博物馆推出端午礼盒 包含非遗线香等产品 设计灵感源自馆藏文物 [3] 国潮餐饮创新 - 粤菜馆创新推出乌米蛋黄粽、十三香牛腩粽等新式粽子 午市后仍现排队现象 [4][5] - 宴会餐厅结合汉服妆造与传统舞蹈表演 打造沉浸式用餐场景 [5] - 餐饮行业将传统饮食文化符号化 通过载体创新形成消费风尚 [5] 国潮文旅体验 - 手工体验店香囊制作项目加入白芷等中药材 端午假期预约爆满 [6] - 美团数据显示"龙舟基地"搜索量同比上涨216% "龙舟文化园"上涨147% [6] - 重庆多地举办赛龙舟活动 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6] 行业趋势分析 - 传统民俗文化通过现代元素重构 形成"国潮"消费新场景 [2][3][6] - 年轻消费群体推动节日仪式感消费 文博机构与商业实体加速跨界融合 [3][5] - 深度文化体验正逐步替代快餐式旅游 成为文旅消费新方向 [6]
29块9的“情绪用品”,成了端午标配?
虎嗅· 2025-05-31 17:34
国风艾草市场概况 - 端午期间艾草花束成为城市年轻人营造节日氛围的时尚单品,单价29.9元的花束包含艾草、铃铛、香包等元素,寓意吉祥[2][5][6] - 行业通过捆绑传统文化符号(如"福禄安康"命名)和嗅觉营销(独特香味)刺激消费,形成低门槛仪式感消费场景[7][9][10] - 艾草制品呈现明显国风特征,价格普遍偏高,如198元艾草包、229元香皂套装,高端艾灸服务单价可达2000元[71][72][36] 产业链规模与结构 - 2020年国内艾草产量达3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9.5%,河南南阳聚集2000家相关企业,其中4家注册资本超5000万,年产值超100亿元[59][61][62] - 主要加工形态为艾绒(风干粉碎后的植物纤维),应用于艾灸/工艺品/日化等领域,湖北蕲春与河南南阳为两大主产区[44][45][61] - 中西医双重背书推动商业化,《本草纲目》记载其具"理气血/逐湿寒"等功效,现代研究证实含桉叶素等抗菌成分[65][66][68] 产品创新与消费趋势 - 艾灸服务呈现高端化创新,如2000元干艾浴、800元龙脊灸(脊柱铺艾绒燃烧),结合视觉表演元素形成溢价[30][36][37] - 年轻群体更关注情绪价值而非药用功效,45元艾草锤等产品通过香味营造"自我关怀"心理满足[100][105][106] - 行业存在过度包装现象,部分产品如198元艾盐包实际成分与5元调料包相似,存在夸大宣传问题[74][75][76] 文化驱动与市场争议 - 传统禁忌文化助推消费,如"挂单不挂双/孕妇不宜挂"等规则形成消费门槛,相关科普内容易成流量爆款[16][17][21] - 部分理疗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如粗盐袋引发火灾、劣质艾烟导致呼吸道疾病,行业标准亟待完善[80][83][84] - 药用价值与衍生品功效存在认知偏差,研究显示自然状态艾草有效成分浓度不足,需工艺提纯才能发挥疗效[89][90]
今日端午节!
证券时报· 2025-05-31 09:51
端午文化传承与创新 - 端午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符号,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创新,龙舟竞渡成为最鲜明的文化标识[4] - 岭南水乡龙舟展现"一条船一条心"的协作精神,北方旱地龙舟赛则体现文化适应性创新[4] - 国际友人参与龙舟赛事,显示民族文化世界化传播的活力[4][6] 假日经济与消费趋势 - 端午带动创意消费,艾草花束结合传统草药与现代配件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7] - 文博场所推出端午主题文创产品,如国家图书馆香囊挂饰、故宫茶具套装,推动国潮消费[7][9] - 短途旅游需求激增,自驾与客运流量显著上升,反映节假日出行经济潜力[9] 文化精神内核 - 端午蕴含家庭团聚与亲情传承,粽香等习俗强化情感联结[9][11] - 屈原精神体现为"上下求索"的进取态度,与天问二号太空探索形成古今呼应[11][13] - 节日承载的文化信仰跨越地域差异,形成民族共同价值认同[11] 产业联动效应 - 龙舟赛事衍生消费链条,从赛事运营延伸至周边产品开发[6] - 传统饮食(粽子、咸鸭蛋)与现代文创结合,激活非遗商业价值[7][9]
端午消费何以长红
经济日报· 2025-05-31 05:56
多彩民俗不仅吸引国内游客,也圈粉外国游客。赛龙舟让老外"上头"、粽子在海外爆单,这些现象充分 彰显中国民俗文化强大的吸引力。眼下,入境游持续升温,国内文旅产品可以突出民俗特色及地方优 势,通过差异化竞争,让端午节成为"China Travel"的重要名片,在我们过节"出去看看"的同时,也吸引 更多外国游客"进来玩玩"。 端午节并非简单的消费狂欢,更可以释放"一节带百业"的乘数效应。甘肃庆阳香包等带动当地就业增 收;小粽子串联起农业、物流、加工、文创的产业链;龙舟赛衍生出制造业、体育赛事、文化旅游等三 大主体产业……在这场文化与经济相互赋能、同频共振的创新实践中,各地通过延伸节日文化链条,形 成新的消费内容、方式和场景,释放更大增长潜力。 又是一年端午节,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新玩法成为消费领域的一大亮点。多家平台数据显示,端午民俗 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超100%,其中,"龙舟""粽子"等关键词热度环比增长超200%,佛山、汨罗等民俗 游目的地预订量均显著增长。 如今,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占据年轻群体的社交日历,成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事。消费者对传统节日 的热情不只为了满足物质需求,也包括文化归属感与价值认同感的深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