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高清视听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静安视听静界·元空间启用 五大功能平台构建全链条生态服务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9 09:30
转自:新华财经 近日,"视听静界·元空间"启用仪式暨市北高新第十三届啤酒节嘉年华超高清视听产业专场活动在上海静安国际科创社区云芯科创中心举行。 图为"视听静界·元空间"内景 仪式上见证了超高清视听产业创新孵化器首批入驻项目的签约,"视听静界·元空间"即将迎来首批创新力量入驻,开启从载体建设到生态培育的新阶段。 活动现场举行了产业协同服务平台"金钥匙"颁发仪式,标志着"视听静界·元空间"在构建超高清视听产业生态圈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市北高新(集团)有限 公司与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启动金融生态共振计划,构建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为超高清视听产业注入金融动力。 三是作为创新孵化引擎。依托聚能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培育超高清领域初创企业,首批入驻的域动锐翼(新一代VR眼镜)、上海复迪脉(超高 清外科数字化诊疗)、臻画视界(超高清技术应用和内容)等企业已在垂直领域形成技术优势。 四是作为金融赋能平台。联合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央视融媒体基金、火山石资本等机构启动"金融生态共振计划",为企业提供从种子轮到成长期的全周期 资金支持。 五是作为技术攻坚高地。聚焦底层核心技术突破,正与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数字电视 ...
“视听静界·元空间”启用,市北高新打造超高清视听产业生态新引擎
国际金融报· 2025-10-18 15:44
活动与启动仪式 - 活动为“视听静界·元空间”启用仪式暨市北高新第十三届啤酒节嘉年华超高清视听产业专场活动,在静安国际科创社区云芯科创中心举行 [1] - 现场举行产业协同服务平台金钥匙颁发仪式,为首批入驻行业协会颁发“金钥匙”,标志着该空间迈出构建超高清视听产业生态圈的重要一步 [1] - 市北高新与金融机构共同启动金融生态共振计划,旨在构建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为产业注入金融动能 [1] - 现场举行超高清视听产业创新孵化器首批入驻项目签约仪式,标志着空间即将迎来第一批创新力量正式入驻,开启从载体建设到生态培育的新阶段 [3] 产业载体定位与目标 - “视听静界·元空间”坐落于静安区江场路1450弄云芯科创中心,是依托“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市北高新示范基地”打造的超高清视听产业专业载体 [3] - 载体内部研发办公与商业配套空间布局合理,配备完善硬件设施与服务体系 [3] - 载体聚焦“技术攻坚、企业孵化、资源协同、金融赋能、成果转化”五大核心目标,为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支持 [3] - 该空间不仅是物理载体,更是响应“科技回归都市”浪潮、落实“推动文化商业科技深度融合”要求的具体实践 [3] - 该空间是静安打造契合区域特色、具备“科创核爆点”效应的千亿级产业集群重要抓手 [3]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将从“产业整合、技术突破、区域引领”三个维度,持续巩固上海及静安在全国乃至全球超高清视听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3] - 进入常态化运营后,市北高新园区将依托元空间载体优势,持续整合超高清视听产业链资源 [3] - 未来将推动超高清技术与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文化消费等场景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视听静界”品牌影响力 [3]
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核心载体落地 提供全链条支持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1:52
项目定位与核心目标 - “视听静界·元空间”是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核心载体,依托“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市北高新示范基地”打造[1] - 项目聚焦“技术攻坚、企业孵化、资源协同、金融赋能、成果转化”五大核心目标,为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支持[1] - 项目不仅是一个物理载体,更是响应“科技回归都市”浪潮、落实“推动文化商业科技深度融合”要求的具体实践[3] 核心功能与生态构建 - 作为技术攻坚高地,项目聚焦底层核心技术突破,与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对接,开展下一代新型显示、视听AIGC等前沿技术研发[3] - 作为成果展示中枢,项目将集中展示芯片、新型显示、VR大场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3] - 作为产业协同枢纽,项目引入上海市信息家电行业协会(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上海市虚拟现实产业协会等首批行业组织,通过资源整合推动企业间协作[3] - 创新孵化引擎依托聚能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培育超高清领域初创企业[3] 近期进展与未来规划 - 项目揭幕同期,超高清视听产业创新孵化器首批入驻项目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项目即将迎来第一批创新力量正式入驻[4] - 现场举行了产业协同服务平台颁发金钥匙仪式,为首批入驻行业协会颁发“金钥匙”,标志着项目迈出构建超高清视听产业生态圈的重要一步[4] - 市北高新园区与金融机构共同启动金融生态共振计划,将构建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为企业提供从种子轮到成长期的全周期资金支持[4] - 未来项目将从“产业整合、技术突破、区域引领”三个维度,持续巩固上海及静安在全国乃至全球超高清视听产业中的领先地位[3]
《受到召唤·敦煌》“超高清第二现场”国际传播版在京首映
新京报· 2025-07-08 14:30
行业动态 - 中国国家话剧院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超高清第二现场"国际传播版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期间首映,吸引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代表及近900名海内外观众参与[1] - "超高清第二现场"产业是超高清视听电子与文化数字化产业科文融合、数实融合的标志性创新成果,通过数字形态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更沉浸、高效、安全、普惠的舞台艺术传播[5] - 中国国家话剧院正推进"两个转变":从传统单一演出模式向全面数字化战略布局升级,从传统文艺院团经营格局向国际一流数字化制播机构转型[5] 技术创新 - 《受到召唤·敦煌》采用"AI+2D动画+3D+即时影像+真人表演"多媒介融合形式,全球首创音乐话剧在万人场馆演出,开票即售罄[2] - 2022年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铁流东进》首次采用5G+8K"第二现场"直播技术,2024年话剧《苏堤春晓》实现六城联动实时同步播放[5][7] - 京东方中联超清聚焦超高清在文化数字化领域应用,升级"ULive超现场"技术体系,与国话合作推进内容、技术、路径、生态创新[9] 市场拓展 -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上海演出收官之夜联动全国13个城市剧场同步演播,覆盖8000位异地观众,首次实现国有院团优质戏剧资源全国性数字化远程"供需对接"[7] - "超高清第二现场"形成东西联动、南北覆盖的示范剧院集群,引领中国戏剧舞台"第二现场"规模化发展[7] - 公司计划通过"超高清第二现场"推动"文化出海",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未来将拓展至更多国家和地区[9] 文化影响力 - 《受到召唤·敦煌》通过中英文双语字幕和超高清影像技术,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生动案例[2] - 剧目成功将敦煌文化传播至青年群体,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2][5] - 项目践行数字经济"数字友好"价值观,体现科技向美、技术向善的跨界创新理念[5][9]
市北高新:打造视听静界产业标杆 赋能科技企业领跑未来
财富在线· 2025-06-06 15:16
上海市静安区超高清视听产业布局 - 静安区政府联合多部门印发《协同打造"视听静界"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行动方案(2025—2028年)》,率先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明确超高清视听产业为市区协同推进的新赛道产业 [1] - 市北高新园区作为首批"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培育出像航科技与域动锐翼两家超高清视听标杆企业 [1] - 园区计划引入更多AR/VR企业,推动超高清视听产业在混合现实与元宇宙框架下的深度协同 [3] 无介质全息技术领军企业像航科技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自主专利的无介质全息技术体系,通过新型纳米光学材料实现100%无像差裸眼三维立体实像 [2] - 技术已应用于智能座舱、智慧医疗等场景,累计拥有全球知识产权超500项,工艺与材料全球领先 [2] - 无介质全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将催生创新场景方案,推动行业变革 [2] VR/AR技术代表企业域动锐翼 - VR硬件发展注重性能与舒适度双重提升,沉浸式体验和生产力应用(如3D建模)成为高端设备核心竞争力 [3] - 游戏仍是VR内容核心驱动力,同时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实用性显著增强,用户可通过虚拟空间提升效率与安全性 [3] - AR/VR技术将在5G和AI赋能下实现深度协同,成为重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 [3] 市北高新园区产业生态建设 - 园区已形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集群,并加速培育超高清视听新赛道 [4] - 通过龙头企业资源开放共享和产业链协同创新,建立数智化产业生态 [4] - 静安区提供千万级专项资金池、技术研发奖励等政策,助推企业实现从产业聚集到生态培育的跨越式发展 [5]
上海加快推动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 向全球引才、引智、引企
中国新闻网· 2025-05-31 09:41
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规划 - 上海静安区揭牌"未来超高清技术国际创新中心",将面向全球引才引智引企,发布下一代超高清技术"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1] - 创新中心将打造自主创新高清芯片、超高清微显示智能终端、超高清AIGC三大关键技术集群 [1] - 创新中心主要任务包括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建设、企业创新推动和产教融合 [1] - 静安区已形成芯、屏、端、系统、内容、应用等完整产业链,是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核心区域 [1] 产业生态与规模 - 静安区已聚集近百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规模近500亿元 [2] - 产业链涵盖芯片研发、内容制作、技术突破到终端应用等完整环节 [2] - 依托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实验室,未来超高清技术国际创新中心即将落地 [2] - 产业应用场景包括家庭AI生态、博物馆AR导览、医疗教育无介质全息技术等 [2] 政策支持与投资 - 上海市与静安区联合发布《协同打造"视听静界"行动方案(2025-2028)》 [3] - 静安区出台支持政策,对超高清视听企业最高提供5000万元综合支持 [3] - 正在酝酿成立超高清视听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芯片、新型显示等核心技术 [3] 应用场景与未来规划 - 元宇宙沉浸式体验首展如《消失的法老》等已在静安落地 [3] - 未来将重点建设未来超高清技术国际创新中心,打造中环两翼产业地标 [3] - 目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高清视听产业高地 [3]
下一代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应用大会于上海召开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21:25
行业动态 - 上海市静安区举办"下一代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应用大会暨未来超高清技术国际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旨在搭建高端交流平台推动超高清视听产业协同创新[1] - 静安区作为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核心区域,已形成芯、屏、端、系统、内容、应用等完整产业链[1] - 静安区发布《协同打造视听静界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行动方案(2025—2028年)》,计划实施四大重点工程21项主要任务[1] - 市北高新园区正按照政府定位打造高清视听产业[1] 重大项目 - "未来超高清技术国际创新中心"正式揭牌[1] - 发布"视听静界"超高清核心载体,推动产业空间布局[2] - 静安区科经委与4k花园和域动锐翼、文旅局与摩登天空和上海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等举行重点项目签约[2] 发展规划 - 静安区力争到"十五五"末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1]
抢抓科创机遇 产业与中心城区共生长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让基层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
解放日报· 2025-05-02 10:49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回归都市”成全球城市发展新趋势,上海中心城区积极打造科创集聚区,党员干部表示要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抢抓机遇激发发展新动能,为上海建设科创高地贡献力量 [1] 杨浦 - 杨浦区正从“工业杨浦”向“数字杨浦”蝶变,有数字经济企业超8000家,在线新经济营收突破3000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约占全市五分之一、中心城区三分之一 [2] - 杨浦区集聚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分别占上海的50%和全国的5%,区内累计培育各类企业数量均位居上海中心城区首位 [2] - 杨浦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数字经济企业超2000家,含8家独角兽企业 [2] - 科创元素向杨浦区一带、一区、一圈产业地标加速集聚 [3] - 杨浦将做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打造三大场景服务头部企业,深化校企联动,建设环高校创新街区 [3] 黄浦 - 黄浦区将在世博园区浦西片区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央科创区,发挥金融、资本、人才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 - 世博园区浦西片区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去年布局中央科创区,要实现四大核心功能,打造都市型科创引领区 [4][5] - 中央科创区已集聚相关领域龙头企业,将培育“1+N+1”产业体系,打造特色载体和创新中心 [5] 静安 - 静安市北高新园区是上海中心城区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将锚定“新质跃升”,激活“创新动能” [6] - 静安区聚焦云数智链一体化发展,布局区块链、超高清视听产业新赛道,打造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平台 [6] - 市北高新园区以“一谷一环一走廊”构建融合发展矩阵,未来将夯实顶层设计,营造创新生态,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7] 虹口 - 虹口区围绕新兴产业赛道,打造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科创生态体系,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3.34%,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金额同比增长86.4%列各区第一 [8] - 虹口区“北外滩”和“北中环”双北联动,为科创发展提供引擎,北科创集团将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孵化集聚地 [8][9] 长宁 - 长宁区将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聚焦特色主导产业,瞄准低空经济等新赛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0] - “上海硅巷”科创街区截至去年底集聚800余家科技创新生态企业,新产业、新赛道呈现蓬勃集聚态势 [10] - 西井科技业务覆盖多场景,产品和服务落地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黑湖科技将投入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10][11]
中关村论坛年会“超高清视听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3-31 11:51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北京市广电局发布2025年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政策 以硬核政策和充沛资金为引擎 推出"123456"行动方案 打造全球领先的中国数字视听制作中心 [2] - 构建技术+内容+场景三位一体产业生态圈 发布十大超高清视听技术创新项目和十大创新应用场景 [2] - 成立北京市超高清视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企业联盟和高校联盟 多个行政区与超高清企业完成落地签约 [2] 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 - 论坛聚焦超高清全链条优化升级 涵盖内容创作、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落地三大方向 [3]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宏科分享人工智能技术革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姜文波探讨超高清制播体系构建 [3] - 国际组织代表及跨国企业负责人分享全球超高清技术发展趋势 [3] 应用场景与产业融合 - 圆桌对话聚焦人工智能加速内容生产变革 华策影视、索尼影视等企业代表参与讨论 [3] - 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文商旅体新场景 超高清技术将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3] - 超高清视听技术将重构文化消费体验 推动产业贯通发展 [3] 重要项目启动 - 2025大学生AI艺术季等重要项目同步启动 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2] - 北京银行党委书记霍学文就金融赋能产业升级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