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慧翰股份(301600) - 2025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5 17:50
公司概况 - 底层技术为汽车与 ICT 技术,应用于智能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工业物联网等领域,产品包括车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模组软件和技术服务等 [2] - 坚持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在多方面具备综合能力,拥有稳定优质客户群,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2] 产品相关 车联网智能终端 - 包括 TBOX、eCall、电池管理系统等,未来可能有更多产品形态,采用平台化、模块化研发方式,可覆盖多级、多类型车型,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提升通用性 [2][3] - 为新能源行业提供端云协同的数字化电池管理解决方案,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已量产应用于多个领域,还在扩展其他物联网领域应用 [6] eCall - 公司在 eCall 领域有先发优势,2019 年 3 月国内首家通过欧盟 e - Call 标准认证,2025 年 1 月成为全球首批通过欧盟 NG - eCall 认证的企业 [4] - 参与中国紧急呼叫体系建设,参与起草的强制标准已于 2025 年 4 月发布,产品通过前瞻性测试 [5] - 是自主品牌出海 e - Call 主力供应商,拥有多国认证,将助力 AECS 在国内落地 [5] 研发情况 - 重视前瞻性研发,依据行业动态和竞争趋势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布局,对现有技术持续升级迭代,研发费用逐年增长 [3] - 秉承“平台化、模块化”理念建设技术研发体系,可按客户需求配置产品软硬件,与客户同步研发,缩短开发周期,满足差异化需求 [3] 收入与市场 - 产品搭载国内主机厂出口海外的收入算国内收入,目前收入以国内为主 [4] - 国标 AECS 已发布,但实施、认证还需时间 [4] 产能安排 - 有柔性生产线,组建智能制造体系,自有产线负责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生产、验证和优化工艺流程,关键核心零部件由自有产线生产 [6][7] - 与外协厂合作加工非核心零部件,会对其进行验厂和多方面监督管理,未来视市场情况扩大产能 [7]
高新兴的“车联网执念”:业绩三连降陷困局,仍定增3.74亿再加码
钛媒体APP· 2025-07-10 21:03
定增方案详情 - 公司拟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3.74亿元,用于车联网通信产品扩产项目(1.76亿元)、深圳研发及运营中心项目(8776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1亿元)[2][3] - 车联网通信产品扩产项目总投资2.44亿元,拟购置SMT贴片机等设备以提升4G/5G T-Box等车载产品的自主生产能力[4][5] - 深圳研发及运营中心项目总投资1.2亿元,将在南山留仙洞建设7500平方米基地承载车联网、公安信息化及AI大模型研发[5][6] 历史定增与市场反应 - 此次为公司第八次定增尝试,前四次累计募资超32亿元但三次失败[2] - 2020年定增方案从最初18.28亿元缩水至12.42亿元后因深交所两轮问询最终撤回[7] - 投资者质疑公司"习惯性圈钱",实控人刘双广未参与此次认购且持股比例仅15.79%[6] 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上市15年经历三次转型:通信运维→大安防→大数据→车联网[9] - 2016-2017年以8.28亿元收购中兴智联和中兴物联布局车联网,导致商誉从2012年6451万元飙升至2018年17.42亿元[10][11] - 2019-2020年累计计提商誉减值15.79亿元,近三年营收从23.32亿元降至14.17亿元,累计亏损超6亿元[11][14] 经营风险与挑战 - 应收账款持续高企,近三年分别为16.63亿元、15.70亿元、14.88亿元[14] - 外协生产依赖度高,此次定增旨在提升自有产能但市场对其落地存疑[6][8]
微云全息(NASDAQ: HOLO)引领车联网革命: 分层资源调度方案重塑区块链IoV系统
车联网行业现状与挑战 - 车联网(IoV)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数据交换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 [1] - 传统集中式云架构面临实时数据交换能力不足 单点故障风险高 依赖可信第三方(TTP)身份管理等痛点 [1][2] - 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 不可篡改和高透明度特性 为IoV系统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2] 微云全息的分层资源调度方案 - 方案通过多层次资源调度机制 动态分配计算资源 实现最优配置 显著提升区块链IoV系统性能 [2][3][5] -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实时预测系统资源需求 优化算法参数和模型结构提高预测准确性 [3][5] - 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 实现去中心化身份管理和数据交换 优化网络结构提升安全性 [3][6] 技术创新与系统优化 - 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资源评估算法 解决传统方法无法应对IoV系统动态性和复杂性的问题 [3] - 通过优化系统架构和算法设计 在有限资源下实现高效数据交换和身份管理 [3][5] -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多轮模拟测试验证方案有效性 [3] 行业影响与标杆意义 - 该方案为车联网系统发展开辟新道路 解决传统架构痛点 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1][6] - 引入区块链等先进技术 为行业树立新标杆 [6]
对话万马科技李亚慧:最可能率先实现具身智能大规模落地的场景,是无人驾驶
新浪证券· 2025-07-07 11:03
公司转型与战略布局 - 万马科技从传统机柜制造商转型为科技企业,2021年通过全资子公司优咔科技收购车联网公司果通科技的无形资产,切入车联网市场[4] - 公司定位为智能世界的"连接管理中枢",聚焦提供高可靠连接与数据处理能力,而非具身智能整机[7][13] - 未来计划将Robotaxi验证成熟的连接解决方案横向复制到无人配送、空中物流等领域,并外溢赋能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终端[10][11] 业务表现与技术优势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501万元(同比增长238%),车联网板块营收占比达45.52%[6] - 核心技术包括"遨云"数据闭环工具链和全球车联"ONESIM"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1400万+辆车[6][9] - 通过5G双卡、eSIM全球合规、低延时专网构建端管云边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单车价值数倍[9] 行业趋势与研发投入 - 无人驾驶被视为具身智能大规模落地的首要场景,公司提供连接虚拟指令与物理响应的关键技术通路[7] - 研发中心拥有120+高端人才,专注于高可靠与合规的神经网络构建,支撑智能体数据流动与指令传递[9][13] - 行业爆发点取决于"可规模化"和"解决实际需求",公司认为L4级智能车辆将为具身智能铺好技术路基[11]
成都数字经济“新基座”:从算力奔跑到产业赋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8:14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 成都构建"算力、融合设施、数据要素"三位一体的数字基础设施新基座,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和赋能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1] - 数字基础设施重塑城市经济版图,通过"双千兆"网络、AI大模型和公共数据激活实现增长驱动 [1] 算力基础设施 - 成都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国家"东数西算"核心节点,算力总规模达8754PFlops,其中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 [4] - 人工智能算力规模6889PFlops,支撑"蓉城·熊猫"动物特征识别基础模型等应用 [4] -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079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核心产业规模与企业数量"双千突破" [4] - 成都高新区发放1亿元算力券与1亿元模型券,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4] 融合基础设施 - 成都建成283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成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5] - 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109.2亿条,车联网试验场拥有266个实车测试场景和上万个虚拟测试场景 [5] - 智慧蓉城市域物联感知中心接入2380万个终端,汇聚120亿条物联数据 [5] 数据要素市场 - 成都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3.19亿条数据,累计访问量619万人次 [9] - "蓉数公园"聚集261家数据商和服务机构,上架1050款数据产品,赋能二级数据商业务增长超14亿元 [9] - 《成都市数据条例》施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清晰化 [9] 产业协同效应 - 数字基础设施协同形成高效网络,支撑制造业降本增效和新兴产业场景验证 [6] - 算力节点、工业互联网和数据要素市场共同释放对千行百业的乘数效应 [11]
四维智联闯上市:丰田汽车提前退出间接持股,控股股东依赖症难解
搜狐财经· 2025-06-28 15:22
公司概况与历史沿革 - 四维智联于2024年递交港交所上市招股书,主要股东包括四维图新、滴滴和腾讯[1]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15年,四维图新以2.96亿元收购图为先51%股权,并整合上海趣驾、和骊安等子公司[3] - 2018年业务重组后,四维图新对图吧BVI持股比例从51%降至45.173%,引入蔚来资本等投资者[6] - 2021年四维图新增资1亿元,持股南京智联比例升至36.8%[7] - 2024年B轮融资中滴滴系合计持股20.6%,四维图新直接持股降至27.01%[8][9] 股权结构与资本运作 - 2024年丰田汽车及丰田通商将图吧科技44.94%股权转让给四维图新香港,交易金额合计462.9万美元[9] - 截至2025年5月,四维智联香港股权结构为四维图新香港91.59%和百度8.41%[10] - B轮融资后股东包括腾讯(4.14%)、联发软件(15.83%)、Advantech Capital(3.96%)等机构[9]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4.77亿元同比降11.4%,净亏损2.65亿元[12][13] - 2024年营收4.79亿元,净亏损扩大至3.79亿元,研发开支占比达43.8%[12][13] - 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计数据显示营收2.22亿元,净亏损3830万元[10][11] - 毛利率稳定在29%-30%区间,但金融成本占比从35.3%升至50.9%[13][15] 业务结构 - 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30.3%提升至50.8%,2024年同比增48.1%[14] - 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收入从3.74亿元降至2.35亿元,两年累计降幅37%[13][14]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92%,最大客户贡献47.8%收入[16][17] 战略发展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达2.1亿元,占营收43.8%[13][16] - 通过多轮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滴滴成为重要股东并带来智慧交通资源[8][9] - 业务重心向高毛利的智能座舱软件转移,该业务毛利率超40%[14][16]
万马科技:为Robotaxi企业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在车联网领域拥有超过1400万辆车辆的智能连接管理服务能力
快讯· 2025-06-23 23:35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充分利用在车联网业务连接管理和通信网络专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能力,为Robotaxi企业提供包含车端、网络、边缘和云端在内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1] - 公司推出"揽海"全球车联ONESIM和"遨云"端到端全链路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 [1] 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率先能同时支持SGP 2/22/32技术的第三方车联网服务企业 [1] - 公司在车联网领域拥有超过1400万辆车辆的智能连接管理服务能力 [1]
万马科技(300698) - 300698万马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3
2025-06-23 22:26
公司基本信息 - 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 年,2017 年 8 月 31 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 5.61 亿元,年增长率 7.72% [3] - 截止 2024 年末,通信板块营业收入占比为 47.54%、车联网板块营业收入占比为 45.52%,业务重心逐渐向车联网板块转移 [3] - 2025 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 1.50 亿元,同比增长 78.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37.89% [3] - 利用车联网业务连接管理和通信网络专业技术优势,为 Robotaxi 企业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推出“揽海”全球车联 ONE SIM 和“遨云”端到端全链路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 [3] - 是全球率先能同时支持 SGP.02/22/32 技术的第三方车联网服务企业,在车联网领域拥有超过 1,400 万辆车辆的智能连接管理服务能力 [3] 行业政策动态 - 我国从政策层面积极推动 Robotaxi 行业快速商业化、规模化发展 [4] - 2024 年 12 月 31 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发布并自 2025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4] - 2024 年 12 月 31 日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数据采集车正式发车 [4] - 2025 年 1 月 2 日天津市首辆自动驾驶旅游观光巴士正式投入运营 [4] - 2025 年 3 月 1 日起,《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实施,支持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和商业化运营 [4] - 2025 年 4 月 28 日,工信部发布《2025 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研制 [4][5] 公司业务详情 产品与服务 - 向客户提供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以及端、管、云、边产品与服务,提供国内及全球运营所需高质量网络服务,通过 5G 双卡、链路聚合和专网等领域创新合作 [6] - 收费包括产品 License(一次性收费)和运维服务(持续收费),Robotaxi 产品和服务价值较传统车联网服务大幅提升 [6] 出海业务 - 推动全球业务生态战略,加快开拓海外市场,在全球部署六大数据中心,在多地设立子公司 [7] - 已为吉利提供车辆出海联网服务,另有海外定点客户东风柳汽、东风汽车、上汽、领克、银河等 [7] 技术保障 - 拥有业界领先的端到端一车双卡联网技术能力,提供车规级 SIM 卡,车端 SDK、具备双卡统一管理能力的连接和业务管理平台,及使用场景分析和切换策略模式设计等服务 [9] - 车端提供双 SIM 卡,跨运营商链路绑定车端 SDK,支持双运营商网络和链路绑定提高网络覆盖能力;网络端通过双运营商网络覆盖满足应用对网络高可用性要求 [9] 市场地位 - 业务集中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领域,是自动驾驶全链路一部分 [8][9] - Robotaxi 综合解决方案构建多维竞争力,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连接管理服务商 [8][9] - 截至 2024 年底,车联网业务连接总数已超过 1,400 万,其中国内连接数逾 1,300 万,海外连接数逾 100 万 [9] 客户拓展 - 成立 RoboX 综合解决方案团队,聚焦无人场景,积极调研和开拓市场 [9] - 提供全球一站式车联网解决方案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满足合作公司连接和计算领域需求,提供高质量、定制化服务 [9][10]
万马科技(300698) - 300698万马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3
2025-06-13 23:28
公司基本信息 - 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7年8月3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基础产业通信板块和新兴产业车联网板块,2024年末通信板块营业收入占比47.54%、车联网板块营业收入占比45.52% [2] 公司业务方案与合作 - 推出“揽海”全球车联ONE SIM和“遨云”端到端全链路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两大解决方案 [2] - Robotaxi综合解决方案整合创新方案与全球服务能力,服务汽车制造商及运营商 [2] - 与吉利、上汽、理想、东风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与车企共建生态链,海外业务增速明显 [2] 问答环节要点 业务价值与发展态势 - Robotaxi运营对网络服务依赖高,其价值较传统车联网服务有较大提升 [2][3] - Robotaxi已从概念验证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Robovan商业模式初步跑通,行业处于快速发展前期,连接车辆数量不多但增速可观 [3] 合作应用场景与采购方 - 与无人驾驶公司合作集中于网联领域,提供连接解决方案提升Robotaxi安全性、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3] - 目前主要采购方为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预计未来运营公司会参与 [3] 网络连接优势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连接管理服务商,具有大规模车联网服务能力,ONE SIM技术赋能乘用车和Robotaxi行业 [3] 潜在合作与市场 - 成立Robo X综合解决方案团队,聚焦无人场景,合作伙伴看重公司超1400万辆车辆智能连接管理服务能力等 [4] 海外业务拓展 - 在香港、阿联酋、沙特、巴西、英国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投入ONE SIM技术,是全球唯一支持SGP.02/22/32技术的第三方车联网服务企业 [4] - 与全球主要运营商密切合作,推动多场景在全球重点区域落地,通过合规运营助客户长期运营 [4]
博泰车联网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搜狐财经· 2025-06-13 20:42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211.42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 30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6056.09万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1] - 公司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关于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1][2]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本土生产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第二大供货商,2024年市场份额为11.9% [3] - 公司是智能座舱及智能网联解决方案供货商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2.18亿元、14.96亿元、25.57亿元,实现连续增长 [3]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均为亏损,其中2024年亏损5.41亿元 [3]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成本分别为2.77亿元、2.35亿元、2.07亿元 [3] 募集资金用途 - 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以及增强技术 [3] - 投资兴建新的生产设施或升级现有生产设施 [3] - 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以提高品牌知名度 [3] - 用于战略性收购以整合行业资源 [3] - 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