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工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做到“因地制宜”
经济日报· 2025-08-28 06:40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位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1] -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提出"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1] - 新质生产力已经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 [1] 因地制宜的必要性 - 我国高质量发展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 体现为城乡区域发展水平差距和不同地区发展基础、资源禀赋、能力潜力存在显著差异 [1] - 不同地区因自然地理和社会条件不同 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如东北地区具有重工业基础 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发达的轻工制造业 [1] -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 仍是经济的重要支柱 尤其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就业稳定和财政收入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 一些地方存在盲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行为 未能正确认识"立"与"破"的辩证关系 一味求新求异求快 导致产业发展与实际严重脱节 [2] 因地制宜的实施路径 - 全面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 跳出"新产业依赖症" 摒弃片面"抄作业"思维 聚焦地方优势资源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 - 重视用好"穷办法"和"土办法" 采取符合本地实情、实效明显的产业发展路径 充分挖掘地方资源条件 尊重地方性知识、文化传统和产业基础 [3] - 强化产业链协同与新旧产业联动 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产业链效率和质量 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协同机制 打造产业集群促进企业集聚 [4] - 增强链主企业带动作用 鼓励开放技术接口与数据平台 引领上下游中小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开展强链补链工程弥补关键环节缺失 [4] - 自觉将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相协调 中央提供方向性指引和制度保障 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实践路径 形成可复制经验 [4][5] 发展过程中的综合考量 - 新质生产力发展伴随就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技能需求升级 需兼顾全面深化改革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5] - 要求各地将历史、文化、社会等非经济因素纳入经济政策评估 同步设计社会政策防止"合成谬误" [5] - 重视通过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聆听社会声音、汲取群众智慧、做好社会动员 努力补齐民生短板 [5]
深度 | 对等关税,影响了谁?——特朗普经济学系列之十三【财通宏观•陈兴团队】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3-09 20:33
核心观点 - 特朗普提出"公平互惠贸易计划",旨在通过加征对等关税纠正贸易不平衡,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 [1] - 加征对等关税基于四项考量:关税不对等、数字服务税/增值税、非关税壁垒、汇率操纵 [5] - 优先针对贸易逆差大的经济体,如中国、墨西哥、越南、加拿大和德国 [6] 关税不对等现状 - 多数经济体对美超额关税不高,中国反被"歧视":美国对中国关税高出12%(含2月新增10%) [7] - 墨西哥、韩国和欧盟对美超额关税分别为1.3%、0.7%和0.4% [7] - 欧盟因22%平均增值税率和数字服务税被点名 [8] 对中国行业影响 - 纺织服装业对美关税已高出5%,轻工制造、电子机械和钢铁或新增至清单 [11] - 二级行业中计算机设备、铁道电车不对等,玩具、电池、消费电子或加征 [12] - 重点商品如笔记本电脑(中国征25% vs 美国征10%)、玩具风扇受影响显著 [13] 全球视角下中国行业优势 - 若对等关税全面实施,中国电子/机械设备将受益:出口规模大且潜在关税优势更高 [14][15] - 纺织服饰业最劣势,轻工制造次之 [16] - 二级行业中电源设备、针织编织、化纤长纤优势突出,通用设备/电子元件兼具规模优势 [18][19] 加征优先级国家 - 欧盟和墨西哥因贸易逆差大(占美国赤字六成)及正超额关税被优先针对 [9] - 中国工业企业受补贴最多(OECD数据),或因此被加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