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制造业
搜索文档
埃里克·鲁托:期待与山东达成战略性前瞻合作伙伴关系
齐鲁晚报· 2025-11-26 12:1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殷婷 11月24日上午,2025年山东省国际贸易和投资顾问会议在济南顺利举办。本次会议以"汇聚全球工商智慧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为主题,来自美国、德国、荷 兰、肯尼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英国、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和商协会的国际顾问及特邀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推动山东绿色低 碳高质量发展、深化制度型开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议题深入交流,为山东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言献策。 会上,肯尼亚国家工商会主席埃里克.鲁托在发言时说到:"肯尼亚将中国视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同时期待与山东达成战略性前瞻合作伙伴关 系,推动山东企业在肯尼亚的发展。" 他特别提出可在绿色供应、物流走廊等特定领域开展合作,并诚挚邀请山东的纺织业、轻工制造业、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来肯尼亚设立生产基地。 "在医疗技术以及制药方面,我们也希望和山东本地的医药公司进行合作,包括疫苗开发、生物制品的生产等。"埃里克.鲁托说,肯尼亚愿与山东在生命 科学方面展开合作,这会给肯尼亚提供非常强劲的互补支持。 据悉,肯尼亚作为东非最大经济体,是东非重要的商业港口,更是拥有3.3亿人口的门户。在谈到山东与肯尼亚的合作 ...
从“制造产品”到“制造价值”——服务型制造的轻工业答案
消费日报网· 2025-10-21 09:13
政策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提出到2028年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高地、完成20项标准制定的量化目标 [1] - 方案旨在推动制造与服务全方位深层次融合,标志着中国制造从生产导向迈向价值导向 [1] 行业转型趋势 - 服务型制造促使企业经营模式从生产销售产品转向提供产品加服务,价值创造向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延伸 [1] - 传统轻工行业从制造产品向制造服务制造体验转变,以应对全球竞争加剧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挑战 [2] - 企业竞争力将取决于提供独特持续可信赖的服务体验,而非成本控制 [4] 家电行业案例 - 海尔集团通过人单合一模式和物联网平台收集用户数据,实现从制造家电到制造生活方式的跃升 [2] - 美的集团利用智能制造与云服务平台提供设备全生命周期维保节能诊断等增值服务,提升客户黏性与附加值 [2] 家居行业案例 - 顾家家居和全友家居等企业转向家居整体方案提供商,提供定制设计上门测量数字化安装售后维护一体化服务 [2] - 通过C2M用户直连制造平台缩短生产端与消费端距离,提供个性化体验化的空间服务 [2] 日化及制鞋行业案例 - 立白集团通过智能洗护解决方案为酒店商用清洁等客户提供整体化服务,拓展B端市场 [3] - 部分制鞋企业依托数字化工厂与智能供应链实现柔性化定制与快速交付,并通过在线测量虚拟试穿回收再造等服务延伸品牌与消费者的长期关系 [3][4] 产业生态构建 - 浙江广东等地通过产业链加服务平台模式打造轻工制造服务型制造高地,推动中小企业共享研发物流检测等生产性服务资源 [4] - 服务型制造要求企业与上下游服务商平台方形成协同创新的生态网络 [4] 核心价值内涵 - 服务型制造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方案从一次交易到长期关系从产业链分工到生态共创的转变 [4] - 该模式以数智技术为底座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推动中国制造业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跃升 [4]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做到“因地制宜”
经济日报· 2025-08-28 06:40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位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1] -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提出"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1] - 新质生产力已经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 [1] 因地制宜的必要性 - 我国高质量发展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 体现为城乡区域发展水平差距和不同地区发展基础、资源禀赋、能力潜力存在显著差异 [1] - 不同地区因自然地理和社会条件不同 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如东北地区具有重工业基础 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发达的轻工制造业 [1] -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 仍是经济的重要支柱 尤其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就业稳定和财政收入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 一些地方存在盲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行为 未能正确认识"立"与"破"的辩证关系 一味求新求异求快 导致产业发展与实际严重脱节 [2] 因地制宜的实施路径 - 全面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 跳出"新产业依赖症" 摒弃片面"抄作业"思维 聚焦地方优势资源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 - 重视用好"穷办法"和"土办法" 采取符合本地实情、实效明显的产业发展路径 充分挖掘地方资源条件 尊重地方性知识、文化传统和产业基础 [3] - 强化产业链协同与新旧产业联动 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产业链效率和质量 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协同机制 打造产业集群促进企业集聚 [4] - 增强链主企业带动作用 鼓励开放技术接口与数据平台 引领上下游中小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开展强链补链工程弥补关键环节缺失 [4] - 自觉将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相协调 中央提供方向性指引和制度保障 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实践路径 形成可复制经验 [4][5] 发展过程中的综合考量 - 新质生产力发展伴随就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技能需求升级 需兼顾全面深化改革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5] - 要求各地将历史、文化、社会等非经济因素纳入经济政策评估 同步设计社会政策防止"合成谬误" [5] - 重视通过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聆听社会声音、汲取群众智慧、做好社会动员 努力补齐民生短板 [5]
深度 | 对等关税,影响了谁?——特朗普经济学系列之十三【财通宏观•陈兴团队】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3-09 20:33
核心观点 - 特朗普提出"公平互惠贸易计划",旨在通过加征对等关税纠正贸易不平衡,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 [1] - 加征对等关税基于四项考量:关税不对等、数字服务税/增值税、非关税壁垒、汇率操纵 [5] - 优先针对贸易逆差大的经济体,如中国、墨西哥、越南、加拿大和德国 [6] 关税不对等现状 - 多数经济体对美超额关税不高,中国反被"歧视":美国对中国关税高出12%(含2月新增10%) [7] - 墨西哥、韩国和欧盟对美超额关税分别为1.3%、0.7%和0.4% [7] - 欧盟因22%平均增值税率和数字服务税被点名 [8] 对中国行业影响 - 纺织服装业对美关税已高出5%,轻工制造、电子机械和钢铁或新增至清单 [11] - 二级行业中计算机设备、铁道电车不对等,玩具、电池、消费电子或加征 [12] - 重点商品如笔记本电脑(中国征25% vs 美国征10%)、玩具风扇受影响显著 [13] 全球视角下中国行业优势 - 若对等关税全面实施,中国电子/机械设备将受益:出口规模大且潜在关税优势更高 [14][15] - 纺织服饰业最劣势,轻工制造次之 [16] - 二级行业中电源设备、针织编织、化纤长纤优势突出,通用设备/电子元件兼具规模优势 [18][19] 加征优先级国家 - 欧盟和墨西哥因贸易逆差大(占美国赤字六成)及正超额关税被优先针对 [9] - 中国工业企业受补贴最多(OECD数据),或因此被加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