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创
搜索文档
本周六!广东国企、大厂、高校等,18000+岗位,现场招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10:32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业人才荟”,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将于2025年11月15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举行 [2] - 活动定位为汇聚超百家名企、释放超过18000个岗位的求职盛宴,同时是一场融合科技、非遗、潮玩、影视、动漫的创意嘉年华 [2] 招聘岗位与薪酬体系 - 参会企业超百家,包括国有文化龙头、创新文创企业和新兴数字团队,共同构建多元融合的文创人才生态 [3] - 岗位按薪酬分为三个层次:核心薪酬带月薪15千至40千,聚焦AI算法、引擎开发、数字艺术等核心技术岗位 [4] - 稳健薪酬带月薪10千至20千,面向国际版权、数据运营、内容营销等有经验的专业人才 [4] - 成长薪酬带月薪7千至10千,重点面向应届毕业生与职场新人,配备完善晋升通道与培养计划 [4] - 腾讯、网易、三七互娱等头部厂商提供游戏体验设计、用户体验研究、AIGC产品交互设计等高含金量岗位 [4] - 奥飞娱乐、咏声动漫等本土企业在IP孵化、编剧、动画导演、衍生品设计等方向释放岗位,构建从创作到商业化的全链路体系 [4]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招聘金融科技应用专业教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等博士岗位,月薪33千至38千 [4] - 联通沃音乐提供AI技术美术、导演、AI终端产品经理等岗位,月薪28千至35千 [4] - 一点灵犀信息技术(广州)有限公司释放系统策划、关卡策划等岗位,月薪高达33千,并要求对某一类型游戏时长达到1000小时以上 [5] 创意市集板块 - 文化科技区展示机遇时空的VR头显《魔法冰堡》全感VR世界、凡拓数创的数字虚拟人互动、金橙传媒的“灵犀”四足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影石创新的全景相机与运动相机 [7][8] - 非遗产业区呈现例外、方所将唐代缭绫、苗绣、女书、植物染等传统技艺以现代设计再登场,河源技师学院师生将省级非遗“墩头蓝”纺织技艺化为T台时装与日常童装 [10] -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将粤剧元素融入手机壳、钥匙扣等文创产品,湛江市技师学院展示雷州仿生菠萝窑陶瓷 [10] - 电影空间区以粤产电影海报如《日掛中天》《落凡尘》《长安的荔枝》《人生开门红》等,展示广东影视产业从本土叙事到国际表达的创作长卷 [15] - 潮玩IP区聚焦本土潮玩IP孵化,深圳鹏城技师学院原创IP“鹏小北”获全球华人设计大奖提名,并与深圳地铁联名推出北斗主题公交卡、丝绢画等作品 [17] - 动漫游戏区展示三七互娱等企业的“游戏+公益”创新实践,体现广东动漫、游戏产业的硬核发展态势 [20] 行业趋势与人才需求 - 广东文化娱乐行业正寻找既具专业深度、又有跨界视野的“共创型人才”,企业通过更开放的岗位定义吸引“脑洞大开又能踏实打磨”的年轻人 [20] - 行业不再满足于“执行者”,而是鼓励“知识破圈”,例如要求“千小时游戏阅历”的策划岗或编导岗,这被视为文化产业进化的核心动力 [20]
成都青羊:成都漆器厂“爆改”大旗茶馆 老厂房变消费新地标
搜狐财经· 2025-10-22 01:40
项目背景与定位 - 成都漆器工艺厂始建于1954年,是四川省成都漆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承袭古蜀漆艺传统,以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四大绝技独步漆林 [2] - 工厂易址重建于1975年,位于成都市中心蜀华街72号,距宽窄巷子不远,通过爆改以剧场式茶馆全新面貌亮相,集喝茶、品美食、看表演于一体 [4] - 改造遵循修旧如旧理念,融入许多漆器厂元素,花费两个多月完成施工改造,旨在让老地方焕发新生,通过吸引客流让大众在体验中了解成都漆器,感受成都文化 [4] - 项目定位并非简单旧物改造,而是通过非遗文创+美食+沉浸式体验的创意融合,将拥有50年历史的老厂房改造为承载城市记忆与当代生活方式的特色消费场域 [9] 运营模式与特色 - 运营模式以茶馆为载体打造文旅项目,汇聚非遗、茶馆文化与餐饮文化,提供有情有景有趣的场景,吸引老中青三代 [7] - 提供早茶5元一杯,引入西月城谭豆花等本地小吃品牌,满足成都人喝茶离不开小吃的习惯,同时能欣赏各种非遗表演 [9] - 空间内成都漆器元素无处不在,成都漆器四个大字高悬于醒目位置,使用代表性脱胎工艺制成,二楼灯箱展示漆器基础知识和诗词歌赋 [4][5] - 未来计划在一楼设小型阅览室和非遗项目体验空间,二楼打造书画室,为不同年龄茶客提供多元社交场景,并推出非遗体验和课程 [9] 市场反响与客流 - 开业后迅速成为打卡热地,美图频现朋友圈、小红书等平台,吸引无数目光,假期客流量从开业日均500人攀升至每日上千人 [4][9] - 受到本地人和外地游客青睐,许多人一早到茶馆占位置,先逛一圈拍照打卡,再点小吃喝茶聊天,担心来晚没有位置 [7][9]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成都青羊区共接待游客316.12万人次,同比增长7.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85亿元,同比增长8.59% [10] 行业趋势与区域发展 - 青羊区正兴起以场景为核心的创新实践,重塑城市文旅风貌,通过场景重塑空间价值,重新定义城市美好生活 [10][12] - 区域涌现多个文旅新场景案例,如福感肆Full Grace新文旅商业体、成都人民饭店锅炉房改造的戏剧综合空间、航空智能集成创新园A区的AI、VR项目等 [12] - 更多场景在规划中,奎星楼街27号载体将启动为文商旅融合文化时尚聚集地,峨影·1958园区项目预计投资9.98亿元升级为城市电影主题公园 [12] - 这些场景创新案例体现文商旅体深度融合,以文化棱镜折射出一砖一瓦皆历史,一景一幕皆生活的城市哲学 [12][13]
成都青羊:老厂房“爆改”大旗茶馆 变身消费新地标
搜狐财经· 2025-10-20 20:24
项目改造与定位 - 成都漆器工艺厂始建于1954年 是四川省成都漆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承袭古蜀漆艺传统 以雕银丝光等四大绝技独步漆林 [2] - 工厂经过爆改 以剧场式茶馆大旗茶馆的全新面貌亮相 集喝茶 品美食 看表演于一体 改造遵循修旧如旧理念 耗时2个多月完成施工 [2][4] - 改造深层意义在于让老地方焕发新生 通过吸引客流让大众在体验中了解成都漆器 感受成都文化 空间内成都漆器元素无处不在 [5] 运营模式与客流表现 - 茶馆定位为文旅项目 汇聚非遗文化 茶馆文化与餐饮文化 提供早茶5元一杯 西月城谭豆花小吃等消费选择 并设有非遗表演 [6] - 客流量从开业日均500人 一路攀升至假期每日上千人 成为老中青三代都喜爱的打卡热地 吸引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 [6][9] - 未来计划推出非遗体验和课程 在一楼设小型阅览室和非遗项目体验空间 二楼打造书画室 为不同年龄茶客提供多元社交场景 [9] 行业趋势与区域发展 - 青羊区在国庆中秋假期共接待游客316.12万人次 同比增长7.15%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85亿元 同比增长8.59% [10] - 区域兴起以场景为核心的创新实践 案例包括福感肆新文旅商业体亮相 成都人民饭店锅炉房改造成戏剧综合空间 航空智能集成创新园引入AI VR技术 [14] - 更多项目正在启动 如奎星楼街27号载体 以及预计投资9.98亿元的峨影·1958园区项目 旨在升级为集文化传承 产业聚合 沉浸体验于一体的城市主题公园 [15]
“四精”点燃贵阳假日文旅消费新热潮
搜狐财经· 2025-10-05 11:45
城市消费核心策略 - 贵阳以“精品咖啡、精酿啤酒、精致餐饮、精彩非遗”为核心的“四精”城市生活方式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亮点 [1] 精酿啤酒行业 - 由市商务局主办的“贵阳精酿·世界味道”推广活动累计接待市民及游客近15万人次 [2] - 活动期间商铺营业收入突破150万元,并带动商圈周边餐饮、零售店铺营业额整体提升约20% [2] 咖啡行业 - 以SeekSeeking咖啡店为例,该品牌全市10家店的日均总销量达到约3000杯 [3] 餐饮行业 - 周记留一手特色烤鱼店白天日均接待游客约200桌,夜间排队等位的顾客高达700至800桌 [5] - 骆玉冰浆店为应对激增客流实行两班轮岗制,假期日均销量上千杯 [5] - 去茶山品牌结合应季水果与咖啡推出的中秋特色饮品广受欢迎,店内座无虚席 [5] 非遗文创行业 - 贵州省工艺美术馆汇聚剪纸、刺绣、蜡染、陶瓷等11大类工艺品,展出2000余件大师作品 [7] - 孔学堂阳明文创青云市集店假期日均接待游客超两万人次,阳明文化相关文创产品销售火爆 [7]
歙县:非遗引客市集旺 “双节”消费掀热潮
搜狐财经· 2025-10-03 18:23
商业模式 - 公司以“非遗表演+夜间市集”为核心打造文旅新业态 [1] - 公司通过“民俗展演引流、消费场景留客”的模式激活夜间经济 [1] - “表演聚客、市集消费”的联动效应逐步显现,将观赏人流转化为消费客流 [3] 运营成效 - 鱼灯表演吸引大批游客跟随观赏、拍照,现场热闹非凡 [3] - 表演后游客顺动线走进国风市集,各摊位前很快挤满挑选商品的游客 [3] - 消费场景与徽州非遗深度融合,市集客流得到进一步转化 [7] - 鱼灯主题装饰成为热门打卡地,文创商店内非遗灵感产品引得游客驻足挑选 [7] 产品与服务 - 市集提供非常多的非遗元素,吸引游客拍照打卡 [5] - 文创商店陈列以徽州非遗为灵感的各类产品 [7] - 非遗手作区由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讲解徽墨、鱼灯制作技艺,带动手作体验产品销售 [7] - 市集上非遗文创产品被游客评价为既美观又实用 [7] 客户反馈 - 游客感受到非常浓厚的徽州文化,尤其鱼灯表演非常吸引人 [5] - 游客认为非遗文创产品适合购买带回,能让人想起传统手艺和文化 [7] - “看鱼灯、逛市集、品美食”成为古城夜游的热门体验 [7]
首届广东优品展揽金近7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6 00:43
展会核心成果 - 展期三天吸引入馆观众超8.2万人次,实际入场观众达8万人次[1][3] - 现场成交额为1.19亿元人民币,包含线上销售部分[1] - 现场成交及意向订单总额高达69.62亿元人民币[1] 展会规模与参与方 - 展会由广东省商业联合会和广州国际会展集团联合主办[3] - 展区面积近5万平方米,设置了5大主题特色展区[3] - 共吸引1086家参展企业,涵盖家电电子、智能家具、非遗文创、健康食品等领域[3] - 超2100家采购商覆盖商超、电商、跨境贸易商等全渠道[3] 展会活动与特色 - 展会举办42场产品推介、新品发布和供采对接活动[3] - 采用“展+演+销”融合模式,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区别于传统“静态陈列”[3] - 举办近50场对接活动,包括中国(广东)-欧洲经贸对接会、清远招商推介会等[3] - 对接活动促成20余项跨境合作意向[3]
非遗技艺“活化”中国情
消费日报网· 2025-08-19 10:51
行业趋势 - 非遗技艺通过现代设计转化为文创产品 在礼品展中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涵盖筷箸、篆刻、刺绣等多个品类 [1][2][3] - 文创产品积极拥抱婚嫁、谢师等当代生活场景 并承接企业、景区的深度定制需求 突破传统工艺品单一身份 [4] - 全球至少有18亿人使用筷子 形成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筷子文化圈" 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用筷习俗皆由中国传入 [3] 产品创新 - 上海攒珠工艺品有限公司推出黑酸枝木龙凤对筷礼盒 采用雕刻填金工艺 兼具婚嫁信物功能与太极哲学内涵 [2] - 仰山楼展台推出红木与黄铜结合的定制书画印章礼盒 包含如意造型U盘和窗棂纹样镂空书签 成为谢师季热门礼品 [3] - 洛阳市二方田纺织有限公司将刺绣工艺应用于团扇与灯笼 叁生淘器联合登峰坭兴陶推出古朴雅致的陶艺杯子 [3] 市场反响 - 生肖文化筷子系列成为可收藏艺术品 许多采购商在展台驻足询价 显示市场关注度较高 [2] - 篆刻艺术被年轻人重新拥抱 观众评价为"血脉觉醒" 反映传统美育的持续影响力 [3] - 非遗产品从"老气横秋"转变为"有温度、有故事的国礼新作" 实现创造性转化 [1][3]
守护国潮出海“生命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19 04:45
潮玩产业出海现状 - 泡泡玛特LABUBU玩偶以标志性9颗尖牙风靡全球,带动潮玩产业出海浪潮 [1] - 今年前4个月我国玩偶与动物玩具出口额达133.1亿元,同比增长9.6% [1] - 北京海关在首都机场单次截获仿冒LABUBU玩偶2万余件,6月全国海关查获泡泡玛特侵权案件超20起 [1] 知识产权侵权案例 - 盗版"哪吒""敖丙"动画周边未经授权流入东南亚市场 [1] - 北京通州破获文旅侵权案涉及假冒环球影城魔法袍、魔杖等产品,形成跨三地制售网络 [1] - 四川自贡"青城双姝"灯组设计遭厂商恶意剽窃,仿制品损害"自贡灯会"市场影响力 [1] 企业知识产权防御策略 - 泡泡玛特采取未售先护策略,在多商品类别抢注"LABUBU"商标并预判性注册"LAFUFU"等近似商标 [2] - 光线传媒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前完成全球关键市场形象版权登记 [2] - 建议非遗文创同时认证传统技艺和衍生品版权以提升国际议价能力 [2] 监管与司法措施 - 海关部门建议建立侵权特征数据库实现跨口岸数据共享和高风险渠道精准布控 [2] - 司法部门需对产供销环节全链条追溯以提高违法成本 [2] - 四川公安知识产权云警务平台提供在线举证、侵权预警等一站式服务 [2] 跨境维权国际合作 - 需加速对接国际公约推动互认机制以降低维权成本和缩短确权周期 [3] - 粤港澳搭建"亚洲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聚合仲裁和法律资源 [3] - 建议通过国际展会、标准输出提升我国版权保护国际话语权 [3]
溧水花针匠非遗工坊入选省级非遗工坊
江南时报· 2025-07-24 10:01
公司发展 - 花针匠非遗工坊占地600平方米,一楼为制作工坊,二楼陈列定制服饰和手工制品,老虎鞋是明星产品[1] - 工坊采取"技艺传承+创新发展"模式,通过技艺培训、校园社区传承、研学体验、制作销售等方式运营[3] - 年接待访学超50批次,已成为重要非遗传播阵地[3] - 计划打造300平方米沉浸式非遗展陈空间,立体化全景展示非遗文创[3] 产品创新 - 老虎鞋融合溧水特色文化元素,采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老师傅需三四天完成一双[1] - 在传统手工布鞋基础上融入兔毛、珠链、蝴蝶结等时尚元素,款式与色彩符合现代穿搭风格[2] - 产品设计注重诗意表达和立体感,既新颖时尚又富有文化内涵[2] - 代表作老虎鞋两度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入选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2024年中国文创好礼[3] 市场表现 - 老虎鞋在小红书和抖音上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新宠[1] - 工坊通过主播直播展示产品,互联网传播使传统技艺焕发新生[1] - 产品设计兼顾传统与现代,可搭配中式服装、西服甚至运动服[2] 文化传承 - 创始人吴丽花坚守"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理念,在传统技艺中融入现代美学[2] - 老虎鞋承载文化记忆,鞋头小老虎寓意吉祥如意,鞋底小螃蟹寓意八方来财[2] - 工坊激发社区居民与游客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3]
书超”为何热捧“小店经济
新华日报· 2025-07-07 10:03
核雕行业发展现状 - 核雕从传统技艺升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场定位显著提升[1] - 产品价格区间覆盖广泛 从几十元到两三万元不等 满足不同消费层级需求[1] - 销售策略转向生活化设计 手串、锁骨链、国风压襟等接地气产品成为主流销售品类[1] - 单件高端作品成交价超过上万元 批量销售出现单客一次性购买6件的记录[1] 书展文化消费生态 - 书展设置2000多平方米品质文化生活展区 占展馆总面积8% 专门扶持非遗文化商户[1][2] - 主办方采用多维筛选机制 结合线下展会销售数据与小红书等平台口碑反馈选择商户[2] - 展位租金政策具有扶持性 黄金铺位5天租金仅需2000多元 降低商户运营成本[1] - 动态优化展区客流路线 根据商户反馈实时调整动线规划 显著提升周末销售业绩[3] 文化产品消费趋势 - 核雕产品契合年轻人情绪消费需求 成为文化消费新热点[1] - 水晶制品借助明星网红带货效应 结合生辰推荐等互动营销方式吸引年轻客群[3] - 宋锦文创产品以数十元低价策略成功拓展新客群 形成文化普及与商业转化双赢[3] - 文化消费场景呈现多元化融合 包含体育体验(模拟球场)、餐饮(梅花糕)、咖啡文创等复合业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