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行业

搜索文档
预制菜打不败中国人的“新鲜信仰”
虎嗅· 2025-09-16 22:10
近日,网红罗永浩与西贝的争执再度把"预制菜"推上风口浪尖。罗在西贝用餐后称"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西贝创始人贾 国龙则回应:"按照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而且100%不是预制菜。" 先不论这里是否存在文字游戏,以及法律定义与大众认知之间的差异,有一点可以确定:以贾国龙为代表的餐饮人极度回避"预制菜"标签。他 们清楚,一旦与预制菜挂钩,等于自砸招牌。在消费者眼里,预制菜常被等同于难吃、廉价、品质差、不安全等负面意象。 我们真正想讨论的是: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想?为什么我们那么反感预制菜? 预制菜定义 |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截图 归根结底,中国的饮食文化,和新鲜二字不可分离。预制菜在挑战"新鲜至上"的文化逻辑。在中餐语境里,新鲜既关乎时间,也关乎味道。在 时间维度,新鲜意味着即时性,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以分秒计算,时间越短越新鲜。 比如,符合广州人新鲜标准的鱼必须是游水活鱼现杀,从生物到食物的转换在一两个小时内完成。食品科学讲究畜肉在宰杀后经过排酸风味才 佳。例如,牛肉经过12小时排酸才软嫩柔美。但是潮汕人不答应,现杀的牛肉,还没来得及排酸,甚至肌肉还在跳动,过清汤涮熟,蘸上沙茶 酱,才算入口 ...
记者观察:让预制菜更加规范化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6:27
近日,罗永浩与连锁餐饮集团西贝关于"预制菜"的争论引起广泛关注。作为知名餐饮品牌,西贝一直给 人以新鲜、现做的印象,罗永浩直言西贝餐厅使用的是预制菜,让不少消费者感到意外。 对于预制菜,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预制菜方便快捷,价格亲民,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中,能够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享受到多样化的美食,提高了生活的质量;也有人认为,预制菜在带来 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包括食品安全、营养流失、口感和新鲜度大打折扣等问题。 笔者认为,此次罗永浩与连锁餐饮集团西贝关于"预制菜"的争论背后,更多的是商家是否做到了信息透 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 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商家在使用预制菜时应该明示和告知,从而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由于过去预制菜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少人对预制菜存在"劣质"的刻板印象。实际上,预制菜本身并不必 然与"劣质"划等号,通过严格把控,在食材选择、工艺把控等方面完全可以达到高标准。 笔者认为,预制菜在生产、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有较高要求,应当 加强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 ...
黑白预制菜
投资界· 2025-09-15 15:38
以下文章来源于雪豹财经社 ,作者雪豹财经社 健康顾虑。 雪豹财经社 . 一个明亮的商业世界 预制菜,仿佛一座冰山横亘在中国互联网上。 冰山之上,有消费者喊打,有商家避而不谈,"现制现炒"的招牌随处可见。 作者 | 李子溪、陆加一 来源 I 雪豹财经社 (ID:xuebaocaijingshe) 冰山之下,越来越多的料理包遮遮掩掩地出现在餐厅后厨,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在3年内 翻了一番。 在一些消费者的认知中,预制和非预制,已经取代川鲁苏粤闽浙湘徽的菜系之分,超越 老字号、连锁店、街边摊的风格不同,成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被消费者嫌弃和抵 制的预制菜,范围逐渐扩大。 一旦被扣上预制菜的帽子,轻则陷入争议,重则被部分消费者打入冷宫。 被嫌弃的预制菜 去 年 , 刘 颖 在 北 京 一 家 江 西 菜 馆 用 餐 时 , 随 口 问 了 一 句 肉 丸 是 怎 么 做 的 。 老 板 站 在 桌 旁,认认真真地讲了十分钟:"一定要用梅花肉,用冰水和馅,再用比脸盆还大的盆子来 摔打。瓦罐汤要蒸6小时以上,8小时后再售卖。鸡鸭鹅要先从江西运至河北,早上杀好 再进京。" 她听得有点恍惚,"这是20 24年的北京餐饮店吗? ...
周末刷屏!新华社之后,人民日报也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20:15
预制菜行业舆论关注 - 预制菜话题引发全民关注 涉及消费者知情权和行业健康发展 [3] - 舆论热议焦点在于如何平衡便捷服务与餐饮品质保障 [3] - 行业需通过治理优化发展环境 推动企业行为规范与消费者知情选择 [3] 行业发展核心挑战 - 行业真正挑战在于建立消费者信任纽带而非技术层面 [3] - 需清晰界定预制菜标准并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3] - 餐饮业发展需兼顾高效便捷与满足公众吃得安心明白的刚需 [3] 媒体与公众讨论方向 - 讨论需走向理性和建设性 通过交锋凝聚共识 [3][5] - 信息透明化是核心 需让消费者主动选择而非被动接受 [3] - 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就预制菜问题发声引发全网关注 [7]
关于预制菜,人民日报最新发声
新京报· 2025-09-14 20:05
行业关注焦点 - 预制菜话题引发全民关注 涉及日常餐饮和消费者知情权 [1] - 讨论核心关乎行业健康发展 需在交锋中凝聚共识 [1] - 行业需平衡高效便捷与公众吃得安心、吃得明白的刚需 [1] 行业发展挑战 - 真正挑战在于建立消费者信任纽带而非技术层面 [1] - 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让消费者获得主动选择权 [1] - 企业行为规范与消费者知情选择需同步推动 [1] 治理与标准化需求 - 需更清晰界定预制菜标准以优化发展环境 [1] - 通过治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赢取公众信赖 [1] - 讨论应走向理性和建设性 寻找治理良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