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方便面
icon
搜索文档
日清方便面销量持续回暖 但还不是高兴的时候
BambooWorks· 2025-11-14 16:10
日清食品在中国内地的销售持续回暖,但增速开始放缓,其方便面业务仍在等待一个正确答案 ▶ 前三季度纯利按年增长2.73%至2.58亿港元 ▶ 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录得18.6亿港元,同比增5.4%,增速低于上半年 Key takeaways: 在消费市场不够振奋的2025年,方便面这碗"老味道"似乎又更香了。11月10日,日本方便面大厂 日清食品有限公司 (1475.HK)公 布喜人的业绩报告,这个登陆中国40年的品牌似乎又一次经受住了考验。 根据 最新财报 ,日清今年截至9月底止的前三季度收入达30.6亿港元,同比增长6.99%;纯利录得2.58亿港元,增幅2.73%。毛利率亦 从去年同期的34.8%升至35.4%,主要由于杯装即食面销量增加及生产效率改善所致。 分地区看,中国香港及其他地区业务表现抢眼,收入同比增长9.5%至12.01亿港元。公司称,香港市场方便面销售稳健、其他海外市 场需求上扬。相比之下,中国内地业务收入为18.6亿港元,同比增5.4%,在集团总收入中占比约六成。不过,这一增速已明显低于上 半年的9.4%,意味着第三季度动能有些无以为继。 强化线下渠道 公司在投资者会议上指出,早前受压的华南市 ...
招商证券(香港):维持统一企业中国(00220)“中性”评级 目标价8.4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1-11 14:15
公司四季度展望谨慎乐观。10月饮料去库存力度加大,方便面板块表现依然稳健。尽管消费持续低迷及 竞争压力加大,公司维持全年收入增长6–8%的目标,预计四季度毛利率将继续提升,费用率进一步优 化。展望2026年,原材料成本平稳,以及饮料与方便面产品结构升级,将进一步推动毛利率扩张。销售 点拓展及升级仍将是关注重点。核心SKU新品上市助力增长。 统一企业中国三季度业绩显示挑战依然存在,净利润同比增长8%至7.26亿元人民币,低于市场普遍预 期的两位数百分比增速。收入同比持平,食品板块实现低至中单位数增长,但被饮品板块的低至中单位 数下滑抵消,同时OEM业务继续实现三位数增长。这反映出该行在此前下调评级报告中指出的持续逆 风,包括来自现制饮品的竞争以及统一企业中国量增导向战略下的执行风险。饮料板块压力持续,果汁 品类表现落后,定价竞争加剧(如1L包装饮品),阿萨姆奶茶仅于季度末企稳。虽然毛利率受益于原材料 成本下降和方便面高端化而提升,但收入乏力及经营杠杆减弱拖累整体表现。 管理层重申全年销售增长目标为6–8%。但需指出的是,在饮料去库存持续、消费低迷及促销力度提升 的背景下,要实现该目标需依靠四季度的强劲反弹,该行 ...
解构单身经济Vol.2:独居青年消费省字诀—精打细算里的小日子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11-11 11:52
独居青年消费群体概况 - 中国城镇独居青年(29岁以下一人户)人口规模从2010年的750万户增长至2020年的1460万户,十年间几乎翻倍[1][3] - 该群体是品牌扩展消费人群的关键目标客群,其消费行为呈现“省慎克制”趋势,在69%的快消品品类中购买均价下降[2] 独居青年消费行为特征 - 消费模式为按需购买、多次少量,次均购买量减少,但购买频次增加2.9%[2][3] - 整体消费销售额增长0.2%,更追求“小而精、少而优”的品质体验,并非对品质的妥协[2][3][12] - 在功能性品类(如即饮茶、功能饮料)和生活性品类(如猫粮、香氛)上的消费占比高于平均水平[4] - 选品更具多样性,涵盖方便面、果汁、头发护理、纸品等,并倾向于购买小规格包装产品以保持灵活性和新鲜度[4][7] 品类消费偏好分析 - 对方便面的需求核心是便捷不将就的品质体验,小规格包装适配独居场景消费量,便于尝试不同口味[7] - 对猫粮和香氛的购买更为偏好,注重提升独居生活质感和仪式感[4] - 在零食店渠道,偏好购买即饮茶、碳酸饮料、饼干、坚果等品类,零食加饮料是主流购物篮组合[9] 渠道选择偏好 - 渠道选择呈现线上购买为主、近场渠道做补充的特点[8] - 传统电商(淘宝/天猫/京东)仍是快消品核心渠道,但销量增长放缓;抖音凭借内容驱动实现双位数销量增长[8] - 小型超市、食杂店等近场渠道满足日常补货、应急采买需求(如油类、调味料)[9] - 便利店以密集网点和24小时服务成为即时功能消费首选,包装水、功能饮料、即饮茶等品类最受青睐[9] - 独居青年对零食店渠道更加偏爱,因其低价、小包装选品与“省慎克制”消费习惯高度匹配[9] 对品牌方的策略启示 - 品牌需通过适合的定价策略和产品规格来占领独居青年消费者心智[2] - 产品设计和营销需考虑消费量与包装规格的适配性,并守住品质,以匹配独居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7] - 在与零食店合作时,应优先制定适合该渠道的价格和包装大小策略,分析价格段与包装大小的划分,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产品组合[12] - 线上渠道需注重“内容驱动”和“性价比驱动”,以精准触达对生活体验品类的需求[13]
中美贸易现曙光,恒指有望重回2万7
国都香港· 2025-11-11 11:46
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冲突出现缓和迹象,推动港股市场向好,恒生指数有望重回27000点水平 [2] - 恒生指数昨日表现强劲,收盘上涨407点或1.55%,报26649点,市场成交活跃,总额达2147.88亿港元 [2][3] 市场表现总结 - 港股主要指数全线上涨:恒生指数涨1.55%,国企指数涨1.90%,红筹指数涨2.07%,恒生科技指数涨1.34% [2] - 蓝筹股普遍上升,88只成分股中有78只上涨,华润万象生活领涨5%,华润置地涨4.5%,比亚迪涨4%,港交所涨1.7% [3] - 少数蓝筹股下跌,中国宏桥和联想均下跌1.2%,中芯下跌1%,友邦下跌0.2% [3] 宏观与行业动态 - 香港金融发展局提出三项建议以拓展大宗商品市场,旨在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议加强市场生态圈、聚焦发展重要商品及增强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 [6] - 香港交易所被视为推动大宗商品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理想人选,报告建议优先加强现货交易基础以逐步培育衍生品市场 [6] - 内地首三季黄金消费量同比下降7.95%至682.73吨,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大幅下降32.5%,但金条及金币需求增长24.55%,工业用金增长2.72% [8] - 国内黄金ETF持仓量显著增长,首三季增仓79.02吨,同比增长1.64倍,截至9月底总持仓为193.75吨 [8] 上市公司业绩与动态 - 日清食品首三季股东应占溢利为2.58亿港元,同比增长2.73%,收入为30.62亿港元,同比增长6.99%,毛利率提升0.6个百分点至35.4% [10] - 香港科技探索公布10月HKTVmall订单总商品交易额为6.88亿港元,环比上升6.01%,但同比减少4.31%,平均每日交易额为2220万港元 [11] - 公司计划2026年投放2.5亿港元用于市场推广,目标覆盖三分之一香港成年人,并推出“3小时配送”服务,商品数量预计达8万至10万件 [11] - 博雅互动预计首三季盈利同比增长105%至115%,主要受益于数字资产的公平值增长,但剔除非经营因素后纯利预期减少约30%至35% [12]
业务员“拆东墙补西墙”康师傅怎么了?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05:14
公司内部管理事件 - 郑州两名康师傅饮料批发商向厂家对公账户打款10万和11万元后未收到货品 [2][3] - 事件原因为业务员通过P图伪造对公账户收款码截留客户货款并将产品转卖以填补市场费用窟窿 [2][3] - 业务员铤而走险的背景是公司业绩压力大若完不成指标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收入可能所剩无几甚至出现倒贴钱上班的情况 [3] - 除伪造收款码外业务员为完成业绩还存在垫资给经销商压货再自行低价出货的现象 [4] - 在管理不到位地区此类情况较为普遍反映出公司一线压力大动销不佳 [4] 公司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40092亿元同比下降27%为5年来首次下降净利润同比增长205%至2271亿元呈现增利不增收 [5] - 公司两大支柱业务方便面和饮品营收同时出现下滑其中方便面业务少卖349亿元高价袋面销售额下跌72% [5][8] - 饮品业务通过提价策略毛利率得到提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77%较2024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6] - 饮品业务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净利润提高197%至1335亿元 [6] - 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从50%以上降至接近50%饮品产能利用率不含水线在50%以上 [8] 公司市场策略与挑战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对旗下1L装冰红茶等饮品进行提价终端价由4元涨至45-5元管理层认为卖45元可改善好几个点的毛利率并坚持该策略 [5][6] - 提价策略对销量产生负面影响一份覆盖18家便利店的调研显示仅2家按5元新价销售10家自行降价至4-45元6家选择下架 [6] - 2025年上半年500ml装冰红茶销量持平但1L装产品出现衰退 [6] - 公司面临外卖行业和现制茶饮的激烈竞争外卖市场规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便减少00533% [8] - 截至2025年4月全国新茶饮门店总数突破30万家出现大量价格2-5元的现制饮品直接冲击公司中低端瓶装饮料的价格优势 [9]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2020-2023年中国方便面消费量减少40亿包 [8] - 2025年席卷餐饮行业的外卖大战对方便面消费场景造成显著挤压 [8] - 现制茶饮在口味新鲜度和定制化方面具有优势对传统瓶装饮料构成挑战 [9] - 市场竞争加剧中国市场被快速分拆诞生更多细分品牌不同渠道衍生不同品牌分割公司市场份额 [9] - 年轻消费者心中公司产品性价比优势正在消失品牌吸引力下降 [9] 公司产品创新与转型 - 公司在产品创新健康化转型和运营层面寻求突破2025年冰红茶推出冻冻茶进行跨界融合 [9] - 在方便面领域公司推出特别特鲜泡面并联合罗永浩宣传尝试高端化突围 [9] - 在饮品方面公司布局无糖+低糖高纤产品线 [9] - 但行业人士认为公司新品大多类似动作较为迟缓与公司定位及体制庞大终端市场信息反馈效率较低有关 [10][11] - 公司在茶饮市场输出经典平价产品形象与无糖茶市场主力30岁以下消费者对时尚敏感对价格迟钝的消费特性有所背离 [10]
韩国前10月农食品出口额85.9亿美元同比增长5%,中东、欧盟和北美需求强劲
格隆汇· 2025-11-07 09:49
总体出口表现 - 韩国2025年前10个月农产品和食品出口额达到85.9亿美元,同比增长5% [1] - 对中东地区出口同比增长20.4%,对欧盟出口增长14.8%,对北美出口增长13.9% [3] 分区域出口表现(7月至10月) - 对美国出口在7月至10月期间仅小幅增长0.6% [3] - 对中东地区出口在7月至10月期间增长23.5% [3] - 对大中华地区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7% [3] 主要品类出口表现(7月至10月) - 方便面整体出口额为5.2亿美元,同比增长21.7% [3] - 对大中华地区方便面出口额增长62.9% [3] - 咖啡产品出口额达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3% [3] - 泡菜出口额同比增长6.4% [3] - 葡萄出口增长50.9% [4] - 冰淇淋出口增长22.1% [4]
观车 · 论势 || 摒弃“大字宣传,小字免责” 诚意比噱头更重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05 08:55
当醒目的宣传大字抢占消费者视野,角落里若隐若现的小字免责声明,却像一根刺,刺痛着消费者 的信任神经。 近期,某些企业深陷"大字宣传,小字免责"的舆论漩涡,这场风波看似是消费者对营销乱象的吐槽,实 则触及了企业诚信经营的核心议题,值得行业内外深刻反思。 回溯历史,"大字宣传,小字免责"并非新鲜事物。早期的方便面广告中,大块牛肉与现实中指甲盖大小 的肉渣形成鲜明对比,而那句"广告创意,以实物为准"的小字,似乎成了商家逃避责任的"挡箭牌"。罗 永浩曾在直播中提及此类现象,直言这是行业陋习。的确,从方便面到汽车,从日常消费品到高端技术 产品,这种营销手段似乎成为一种"潜规则"。然而,为何方便面广告中的落差能被消费者一笑置之,而 车企类似操作却引来口诛笔伐?究其根源,核心在于误导的性质、范围与可能引发的后果,存在本质区 别。 从误导性的差异来看,方便面作为单价低、消费频次高的民生商品,消费者对其宣传中的"牛肉块""海 鲜粒"本就有理性认知,即便看到小字免责声明,更多是调侃而非质疑。但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其续 驶里程、安全性能、智能配置等核心参数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财产安全甚至人身安全。当车企 以"700公里超长续 ...
胡向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特色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搜狐财经· 2025-11-02 22:37
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 - 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包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美乡村、促进农民增收三个重点部分 [5] - 促进农民增收是打通资金渠道以支撑农业现代化与和美乡村建设的关键 [5] - 各地区发展需梳理自身优势以发挥特色 [9] 农民增收与产业发展 - 促进农民增收需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做足“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 [7] -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生产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馒头、十分之七的水饺,食品加工是重要增收产业 [7] - 挖掘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潜力,发展特色种养、食品、手工等乡土产业,培育如柞水木耳、枣庄石榴等特而精的农产品 [7] -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与二产结合的加工品以及与三产融合的文旅产品,例如安吉从矿产转向文旅与农业结合的发展模式 [9] 粮食安全与生产能力提升 - 当前粮食总产量为1.4万亿斤,需通过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依靠科技和政策发力来保障粮食安全 [11] - 耕地保护重在保障数量并提升质量,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旱涝问题,例如华北地区将加强排水设施建设 [11] - 农业科技创新需全链条创新,围绕良种、良法、良机、良艺结合,将试验田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目前全国平均单产仅相当于试验田一半,潜力巨大 [11] 乡村全面振兴的挑战 - 乡村全面振兴面临产业、人才、组织、文化、生态五大振兴的挑战,核心在于实现要素的正常流动 [13] - 人才振兴的关键是实现城乡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和上下流动,通过打破制度壁垒为乡村振兴整体赋能 [13]
36氪精选:预制菜企业最集中的省份,为什么是河南?
日经中文网· 2025-11-01 08:33
文章核心观点 - 河南省凭借其农业资源、食品工业基础、区位交通和劳动力优势,已发展成为全国预制菜产业的核心聚集地,堪称"中国厨房" [6][9][15] - 尽管广东预制菜企业综合实力强,山东上市企业数量多,但河南的产业集中度最高,拥有全国最多的预制菜相关企业 [9][10] - 从速冻食品成功转型至预制菜领域,河南孕育了多家行业巨头,其产品通过直接零售和餐饮供应链两种方式,深度渗透至中国消费者的日常餐桌 [7][8][14] 河南预制菜产业概况 - 河南预制菜存续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位居全国第一 [10] - 产业集中度高,被视为预制菜的"快乐大本营" [9] - 代表性企业包括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双汇发展、千味央厨等,覆盖速冻调理品、肉制品、餐饮供应链等多个领域 [7][8] 主要企业市场地位 - 三全食品2023年销售规模达74.34亿元,在速冻调理品市场份额估计为20%至40% [8] - 双汇发展2023年销售规模为601亿元,市场份额约为5% [8] - 千味央厨2023年销售规模为19.01亿元,市场份额约为1%至2% [8] - 千味央厨由思念食品为服务肯德基而设立,现已独立上市,为西贝、海底捞等众多连锁餐饮品牌供应产品 [8] 原料供应与农业基础优势 - 河南生产了全国1/4的馒头、1/3的方便面、1/2的火腿肠、3/5的汤圆,原料供应优势显著 [11] - 2024年河南肉蛋奶总产量达1337万吨,位居全国第三,拥有牧原集团等畜牧业龙头 [14] - 2023年河南粮食总产量为6719.4万吨,播种面积10777.1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6234.8公斤/公顷 [13] - 面粉、猪肉、蔬菜等优质低价的本土原料为食品工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14] 区位与产业链优势 - 河南地处九州腹地,十省通衢,铁路公路交通发达,冷链运输水平高 [15] - 食品工业数十年发展积累了完善的工艺、配套和生产管理体系 [14] - 庞大的人口基数既提供了消费市场,也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15] - 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是吸引外部创业者的关键因素,如卫龙辣条选择在河南漯河创业 [11][14]
团购站长“薅羊毛”,滥用“仅退款”破坏的是消费环境
南方都市报· 2025-10-30 14:38
事件概述 - 浙江宁波的电商社区团购平台服务站经营者李某、陈某,利用虚假消费者身份下单,通过申请“仅退款”或虚假操作“退货退款”截留货品自行出售,作案金额在两三个月内达到近40万元 [1] - 该团伙拉拢十余名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团伙作业”,甚至开设了一家超市来销售套取的商品 [1] - 与传统消费者“薅羊毛”不同,此事件由平台内部人员主导,直接损害平台利益 [1] 作案手法与特点 - 作案主体为社区团购平台的“站长”,其作为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高度掌控交易“最后一百米”的权限 [2] - 利用职务便利,在平台系统内拍照“证明”已将商品送达提货点,以规避平台监管,将损失转嫁给平台 [1] - 作案具有强隐蔽性和持久性,精心挑选饮料、食用油、大米、方便面等单价低、利润薄的商品 [2] - 自2024年6月开始作案,直至12月才被平台总部发现异常,历时半年 [3] 行业影响与潜在风险 - 内部人员作案直接伤害平台利益,而异于传统电商中消费者利用规则伤害商家利益 [1] - 社区团购平台的私域特点使得站长与消费者的接触深入程度远超平台 [1] - 放任无序“仅退款”将损害整体消费环境,平台可能通过提高服务费转嫁成本,商家可能提价或停止经营,最终由守规矩的消费者承担后果 [2] - 此类行为将侵蚀电商信任体系 [2] 平台监管与法律后果 - 事件暴露平台在日常监督机制上存在漏洞,需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和异常数据通报机制 [3] - 建议平台联合市场监管方及其他平台建立黑名单制度,提高违法成本,并完善“仅退款”规则和平台介入措施 [3] - 需加强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3] - 该团伙成员被法院判处拘役四个月至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不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