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料
搜索文档
李家超:香港是内地企业出海最佳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11-11 07:12
进博会香港参展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 共有155个国家 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 超过4100家境外企业参展 展览面积逾43万平方米 [5] - 香港特区有大约380家企业参展 参展企业数目再创新高 行业分布广泛 [5][6] - 香港展区以"内联外通·璀璨新篇"为主题 展示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双重叠加优势 [6] 香港展区具体构成 - 香港贸易发展局设立"香港食品馆"和"香港服务业展馆" 两个展区总面积1500平方米 共有54家香港企业参展 [6] - "香港食品馆"有33家企业 展示6大类产品 包括优质食品 调味料 饮料及酒类 健康食品及保健品 主打"健康"和"美味" [8] - "香港服务业展馆"有21家企业 覆盖创新科技 医疗科技 金融及专业服务 物流服务 信息及通讯科技等5大领域 [8] 参展企业特征 - 超过40%的香港参展商是首次参展进博会 涵盖食品 创新科技 医疗科技 专业服务 物流 资讯科技等行业 [7] - 香港企业积极将创新科技结合产品和服务 推广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优势 [7] - 香港投资推广署在"香港服务业展馆"设置展位 重点宣传香港优势 [7] 香港平台功能推广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香港:内地企业出海首选平台"推介大会 该活动吸引约500人参与 [9] - 香港拥有内联外通优势 是国际金融 航运 贸易中心 具备高度国际化营商环境 世界水平专业服务 普通法体系 简单透明税制及四通八达物流网络等核心优势 [9] - 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 未来将在内地更多省份举行相关推广活动 [9] 展会现场观察 - 香港展区服务板块各界代表与港企积极对接 美食板块民众争相品尝港式美味 [3][5][11] - 港商利用视频直播渠道推介美食和服务给内地民众 反映香港商界积极拥抱新科技元素推动产业转型 [11] - 进博会展现中国消费者对各类消费品强劲需求 中国市场发展潜力与动能充沛 [11]
进博会香港参展商数量再创新高,港式风味凭实力出圈
南方都市报· 2025-11-07 18:20
展会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 超过4100家境外企业参展 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 [1] - 香港特区约有380家企业参展 参展企业数目再创新高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团出席 [1] 香港展区设置与特点 - 中国馆香港展区以“内联外通‧璀璨新篇”为主题 展示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双重叠加优势 [3] - 香港贸发局设立了“香港食品馆”和“香港服务业展馆” 两个展区总面积1500平方米 共有54家香港企业参展 [3] - 超过40%的参展港企为首次参展 涵盖食品、创新科技、医疗科技、专业服务、物流、资讯科技等领域 [4] - “香港食品馆”有33家企业带来6大类产品 主打“健康”和“美味” 包括优质食品、调味料、饮料及酒类、健康食品及保健品 [7] - “香港服务业展馆”有21家企业 覆盖创新科技、医疗科技、金融及专业服务、物流服务、信息及通信科技5大领域 [7] 香港平台功能与政府举措 - 香港举办“香港:内地企业出海首选平台”推介大会 吸引约500人参与 推广香港作为内地企业出海平台的独特优势 [12] - 香港拥有内联外通的优势 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 具备高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世界水平的专业服务、普通法体系、简单透明税制及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等核心优势 [12] - 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 未来将在更多内地省市举行相关推广活动 [14] 市场观察与商业动态 - 展会反映出全球客商对中国经济发展确定性的认可 展现中国市场强大的发展潜力与充沛的发展动能 [15] - 香港商界积极拥抱新科技元素 除线下销售外 还利用视频直播渠道向内地民众推介产品 推动产业转型 [15] - 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进博会进一步将“双循环”重要节点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16]
港企组团亮相第八届进博会!李家超参会:“经港出海”优势多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15:24
展会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展会为期6天,主题为“开放共创新机遇 合作共享新未来” [1][3] - 本届进博会得到香港特区政府和商界高度重视,有大约380家香港企业参展,总数再创新高 [1] - 进博会是国际瞩目的盛事,有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家企业参与企业商业展 [3] 香港企业参展情况 - 香港贸易发展局连续8年参展,今年牵头设立“香港食品馆”和“香港服务业展馆”,携手54家香港企业参展,展馆面积1500平方米 [7] - 首次参展的新展商占比超四成,“含金量”和“含新量”持续攀升 [7] - 香港食品馆有33家企业带来6大类产品,主打“健康”和“美味”,展示香港优质食品、调味料、饮料及酒类、健康食品及保健品 [7] - 香港服务业展馆有21家企业,覆盖创新科技、医疗科技、金融及专业服务、物流服务、信息及通信科技等5大领域 [7] 香港特区政府活动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带领香港特区代表团出席本届进博会,代表团成员包括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叶文娟等 [3][5] - 访沪期间,李家超主持由香港特区政府举办的“香港:内地企业出海首选平台”推介大会,这是新成立的“内地企业出海专班”首场内地大型宣传活动,主题为“香港通道 沪港携手 迈向全球” [5] - 该活动汇聚跨界别讲者介绍香港作为国际平台“出海”的优势,分享香港在创新科技、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的独特优势及沪港合作机遇 [5] 参展意义与目标 - 香港企业将进博会视为开拓内销和展示香港品牌与创新实力的平台 [1] - 香港贸发局主席马时亨表示,进博会对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意义重大,该局坚定支持国家扩大高水平开放,促进香港、内地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充分发挥“引进来”与“走出去”功能 [7] - 特区政府期望通过此行争取更多企业落户香港 [5]
海天味业(603288):收入环比降速,盈利保持稳定
西部证券· 2025-10-30 19:5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天味业的投资评级为“增持”,评级为维持 [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环比降速,但盈利端保持稳定,毛利率有所提升 [1][3] - 南部和东部市场表现相对更好,公司正积极打造新增长点并通过数智化生产提升效率 [2][3] - 基于预测,报告维持对公司“增持”的评级 [3]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16.28亿元,同比增长6.02%,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增长10.54% [1] - 单三季度公司营收63.98亿元,同比增长2.48%,归母净利润14.08亿元,同比增长3.40%,收入利润增长低于预期 [1]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合同负债13.60亿元,同比下降19.11%,单三季度销售收现76.06亿元,同比增长4.78% [1] 分产品与分地区表现 - 单三季度酱油/蚝油/调味酱/其他调味品营收分别为32.3亿元/11.3亿元/6.0亿元/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2.0%/3.5%/6.5% [2] - 单三季度北部/中部/南部/东部/西部营收同比变化分别为-2.5%/+3.0%/+10.4%/+9.0%/+4.6%,南部和东部市场表现突出 [2]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经销商总数整体稳定,南部和东部地区经销商数量分别净增加79家和78家 [2]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单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为39.6%和22.0%,同比分别提升3.0和0.2个百分点 [3] - 单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4%/3.4%/3.5%/-2.0%,销售和管理费用投入同比有所加大 [3] - 毛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成本红利和效率提升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9元/1.33元/1.45元 [3][10]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83.63亿元/303.28亿元/323.1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4%/6.9%/6.5% [10]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50亿元/77.84亿元/84.7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6%/12.0%/8.9% [10] - 对应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32.0倍/28.6倍/26.2倍 [10]
“桃屋食品”珠海工厂项目开工,2027年3月试运营投产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12:44
项目概况 - 桃屋食品珠海工厂建设项目于10月28日上午在珠海经开区高栏港综合保税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1] - 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1.8亿元人民币 [3] - 项目预计在2027年3月进入试运营投产阶段 [3] 生产与技术 - 项目拟引进日本先进的全套自动化瓶装罐头生产线 [3] - 生产产品线将涵盖瓶装蔬菜罐头、调味料、冷冻蔬菜、油炸蔬菜、热风脱水蔬菜、酱腌菜及瓶装水产罐头等 [3] 区域经济影响 - 项目落地将有效拓展高栏港综合保税区的国际产业合作空间 [3] - 项目将为区域外贸与食品加工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3] - 珠海经开区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优质服务,支持其扎根发展 [3]
国信证券:维持锅圈“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4.03-4.5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27 17:16
财务业绩与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3.3亿元、84.4亿元、95.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3%、15.1%、13.6%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亿元、4.9亿元、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8.9%、19.4%、13.7% [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15元、0.18元、0.20元 [1] 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采用“单品单厂”模式,自建7家工厂覆盖调味料、丸滑、水产等品类,2022年产能达到2.5万吨 [1] - 2024年收购华鼎冷链完善全国冷链网络,覆盖290个城市 [1] - 公司精细化运营,提升多店加盟商,门店广泛分布于低线城市 [1] - 积极拓展抖音等新渠道,2024年线上爆品套餐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1] - 通过毛肚自由套餐等爆品引流,单店收入同比实现恢复 [2] - 无人零售模式已覆盖2000家门店以延长营业时间 [2] 门店网络与单店模型 - 公司初步完成万店网络布局 [1] - 中性情景下公司门店总数有望达到1.9万家,增量主要来自下沉市场 [2] - 测算单店回本周期在省会、地级、县级市分别为12.2个月、17.9个月、20.1个月 [1] 效率与盈利能力 - 未来整合供应链效率释放后,盈利空间有向上可能性 [1]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22年2.5亿元降至2024年1.5亿元 [2] - 规模效应有望降低费用,净利率有改善空间 [2] - 对标ROE约21%的日本神户物产 [2]
松延动力发布全球首款万元以下人形机器人;锅圈香港运营中心成立|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07:13
锅圈全球化战略 - 锅圈香港运营中心在香港中环成立,标志着公司全球化进程进入系统性推进阶段 [1] - 该中心将作为对接全球市场的战略枢纽,统筹全球战略规划及海外合作伙伴对接 [1] - 公司将以调味料和锅圈小炒产品为先导,通过食材本地化与产能合作模式推进全球化布局 [1] 菜鸟拉美物流业务增长 - 菜鸟2025年第三季度拉美全链路产品日均单量实现三位数环比增长,巴西和墨西哥市场增长显著 [2] - 菜鸟是巴西首个获得商业清关牌照的中资企业,也是坎皮纳斯国际机场最大报关行 [2] - 在墨西哥构建了覆盖超20个州、核心城市3日达的配送网络,在智利实现全境覆盖 [2]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乐聚机器人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由深投控资本和深圳龙华资本等联合投资 [3] - 融资将用于强化技术研发、深化产业链布局及推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与应用 [3] - 松延动力发布全球首款万元以下人形机器人“Bumi小布米”,定价9998元,标志行业迈入消费级时代 [4] 抖音电商双11表现 - 抖音电商10月9日至19日期间,超过4.1万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500% [5] - 店播销售额破亿元商家数量同比增长900%,破千万元店铺直播间数量同比增长200% [5] - 直播电商通过内容互动帮助商家建立品牌认知并沉淀私域用户 [5]
锅圈:香港运营中心成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4:48
公司战略动向 - 锅圈香港运营中心于10月21日在香港中环亮相,标志着公司全球化进程进入系统性推进阶段 [1] - 该中心将作为公司对接全球市场的重要战略枢纽,统筹推进全球战略规划及海外合作伙伴对接 [1] - 公司未来将以调味料和锅圈小炒等产品为先导,通过食材本地化与产能合作等模式持续推进全球化业务布局 [1]
锅圈:香港运营中心成立 将统筹推进全球化战略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4:34
公司全球化战略推进 - 锅圈香港运营中心于10月21日在香港中环亮相,标志着公司全球化进程进入系统性推进阶段 [1] - 香港运营中心将作为公司对接全球市场的重要战略枢纽,统筹推进全球战略规划及海外合作伙伴对接 [1] - 公司未来将以调味料和锅圈小炒等产品为先导,通过食材本地化与产能合作等模式持续推进全球化业务布局 [1]
锅圈香港运营中心正式成立 将统筹推进锅圈全球战略
格隆汇· 2025-10-22 12:16
公司全球化战略进展 - 公司香港运营中心于2025年10月21日在香港中环正式亮相,标志着全球化进程进入系统性推进阶段 [2] - 香港运营中心将作为对接全球市场的重要战略枢纽,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贸易枢纽的区位优势,统筹推进全球战略规划、海外合作伙伴对接及深化全球业务布局 [2] - 继2024年9月30日海南国际食品产业园启动建设后,香港运营中心的成立进一步展现了公司在推进全球化战略上的系统性布局 [2] 全球化业务模式与目标 - 公司将依托国内成熟的“科技+供应链”全链路中国味道解决方案,以调味料、锅圈小炒等核心产品为先导推进全球化业务布局 [2] - 全球化业务将通过食材本地化与产能合作等模式持续推进 [2] - 公司的全球化不仅是产品与商业模式的输出,更是中国餐饮供应链系统能力的海外延伸,旨在将标准化的中国味道与饮食文化推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