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采购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平台如何搞定950亿元大生意?
金融时报· 2025-09-21 18:28
碎片化订单、出口流程太复杂、合规结汇太头疼,这曾是无数中小微企业出海的"世纪难题"。9月17 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来到江苏常熟,一个平台的诞生,让这一切发生了根本性变 化! 从"一站式"解决组货拼箱、海关申报、外汇收结、税务申报难题,到成为外贸新业态的重要抓手,常熟 市中小微企业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市采通",让无数小微企业有了扬帆出海的底气。它不仅是技术的 创新,更是模式的革命。 "一站式"解决碎片化出口、收汇完税难题 "碎片化"的外贸新模式给海关等监管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 品名多、业务繁杂的货物增加了监管部门工 作量,与监管部门有限的资源之间出现矛盾。与此同时,中小微企业出口普遍存在碎片化出口难、收汇 难、完税难、实务操作难等痛点。 作为国家第三批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江苏常熟在2019年推出了"市采通"平台,成为全国市场采 购贸易试点首创的企业端综合服务平台,旨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商户注册、商品组货拼箱、通关申报、 收汇结汇、免税申报、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出口服务,解决中小微企业主体合规出口难题,引导中小 微主体合规开展跨境贸易,同时解决碎片化贸易的监管难题,助力国家试点政策落地。 ...
“世界超市”将加速海外分市场建设 前8月出口增23.7%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9:20
"世界超市"义乌前8个月进出口数据出炉。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义乌进出口总值达5542.6亿元,同 比增长24.9%;其中出口4866.0亿元,同比增长23.7%;进口676.6亿元,同比增长34.0%。 从进口商品看,进口消费品占据首位。1—8月,义乌进口消费品371.8亿元,同比增长27.2%,占全市进 口总值的55.0%。其中,进口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57.3亿元,同比增长10.6%;进口机电产品33.0亿 元,同比增长51.3%。 今年,义乌围绕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市场"品牌出海",统筹经营户"走出去"和采购商"引进 来"。6月26日,继迪拜之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600415)第二个海外分市场在日本大阪心斋桥商圈开 业迎客;8月29日,肯尼亚内罗毕店开业运行。 义乌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5542.6亿元的进出口数据到底意味着什么?比较来看,义乌前8个月的进出 口、出口和进口值,占浙江全省份额分别为15.1%、17.4%和7.6%,占比分别提升2.3、2.3和2.0个百分 点。 接下来,义乌将依托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努力形成更多具有义乌辨识度的国家级、省级改革成 果;同时锚定年度目标任务,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江苏常熟“市采通”平台助力 “小商户”轻松“卖全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9:59
中新网苏州9月17日电(记者 邓敏 谷华)"我只需在平台上提交交易单,其它流程都交给平台处理, 物流方便,资金也安全。"17日,苏州常熟市劲义词服饰商行老板陈跃通过常熟市中小微企业跨境贸易 综合服务平台"市采通"(以下简称"市采通"平台),将一批服装、家居用品等发往海外。 陈跃展示即将出口的衣服。中新网记者 谷华 摄 常熟服装城是中国大型服装服饰专业市场之一。近年来,常熟外贸订单呈现小型化、碎片化趋势, 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大量中小微企业对碎片化贸易需求高涨。 如何确保每一单货物的合规与安全?"市采通"平台运营总监高业超介绍,平台自主研发了数字监装 溯源系统。货物装运前,监装人员会逐一拆箱核对货物与报关单,并即时留存、上传影像资料至系统, 由风控人员进行风险甄别。监装过程的所有信息可供常熟海关调取,确保全程透明可追溯。 工作人员介绍"市采通"平台运营情况。中新网记者 谷华 摄 "我们采取提前申报、简化申报等措施,为中小微企业搭建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出口通道。"常熟 海关监管科科长吴明杰说,常熟海关还首创"三环联控"智慧风险防控新模式,针对知识产权侵权、虚假 贸易、管制类货物走私和夹藏夹带 ...
前8月浙江义乌进出口总值5542.6亿元 同比增逾两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5:37
前8月浙江义乌进出口总值5542.6亿元 同比增逾两成 中新社义乌9月16日电 (董易鑫)义乌海关16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浙江义乌进出口总值达 5542.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4.9%;其中,出口4866.0亿元,同比增长23.7%;进口676.6亿 元,同比增长34.0%。 从出口数据来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对义乌贡献率较高:今年前8个月,义乌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 口4026.2亿元,同比增长27.3%,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82.7%,对义乌市出口贡献率为92.6%;通过一般 贸易进出口1149.7亿元,同比增长13.3%。 从进口数据来看,今年前8个月,义乌进口消费品371.8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进口美容化妆品 及洗护用品57.3亿元,同比增长10.6%。进口机电产品33.0亿元,同比增长51.3%。 从区域来看,今年前8个月,义乌对主要贸易市场保持两位数增长:义乌对非洲、拉丁美洲、东盟和欧 盟分别进出口968.3亿元、867.8亿元、628.7亿元和57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2%、15.2%、48.4%和 27.6%。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 ...
昆明市首批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预包装食品顺利通关出口缅甸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23:36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预包装食品 - 昆明市首批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预包装食品货值约2万元,从昆明新螺蛳湾海关查验中心启运,将从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口缅甸 [1] - 与传统一般贸易相比,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允许在组货地实现不同产地、不同类别预包装食品一次申报、一次检验,无需回到每类食品原产地分别申报 [1] - 澜海新途物流有限公司通过该方式开辟新销售途径,可直接在昆明采购调味料、饮料等预包装食品用于出口,丰富公司经营结构 [1] 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发展情况 - 自2020年9月昆明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获批纳入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以来,昆明市已有超过4330家企业通过此模式开展外贸业务 [2] - 今年前7个月,昆明市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货物金额达5800万元 [2] 海关监管措施 - 昆明海关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作业指南,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出口产品和输入国家正面清单,明确预包装食品名单 [1] - 海关与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运用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实现生产企业与经营者备案、检验检疫申报、数据统计等功能无缝对接 [2]
华南地区首票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化妆品业务落地广州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11:28
市场采购贸易模式创新 - 华南地区首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化妆品业务落地广州 涉及2000多件日用化妆品 货值3.6万美元 通过"一港通"模式经花都港接驳南沙港启运坦桑尼亚 [1] -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适用于单票报关单货值15万美元以下商品 适配"多品种 小批量 多批次"出口需求 相比一般贸易简化申报流程并降低贸易成本 [1] - "市场采购+一港通"模式整合港口通关资源 申报用时缩短一半以上 平均每柜节约成本300-500元 [2] 广州化妆品产业优势 - 广州拥有近20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 年产值超1000亿元 位居全国首位 2024年成为全国第一大美妆洗护用品出口城市 [2] - 产业形成四大制造基地和六大地标消费商圈 拥有全国最大化妆品交易集散地及美博城等集散中心 [2] - "千年商都"的产业聚集效应与"中国美妆第一城"优势是试点落地广州的核心因素 [3] 监管机制与政策支持 - 海关联合商务部门 市场监管部门构筑多部门监管合作机制 通过特定区域 主体 产品和目标市场管理形成全链条监管体系 [3] - 制定市场采购出口化妆品国家(地区)和产品类别动态清单 分级分类开展试点工作 [3] - 荔湾海关 广州车站海关 花都海关加强"业务—属地—口岸"联动 保障出口通关"零延时" [3]
广州:化妆品出口可以“轻量化”
广州日报· 2025-08-02 11:53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 - 华南地区首票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化妆品业务在广州落地 货物为2000多件身体乳 发蜡等化妆品 货值3 5万美元 通过花都港装船运往坦桑尼亚 [1] -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适用于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美元以下的出口 适配"多品种 小批量 多批次"的小商品出口需求 [1] - 该模式简化申报流程 提高通关效率 降低贸易成本 为化妆品产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轻量化"出口路径 [1] - 市场采购出口化妆品模式高度适配国际客户采购习惯 解决无发票化妆品出口难题 通关流程高效 [1] 广州化妆品产业概况 - 广州是中国化妆品产业核心集群集聚区 拥有近20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 年产值超1000亿元 居全国首位 [2] - 2024年广州成为全国第一大美妆洗护用品出口城市 [2] - 广州市拥有全国最大化妆品产品交易集散地 形成四大制造基地和六大地标化妆品消费商圈以及美博城等集散中心 [2] 政策支持与企业发展 - 此次创新业务为化妆品企业"出海"提供新渠道 为广东外贸发展提供新平台 激发新动能 [2] - 广州中港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为首个尝试该模式的企业 表示有信心用好政策让更多广州美妆产品服务全球消费者 [2] - 广州市商务局 市场监管局 广州海关等部门强化化妆品出口综合监管体系 关地联动助力产业出海 [2]
华南地区首票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化妆品业务落地广州 化妆品出口可以“轻量化”
广州日报· 2025-08-02 09:54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 - 广州首次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化妆品 货物价值3.5万美元 包含2000多件身体乳、发蜡等产品 [1] -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适用于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美元以下的小商品出口 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特点 [1] - 该模式简化申报流程 提高通关效率 降低贸易成本 为中小微化妆品企业提供"轻量化"出口路径 [1] - 有效解决无发票化妆品出口难题 通关流程高效 高度适配国际客户采购习惯 [1][2] 广州化妆品产业概况 - 广州拥有近20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 年产值超1000亿元 居全国首位 [2] - 2024年成为全国第一大美妆洗护用品出口城市 [2] - 拥有全国最大化妆品产品交易集散地 形成四大制造基地和六大地标化妆品消费商圈 [2] 政策支持与企业发展 - 华南地区首票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化妆品业务落地广州 为企业提供出海新渠道 [2] - 广州中港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为首个采用该模式的企业 来自白云区 [2] - 政府部门强化化妆品出口综合监管体系 关地联动促进产业发展 [2]
解决无发票难题!广州首次以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化妆品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21:33
市场采购贸易模式创新 - 广州首次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化妆品,单批货物价值3.5万美元包含2000多件身体乳、发蜡等产品 [1] - 该模式高度适配国际客户采购习惯,解决无发票化妆品出口难题,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1] - 2023年上半年广州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同比大幅增长81.5% [1] 企业参与与区域产业优势 - 广州中港通进出口贸易成为首批试点企业,计划带动更多白云区生产企业利用新政策 [3] - 白云、花都、黄埔三区构成广州美妆生产核心区,产业规模达千亿产值、千家厂商 [3] - 广州化妆品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正通过新业态加速国内外市场融合 [3] 供应链与市场需求特征 - 广州美博城作为全国最大美妆批发市场,每年吸引数万海外采购商进行"一站式"采购 [4] - 海外采购呈现品类杂、数量小特点,主要供应超市和美容院渠道 [4] - 市场采购贸易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洗发水等热销产品"买全国、卖全球" [4] 监管政策与市场拓展 - 广州海关建立分级分类试点,覆盖淋洗类等9大化妆品类别 [6] - 出口市场涵盖港澳、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 [6] - 政府部门持续优化监管效能,推动时尚产业全球化发展 [6]
上半年广州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预包装食品超两千六百万元
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成效 - 广州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预包装食品试点自2月落地至6月底实现货值2648.3万元 主要销往泰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1][3] - 试点企业数量迅速增长至500余家 出口品类扩展至10大类别 单个货柜通关成本降低6000元至1万元[1][3] - 广州海关创新"一套流程 两张清单 三个放宽"监管模式 实施采购地检验监管和一站式通关服务[1][2] 监管模式创新 - 优化出口申报前检验监管模式 允许不同产地和类别预包装食品一次申报一次检查[2] - 制定允许出口的食品类别编码和目的地目录两张清单 提高监管效能并降低企业成本[2] - 出口预包装食品产地由广州拓展至全国范围 进一步扩大贸易覆盖区域[2] 企业支持措施 - 海关安排业务骨干解读不同国家食品标准 指导企业规范申报并梳理常见错误目录[3] - 开展市场采购政策宣讲和业务辅导 协调通关和样品检测工作 提供不打烊海关服务[3] - 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申报难题 降低申报差错率[3] 行业发展前景 - 市场采购贸易具有简化申报 通关便利 免征增值税等优势 深受小微企业欢迎[1] - 广州将搭建关-地-企协同共治平台 扩大预包装食品产地范围 出口品类和目的地[3] - 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助力打造千亿级核心食品产业名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