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稻田(09676)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解盘 | 美国稳定币立法通过 大金融再起智能体热度不减
智通财经· 2025-07-18 20:26
市场整体表现 - 两地市场强势上行 港股跳空涨1 33% [1] - 保险类领涨 中国人寿 中国太保等涨超5% [1] - 证券股受稳定币法案催化 移卡 众安在线涨超9% [2] - 券商股广发证券 招商证券等底部品种涨超4% [3] 保险行业动态 - 二季度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或低于2 25% [1] - 部分公司8月底完成新旧产品切换 负债成本缓释 [1] - 监管调整考核标准 险企可灵活配置非银资产 [1] 稳定币与加密货币 - 美国通过《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 提交总统签署 [2] - USDT市值首次超1600亿美元 用户超4亿 [2] - 蚂蚁国际与蚂蚁数科计划在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 [2] - 特朗普或允许401(k)退休计划投资数字资产 [3] 科技与AI领域 - 英伟达H20芯片获批 腾讯 字节等采购 [4] - 小米或加大算力投入 金山云涨超8% [4] - AI智能体安全测试标准发布 Kimi K2模型推出 [4] - 华为将展出昇腾384超节点 算力达300 PFLOPs [7] 稀土与新能源 - 华宏科技上半年净利预增3047%-3722% [4] - 北方稀土上半年净利预增1883%-2015% [4] - 固态电池进展催化 宁德时代 天齐锂业涨超5% [4] 业绩预增公司 - 创梦天地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2000-5000万元 [5] - 十月稻田 周黑鸭中期利润预增55 2%-94 8% [5] - 锅圈上半年净利预增111%-146%至1 8-2 1亿元 [5] - 东方甄选卫生巾新品热销 大涨近13% [5] 其他行业动态 - 娃哈哈销量下滑 华润饮料 农夫山泉或受益 [6] - 港股或转向"T+1"结算 资金周转率或提升20% [6] - 金风科技在手订单51091 24MW 同比增51 81% [9] - 金风科技海外订单近7GW 出口份额稳居第一 [9][10]
异动盘点0718|AI应用早盘走高,金山云涨超11%;耀才再涨8%;Lucid携手优步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队;奈飞盘后跌近2%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8 12:02
港股市场表现 - 东方甄选(01797)涨超14%,即将上线第二款卫生巾新品,机构认为其自营品发展仍有空间 [1] - AI应用方向早盘走高,金山云(03896)涨超11%,创新奇智(02121)涨超11%,汇量科技(01860)涨超10%,金蝶国际(00268)、迈富时(02556)涨近5% [1] - 耀才证券金融(01428)再涨超8%,蚂蚁积极布局香港稳定币,打开耀才虚拟资产业务想象空间 [1] - 美图公司(01357)盘中涨超7%,现涨超4%,AI Agent验证产品力,机构看好公司业绩天花板打开 [1] - 金力永磁(06680)一度涨超8%,现涨超3%,上半年净利最高同比预增180%,机构看好稀土战略金属价值重估 [1] - 蔚来-SW(09866)再涨超4%,乐道L90预售价远超预期,大摩预计月销量有望突破5000辆 [1] - 锅圈(02517)再涨超11%,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1.8亿元至2.1亿元,同比增长约111%-146%,核心经营利润1.8亿元至2.1亿元,同比增长约44%至68% [1] - 微创医疗(00853)现跌超6%,预期上半年亏损最多1.1亿美元,CRM业务重组或为降低对赌赎回风险 [2] - 六福集团(00590)盘中涨超4%,一季度零售收入同比增长14%,同店销售增长5% [2] - 创梦天地(01119)涨超22%,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2000万元-5000万元,净利润扭亏为盈,得益于自研产品和新产品上线 [2] - 十月稻田(09676)盈喜后涨超7%,预计中期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少于90% [2] 美股市场表现 - 百事可乐(PEP.US)涨7.45%,Q2每股收益2.12美元,超出预期0.09美元,营收同比增长1.0%至227.3亿美元,超出预期222.7亿美元 [3] - Lucid(LCID.US)飙升36.24%,将联手优步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队 [3] - 雅培(ABT.US)跌超8%,Q3业绩指引逊预期且下调全年盈利指引上限,Q2每股收益1.26美元,略高于预期1.25美元,营收111亿美元,超出预期110.7亿美元 [3] - AI应用软件股走高,Unity Software(U.US)一度涨超12%,收涨7.6%,SoundHound AI(SOUN.US)涨7.3%,AppLovin(APP.US)涨2.33%,Tempus AI(TEM.US)涨1.13% [3] - 台积电(TSM.US)涨3.38%,续创历史新高,Q2每股收益2.47美元,超出预期0.08美元,营收同比增长44.4%至300.7亿美元,上调Q3业绩指引至318-330亿美元 [4] - 甲骨文(ORCL.US)涨3.09%,盘中再创历史新高,未来五年将在德国和荷兰投资30亿美元用于AI及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 [4] - BigBear.ai Holdings(BBAI.US)涨15.45%,预计Q2每股亏损0.07美元,同比下降约75%,营收预期4099万美元,同比增长3.04% [4] - 无人机概念走强,Palladyne AI(PDYN.US)涨31.4%,Joby Aviation(JOBY.US)涨8.51%,Archer Aviation(ACHR.US)涨10.84%,美国商务部启动无人机系统及其零部件专项审查 [5] - 奈飞(NFLX.US)盘后一度跌超2%,Q2营收110.79亿美元,预估110.62亿美元,每股收益7.19美元,预估7.08美元,APAC地区收入13.05亿美元低于预期13.2亿,LATAM地区收入13.07亿美元低于预期13.39亿,上调全年营收指引至448亿-452亿美元 [5]
港股农产品股盘初上涨,华联国际(00969.HK)涨超83%,十月稻田(09676.HK)涨超16.5%。
快讯· 2025-07-18 09:46
港股农产品股表现 - 华联国际(00969 HK)盘初涨幅超过83% [1] - 十月稻田(09676 HK)盘初涨幅超过16 5% [1] 行业整体趋势 - 农产品板块在港股市场开盘阶段呈现普涨态势 [1]
维立志博招股首日认购近179倍;奥克斯二度递表港交所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00:34
维立志博-B招股 - 维立志博-B(HK02617)于7月17日在港交所启动招股,招股截至7月22日,预计7月25日挂牌上市 [1] - 公司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新疗法的研发和商业化,招股价区间为31.6至35港元,拟全球发售3205.44万股 [1] - 首日孖展认购倍数达178.91倍,显示投资者对该公司前景高度看好 [1] 奥克斯电气递表 - 奥克斯电气于7月16日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此前曾于2025年1月15日首次递表 [2] - 作为全球第五大空调企业,2024年收入达297.59亿元,毛利润62.4亿元,毛利率20.97% [2] - 此次上市若成功将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并拓展国际市场 [2] 第四范式配股融资 - 第四范式(HK06682)拟配售2590万股H股,每股50.5港元,预计融资净额13.06亿港元 [3] - 融资用途分配:50%用于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40%用于全球业务拓展及潜在并购,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3] - 此举显示公司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旨在通过技术研发和并购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十月稻田业绩预增 - 十月稻田(HK09676)预计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不低于2.83亿元,同比增长不少于90% [4]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产品创新、结构优化及渠道合作深化,带动多渠道销量增加 [4] - 公司展现出在食品行业的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受益于消费升级趋势 [4]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17日恒生指数收报24498.95点,微跌0.08% [5]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6%至5448.85点,国企指数微跌0.09%至8853.10点 [5]
十月稻田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快讯· 2025-06-10 22:06
十月稻田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 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中国证监会备案,9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646,333,720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 [1] - 公司计划将上述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1]
十月稻田联合创始人赵文君出席消费名品大会时表示 助力东北味道走向世界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0 14:51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 十月稻田是辽宁省首家独角兽企业,并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1] - 公司借助电商崛起,抓住互联网发展风口,从东北走向全国,并于2023年上市,成为"港股大米第一股"[1] - 依托东北特色农产品资源,持续进行品类创新,累计服务1.4亿中国消费者[1] - 东北大米连续6年中国销量领先,玉米品类连续两年中国销量领先[1] 品牌战略与社会价值 - 公司致力于农产品品牌化探索,为打造中国优质消费品牌提供可借鉴经验[1] - 农产品兼顾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连接农民"钱袋子"和国民"菜篮子"[2] - 推动乡村振兴是企业重要使命,在东北建立5个产业基地[2] - 2020-2024年累计向东北农户采购原粮超140亿元,通过订单农业带动农民增收[2] 产业链整合与行业影响 - 打通种植、采购、存储、生产加工、物流配送、销售的一体化链路[2] - 带动加工制造、电商物流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为农村产业注入新活力[2] - 入选国家邮政局"2022年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通过现代物流网络促进乡村振兴[2] 行业活动与未来展望 - 消费名品大会汇集国内知名品牌,围绕"名品赋能 提振消费 智创未来"主题共谋创新发展[1] - 公司认为大会将为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振消费活力[3] - 入选消费名品是全新起点,将继续讲好国货品牌故事,助力东北味道走向世界[3]
十月稻田业绩扭亏背后:核心大米业务增速放缓,玉米新业务食安问题频发存隐忧
证券之星· 2025-05-07 17:34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44亿元,同比增长415.08%,上年同期亏损6486万元 [1][2] - 2024年营收57.453亿元,同比增长18% [2]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渠道策略性布局 [2] 大米业务 - 大米业务2024年营收40.145亿元,同比增长4.81%,增速较2023年的5.76%进一步放缓 [3] - 大米业务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78.7%降至2024年的69.87% [3] - 通过调整产品组合和线上自营渠道发力,大米业务毛利率提升,2024年毛利润6.293亿元,同比增长42.73% [3] - 公司成功打造十月稻田、柴火大院和福享人家等细分品牌,实现大米品牌化和高端化 [2] 玉米业务 - 玉米业务2024年营收8.151亿元,同比增长523.17%,营收占比从2.69%跃升至14.19% [4] - 玉米业务毛利润2.455亿元,同比增长683.80% [4] - 公司推出多样化玉米产品,将玉米打造为轻食化、零食化快消品 [4]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513条相关投诉,大量指向预包装玉米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 [4][5] 跨界投资 - 2024年4月23日投资茶百道2232.34万股,总金额3.65亿元,买入价约17.5港元/股 [6] - 茶百道上市首日收盘价12.325港元/股,较发行价大跌29.6% [6] - 截至2024年底,该项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556亿元 [7] - 截至2024年5月7日,茶百道股价9.8港元/股,较买入价缩水44%,累计损失约1.6亿港元 [7]
从年报到ESG报告,看十月稻田(09676.HK)的潜力和价值
格隆汇· 2025-04-28 10:20
业绩表现 - 2024年十月稻田实现总收入57.45亿元,同比增长18.0%,经调整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115.5%,毛利率达到17.7%,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 [3] - 大米品类贡献收入40.15亿元,同比增长4.8%,玉米品类收入快速增长至8.15亿元 [3] - 公司荣获弗若斯特沙利文"连续五年东北大米全国销量领先"和"玉米品类全国销量领先"认证 [3] 产品创新与结构优化 - 公司推动厨房食品品类创新,调整大米品类布局,发展高端大米,同时打造玉米第二增长曲线 [3] - 玉米产品矩阵包括30多款产品,如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粒、爆米花玉米粒等,满足多元化需求 [5] - 公司实现从基础食材到高附加值食品的进阶,释放更多盈利空间 [4] 品牌与战略升级 - 2025年品牌定位升级为"家庭食品创新品牌",品牌主张"十月稻田 中国味 香香香"全面铺开 [6] - 公司从主食到食品转型,围绕一日三餐的家庭食品场景进行创新,布局大米、玉米、杂粮、调味料等品类 [10] - 品牌战略升级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认知度,巩固市场竞争优势 [9] 行业与政策环境 - 粮油和食品类社零同比增长9.9%,超过消费整体增速,但行业竞争激烈,传统渠道销量下滑 [3] - 七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推动全谷物消费占比提升 [11] - 玉米兼具低脂、营养等属性,契合健康生活需求,食用场景扩展到零食、辅食领域 [11] 社会价值与乡村振兴 - 公司构建全链路生态体系,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类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16] - 2020-2024年累计在东北农户端采购原粮超140亿元,2024年信昌工厂就业人员中超过80%为当地农民 [17] - 公司入选新华网"企业ESG乡村振兴典范"和"2024年度食饮ESG案例" [19] 未来展望 - 公司有望通过"原有优势品类放量+新品类拓展"双轮驱动保持较快增长 [9] - 全谷物需求、高品质需求增长为公司提供品类扩展的战略机遇 [13] - 玉米品类的快速发展验证了农产品品牌化运营战略,公司有能力向家庭食品领域延伸布局 [13]
十月稻田(0967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745,31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867,026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8.05%[1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019,37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18,716千元人民币增长约64.76%[16] - 2024年公司年内利润为204,373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为亏损64,863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349,46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62,225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15.42%[16]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2,682,85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567,238千元人民币下降约24.79%[20]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930,96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67,573千元人民币增长约65.30%[20]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4,613,81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734,811千元人民币下降约2.55%[20]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980,3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285,472千元人民币下降约23.74%[20]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78,74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5,829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9.62%[20]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为3,554,77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383,510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06%[20]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57.453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18.0%[26][28]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后净利润由上年度的人民币1.622亿元增长至人民币3.495亿元,增长幅度115.5%[26][28] - 2020 - 2024年公司收益增长率分别为N/A、54.6%、26.0%、7.4%、18.0%[22] - 2020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7.4%、14.9%、17.2%、12.7%、17.7%[22] - 2020 - 2024年公司净利润率分别为0.6%、-4.8%、-12.4%、-1.3%、3.6%[22] - 2020 - 2024年公司经调整纯利率分别为9.5%、7.2%、8.0%、3.3%、6.1%[22] - 2020 - 2024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00天、100天、116天、127天、113天[22] - 2020 - 2024年公司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75.1%、90.8%、103.5%、28.5%、23.0%[22]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5,745.3百万元,较上年度的人民币4,867.0百万元增加约18.0%[48][49] - 2024年公司毛利由上年度的人民币618.7百万元增加64.8%至本年度的人民币1,019.4百万元,毛利率由上年度的12.7%增加至本年度的17.7%[48][49] - 上年度公司录得所得税前亏损人民币58.8百万元,2024年录得所得税前利润人民币224.4百万元[48][49] - 上年度公司录得净亏损人民币64.9百万元,2024年录得净利润人民币204.4百万元[48][49]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由上年度的人民币162.2百万元增加115.5%至2024年的人民币349.5百万元,经调整净利润率由上年度的3.3%增加至2024年的6.1%[48][49] - 2024年公司总收入5745315千元,2023年为4867026千元[57]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57.45315亿元,2023年为48.67026亿元[6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745.3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867.0百万元增加18.0%[86][89] - 2024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019.4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618.7百万元增加64.8%,毛利率从2023年的12.7%增至17.7%[87][89] - 公司其他收入净额由2023年的人民币3.7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40.6百万元[90][93] - 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由2023年的人民币324.1百万元增加58.5%至2024年的人民币513.8百万元[91][94]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3年的人民币154.5百万元减少至报告期内的人民币148.2百万元[92][95]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由2023年转回人民币0.2百万元变为2024年计提人民币4.6百万元[97] - 公司财务成本由2023年的人民币21.7百万元减少38.2%至2024年的人民币13.4百万元[98] - 2024年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亏损人民币155.6百万元[99] - 2023年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账面价值变动为1.811亿元,2024年无变动[100][10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由2023年拨回20万元变为2024年支出460万元[101]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2170万元减少38.2%至2024年的1340万元[102] - 2024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556亿元[103] - 所得税费用从2023年的61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2000万元[105][108] - 公司利润从2023年亏损6490万元转为2024年盈利2.044亿元[106][109]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3年的1.622亿元增加115.5%至2024年的3.495亿元,利润率从3.3%增至6.1%[115][119] - 存货从2023年末的16.048亿元减少15.2%至2024年末的13.602亿元,周转天数从127天降至113天[116] - 贸易应收款从2023年末的2.428亿元增加55.4%至2024年末的3.774亿元,周转天数从24天降至20天[117] - 其他应收款从2023年末的1.7亿元增加至2024年末的2.155亿元[118]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16.048亿元减少15.2%至2024年12月31日的13.60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从127天降至113天[120]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2.428亿元增加55.4%至2024年12月31日的3.774亿元,周转天数从24天降至20天[121]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7亿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2.155亿元[12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376亿元增加11.0%至2024年12月31日的1.527亿元,周转天数从13天降至11天[124][129]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43亿元减少3.6%至2024年12月31日的1.005亿元[125][129] - 合约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0.136亿元增加198.5%至2024年12月31日的0.406亿元[126][130] - 手头及银行现金从2023年12月31日的14.572亿元减少51.1%至2024年12月31日的7.13亿元[127][131] - 银行贷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111亿元减少36.2%至2024年12月31日的6.455亿元[132][136]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23.0%,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28.5%[133][13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644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750万元[1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2.169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人民币2.575亿元[1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银行贷款质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及土地使用权账面总值为人民币3.38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343亿元[152][1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大米产品收入4014500千元,占总收入69.9%,较2023年的3830303千元增长4.8%[57] - 2024年玉米产品收入815108千元,占总收入14.2%,较2023年的130801千元增长523.2%[57] - 2024年杂粮、豆类及其他产品收入469536千元,占总收入8.2%,与2023年的470699千元基本持平[57] - 2024年干货及其他产品收入446215千元,占总收入7.7%,较2023年的435223千元增长2.5%[57] - 大米产品收入增长因产品组合调整,中高端大米收入增加,低毛利米种销量下降[57][58] - 玉米产品收入增长得益于洞察消费者需求,推出新产品并结合全渠道营销,销量大增[57][58] - 干货及其他产品收入增长因销售网络深耕使干货销量和销售额增加,副产品销售收入因价格下降而减少[57][58] - 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占总收入的62.7%,2023年为68%[63] - 2024年电商平台收入为23.84025亿元,占比41.6%,较2023年减少16%[63][65][66] - 2024年线上自营店收入为12.14643亿元,占比21.1%,较2023年增加158.9%[63][65][66] - 2024年现代商超渠道收入为10.13288亿元,占比17.6%,较2023年增加55%[63][65][66] - 2024年直接客户收入为8.29474亿元,占比14.4%,较2023年增加32.1%[63][65][66] - 2024年经销网络收入为3.03885亿元,占比5.3%,较2023年增加8.7%[63][65][66]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公司已布局超30个大型电商平台,与近100个现代零售渠道达成合作[29][33] - 公司减少低毛利渠道和产品战略投资,高端大米收入占比增加,玉米成第二增长曲线[27][28] - 2024年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预包装优质大米、玉米、杂粮、豆类及干货产品,以“看得见,买得到”赢得消费者青睐[47][49] - 公司持续深耕现有品类,拓宽多品类产品矩阵,拓宽销售网络,加强多品牌商业模式,夯实供应链管理能力[47][49] - 公司未来将深耕全渠道生态体系,强化渠道管理能力[44][46] - 公司将借助流量生态布局品牌IP矩阵,增加品牌曝光,洞察消费者需求,建立品牌心智[44][46] - 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调整业务布局和产品组合,发挥自身优势拓展新渠道、新业务,打造健康优质明星产品[44][46] - 公司围绕中国东北及内蒙古的核心粮食产区布局了五个生产基地[67][69] - 公司是中国大米、杂粮、豆类及籽类行业中实施全链路运营模式的公司之一[75][76] - 公司依靠高效供应链管理,通常按订单生产,能在三天内生产加工并发货[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超20条自动化生产线投入使用,通过5个自营区域配送中心和超10个地方仓库建立现代化库配体系[80][82] 公司投资情况 - 2024年3月21日公司投资米高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股份数量为4009.8万股,占比4.4%,初始投资金额为人民币1.52576亿元[155] - 报告期内米高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允价值变动为人民币9435.4万元,收到股息为人民币244.5万元[155] - 2024年12月31日米高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允价值为人民币2.4693亿元,占集团总资产比例为5.4%[155] - 集团上市股权投资适用百分比率均低于5%,未构成上市规则规定的须予公布的交易[158][160] - 报告期内及截至报告日期,除招股章程披露内容外,集团无取得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计划[159][161] 公司人员信息 - 王兵先生49岁,为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厨房主食食品行业有超20年经验[162][166] - 赵文君女士45岁,为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首席营销官,在厨房主食食品行业有超20年经验[164][168] - 赵淑兰47岁,2019年5月前及2020年8
遭刘强东减持,十月稻田跌近5%,后续投资价值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4-15 19:44
公司情况 - 4月15日港股十月稻田下跌4.93%,报6.75港元/股,市值72.1亿港元 [2] - 4月14日刘强东减持十月稻田110.01万股,每股作价8.0172港元,套现881.97万港元,减持后持股约5398.20万股,持股比例12.79% [3] - 公司凭借东北黑土地优势将东北大米品牌化,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近年推出玉米产品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45亿元,同比增加18.0%,经调整净利润3.50亿元,同比增长约116% [4] - 2024年大米产品营收40.14亿元,同比增长4.8%,玉米产品营收8.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3.2% [4] - 公司盈利水平不稳定,前几年有明显亏损,股价自上市以来整体疲软 [4] 行业情况 - 近日进口关税增加或致农产品进口减少,推动国内农产品需求,农业领域或迎“国产替代”,农业等反关税品种或成市场避险选项 [5] -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对美关税加征抬升玉米进口成本,后续玉米价格有望上涨,提振种业 [5]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规划,提到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5] 综合观点 - 股东套现减持致公司股价低迷,投资者跟风卖出,公司后续投资价值众说纷纭 [4] - 十月稻田所处农产品赛道获不少投行看多,作为农业核心标的,能否迎来估值重塑值得关注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