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4%——透过科创板看“硬科技”积厚成势
人民日报· 2025-08-18 09:45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成立6年共有5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7万亿元 [1] - 上市公司集中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1]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达1681亿元,是整体归母净利润的三倍多,同比增长6.4% [2] - 科创板企业拥有研发人员24万人,占员工总数近三成 [2] - 去年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 [2] - 三成公司产品或在研项目具有行业首创性,超八成公司核心产品瞄准进口替代及自主可控 [2] - 超380家公司的850余项产品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产业创新与集群发展 - 超六成公司创始团队为科学家、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 [3] - 近三成公司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近三成公司实控人拥有博士学历 [3] - 近四成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3] - 集成电路领域上市公司达120家,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软件等全产业链环节 [3] - 生物医药领域有110多家企业,在肿瘤、心脑血管、罕见病等重点治疗领域填补国内空白 [3] - 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领域约180家公司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3] 国际化发展 - 173家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 [4] - 63家公司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或地区 [4] - 58家公司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4] - 110家公司在37个国家或地区建设产能 [4]
透过科创板看“硬科技”积厚成势
人民日报· 2025-08-18 06:01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成立6年共有589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超7万亿元[1] - 企业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 新能源 新材料 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1]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681亿元 为归母净利润三倍多 同比增长6.4%[2] - 研发人员总数24万人 占员工总数比例近30%[2] - 全年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 累计发明专利超12万项[2] - 30%公司产品或研发项目具有行业首创性 超80%公司核心产品瞄准进口替代及自主可控[2] - 超380家公司的850余项产品或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2] 产业创新与集群发展 - 超60%公司创始团队为科学家 工程师或行业专家 近30%公司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3] - 近30%公司实控人拥有博士学历 近40%公司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3] - 集成电路领域上市公司达120家 覆盖芯片设计 制造 封测 设备 材料 软件全产业链[3] - 生物医药领域110多家企业 在肿瘤 心脑血管 罕见病等领域填补国内空白[3] - 高端装备与新材料领域约180家公司推动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升级[3] 国际化发展 - 173家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4] - 63家公司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或地区[4] - 58家公司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 - 110家公司在37个国家或地区建设产能[4]
科创板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1.42万亿 创新驱动发展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亿
长江商报· 2025-05-07 07:28
科创板整体业绩表现 - 2024年科创板586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2万亿元,同比增长0.24% [2][3] - 近七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同比增加3.09个百分点,其中54家公司增幅超过50%,285家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 [3] - 全年共实现净利润475.23亿元,五成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同比增加7.17个百分点,其中30家公司实现翻番,32家公司扭亏为盈 [2][3] 头部公司营收与净利润 -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24.7亿元、802.8亿元,科创板共有22家公司营收规模超过百亿元 [3] - 传音控股、百利天恒、时代电气等10家公司净利润均超过16亿元,传音控股净利润达55.49亿元,为科创板最高 [4] - 21家科创板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元,220家公司全年净赚过亿元 [4][5] 未盈利企业发展情况 - 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同比增长24%,26家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 [5] - 合计净亏损136.41亿元,同比缩亏35.5%,天岳先进、拓荆科技从连续多年亏损到2024年净利润分别突破1亿元和6亿元 [5] - 科创板累计已有22家公司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并"摘U",其中神州细胞、百利天恒、微电生理3家公司于本年度实现"摘U" [5] 行业细分表现 - 近120家集成电路企业合计实现营收2777.66亿元,同比增长22.2% [5] - 11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合计实现营收1482.77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净利润33.9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5] - 31家创新药企业合计实现营收617亿元,同比增长45.6%,净利润同比缩亏62.1% [5] - 近180家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企业合计实现营收2946.09亿元,同比增长3.7% [5]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78亿元,同比增长6.4%,最近3年复合增速达10.7% [2][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107家公司连续3年研发强度超20% [6] - 截至2024年末,科创板会聚研发人员24万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近三成,全年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 [6] - 百济神州研发投入最高达141.4亿元,天合光能、中芯国际研发投入分别达55.58亿元、54.47亿元 [6] 股东回报与公司治理 - 超470家科创板公司评估2024年度行动方案同时发布2025年度行动方案,板块覆盖面超八成 [7] - 超六成公司推出2024年现金分红方案,合计分红总额达386.82亿元,超290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 [7] - 2024年以来320家公司推出回购、增持方案,合计金额上限超350亿元,78家公司利用专项贷款实施回购、增持,合计金额上限近90亿元 [7]
沪市2024成绩单:新增并购交易超1.4万亿,机构持仓占比增加
第一财经· 2025-05-01 08:55
沪市主板与科创板业绩表现 - 2024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净利润4.35万亿元,扣非净利润4.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2.4% [1] - 科创板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2万亿元,同比增长0.24%,实现净利润475.23亿元 [1] - 沪市主板公司业绩走势先抑后扬,净利润上半年同比下降1%,下半年回升至增长5%,经营性现金流四季度同比增速扩大至15% [3] - 八成沪市主板公司实现盈利,四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0余家净利润增幅超30%,78家扭亏为盈 [4] - 近五年沪市主板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速均为5%,744家公司近五年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复合正增长 [4] 研发投入与新兴行业发展 - 沪市公司研发投入规模再超万亿,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四成,主板实体企业研发投入约9200亿元 [1] - 科创板全年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78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 [1] - 新兴行业公司近十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1%,较传统行业高出5个百分点,电子、通信、医药生物、汽车等行业家数占比攀升至四成 [4] - 2024年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6%、4% [4] - 科创板近120家集成电路企业合计实现营收2777.66亿元,同比增长22.2%,11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合计实现营收1482.77亿元,同比增长18.1% [6] 并购重组与外资投资 - 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末,沪市主板公司新增并购交易超1500家次,交易金额超1.4万亿元 [7] - 科创板新增产业并购100单,已披露交易金额超247亿元 [7] - 2024年703家沪市主板公司获外资增持,增持金额达3893亿元,外资持仓规模较上年增加10% [8] - 科创板专业机构投资者活跃账户数超过7.7万户,全部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超六成 [9] - 基金类投资者持有科创板市场总市值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37% [9] 分红与回购增持 - 2024年沪市主板共1259家公司宣告现金分红,分红总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6% [11] - 科创板超六成公司推出2024年现金分红方案,合计分红总额达386.82亿元 [11] - 沪市主板公司新增披露回购计划400家次,拟回购金额上限达843亿元 [11] - 科创板320家公司推出回购、增持方案,合计金额上限超350亿元 [12] 行业结构与估值变化 - 近十年沪主板市值领头行业逐步由金融、能源转向汽车、医药生物等新兴产业,汽车、有色金属、电子行业市值规模分别达2.0万亿元、1.5万亿元、1.5万亿元 [4] - 前50大市值公司中,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达五成 [4] - 科创板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同比增长24%,26家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 [5]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全部20家公司中,16家公司营收超过1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