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computer Interface
搜索文档
乌镇里的中国科技新叙事
北京商报· 2025-11-10 00:04
行业趋势与宏观背景 - 全球技术浪潮正从“互联网+”转向“人工智能+”,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缩影,也是新兴创业企业崛起的时代背景[2] - 互联网的疆界不断拓展,对产业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人工智能时代加速了跨界融合的进程[2] - 人工智能时代重塑生活图景,催生了大量创业风口,科技正从实验室走向现实[2] - 当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步入深水区,中国AI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引发广泛关注[2] 新兴科技公司及其创新 - 宇树科技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和自研技术,制造出更廉价、性能更好的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1] - 群核科技从利用GPU服务互联网转型至利用GPU发展空间智能,服务对象从人扩展到机器人[1] - DeepSeek从创业之初就以追求AGI(通用人工智能)为核心目标,坚持长期主义,舍弃短平快业务[1] - 这些公司在机器人、脑机接口、空间智能、游戏科技、开源AI等前沿领域进行创新[1] - DeepSeek通过开源大模型掀起技术浪潮,宇树科技引发了机器人产业风暴,打破了传统大厂的垄断叙事[2] 资本市场与生态系统支持 - 科技创新生态依赖于基础研发、应用技术和金融支持,三者缺一不可[3] - 群核科技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宇树的IPO进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3] - 细分领域出现多起融资案例,科技与资本的深度互动带来了价值重塑[3] - 除“六小龙”外,还有许多新兴公司在不同领域崭露头角,并在资本市场获得投资人认可[3] - 从开源生态的全球共振,到有利的创新土壤,再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共同构成了中国科技创新的独特生态[3]
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发展研讨会在南京栖霞区召开
扬子晚报网· 2025-11-05 21:16
行业战略定位 - 脑机接口被定位为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战略前沿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 布局未来产业的关键赛道[3] - 脑机接口作为前瞻布局的未来产业已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 在人工智能面临数据与算力瓶颈的背景下成为实现物理势能与实时感知的关键路径[4] - 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于2025年7月落户栖霞高新区 旨在构建政-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系 突破脑机接口共性关键技术 推动医疗场景落地[3] 区域产业布局与资源 - 栖霞区将充分发挥仙林大学城学科优势 近千家生物医药企业链群基础以及12.75万平方米专业载体资源 一体推进脑机接口领域教育 科技 人才融合发展[3] - 南京大学正积极整合在传感器 芯片 类脑计算等领域的科研优势 推动跨学科资源抱团攻关 拓宽脑机接口从医疗康复向更广泛工业与消费场景延伸[4] - 栖霞区通过专项产业政策制定 脑机接口子基金组建及省药监局驻区工作站设立 为企业提供从研发 检测到注册上市的全流程赋能[6] 产业链企业进展 - 南京麦澜德医疗的脑机接口手康复机器人等产品已获医疗器械注册证 丹阳慧创医疗的超百通道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已在超千家医疗机构应用[5] - 南京山海医疗研发出国内首个获批的植入式脑深部电生理Ⅲ类医疗器械 南京华伟医疗凭借规模化生产基地为上万家医疗机构提供康复设备服务[5] - 江苏华爵检测已完成30多种脑机接口产品检测 服务企业超千家 先导医疗科技实现了医疗影像设备核心部件国产化突破[5] - 杭州米福 西安穹顶 北京品驰 常州瑞神安等企业在神经调控 无创深脑刺激等细分领域取得进展[5] 发展规划与生态构建 - 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发布了2025-203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初步构想 涵盖发展定位 技术研发布局 项目组织实施 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6] - 研讨会汇聚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及医疗机构专家学者和行业头部企业代表近百人共商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构建路径[1]
马斯克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新突破:ALS患者仅凭意念操控机械臂
搜狐财经· 2025-10-12 08:25
技术突破与临床进展 - 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取得新突破 一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成功仅凭意念控制机械臂[1] - 患者通过植入式脑芯片将神经信号转化为蓝牙指令 实现了抓取水杯、戴帽子、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以及打开冰箱等日常任务[4] - 患者在灵巧性测试中创下纪录 五分钟内在桌面上移动了39个圆柱体 并完成了翻转五个类似拼图的插销等复杂操作[4] - 患者还首次通过脑机接口成功操控了自己的电动轮椅 并完成了一次被称为“荒谬的花式投篮”的动作[4] 临床试验项目与受试者情况 - 此次突破属于Neuralink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CONVOY”临床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旨在测试植入式脑芯片帮助患者独立完成日常任务的能力[3] - 该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是第八位接受Neuralink脑机接口植入的受试者[3] - 公司于2024年在美国启动首批人体临床试验 此前曾因安全顾虑在2022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拒绝申请[5] - 截至目前 已有八名重度瘫痪患者接受了这款实验性脑芯片植入[5] - 2024年8月 公司宣布将临床试验扩展至英国 开展一项针对瘫痪患者的研究[3] 技术细节与过往案例 - 名为N1的植入式芯片大小约等于一枚10便士硬币 内置128根比人类头发还细的超细导线 连接着约1000个电极[5] - 首位接受植入的受试者曾展示该设备在恢复数字自主能力方面的潜力 仅靠思考就能操控光标和玩电子游戏[5] - 该首位受试者的植入芯片曾发生约85%的精细导线从脑组织中脱落的重大技术故障 但公司通过更新算法优化信号解读能力 以软件解决方案成功维持了植入物的有效性[5]
剑指马斯克Neuralink!奥尔特曼将创办脑机接口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8-13 17:44
公司动态 -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准备与他人共同创立脑机接口公司Merge Labs [1] - Merge Labs的目标估值约为8 5亿美元 目前正就筹集2 5亿美元进行初步谈判 [2] - 奥尔特曼不会在新公司担任运营职务 但他的参与凸显了对人类和机器融合的长期兴趣 [2] 行业竞争 - Merge Labs将与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展开竞争 [1] - Neuralink由马斯克于2016年创立 估值达到90亿美元 [2] - Merge Labs的成立预计将为奥尔特曼和马斯克之间的竞争增添新篇章 [2] 技术方向 - Merge Labs重点开发高带宽脑机接口 实现人类思维与数字系统的无缝通信 [2] - 公司关注人类与技术融合的潜力 可能重新定义人类能力 [2]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涨0.91% AI硬件股再度大涨
凤凰网· 2025-08-12 11:48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19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90亿 [1] - 沪指涨0.53% 深成指涨0.34% 创业板指涨0.91% [1] -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下跌 个股跌多涨少 [1] 板块涨跌 - 涨幅居前板块:脑机接口 港口 新疆 液冷服务器 [1] - 跌幅居前板块:锂矿 军工 稀土永磁 光伏 [1] - AI硬件股大涨 胜宏科技等多股创历史新高 寒武纪涨超15% [1] - 脑机接口概念股活跃 麦澜德涨超10% [1] - 新疆本地股维持强势 新疆交建等多股3连板 [1] - 军工股调整 捷强装备等跌超5% [1] 涨停数据 - 封板率66% 封板33只 触及17只 [4] - 昨涨停今表现1.87% 高开率68% 获利率53% [4]
向“新”求变 借“智”跃升——来自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的观察
新华网· 2025-08-04 10:29
智造新趋势 - 脑机接口技术被列入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强脑科技通过建立大脑和外部设备信号通路为残疾人康复、脑疾病治疗提供解决方案[3] - 银河通用Galbot机器人实现无人商超值守,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1-2030年全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71%,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8700亿元[4][5] - 中盐集团利用盐穴资源建设世界首座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3年累计调峰电量3.82亿度,并开展盐穴储氢深度研究[5][6] 消费新趋势 - 2024年中国租赁经济交易规模突破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服务用户超7.5亿人次,数智平台交易额占比达65%[7][8] - 锦上添花文旅集团通过元素打包创新解决传统文旅痛点,携程提出利用AI/AR技术创造高浓度情感体验满足情绪消费需求[8] - 工商银行手机银行服务超6亿个人客户,打造智慧文旅平台助推消费增长,推出"幸福生活版"聚合高频场景服务特定群体[9] 生态新变革 - 宇树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全球领先,智能材料为多领域提供基础支撑[11][12] - 拓尔思提出AI大模型与数字孪生结合破解数实融合难题,联合飞机强调低空经济需基础设施配套[12] - 恒银金融建议改革国资考核机制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泰豪集团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产业人才并在东北建设产业园[13]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最新计划:每年为2万人植入芯片
搜狐财经· 2025-07-24 12:45
公司发展规划 - 到2031年每年为约2万人植入脑芯片并实现至少10亿美元年收入 [1] - 未来6年内建立至少五家大型脑机接口临床中心 [1] - 推出三大产品系列覆盖脑机通信(Telepathy)、视觉恢复(Blindsight)与帕金森症等疾病治疗(Deep) [1] - Telepathy版预计2029年获批首年植入2000人实现营收约1亿美元 [1] - Blindsight版2030年推出年植入量1万人收入约5亿美元 [1] - Deep版植入量扩展至2万人带动年度营收突破10亿美元 [1] 公司技术进展 - 2023年5月获得FDA"突破设备"认可允许开展人类临床试验 [2] - 2024年1月首位患者成功植入Telepathy芯片并迅速出院 [2] - 已有5名重度瘫痪患者参与试验能通过思维控制电子设备 [2] - 核心技术包括脑信号采集、数据处理、逆向刺激等形成"植入-读取-反馈-处理"闭环模式 [2]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26.2亿美元预计2034年增长至12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6.48% [4] 行业竞争格局 - 面临Synchron、Precision Neuroscience等竞争者开发更低侵入或表面性脑机接口方案 [4] - Synchron Stentrode已在ALS患者中展现落地能力 [4] - Precision推出无需开颅的薄膜阵列系统 [4]
美教授:中国这项技术也在反超,令人兴奋
观察者网· 2025-07-21 12:17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开发的"北脑一号"芯片成功帮助渐冻症患者将想法转化为文本,显示"高准确性" [1] - 该技术已进行5例人体试验,计划下一年扩大至50-100名患者 [1][5] - "北脑一号"是全球首批半侵入式无线脑机接口人体植入技术,相比美国方案创伤更小 [4][5] 中美技术路线对比 - 美国公司采用硬脑膜内植入的高风险方案,而中国NeuCyber NeuroTech能在硬脑膜外获取足够信号 [4][5] - 中国芯片记录脑区范围更广但单神经元精度较低,与美国产品存在显著差异 [10] - 美国在侵入式和非侵入式技术均领先,但中国正快速接近全球先进水平 [10] 市场规模与发展态势 - 2023年脑机接口市场规模26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增长至124亿美元 [7] - 中国从2014年开始布局脑科学国家项目,2016年将其纳入五年规划 [9] - 中国非侵入式研究已达国际水平,侵入式研究正加速追赶 [10] 临床应用突破 - 上海岩思类脑与华山医院合作实现10例患者大脑信号实时转文字 [10] - 加州大学系统实现97%的脑电转语音准确率,创同类最高纪录 [8] - Neuralink已完成首例人体试验,实现电脑鼠标控制 [9]
马斯克称2028年实现“全脑接口”计划;华为开源两大模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0:06
巨头动向 - Neuralink已有7名志愿者完成脑机接口植入 可实现通过脑信号控制游戏和机械臂写字 [2] - 马斯克宣布2028年实现"全脑接口"计划 目标实现大脑任意区域神经元监听与写入 [2] - 特斯拉完成Model Y首次全自动驾驶交付 车辆从得州超级工厂自主行驶至客户处 [4]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这是首次在公共高速公路上进行的完全自动驾驶 比计划提前一天完成 [4] AI与开源技术 - 华为开源盘古7B稠密模型和72B混合专家模型 包括模型权重和推理代码 [3] - 腾讯混元开源Hunyuan-A13B混合推理MoE模型 总参数80B但激活参数仅13B [5] -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千亿参数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 为全球首个发电行业专业大模型 [7][8] 半导体与芯片 - 紫光展锐完成科创板IPO辅导备案 有望成为国产智能手机芯片第一股 [11] - 紫光展锐掌握2G-6G全场景通信技术 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AP-SoC市场份额达10% [11] - 豪威集团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12] - 斯达半导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5亿元 用于SiC/GaN模块等项目 [13] 资本市场 - 蓝思科技寻求香港上市筹资至多6.06亿美元 发行价17.38-18.18港元 [14] - 光智科技终止收购先导电科100%股份 因外部环境变化 [15][16] - 德固特拟收购浩鲸科技控制权 标的为国际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 [17] 其他行业动态 - 宇信科技与稳定币发币方深入接触并签署保密协议 布局全球化发展 [9] - 海康威视加拿大业务被要求关停 公司称决定缺乏证据和程序公正 [10] - 小米汽车回应YU7赛道测试刹车片起火 称系极端工况导致但制动系统功能正常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