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

搜索文档
毁掉一部电影,只需一句话?
虎嗅· 2025-07-02 13:56
电影评论趋势 - 电影评论正从传统的故事、摄影、表演分析转向抽象标签化词汇如"嗲子文学"、"虐女"、"老登"等[2][3][4] - 互联网传播规则促使简短、情绪化、立场鲜明的标签式话语泛滥[7][8] - 这些标签逐渐脱离原义成为语言"肌肉记忆"[9][10] 标签化评论的案例 - 《长安的荔枝》因男性角色多被贴"老登"标签但实际强化了女性角色塑造[12][14][16] - 《教父》被归为"老登"《封神第一部》被称为"男人和马"《好东西》被指"女拳"[26] - 《碟中谍8》女性领导情节引发"爽感"与"假惺惺"两极评论[28] 标签化评论的影响机制 - 评论演变为身份鉴定而非作品质量评估形成党同伐异现象[20][21] - 采用"一票否决制"如《满江红》因假强奸戏被全盘否定[34][35] - 大词压缩电影解读空间如"恋爱脑"标签忽视角色复杂性[38][47][48] 行业反思 - 影评人指出标签化评论将电影窄化为价值评判背离艺术本质[71][72] - 《繁花》作者批评"渣男"等词汇简化人性复杂性呼吁保留解读余地[76][78] - 当前评论环境强调对立立场削弱私人化感受与创作自由[83][85]
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每一帧”光影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 2025-06-21 01:49
电影节概况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期10天 展映400多部中外佳作 举办约100场主创见面会 主题为"电影之城 每一帧都是生活" [2] - 作为中国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 上影节通过新机制孵化新力量 新媒介赋能新表达 持续引领行业风尚 [2] 行业趋势与观众变化 - 观众审美标准显著提升 《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 观众对"高分电影"的评判标准较去年提高15% [4] - 95后成为观影主力 对文化产品认知诉求提升 更关注电影叙事和视听效果 习惯通过"切片"和评论探讨影片内核 [4][5] - 文化消费多元化背景下 电影需强化"好看性"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5] 创作方向与案例 - 行业共识为"重建电影与观众关系" 《破·地狱》创作过程中收集1000名观众意见 剪辑调整至第50版 [6] - 暑期档影片如《长安的荔枝》《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聚焦小人物叙事 金爵奖参赛片《比如父子》探索中式家庭关系 [6] - 专家强调电影需观照现实与个体生命 平衡"华语巨制"与"小而美"作品的社会责任 [6] 新人扶持体系 - SIFF YOUNG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新增制片人名额 四年来已孵化《万里归途》《孤注一掷》等票房口碑双收作品 [7] - "6+1"阶梯型培育体系推动112个电影项目进入制作 其中77部入选国际影展 74部实现院线上映 [9] - 亚洲新人奖单元21年来发掘曹保平、宁浩、新海诚等导演 形成行业良性循环 [9] 技术创新应用 - 虚拟制作影棚实现即时场景合成 AI技术将传统建模时间缩短50% 水下机器人技术已应用于《酱园弄·悬案》等影片 [10] - "SIFF ING青年新锐影像计划"征集3600部AIGC与竖屏作品 探索创作形态革新 [11] - "未来影院"单元展映16部VR作品 暑期档将推出《龙门金刚》等虚拟现实电影 [12]
市场寒冬下的上海电影:支柱放映业务屡陷亏损,“第二曲线”同比大增难挽业绩颓势
证券之星· 2025-06-13 17:40
证券之星刘浩浩 近日,上海电影(601595)(601595.SH)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将IP 开发与运营作为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抓手。而与此呼应的是,最近两年其斥资近1.3亿元先后两次对上 影集团旗下IP开发战略实施主体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影元")实施股权收 购。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上海电影持续加码IP运营业务背后,公司业绩增长已陷困境。受电影市场持续低迷 拖累,当前其营收规模仅为疫情前的六成,作为公司营收支柱的电影放映业务近年多次亏损。尽管2024 年其IP运营业务业绩同比大增,但受限于体量有限,尚无力扛起公司业绩大旗。 难抵市场寒冬侵袭营收锐减近四成 证券之星注意到,2019年是上海电影业绩的一道分水岭,当年公司营收达到11.07亿元,归母净利润亦 高达1.371亿元。但此后几年由于疫情的关系,公司业绩受到重创。 疫情结束后,尽管国内电影市场整体复苏明显,但市场景气度仍大不如前。 2023年,上海电影营收虽同比增长85.07%达到7.952亿元,但相较2019年仍大幅缩水。而2024年,其业 绩不仅未能延续增长趋势反而同比大幅下滑,盈利能力 ...
奔赴电影之城 享受光影盛宴 ——写在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之际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59
电影节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2025年6月13日至22日举办,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电影节展映影片400余部,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场次多达1500场 [2] - 电影节开票1小时600多场次售罄,截至6月11日中午购票人次达45.96万,约73%的场次售罄,创历史新高 [2] - 电影节选定43家展映影院,覆盖上海16个区以及5个"新城",其中3家影院拥有"千人厅" [3] 展映内容 - 电影节设置40个单元,包括首映盛典、向大师致敬、和合共生等 [3] - 新增"今日亚洲"单元,形成从"华语新风"到"今日亚洲""世界万象"清晰的策展层次 [3] - "世界万象"单元首次推出英国和土耳其的国别策划 [3] - "多元视角"单元引入实验影像、演唱会电影、音乐会电影等多种影像内容形式 [3] - 推出3场"马拉松"放映,时长6到9小时 [4] 产业联动 - 美团和大众点评为影迷提供美食消费券,并首次推出"赶场套餐"和"看电影·恰上海"美食地图 [6] - 电影节在大麦和淘票票双平台开票,并推出多个"致敬大师"系列专题文创产品 [6] - 票根包含滴滴打车优惠、景点门票优惠及影院特色活动 [7] - 与银联、浦发银行合作开展票补活动,预计惠及超10万人次 [7] - Manner×上影节联名咖啡杯、光明优倍乳品联名款定制包装引发关注 [7] - 携程推出酒店、景点与电影票的联动产品 [7] 城市体验 - 《电影生活手册》融入城市文旅元素,包含观影指南、影院生活地图等 [8] - 与开幕影片《酱园弄·悬案》联袂打造全城特别放映活动,开展"首映路演""惊喜空降"等主创见面活动 [8] - 支付宝"探一下"功能可通过AI多模态功能"探"到电影节日程 [9] - 电影节国际影视市场首次引入市集概念,设立文化创意市集等互动区域 [10] - "一带一路"电影周在浦东比斯特购物村举办生活市集 [10] - 上海各区域化身"分会场",如豫园游园会、苏州河泛舟夜游、松江科幻电影周等 [10]
上海电影: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证券之星· 2025-06-10 17:18
为践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响应国务院、证监会、 上海市政府关于推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号召,落实上海证券交易所《关 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601595 证券简称:上海电影 公告编号:2025-014 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以下简称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使命,以回 报投资者为职责,持续聚焦并拓展主责主业,着力增强核心盈利能力,坚定推进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公司价值的认可,公司 将采取措施切实推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不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维护全 体股东利益。现将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报告如下: 一、提升经营质量 公司高度重视经营质量的全面提升,在控股股东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下,积极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业务布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 "3+1+X"的产业发展矩阵:电影宣发、院线经营、IP 运营三大核心业务 ...
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上)
经济日报· 2025-05-27 06:17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出版图书2.1万种,重印率稳定在60%左右,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和动销品种占有率全国首位 [1] - 《奔跑的中国草》《为什么是邓小平》获"五个一工程"奖,4种出版物入选"中国好书",10种入选主题出版重点选题,获奖数量全国第一 [1] - 推出《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百科全书》等精品,数字资源集聚和垂类AI大模型研发取得进展 [1] - 共建28个"读者之家",《习近平扶贫故事》12个语种海外发行,深化出版"走出去" [1]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出版《中华民族一家亲童谣绘本》等图书,承办青少年阅读分论坛 [2] - 捐赠图书45万册,捐资5300万元,开展"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连续入选出版智库建设计划 [2] -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设多模态语料库和大模型,汇聚科技期刊953种,版权输出281项 [2]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出品电影46部,票房占国产片总票房70.19%,年度票房前十占9席,获"五个一工程"奖等 [3] - 发行646部影片,结算票房占全国88%,"影院看奥运"放映2300场吸引观众5.6万人次 [3] - 连续七年获上交所A级评价,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3]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 出品发行影片《封神第一部》等获"五个一工程"奖,《年会不能停!》获百花奖最佳编剧 [4] - 发行22部影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守护》以9100万元成暑期档国产动画亚军 [5] - 全球首家全高帧LED影城"华夏电影中心"落成,推出HDR LED品牌"焕影岛" [5]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 配合总台完成重大宣传报道,获星光奖等114项,推出《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 [6] - 国际传播签约额创新高,海外融媒体频道增至46个覆盖230国,推进多语种译制基地 [6] - "百城千屏"覆盖31省区市,自主研发AIGC幻臻平台获2项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 [6]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 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拥有600万用户,生成6500万视频和1.75亿图片,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元 [7] - 推出AIGC导演共创计划,9部短片全用可灵AI生成,全球月访问用户环比增长113% [7] - "快聘"平台带动4320万就业机会,催生174个新职业 [7]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 全网覆盖超10亿用户,《风吹半夏》《狂飙》等获金鹰奖、飞天奖,《我的阿勒泰》获"五个一工程"奖 [8] - 《无敌鹿战队》成首个国际预购中国原创IP动画,应用AI技术打造VR全感剧场 [8] 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运营政媒账号超10万个,粉丝量140亿,年阅读量近3万亿次,重大主题话题阅读量近4000亿次 [10] - 《黑神话:悟空》相关74个话题单日热搜,阅读量47亿次,带动山西旅游阅读量1.3亿次 [10] - 换新非遗计划阅读量超18亿次,推动非遗文化传承 [10]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24年收入68.83亿元(+0.5%),净利润11.86亿元(+7.3%),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1% [11] - 新建158个文化空间,7家书店获"最美书店",举办3064场读书分享会 [11]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奇谭》获"五个一工程"奖,《繁花》获多项大奖,《好东西》票房7亿元豆瓣最高分 [12] - 出品春节档冠亚军《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总票房超75亿元 [12] - 启动AI创制生态中心,"车墩《繁花》黄河路"影旅项目吸引游客14万人次 [12] 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影节开幕,电视剧《蛮好的人生》入选总台片单 [13] - 东方明珠电视塔迎第1亿位游客,"上海之星"游船接待430万人次 [13]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 - 月活用户3.18亿,创作者1960万,音频4.88亿条,10余部作品获全国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15] - 自研音频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推出AI工具"音剪"缩短制作时间 [15]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120多种图书获国家级奖,16种入选"中国好书",《江苏文库》出版1549册 [16] - 数字经济收入超32亿元,用户超2200万,"凤凰智灵"获科技创新成果奖 [16]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建成"三圈环流"数智系统,部署微型机顶盒和通用遥控器 [17] - "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传播量2.3亿次,开发跨文化短剧 [17]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 出版"八八战略""共同富裕"等主题图书,"浙江文丛"累计超1000册 [18] - 推进书店转型,开展"全民阅读大篷车"活动,成立"未来出版联合实验室" [18]
在樱桃园中起舞
人民日报· 2025-05-26 06:13
4月25日,中国国家大剧院戏剧场,72岁的法国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感慨,同一部《樱桃园》,同一个 演出班底,这场戏剧与4年前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演出并没有什么不同,"我还是我"。 当许多同时代的女演员息影或逐渐淡出时,于佩尔依然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力。4月11日至27日,她 主演的法语话剧《樱桃园》在上海、南京、北京巡演8场。2001年,纪录片《伊莎贝尔·于佩尔:献给表 演的人生》就曾记录下她"超人"般的工作强度。从事演艺事业54年,于佩尔迄今参演120多部电影和近 30部话剧,多次荣获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等奖项。如今,她依旧高产,对表演充满热忱。献给艺 术的人生,大抵如此。 4个月间,两度来华演出 大银幕上,于佩尔的脸庞往往波澜不惊,甚至有些冷漠疏离。然而,通过细腻准确的微动作,一个眼神 的流转,一个微笑的绽放,让观众立即感受到人物情绪和状态的细微变化。这样精准内敛的表演风格为 于佩尔赢得诸多赞誉,影评人将她称为"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演员之一"。2020年,《纽约时报》评选 出"21世纪最优秀的演员",于佩尔位列第二。 4月25日,法语版《樱桃园》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于佩尔饰演女主角柳鲍芙。《樱桃园》是俄国 ...
穿越市场波动,阿里影业(01060.HK)营收利润双升,全领域发力推动确定性增长
格隆汇· 2025-05-20 16:1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25财年实现营收67.02亿元,同比增长33% [1] - 经调整EBITA连续5年盈利,达8.09亿元,同比增长61% [1] - 在行业票房和观影人次双降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1] 电影业务战略 - 参与出品/发行《抓娃娃》《默杀》《封神第二部》等票房口碑双收作品 [1] - 引进片本土化策略成功,日本动画《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在中国市场表现超本土 [1] - 重点新片储备约40部,包括《惊蛰无声》《东极岛》《镖人:风起大漠》等多元题材 [2] - 加强宣发优势,通过影演联动和全产业链贯通保障票房 [3] - 科技投入加速工业化:建成4个虚拟拍摄影棚,灯塔AI提升宣发效率,显著降低置景成本 [3] 演出业务布局 - 大麦GMV连续两年高增长,拥有3.16亿人次"想看"用户 [4] - 形成六大内容厂牌,覆盖演唱会/音乐节/戏剧等赛道,财年投资制作IP超120个 [5] - 自制IP如虾米音乐节、《魔幻时刻》舞台剧获行业奖项 [5] - 科技优势支撑用户体验:升级算力应对抢票流量,构建"观演决策平台"数据模型 [5] - 海外拓展:自主研发票务系统交付澳门银河综艺馆 [6] - 收入增速显著超越Live Nation(后者2024年收入仅增3%) [7] IP衍生品与剧集发展 - 阿里鱼授权IP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收入增幅超90% [8] - IP矩阵覆盖三丽鸥、宝可梦、环球影业等全球头部IP [8] - 中国IP衍生品市场预计2027年突破千亿,年复合增长率超20% [8] - 剧集业务上线《惜花芷》,完成《以法之名》等拍摄,夯实内容生态 [8] 长期战略演进 - 十年系统性布局:2014年启动电影业务,2018年引入衍生品,2023年收购大麦 [9] - 形成"内容+科技"与多业务协同的增长模型,兼具稳定性和成长性 [1][9]
上海电影周、城市影像展登陆阿根廷 把中国“好东西”带到拉美
解放日报· 2025-05-13 09:37
2025阿根廷"中国·上海电影周"活动 - 活动于5月11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自由宫启动,展映6部中国电影包括《好东西》《焚城》《乘风破浪》《飞驰人生》《攀登者》《急先锋》[1] - 开幕式吸引近百名当地民众及各界友好人士参与,包括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会长、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公参等嘉宾[1] - 电影周持续至5月17日,旨在通过电影展示当代中国及上海的城市形象[1] "魅力上海·无限未来"影像展 - 同期举办的影像展首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推广上海城市形象,展出80余幅摄影作品及多媒体内容[2] - 展品来自IP SHANGHAI共创平台,呈现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特质[2] - 开幕式由中阿双方代表共同剪彩,近百名当地文化界人士及居民参与[2] 中阿文化交流意义 - 活动正值世界电影130周年与中国电影120周年,精选影片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活力[1] - 通过电影语言促进两国人文交流,深化中阿友好关系[1] - 影像展以视觉形式展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及市民生活细节[2]
展“电影之城”精彩 收获阵阵笑声掌声 智利“中国·上海电影周”启动
解放日报· 2025-05-11 10:18
电影周活动概况 - 2025智利"中国·上海电影周"在圣地亚哥国家电影资料馆启动,近200名当地民众及各界友好人士参加开幕式并观摩开幕影片《好东西》[1] - 活动精选6部中国电影佳作在智利展映,包括《雄狮少年2》《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焚城》《乘风破浪》《飞驰人生》等[1][2] - 上海出品的《好东西》放映期间获得观众热烈反响,现场响起十多次笑声与掌声[1] 中智电影合作交流 - 活动中举办中智电影对话会,两国8位电影专业人士围绕合拍片、电影修复、产业激励政策等话题深入交流[1] - 活动旨在推动中智两国在电影合拍、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加强合作[2] - 中国驻智利大使表示活动有助于加深两国人民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互鉴[1] 活动主办与背景 - 电影周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驻智利大使馆、智利文化艺术与遗产部、上海市电影局主办[2] - 活动恰逢中智建交55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及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1][2] - 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会长强调活动展示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