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微电生理收盘下跌1.43%,滚动市盈率148.04倍,总市值97.3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3 20:52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23日收盘价20.69元,下跌1.43%,滚动市盈率148.04倍,总市值97.37亿元 [1] - 公司PE显著高于行业平均53.52倍和中值37.14倍,在医疗器械行业PE排名第110位 [1][3] - 市净率5.52倍,高于行业平均4.67倍和中值2.56倍 [3]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7764户,较上次减少209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核心产品包括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等12种导管/标测系统 [2] - 冷冻消融设备等3款产品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 [2] - 冷冻消融设备等3款产品同时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2] 研发创新成果 - "高精密度心腔内介入导航系统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2024年上海市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6.77% [3] - 净利润1787.0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28.63% [3] - 销售毛利率达60.56%,保持较高水平 [3] 行业对比 - 行业总市值平均111.58亿元,中值51.72亿元 [3] - 可比公司中九安医疗PE最低(10.94倍),安图生物市值最高(220.51亿元) [3]
微电生理收盘下跌1.06%,滚动市盈率140.53倍,总市值92.4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9 19:33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9日收盘价19.64元 下跌1.06% 滚动市盈率140.53倍 总市值92.43亿元 [1] - 行业平均市盈率51.36倍 行业中值37.22倍 公司排名第110位 [1] - 股东户数7764户 较上次减少209户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 户均持股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核心产品包括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EasyFinder3D磁定位型可调弯标测导管等12种导管/消融设备 [2] - 冷冻消融设备、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等3款产品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 [2] - 冷冻消融设备、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及第四代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4亿元 同比增长16.77% [3] - 净利润1787.05万元 同比增长328.63% 销售毛利率60.56% [3] - 静态市盈率177.50倍 市净率5.24倍 高于行业平均(PE48.89倍 PB4.49倍) [3] 行业对比 - 行业总市值平均106.66亿元 中值51.36亿元 公司市值92.43亿元处于行业中游 [3] - 可比公司中九安医疗PE最低(10.25倍) 三鑫医疗PE最高(18.81倍) 公司PE显著高于同业 [3]
微电生理收盘下跌1.16%,滚动市盈率140.81倍,总市值92.6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6 19:52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26日收盘价19.68元,下跌1.16%,滚动市盈率140.81倍,总市值92.61亿元 [1] - 行业平均市盈率49.45倍,行业中值35.92倍,公司市盈率排名第111位 [1] - 市净率5.26倍,高于行业平均4.57倍和行业中值2.39倍 [3]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7764户,较上次减少209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要产品包括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各类标测导管和射频消融导管等 [2] - 冷冻消融设备等产品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 [2] - 第四代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6.77% [3] - 净利润1787.05万元,同比增长328.63% [3] - 销售毛利率60.56% [3] 行业对比 - 行业总市值平均105.42亿元,中值48.69亿元 [3]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英科医疗总市值152亿元,九安医疗170.6亿元 [3] - 可比公司市盈率普遍较低,如英科医疗9.62倍,九安医疗10.11倍 [3]
微电生理收盘下跌2.89%,滚动市盈率139.31倍,总市值91.6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0 20:14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10日收盘价19.47元,下跌2.89%,滚动市盈率139.31倍,总市值91.63亿元 [1]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51.00倍,行业中值37.03倍,公司市盈率排名第110位 [1] - 股东户数7764户,较上次减少209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核心产品包括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EasyFinder3D磁定位型可调弯标测导管等12项具体产品 [2] - 冷冻消融设备、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等3款产品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 [2] - 冷冻消融设备、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及第四代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2] - "高精密度心腔内介入导航系统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2024年上海市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6.77% [3] - 净利润1787.05万元,同比增长328.63%,销售毛利率60.56% [3] - 静态市盈率175.97倍,市净率5.20倍,高于行业平均(PE静48.82倍,PB4.68倍) [3] 行业对比 - 行业总市值平均108.70亿元,中值49.80亿元,公司总市值91.63亿元处于中上水平 [3] - 可比公司中天益医疗PE(TTM)-1801.27倍,澳华内镜PE(TTM)-688.49倍,诺唯赞PE(TTM)-425.24倍 [3]
获批上市!首款开放三维介电标测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5-21 16:16
行业动态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已成功举办,2025年将陆续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1][32] 房颤治疗市场现状 - 中国房颤患者人数近2000万,2020年手术量仅7万例,远低于冠脉介入手术的100多万例 [7] - 三维标测技术发展历程:从LocaLisa纯电场标测系统到强生(磁电双标测)与雅培(电场标测)双雄垄断,目前国内主流为磁电融合技术 [7] - 进口设备售价超百万且自费高昂,导致渗透率低,国产企业崛起正打破跨国巨头垄断 [7] 剑虎医疗核心产品StarTrek®系统 - 国产首款开放的三维介电成像标测导航系统,集成成像/标测/导航/损伤评估功能,成像分辨率媲美CT [8] - 临床试验表现:2024年5月完成全国首例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手术,9月完成持续性房颤治疗研究,患者疼痛反应低于传统射频消融且无不良事件 [10] - 技术优势: - 定位精度0.4毫米,稳定度0.1毫米 [14] - 非接触成像仅需3-5分钟(传统磁电标测需15分钟以上) [14] - 独家支持心肌厚度测量、消融损伤实时成像、导管压力显示 [14] - 减少X光使用(传统术中需14分钟),适合肾功能不全或造影剂过敏患者 [14] 创始人及团队 - 创始人赵永明为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曾任美敦力大中华研发总监、西门子医疗项目总监 [15] - 核心团队来自强生、美敦力、飞利浦、西门子等企业,平均从业超10年 [15] 竞品分析 - **波科OPAL HDx**:2024年推出全球首款可标测PFA消融导管Farawave Nav,实现单导管完成标测与消融 [16] - **强生Carto 3**:市占率最高,15年升级8次至V8版本,支持AI提升效率,减少X射线使用 [18] - **美敦力Affera Prism-1**:集成射频/PFA能量,单次穿刺完成标测与消融,2024年获FDA批准 [20][22] - **雅培EnSite™ X**:2024年国内获批,具备智能化导航与自动电生理数据分析功能 [23] - **国产玩家**: - 锦江电子LEAD-Mapping:国产首个全磁定位PFA产品,支持射频/PFA双消融 [25] - 惠泰医疗HT Viewer®:优化房颤标测算法,集成局部阻抗专利技术 [27] - 微创电生理Columbus®:第四代系统支持纳秒脉冲消融,可实时测量导管压力 [29]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21年,由陈亚珠院士与赵永明博士领衔,专注心脏电生理一体化解决方案 [31] - 技术组合:三维介电标测+纳秒脉冲消融+全系列导管耗材,国内唯一同时拥有介电标测与纳秒消融技术的企业 [31] - 融资进展:2023年9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杭创基金领投 [31]
2025年中国电生理器械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环境、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心律失常患者早筛治疗率不断提升,国产电生理器械加速渗透市场[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9 09:01
行业概况 - 电生理器械用于监测和研究生物体电活动,广泛应用于医疗、科研和临床诊断领域,产品包括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心脏电生理仪器等 [2] - 2024年我国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4.2亿元增长至125.5亿元,预计2032年有望达到400亿元以上 [1][10] -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心律失常患者数量增加、早筛率提升、术式成熟及集采政策推动 [1][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核心部件、生产设备及软件辅助供应,包括电极、单腔管、外管等核心部件,以及CARTO系统、EnSite系统等软件 [4] - 中游为电生理器械生产制造,代表厂商有微电生理、惠泰医疗、乐普医疗、锦江电子等 [4] - 下游为应用环节,主要是综合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电生理手术 [4] 产业环境 - 2024年我国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数量达2820万人,心脏电生理手术量从2017年的13.8万例增长至45.6万例 [6][8] - 国内电生理治疗渗透率仅128.5台/百万人,远低于美国的1302.3台/百万人,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8] - 心脏电生理手术具备创口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的优势,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方式 [6] 竞争格局 - 强生、雅培、美敦力等海外厂商占据主导,市场份额分别为43%、17.3%、4.4% [12] - 国内头部企业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市场份额分别为3.6%、3.2%,较2020年已有显著提升 [12][14] - 政策支持国产替代,如《"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推动国产品牌发展 [14] 重点企业 - 微电生理2024年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5.51%,产品覆盖36个国家 [17][23] - 惠泰医疗2024年电生理产品销售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9.73%,覆盖全国超1250家医院 [19][21] - 乐普医疗主营业务覆盖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三大板块 [16] 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本土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抢占高端市场 [21] - 技术创新聚焦智能化与精准化,如三维心脏电生理手术、人工智能融合、脉冲场消融技术等 [22] - 基层与海外市场成增长新引擎,基层医疗机构需求激增,本土企业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23]
微电生理收盘上涨1.30%,滚动市盈率150.26倍,总市值98.8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6 19:25
股价与估值 - 5月16日收盘价21.0元,上涨1.30%,滚动市盈率150.26倍,总市值98.83亿元 [1]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49.40倍,行业中值36.13倍,公司排名第112位 [1] - 市净率5.61倍,高于行业平均4.59倍和行业中值2.51倍 [3]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7764户,较上次减少209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核心产品包括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等12种导管/标测系统 [2] - 冷冻消融设备等3款产品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 [2] - 冷冻消融设备等3款产品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2] - "高精密度心腔内介入导航系统"项目获上海市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6.77% [3] - 净利润1787.05万元,同比增长328.63% [3] - 销售毛利率60.56% [3]
科创板年报观察: 54家未盈利企业合计减亏36% 3家企业成功“摘U”
证券日报网· 2025-05-07 20:01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发展概况 - 科创板聚焦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领域,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未盈利企业发展 [1] - 2024年有3家公司(北京神州细胞、百利天恒、微电生理)首次实现盈利并取消特别标识"U",累计22家未盈利企业摘"U",占上市时未盈利企业总数的41% [1] 营收与业绩表现 - 2024年科创板54家未盈利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同比增长24%,高于板块整体增速 [2] - 归母净亏损合计136.41亿元,同比大幅减亏36%,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以2019年为基数)达26% [2] - 百利天恒2024年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936%,归母净利润37亿元,首次实现盈利 [4] - 微电生理2024年海外营收1.12亿元,同比增长62.94%,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7.59% [6] 细分领域发展 - 生物医药领域:20家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中,18家公司自研产品已上市,16家公司营收超1亿元,其中4家超10亿元 [3] - 集成电路领域:未盈利企业助力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市场份额加速提升 [3] 创新与商业化突破 - 百利天恒核心产品BL-B01D1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全球战略合作,首付款8亿美元,潜在交易总额84亿美元,创全球ADC领域单资产交易纪录 [4] - 微电生理成为国内首个提供三维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解决方案的厂商,三维电生理手术量居国产厂商第一,全国第三 [5] - 山东天岳先进推出全球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产品,实现第三代半导体领域从"国产替代"到"全球引领"的跨越 [7]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54家未盈利企业合计研发投入459.44亿元,同比增长5.8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6% [7] - 研发人员合计3.2万人,8家公司研发人员超千人,共有专利1.7万项,其中发明专利约0.8万项 [7] 未来展望 -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正进入"研发突破—产品放量—盈利兑现"的正循环,"摘U"阵营有望持续扩容 [8]
微电生理摘U后首份成绩单亮眼,三款自主研发产品已进入“绿色通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5-05 15:3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 04亿元 同比增长16 77% [1] - 归母净利润1787 05万元 同比增长328 63% [1] - 归母扣非后净利润1256 03万元 实现正盈利 [1] 产品管线与商业化进展 - 围绕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形成30余款已取证产品 三维消融系列累计手术量超70000例 [2] - 参股公司商阳医疗PFA产品获批 补齐"冰、火、电、磁"能量平台商业化版图 [2] - PulseMagic™压力脉冲导管进入药监局"绿色通道" 已完成多中心临床试验 预计2025年获批 [2] - EasyEcho™心腔内超声导管进入"绿色通道" 具备三维超声定位功能 可提升手术精确可视化 [3] - 累计8款产品进入"绿色通道" 其中3款在审 5款已获批 [3] - 冷冻标测导管及消融设备获欧盟CE认证 冷冻球囊导管CE认证申请推进中 [6] - 磁导航射频消融导管、高密度标测导管预计2025年获欧盟CE认证 [6]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2025年中国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157 3亿元 [4] - PFA技术推动行业变革 参考日本市场预计中国PFA市场空间达百亿元 [4] - 全球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144 91亿美元 2032年或达324 50亿美元 [6] 国际化拓展 - 2024年三维手术覆盖21个国家 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海外手术量超1000例 [5] - 新增阿根廷、泰国、巴西等15个国家首批临床应用 [5] 研发与注册规划 - 2025年计划完成压力脉冲消融导管、心腔内超声导管注册递交 [4] - 推进肾动脉消融临床项目 加快射频、冷冻、脉冲消融产品技术迭代 [4]
微电生理:收入增长稳健,经营质量逐步提升-20250502
平安证券· 2025-05-02 16: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1.04亿元同比增16.77%,归母净利润1787万元同比增328.63%,扣非归母净利润125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5] - 公司Q1收入稳健增长得益于手术量提升和新产品增长,国内外共同发展;毛利率稳定,期间费用管控良好,盈利能力提升 [8] - 公司以“冰火电磁”四大技术为核心提供电生理介入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参股公司商阳医疗PFA产品获批,自研压力脉冲电场消融导管2025年将提交注册申请 [8]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公司保持快速增长,维持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 [11] 财务数据总结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4.13亿、5.22亿、6.87亿、9.3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5%、26.4%、31.5%、36.0% [7][12] - 2024 - 2027年预计净利润分别为0.52亿、0.76亿、1.34亿、2.1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15.4%、46.8%、75.7%、60.0% [7][12]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预计流动资产分别为15.78亿、17.16亿、19.17亿、22.22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16亿、2.89亿、2.61亿、2.34亿元 [12] - 2024 - 2027年预计流动负债分别为1.08亿、1.47亿、1.88亿、2.54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0.44亿、0.41亿、0.37亿、0.34亿元 [12]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0.59亿、0.49亿、0.97亿、1.5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0.44亿、0.20亿、0.20亿、0.1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0.11亿、 - 0.02亿、 - 0.02亿、 - 0.01亿元 [14]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5.5%、26.4%、31.5%、36.0%,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13.1%、43.0%、74.3%、59.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815.4%、46.8%、75.7%、60.0% [13] - 获利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58.7%、61.8%、62.7%、62.8%,净利率分别为12.6%、14.6%、19.6%、23.0%,ROE分别为3.0%、4.2%、6.9%、9.9% [7][13]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0%、9.3%、10.4%、11.7%,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15.0%、 - 18.2%、 - 23.0%、 - 28.7% [13] - 营运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2、0.3、0.3、0.4,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9、5.9、5.9、5.9,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7、3.8、3.8、3.8 [13]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1元、0.16元、0.29元、0.46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12元、0.10元、0.21元、0.32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3.70元、3.86元、4.15元、4.61元 [13] - 估值比率方面,2024 - 2027年P/E分别为196.8倍、134.0倍、76.3倍、47.7倍,P/B分别为5.9倍、5.6倍、5.2倍、4.7倍,EV/EBITDA分别为94.8倍、90.1倍、55.9倍、36.6倍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