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染茉莉白茶系列

搜索文档
李佳琦捧红的卸妆冠军,栽在了创始人直播间?
36氪· 2025-07-07 19:37
事件概述 - 逐本品牌因产品宣传与备案不符引发消费者举报,涉及成分造假、备案违规、功效虚假等问题 [1][6][9] - 国家药监局已受理举报并转交地方监管部门处理,涉事产品被紧急下架 [1][9] - 创始人刘倩菲在直播中宣称产品具有医疗功效,涉嫌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1][9] 产品问题 - 高端"墨红系列"宣称添加云南特有"墨红玫瑰精油",但备案信息显示为"玫瑰(Rosa rugosa)花油",存在植物学分类差异 [6] - "不染茉莉白茶"系列添加的"兰科植物提取物"未在《原料目录》中收录 [9] - 多款产品宣传使用生物技术原料如"茉莉花愈伤组织",但备案仅为普通"植物提取物" [9] - 未取得妆字号备案的"逐本香养"单方精油公开标注护肤功效,创始人指导消费者用于皮肤护理 [9] 品牌发展历程 - 2016年由投行出身的刘倩菲创立,聚焦"东方芳疗"理念 [11] - 2019年通过与李佳琦合作直播一夜爆红,创下1分钟售出5万瓶卸妆油的记录 [11] - 2020年双11登顶天猫国货卸妆油品类第一,全年营收超2亿元,较2019年增长450% [13] - 2021年全网销售额达近10亿元,卸妆油累计销量超830万瓶,全年增速400% [13] - 2022年双11期间全网销售额达3.4亿,卸妆油卖出350万支 [13] 营销策略转型 - 创始人刘倩菲从幕后走向台前,打造个人IP,小红书粉丝达11.5万 [13][15] - 解散20万人微信私域,将公域流量转化为品牌私域,通过"清欢节"重构私域逻辑 [15] - 2025年"325清欢节"直播间稳居小红书精细护理榜第1名 [15] 行业问题 - 化妆品行业存在新原料备案漏洞,监管体系尚未完全同步 [10] - 原料目录缺乏细分品种标注规范,企业利用命名差异打擦边球 [10] - 直播带货存在监管真空,需加快新原料审批速度,明确植物品种命名规则 [20]
商品下架,创始人删文! 网红品牌道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8:58
品牌舆情事件 - 新锐护肤品牌"逐本"因产品成分备案与实际不符、创始人直播涉嫌虚假宣传陷入舆论风波 [1] - 消费者反映"墨红"系列产品使用月季净油冒充玫瑰精油备案 "不染茉莉白茶"等系列涉嫌添加未收录新原料并套用备案 [2] - 创始人刘倩菲在直播中宣称香薰产品具有育发、调节月经、抗病毒等功效 但产品执行标准显示仅为普通香薰 [4] 公司应对措施 - 品牌方发表声明否认成分宣传不当 强调所有产品不涉质量安全问题 [6] - 公司成立专项工作组展开全面检查 承诺公开检测报告并接受社会监督 [10] - 将完善内部审核机制 规范创始人及管理层公开表述 加强客服团队培训 [11] - 建立常态化自查监督机制 优化产品研发备案流程 [12] 品牌发展历程 - 逐本2016年创立 采用"自研+自控供应链"模式 2018年入驻淘系分销 [14] - 2019年与李佳琦合作34场 创下单场1分钟卖出5万瓶卸妆油纪录 [14] - 2020年全网GMV超2亿元 同比增长450% 80%以上营收来自卸妆油 [14] - 2022年双11期间全网销售额达3.4亿元 卸妆油销量近350万支 [14] 资本运作 - 母公司杭州舒彩网络注册资本489万元 参保人数71人 [15] - 2020年12月完成A轮融资 2021年3月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 [14] - 投资方包括五源资本、元璟资本、元生资本等知名机构 [14] 创始人情况 - 创始人刘倩菲积极打造个人IP 2024年8月首场直播GMV超149万元 [6] - 目前小红书粉丝数达11.5万 但已删除多篇涉事产品相关笔记 [6]
逐本陷虚假宣传风波 创始人言论遭反噬?丨美妆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7:10
公司舆情事件 - 新锐护肤品牌"逐本"因多款产品被曝成分备案与实际不符、创始人直播涉嫌虚假宣传陷入舆论风波[1] - 消费者反映"墨红"系列使用月季净油冒充玫瑰精油备案 "不染茉莉白茶"系列涉嫌添加未收录新原料并套用备案[1] - 创始人刘倩菲在直播中违规宣传产品具有育发、调节月经、化痰止咳等功效 但产品实际仅为普通香薰[1] - 各大网购平台下架涉事产品 创始人删除相关小红书笔记[1] 公司背景与业绩 - 品牌2016年创立 采用"自研+自控供应链"模式 2018年入驻淘系分销[2] - 2019年与李佳琦合作34场 创下单场1分钟卖出5万瓶卸妆油纪录[2] - 2020年全网GMV超2亿元 同比增长450% 80%以上营收来自卸妆油[2] - 2022年双11期间全网销售额达3.4亿 卸妆油销量近350万支[2] 创始人及融资情况 - 创始人刘倩菲小红书粉丝11.5万 2024年8月首场直播GMV超149万元[2] - 母公司杭州舒彩网络科技注册资本489万元[3] - 2020年12月完成A轮融资 2021年3月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3] - 投资方包括五源资本、元璟资本、元生资本、浅月资本等知名机构[3] 事件处理进展 - 浙江省药监局已转属地市场监管局核查处理[2] - 品牌方发表声明致歉并提出整改方案 否认成分宣传不当 强调产品无质量安全问题[2]
商品下架,知名网红品牌道歉!
券商中国· 2025-06-29 20:52
逐本产品成分与宣传争议事件 - 多款产品被曝成分备案与实际不符,包括"墨红"系列宣称添加云南"墨红玫瑰"精油但备案为"玫瑰(Rosa rugosa)花油","不染茉莉白茶"系列疑似添加未收录新原料并套用旧备案,非"妆字号"产品宣称护肤功效 [2] - 创始人刘倩菲在直播中宣称单方精油产品具有"育发""调节月经""抗病毒"等医疗作用,涉嫌违反化妆品宣传规定 [3] - 涉事产品已在电商平台紧急下架,创始人删除相关社交媒体内容 [4] 监管与公司回应 - 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收到投诉并转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核查处理 [6] - 公司声明否认产品成分宣传不当,强调所有产品不涉及质量安全问题,解释"墨红玫瑰净油"用"玫瑰"宣传符合国标 [7] - 公司承认可能存在原料信息披露不全、表述不规范等问题,承诺整改并公开检测报告,完善内部审核机制 [8][9] 公司背景与发展 - 逐本成立于2016年,定位"东方养肤卸妆",以卸妆油单品快速崛起,采用"自研+自控供应链"模式 [10] - 2019年与李佳琦合作创下单场1分钟卖出5万瓶卸妆油纪录,2021年完成A轮、B轮融资,2022年双11全网销售额达3.4亿,卸妆油销量近350万支 [10]
产品被曝成分与备案不符!监管介入,逐本回应:宣传并无不当
南方都市报· 2025-06-29 18:39
公司舆情事件 - 新锐护肤品牌"逐本"因多款产品被曝成分备案与实际不符、创始人直播涉嫌虚假宣传陷入舆论风波 [1] - 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转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核查,涉事产品紧急下架 [1] - 品牌方发布声明致歉,但否认其产品成分宣传不当,并强调所有产品均不涉及质量安全问题 [1] 产品问题详情 - 消费者反映逐本"墨红"系列产品宣称添加云南"墨红玫瑰"精油,但备案成分显示为"玫瑰(Rosa rugosa)花油",疑似虚假宣传 [2] - "不染茉莉白茶"系列产品疑似添加未收录进《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的植物新原料,并套用旧原料备案 [4] - 非"妆字号"单方精油香薰产品宣称护肤功效 [4] - 创始人刘倩菲在小红书直播中宣称单方精油产品可"长小毛毛(育发)""调节月经不规律""化痰止咳、抗病毒",被质疑对普通化妆品宣传中暗示医疗作用 [4] 公司回应 - 母公司杭州舒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声明,强调"所有产品均不涉及质量安全问题" [7] - 公司解释称使用"玫瑰(ROSE)"来宣传"墨红玫瑰净油"的表述并无不当,称在国标文件中"墨红花净油"与"墨红玫瑰净油"系同一物品 [7] - 承认若存在原料信息披露不全、表述不规范等问题是工作中的严重失误,向消费者致歉 [10] - 提出整改方案:对所有已销售产品的成分、备案信息、宣传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严格复核 [10] - 承诺主动公开相关检测报告、成分说明及相关功效依据,接受社会监督 [10] - 将完善内部审核机制,严格规范对外沟通内容,建立常态化自查与监督机制 [10] 公司背景 - 逐本成立于2016年,以"东方养肤卸妆"为定位,凭借卸妆油单品迅速崛起 [11] - 坚持"自研+自控供应链"模式 [11] - 2019年与李佳琦合作34场,创下单场1分钟卖出5万瓶卸妆油的纪录 [11] - 2021年完成A轮、B轮融资 [11] - 2022年双11期间全网销售额3.4亿,卸妆油销量近350万支 [11]
“逐本”再陷争议:创始人直播宣传“按摩油可抗病毒”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4:09
公司事件 - 逐本创始人在小红书直播中宣称产品具有医疗功效,包括暗示按摩油对断发、掉发、脱发、白发问题有效,可调节月经不规律等女性生理问题,可化痰止咳抗病毒 [2][4] - 公司电话无人接听,未对事件进行回应 [2] - 有消费者举报产品成分与备案不符,国家药监局已介入调查,具体问题包括涉嫌用月季净油冒充玫瑰精油,添加未备案原料,非"妆字号"产品违规宣称护肤功效 [5] 公司背景 - 逐本2016年创立,坚持自研+自控供应链的创研道路 [5] - 2019年上线天猫旗舰店,与李佳琦合作34场,创下单场1分钟卖出5万瓶卸妆油的纪录 [5] - 2020年全网GMV超2亿元,2021年完成A轮、B轮融资 [5] - 2022年双11期间全网销售额3.4亿,卸妆油销量近350万支,多次占据天猫卸妆油类目销售第一 [5] - 2023年618促销期间居淘宝天猫、抖音平台的卸妆类目第一 [5] 行业规范 -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广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