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

搜索文档
彩妆品牌跨界做护肤,真实力还是大冒险?
FBeauty未来迹· 2025-07-17 20:14
彩妆品牌护肤布局战略升级 - 头部彩妆品牌如花西子、毛戈平、完美日记正从零星试水转向系统性攻坚护肤领域,采取研发前置、品类扩张、理念重构的策略 [2] - 行业呈现集体式战略扩张态势,这既是国货美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对科研实力的关键试炼 [2] - 布局方式呈现多元化:毛戈平以高端定位破局,完美日记以科技研发筑墙,花西子以理念延伸构建差异化 [4] 毛戈平高端化发展路径 - 2024年全年营收达38.85亿元,护肤线营收14.29亿元同比增长23.19%,占总营收36.8% [4] - 鱼子酱面膜单年零售额突破8亿元,占品牌全年总销售额两成以上 [4] - 过去一年累计备案13款护肤单品,完成彩妆、护肤、香水、身体护理全品类产品线构建 [4] 完美日记科技驱动战略 - 依托母公司逸仙集团研发投入,从2023年第一代仿生膜技术升级至2025年融合5大核心专利的第三代技术 [5] - 拓展出涵盖面膜、精华水、眼霜、面霜的"仿生膜"护肤系列,构建"妆养一体"技术壁垒 [7] - 通过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掌握原料筛选、配方研发主动权,形成"彩妆技术反哺护肤"路径 [7] 花西子东方美学延伸 - 构建包含100余种花卉配方数据库,完成50种花卉原料提取与制备,获得多项植物提取物专利 [7][8] - 2025年1-5月护肤系列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超20%,销售额占比近两成 [9] - "气色双生莲萃"系列将东方植物提取物与现代科技护肤结合,涵盖面霜、次抛精华等多款产品 [8] 市场背景与消费趋势 - 2024年护肤品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是彩妆市场(880亿元)的8倍,为彩妆品牌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16] - 超60%消费者期待彩妆产品具备养护功效,希望护肤与彩妆更好结合,"妆养一体"成为新趋势 [16] - 外资品牌如YSL、Armani已成功验证"理想妆容需护肤品支撑"的美妆理念,护肤业务能带来更高长期价值 [15] 行业挑战与竞争格局 - 彩妆品牌需面对消费者对"是否专业"的质疑,除毛戈平、花西子外多数品牌护肤产品体量仍较小 [21] - 护肤产品对安全性、功效性要求更高,需长期技术投入,市场面临国际巨头和国货功效品牌双重挤压 [22] - 行业需通过科研基石与长期积累突破品类壁垒,建立消费者信任是核心挑战 [21][23]
传瑞幸大股东竞购星巴克中国;奥乐齐中国去年销售额翻倍;LV 美妆中国首店将落户南京德基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3 17:26
瑞幸大股东竞购星巴克中国 - 星巴克中国股份竞购方从20家扩充至30多家,包括高瓴资本、凯雷、KKR及瑞幸大股东大钲资本 [2] - 星巴克倾向于保留30%股权,其余由多家买家分摊,每家持股低于30%,估值突破百亿美元 [2] - 大钲资本胜出可能性较低,因与星巴克存在竞争关系,星巴克或将保留中国业务战略掌控权 [3] - 若交易达成,星巴克中国可能借鉴瑞幸数字化能力,推动营销渠道灵活化和产品奶茶化 [3] 奥乐齐中国业绩与扩张 - 2024年销售额达20亿元,同比翻倍,单店销售3600万元,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5] - 通过低价策略吸引客流,如4.99元有机水果甘蓝、3.9元卫生巾等 [5] - 2025年门店数量达78家,同比新增20多家,加速江浙沪区域布局 [5] - 面临盒马NB等本土竞争对手压力,后者门店数量已超250家,是奥乐齐3倍 [6] 良品铺子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股票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7] - 2023年营收80.46亿元同比下降14.76%,2024年Q1归母净利润亏损0.46亿元 [7] - 行业竞争加剧,三只松鼠、赵一鸣等量贩店崛起,公司降价策略未改善业绩 [7] LV美妆进军中国市场 - LV Beauté中国首店落户南京德基广场,涵盖香氛、护肤及底妆系列 [9] - 南京德基2024年销售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15%,奢侈品消费氛围浓厚 [9] - LV美妆采用精品店直营模式,强化品牌形象与客户体验一致性 [10] - Dior美妆2021年收入21亿欧元,LV整合集团资源布局美妆赛道 [10] 外卖奶茶爆单现象 - 美团外卖"0元购"促销导致蜜雪冰城、瑞幸等品牌爆单,配送时间超2小时 [13] - 瑞幸门店晚间仍有40份外卖积压,蜜雪冰城因订单过多出现系统异常 [13] - 平台促销决策临时性导致商家承接能力不足,店员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 [13] MUJI中国20周年 - 举办"無印·有声"主题活动,展示21款中国市场经典商品 [16] - 生活杂货商品70%为本地开发,推动"现地化战略"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 [16] 蜜雪冰城淄博旗舰店 - 旗舰店设计融入雪王IP元素,三层空间包含周边商品区和休息区 [18][19] - 通过场景营销输出品牌文化,提升辨识度与情感价值 [19] ECCO布局户外运动 - 与White Mountaineering联名推出登山鞋、冲锋衣等户外产品 [21] - 已开设20家ACTIVE LIFESTYLE运动户外店,定位高端数千元价格带 [21] The Ordinary AI护肤 - 天猫旗舰店搭载AI技术,提供智能肤质诊断和个性化产品推荐 [22] - 以功效护肤著称,热门产品包括10%烟酰胺精华等 [22] 植物医生IPO - 拟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营销渠道建设、研发中心等项目 [24] - 成立于1994年,专注高山植物护肤品,早于珀莱雅等上市美妆公司 [25] 其他行业动态 - 山姆2公斤农夫山泉冰块售价22.8元引争议,客服称采用特殊冻结工艺 [26] - 费德勒持有On品牌3%股份估值达5亿美元,超过其职业生涯奖金总和 [26] - 宝尊电商收购Sweaty Betty中国区业务,拓展运动服饰细分领域 [27] - 泡泡玛特注册"LAFUFU"商标,打击LABUBU IP仿制品侵权行为 [28][29]
外媒:老铺黄金的崛起具有象征意义
中国经济网· 2025-07-08 10:01
行业趋势 - 中国消费市场正从国际奢侈品牌转向本土奢侈品牌转变,以文化自信和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 [3] - 本土品牌在多个高端消费领域崛起,如黄金珠宝、汽车(问界M9成为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冠军)、护肤品(毛戈平营收与利润增长超30%) [3] - 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销售下滑,如欧莱雅等遭遇滑铁卢,而本土品牌凭借传统工艺和历史底蕴获得青睐 [3] 公司表现 - 老铺黄金是中国古法黄金领域的先驱品牌,创立于2009年,率先推广“古法黄金”概念 [5] - 公司销售额在过去两年每年翻一番以上,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3] - 2024年在中国内地单个商场收入、坪效跃居所有知名珠宝品牌(含国际品牌)第一,打破海外品牌垄断 [5] 市场拓展 - 老铺黄金海外首店于2024年6月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开业,引发持续排队客流,展示海外市场竞争力 [5] - 品牌崛起被视为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的开始,可能引领行业变革 [5] 产品与品牌定位 - 老铺黄金产品融合非遗工艺与现代设计,主打古法手工金器,以历史底蕴和传统工艺脱颖而出 [3][5] - 品牌重新定义“奢侈”,以文化自信为根基,性价比为武器,掀起“东方革命” [3]
欧莱雅为何押注Color Wow?
FBeauty未来迹· 2025-07-01 22:58
欧莱雅收购Color Wow - 欧莱雅集团于6月30日宣布收购专业护发品牌Color Wow,这是其2025年内第三笔收购[2] - Color Wow创立于2013年,专注于"烫染修复"细分赛道,产品线覆盖清洁、护理、造型,主要消费群体为频繁烫染的都市女性[4] - 品牌过去三年销售额实现"翻倍再翻倍"增长,总销售额略高于3亿美元(约21.48亿人民币),正在寻求10亿美元(约71.62亿人民币)估值[4] Color Wow品牌特点 - 品牌创始人Gail Federici拥有40余年美发行业经验,曾是John Frieda Professional Hair Care核心团队成员[6] - 产品研发采用"问题优先"逻辑,所有配方需经过创始人从市场需求角度和化学家团队从成分有效性角度双重验证[8] - 实验室"成分禁用清单"远超行业标准,除美欧禁止的30种成分外,额外剔除70种可能导致发色暗沉的物质[8] - 明星产品Dream Coat抗燥精华定价28美元,每4.4秒售出一瓶,采用热活化技术形成疏水保护膜[9] 欧莱雅专业美发产品部 - 专业美发产品部最新季度销售收入12.8亿欧元(约1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17] - 2024年全年销售额达48.86亿欧元(约41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3%,卡诗品牌以两位数增速成为增长引擎[17] - 部门品牌矩阵覆盖高端护理(卡诗)、专业染烫(欧莱雅PRO)、大众沙龙(美奇丝)和科学护发(Redken)[15] 欧莱雅2025年战略布局 - 2025年2月收购法国时尚品牌Jacquemus部分股权,布局时尚与美妆融合领域[20][21] - 6月完成对英国专业护肤品牌Medik8收购,强化科学护肤矩阵[21][23] - 5月通过上海美次方投资未名拾光,布局合成生物原料赛道[25] - 3月出售护发品牌Carol's Daughter,符合"聚焦核心"战略转向[25] 行业趋势分析 - 美妆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优先,从品牌堆砌转向技术深耕[28] - 资本对"优质资产"定义高度统一:高增长品类、技术护城河、核心赛道[30][31] - 科赴皮肤健康与美容部门2025年Q1销售额同比下滑7.3%,成为集团唯一负增长部门[30] - 资生堂已剥离至少10余个品牌,联合利华已出售20余个品牌[30]
逐本陷虚假宣传风波 创始人言论遭反噬?丨美妆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7:10
公司舆情事件 - 新锐护肤品牌"逐本"因多款产品被曝成分备案与实际不符、创始人直播涉嫌虚假宣传陷入舆论风波[1] - 消费者反映"墨红"系列使用月季净油冒充玫瑰精油备案 "不染茉莉白茶"系列涉嫌添加未收录新原料并套用备案[1] - 创始人刘倩菲在直播中违规宣传产品具有育发、调节月经、化痰止咳等功效 但产品实际仅为普通香薰[1] - 各大网购平台下架涉事产品 创始人删除相关小红书笔记[1] 公司背景与业绩 - 品牌2016年创立 采用"自研+自控供应链"模式 2018年入驻淘系分销[2] - 2019年与李佳琦合作34场 创下单场1分钟卖出5万瓶卸妆油纪录[2] - 2020年全网GMV超2亿元 同比增长450% 80%以上营收来自卸妆油[2] - 2022年双11期间全网销售额达3.4亿 卸妆油销量近350万支[2] 创始人及融资情况 - 创始人刘倩菲小红书粉丝11.5万 2024年8月首场直播GMV超149万元[2] - 母公司杭州舒彩网络科技注册资本489万元[3] - 2020年12月完成A轮融资 2021年3月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3] - 投资方包括五源资本、元璟资本、元生资本、浅月资本等知名机构[3] 事件处理进展 - 浙江省药监局已转属地市场监管局核查处理[2] - 品牌方发表声明致歉并提出整改方案 否认成分宣传不当 强调产品无质量安全问题[2]
孩子王,买下2500家养发店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6 11:51
核心观点 - 母婴零售品牌孩子王联合巨子生物等以16.5亿元收购养发连锁品牌丝域实业,拓展家庭消费版图[4][5][7] - 交易分为股权转让和资产收购两步,孩子王最终持股65%,交易市盈率约9倍且未设业绩对赌[9][10][17] - 丝域实业拥有2503家门店(176家直营),年净利润1.83亿元,CPE源峰通过本次交易实现约9.35亿元退出[11][15] - 孩子王计划利用500+母婴大店开设养发专区,将客群从母婴延伸至家庭全成员[16][23] 交易结构 - 第一步:五星控股将江苏星丝域100%股权转让给新股东阵营,孩子王/五星控股/巨子生物/创始人陈英燕及王德友分别持股65%/11%/10%/8%/6%,股权转让价0元[9] - 第二步:江苏星丝域现金收购丝域实业100%股权,作价16.5亿元,原股东CPE源峰(持股56.6774%)获9.35亿元退出[10][11] 标的公司分析 - 丝域实业成立于2003年,创始人陈英燕从美容护肤领域切入养发赛道,2006年开设首家养发馆[13][14] - 通过"直营+加盟"模式快速扩张:2014年门店破1000家,2017年超2000家,2024年末达2503家(直营176家),会员超200万[15] - 产品覆盖养发护理/防脱生发/乌发黑发等解决方案,2024年营业利润2.07亿元,净利润1.83亿元[15][17] 战略协同 - 孩子王将输出数字化技术和连锁运营经验,巨子生物提供生物活性成分研发支持[10] - 计划在孩子王500+门店内开设养发专区,覆盖宝妈/宝爸及老年带娃人群[16][17] - 此次收购延续孩子王2024年收购乐友国际、2025年并购幸研生物的横向扩张路径[21] 创始人背景 - 孩子王实控人汪建国为60后连续创业者,曾创立五星电器(后出售给百思买),旗下孩子王/汇通达合计市值超270亿元[5][19] - 通过星纳赫资本布局美妆赛道(巨子生物/妍丽等),管理规模超百亿人民币[9][20]
泡泡玛特珠宝店首店开张;永辉“胖东来模式”调改完成100店;星巴克中国降价 | 品牌周报
36氪· 2025-06-15 17:14
泡泡玛特IP珠宝店首店开张 - 泡泡玛特旗下独立珠宝品牌popop全球首店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开业,产品价格区间319-2699元,覆盖HIRONO、SKULLPANDA等热门IP [1] - 公司瞄准全球500亿美元时尚珠宝市场,计划凭借70-75%女性用户基础和IP品牌力拓展欧美市场 [1] - 泡泡玛特股价近期因热门IP推动市值达3600亿港元,创始人王宁提出2025年总营收目标200亿元(较2024年增长50%),海外收入目标100亿元 [1] Zara母公司Inditex业绩不及预期 - 2025年Q1营收82.7亿欧元(低于预期的83.6亿欧元),净收入仅增长0.8%至13亿欧元 [2] - 夏季销售开局疲软,5月1日至6月9日销售额同比增速降至6%(去年同期12%) [2] - 公司全球门店达5562家,Q1新增26个市场门店,但财报反映全球服装零售增长放缓趋势 [2] - 竞争对手H&M同期表现低迷,3月销售额仅增1%(去年同期4%),2024年12月-2025年2月营收增长2%低于预期 [3] 永辉超市胖东来模式调改 - 全国已完成100店调改,聚焦"人货场"升级:员工转型为"零售工匠"、商品转向"质价比"、门店升级为"品质生活中心" [4] - 计划7月底前完成150店调改,2026年春节前达300店目标 [5] - 胖东来2025年预估净利润15亿元,员工税后月均收入9000元,管理层人均分配70万元 [17] 欧莱雅收购护肤品牌Medik8 - 欧莱雅拟收购英国功效护肤品牌Medik8多数股权,强化奢侈品部门产品组合,补充视黄醇、维C等活性成分专业线 [5] - Medik8的Crystal Retinal抗老精华为英国畅销单品,此次收购体现奢华护肤功效化战略趋势 [5][6] - 此前欧莱雅奢侈品部门已收购Aesop(25亿美元),旗下还拥有赫莲娜、兰蔻等品牌 [6] 星巴克中国业务动态 - 公司考虑出售中国业务部分股权以支持扩张,目标门店数从8000家增至20000家,高盛牵头潜在交易 [7] - 近期下调非咖啡饮品价格平均5元,应对茶饮市场竞争(部分竞品售价低于7元) [21] 饮料行业新品与营销 - 农夫山泉推出0糖碳酸茶饮料"冰茶",茶多酚含量≥200mg/瓶,线上首发价5元/瓶 [10] - 让茶×京东推出联名款橙C乌龙茶,含90mg维生素C/瓶,延续无糖健康定位 [7] - 果子熟了无糖茶年销量从2亿瓶增至4亿瓶,通过"中国茶+中国花"配方及扁方瓶设计创新口感 [12] 零售与餐饮行业动向 - 海底捞部分门店推出22元工作日自助午餐,含3热菜+3凉菜+主食饮料,探索细分市场增长 [18] - 萨莉亚将在广东设中国总公司,加速布局中国大陆市场(现有约500店,广州222店) [15] - 日清食品计划向四川等内陆地区转移销售力量,开发工业城镇新市场 [19] 其他品牌与投资事件 - 热雪奇迹第十座雪场正定项目开业,面积3万㎡含385米雪道,为深国际·真悦天地主力业态 [11] - 百菲乳业IPO获受理,2024年营收14.23亿元、净利润3亿元,主打水牛乳制品 [16] - Dr Martens 2025财年收入降10%至7.9亿英镑,净利润锐减至450万英镑,亚太区下滑3.8%相对稳健 [14]
薇娅被曝隐秘“复出”:小程序出镜带货;苹果最大设计更新,命名“液态玻璃”,所有系统更名为26版;美的回应北美空调召回事件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6-10 08:08
泡泡玛特与Labubu IP运营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3亿美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超越牧原股份秦英林的163亿美元 [3] - Labubu IP已运营十年,通过故事积累大量粉丝,近期因与胡润的蓝宝石交换事件引发关注 [3] - 公司否认进军AI玩具传闻,称"没听说过"相关计划 [15] 比亚迪公关事件 - 品牌总经理李云飞发布关于"常压油箱"事件的微博回应,6小时后删除,内容获1.3万赞和4000转发 [6] - 删除原因为董事长王传福要求"和为贵",但声明内容全部属实 [6] 苹果WWDC2025更新 - 发布26个版本操作系统更新,包括"液态玻璃"设计和新命名的系统版本 [6][8] - 推出AI自动接听电话功能、独立游戏应用整合社交功能 [8] - CarPlay新增13个汽车品牌支持,包括小鹏、极氪等中国品牌 [8] - visionOS 26新增空间场景和空中写字功能 [9] 小米中国区人事调整 - 副总裁王晓雁兼任小米之家总经理,原总经理王辉转任销售管理部 [9] - 王晓雁2019年加入后已负责电商、新零售等多部门,此次调整延续其职责扩展 [9] SHEIN印度市场澄清 - 否认与信实集团在海外销售印度制造服装的计划 [9] - 合作仅限于品牌知识产权授权,不涉及生产制造 [9] 薇娅复出动态 - 通过"谦寻超级会员"小程序低调复出,本人出镜担任服装模特 [9] - 小程序定位私域商城,销售美妆、食品等品类 [9] DeepSeek高管变动 - 核心高管(疑似CTO)离职创业,瞄准Agent赛道,计划2025年圣诞节发布产品 [12] - 项目已获头部VC融资,公司内部无正式CTO职位设置 [12] 京东酒旅业务扩张 - 以3倍薪资从携程、美团等平台挖人,发布多个酒旅相关岗位 [12][13] - 招聘要求包括5年以上互联网经验,熟悉酒店、机票等业务架构 [13] 美的北美召回事件 - 主动召回U型窗机,涉及贯流风轮叶片发霉问题 [14] - 上市6年总销量超170万台,客诉仅152例,客诉率低于万分之一 [14] 星巴克价格策略 - 数十款非咖啡饮品降价,平均降幅5元,最低23元起 [15] - 策略针对"上午咖啡,下午非咖"场景,暂未涉及咖啡品类 [15] SpaceX星链卫星异常 - 2023年316颗卫星坠毁,累计损失达583颗(占总发射量6.7%) [15][17] - 研究显示坠落与太阳活动增强直接相关 [17] OpenAI商业表现 - ChatGPT推动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100亿美元 [17] - 数据不含微软许可收入等一次性交易 [17] 胖东来员工权益保护 - 出台人格尊严补偿标准:精神伤害补偿1-10万,身体伤害10万起 [17][18] - 将对网络侵权和诽谤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17] 谷歌搜索量领先 - 日均搜索量达137亿次,是Instagram(65亿次)的2.1倍 [29] - ChatGPT日均10亿次,达成里程碑速度比谷歌快5.5倍 [29][30] 融资与并购动态 - 硅基流动获阿里领投数亿元融资,美团等跟投 [32] - 高通24亿美元收购英国半导体公司Alphawave [32] - 欧莱雅收购英国护肤品牌Medik8多数股权 [32] - 人人租完成数亿元D1轮融资,推动AI在租用链路应用 [32] 小红书技术进展 - 开源1420亿参数MoE模型dots.llm1,激活参数仅140亿 [33] - 使用11.2万亿非合成训练数据,降低推理成本 [33] 小鹏新车发布 - G7将于6月11日亮相,定位25万级L3算力SUV [33] - 在智驾、智舱等八大领域技术升级 [33] 行业数据预测 - Canalys预计2025年AI手机渗透率达34% [37] - 5月中国新能源车零售102.1万辆,同比增长28.2% [37]
氪星晚报 |广汽埃安换帅,閤先庆接任董事长;联合利华中国公司换帅;北京:鼓励老字号与知名IP跨界合作,构建“时尚北京IP”
36氪· 2025-06-09 18:44
大公司动态 - 志特新材全资子公司签订8350万马来西亚林吉特(约1.42亿元人民币)海外基建分包合同,占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的5.61% [1] - 广汽埃安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变更为閤先庆,接替冯兴亚职务 [2] - 联合利华中国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变更为ROLAND POLAROID HUTABARAT,接替钟兆民 [4] - 转转集团开设国内首家3000平方米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涵盖箱包、服饰、数码等品类 [5] - 格林美赴港上市工作有序推进中 [6] - 赣锋锂业在重庆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的储能科技公司,聚焦新能源设备及电池业务 [9] 资本市场动向 - 南向资金净买入7.17亿港元,信达生物获11.25亿港元净买入,美团-W与理想汽车-W分别获10.46亿和4.52亿港元净买入 [3] - 杭州卜蜂食力完成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AI智能美食机供应链建设 [12] - 合肥安安信息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与团队扩充 [13] 消费与零售 - 挪瓦咖啡入驻罗森便利店合肥门店,推出买一送一及咖啡周卡促销活动 [3] - 京东注册多枚"京东旅行"商标,启动酒旅业务并以"无捆绑"机票和酒店补贴为卖点 [10] - 淘宝直播追加20亿元定金红包活动,用户每日最高可领600元 [11] 行业并购与技术 - 欧莱雅集团收购英国护肤品牌Medik8多数股权,Inflexion保留少数股权 [7] - 智象未来探索3D与2D结合技术突破视频生成领域的"复制困境",构建商业生态闭环 [8] - 小猿学练机牵头制定国内首个学练机护眼技术行业标准 [14] 政策与战略 - 北京市鼓励老字号与IP跨界合作,推动国潮品牌发展并支持免税店销售国产商品 [15][16] - 中办、国办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18] - 国雄资本董事长姚尚坤表示将重点布局AI场景化应用,倡导全程赋能科学家创业模式 [17]
光子跃迁获融资;林清轩冲击港股;Valextra或被出售
搜狐财经· 2025-06-05 20:47
融资动态 - 深圳市光子跃迁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AI影像算法研发、全球化布局及智能硬件产品量产准备 [3] - 光子跃迁成立于2025年3月,团队超百人,成员来自国内成熟智能影像企业、头部手机厂商及快消品行业龙头公司 [3] - 首款运动相机产品预计2025年下半年发布 [3] IPO动态 - 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5] - 截至2024年末,林清轩在全国设有506家门店,超过95%位于购物中心,门店数量居全国国货及国际高端护肤品牌首位 [5] - 产品覆盖188个SKU,2022至2024年收入由6.91亿元增至12.10亿,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2.3% [5] 收购动态 - 安踏集团完成对德国专业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业务的收购,Jack Wolfskin成为安踏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8] - 英国私募基金Neo Investment Partners正考虑退出对意大利奢华皮具品牌Valextra的投资,目前持有品牌约60%股份 [11] 品牌动态 - 瑞幸推出羽衣轻体果蔬茶,新品含四种果蔬,售价9.9元/大杯 [13] - 国际奢侈品零售商Antonia在上海和广州开设两家旗舰店,面积分别为500平方米和600平方米 [16] - 卡地亚确认发生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涉及全球多个国家客户个人信息 [18] 人事动态 - 耐克任命麦当劳前高管Michael Gonda为首席传播官,7月7日起生效 [20] - 美国免提鞋履品牌Kizik任命耐克前高管Gareth Hosford为首席执行官 [23] - 英国鞋履品牌Dr Martens任命Paul Zadoff为美洲市场总裁,6月起生效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