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保险

搜索文档
潍坊金融监管分局多点发力助力写就科技金融大文章
齐鲁晚报网· 2025-06-11 12:46
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 -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推出《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政策 提出金融机构需根据科技项目特点优化贷款机制 合理定价并延长期限 同时鼓励政策性银行支持科技创新 [1] - 潍坊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 依托潍柴、歌尔等企业优势 推动科技金融发展 寿光农商银行首创"科创积分贷" 以研发投入和专利量为指标 向散热器企业发放3年期900万元贷款 利率低至3 41% 较LPR下浮109基点 [1] - 中信银行推出投贷联动积分卡模式 最高授信3000万元 期限1年 已为拟上市企业投放2000万元贷款 光大银行"科技e贷"通过大数据模型线上审批 提升效率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工商银行潍坊分行采用科创专属评级模型 为金鸿新材料核定5000万元非专项授信 新增"发展潜力系数"指标量化科研能力 [4] - 邮储银行潍坊分行成立科创金融事业部 采用"专营+推荐"模式拓展客户 建立多级维护和银企对接机制 [5] - 潍坊银行与科技部门合作推出风险分担机制 补偿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损失 平安财险联动银行提供"专利保险+新兴产业贷" 构建"保险+"风险保障体系 [7] 协同机制与考核体系 - 潍坊金融监管分局联合科技局召开银企对接会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并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提升年"专项行动 将科技企业支持纳入考核 [3] - 金融机构针对科创企业特点提供全周期服务 如邮储银行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 强化服务保障 [5]
中国人寿财险锻造新质生产力谱就科技金融大文章
齐鲁晚报· 2025-06-06 16:17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七个方面构建科技金融体制[2] - 科技部等七部委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15项政策举措覆盖创业投资、货币信贷、科技保险等领域[2] - 《方案》提出优化科技保险保障服务,要求保险公司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覆盖科技创新全流程[4] 公司战略与布局 - 中国人寿集团在2025年工作会议中提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构建科技金融国寿服务生态[3] - 中国人寿财险以科技金融为"第二曲线",2024年为13余万家科技企业提供14.28万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38.37亿元[3] - 公司组建60余个科技保险专营团队,涵盖200余人,匹配学历、专业背景等专业化要求[4] 产品创新与案例 - 创新开发60余款主险及200余款附加险产品,覆盖"三首"类、知识产权类、网络安全类等六大领域[6] - 天津分公司推出全国首单"实验室一切险",首创"保险+服务"风险减量管理模式,入选2024全球保险科技大会成果[4] - 湖北分公司研发"药研保"药品全生命周期保险,参与武汉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5] - 上海分公司开发PCT国际专利申请费用补偿保险,四川分公司为57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30亿元风险保障[6] 网络安全保险 - 推出"零事故"网络安全保障险,与奇安信合作提供"安全产品+保险保障+风险服务"闭环方案[9] - 浙江分公司"永安盾 云护企"方案服务280家企业,首批12家落地出单,提供253万元保障[10] - 累计为重点行业提供20余亿元网络安全风险保障,与头部机构建立"事前评估-事中监测-事后补偿"全流程体系[11] 知识产权保险 - 研发十余款知识产权保险产品,涵盖确权、运营、维权全链条[12] - 广东分公司签订首单商业秘密保险,宁波分公司推出商标专用权保险"损失补偿+维权服务"模式[12][13] - 西藏分公司试点专利保险,覆盖执行保险和侵权损失补偿[15] 金融支持与投资 - 通过债权、股权等形式支持科技企业,截至2025年一季度在动力电池、芯片半导体等领域投资余额95.44亿元[18] - 上海分公司与建行合作"银行+保险"模式,青岛参与专利权质押贷款联盟,2019-2024年支持169家企业获6.78亿元融资[18] - 山东分公司承保济南高层次人才创业保险,覆盖企业财产损失及雇员人身伤害[19]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
经济日报· 2025-05-23 06:00
政策举措概述 - 科技部联合7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 [1] - 政策目标包括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面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金融支持安排、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创业投资与资本市场支持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 - 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支持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 [1][2] - 证监会2024年出台"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等政策,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市场生态 [2] 信贷与保险支持 -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1] - 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3] - 保险业全年提供科技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投资科技企业超6000亿元,完善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等 [3] 企业精准支持机制 - 推广"创新积分制",优化评价办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画像 [2] - 建立重大科技任务融资对接推荐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点对点"提供多元融资支持 [2] - 银行保险机构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专业服务 [3]
金融监管总局:构建“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新华财经· 2025-05-22 21:06
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 金融监管总局构建"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旨在降低融资成本、加快资金流入科技创新领域 [1] - "3"指政策体系、产品供给体系和专业组织体系,其中产品供给包括"贷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服务 [1] - 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科技金融试点项目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18个城市及省份,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1]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分三批推进,规模分别为500亿元、1120亿元和600亿元,累计达2220亿元 [1]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允许贷款期限延长至10年,贷款占比从60%提升至80%,已在试点银行全面落地 [2] -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联合多部门推进,重点解决知识产权登记、评估等环节难题 [2] 金融机构分工协作 - 政策性银行提供中长期低利率融资支持,商业银行连续实现科创贷款余额和户数双增长 [2] - 保险机构建立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资管机构加大"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股权投资力度 [2] - 非银机构通过融资租赁等特色服务,解决科技设备快速迭代带来的资金需求 [2]
政在发声丨四部门详解科技金融政策,加快破解金融支持科技难点堵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1:01
科技金融政策框架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包含存量政策迭代和增量创新供给 [2] - 政策以科技创新需求侧为牵引,旨在破解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系统性难点堵点 [2] 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力度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大中型银行已在总行和省分行设立专门科技金融部门,全国科技支行数量达2178家,推出"贷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特色服务 [3] - 金融监管总局构建"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包含政策/产品/组织三大体系、四项试点及五类机构协同 [3] 科技金融试点进展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展至全国18个城市及省份,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4]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第三批600亿元即将批复,三批总规模达2220亿元 [4]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放宽条件:贷款期限从7年延至10年,并购资金占比从60%提至80% [4] -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联合多部门推进,解决登记/评估/处置难题 [5] 央行专项支持措施 - 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扩容至8000亿元,利率由1.75%降至1.5%以引导精准放贷 [5] - 推进QFLP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推广"创新积分制"强化公共信息共享 [5] 资本市场改革亮点 - 建立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创新提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6] - 2024年证监会推出"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等政策,优化多元上市条件:科创板五套标准中四套不要求盈利 [6] - 各板块差异化定位:科创板主攻"硬科技",创业板服务成长型企业,北交所聚焦专精特新企业 [6] 债券市场创新机制 - 债券市场"科技板"已吸引约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 [7]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债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