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轴承
搜索文档
新强联(300850):业绩维持高增长,行业景气回暖与产品结构升级共振勘误版
东吴证券· 2025-10-28 20:58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维持高增长,行业景气回暖与产品结构升级共振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收与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7] - 公司在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实现突破并放量,成长路径清晰 [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6.18亿元,同比增长84.1% [7]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64亿元,同比转正;扣非净利润为5.82亿元,同比增长846.6%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14.08亿元,同比增长55.1%,环比增长9.8%;归母净利润为2.64亿元,同比增长308.57%,环比增长15.3%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7亿元,同比增长426.3%,环比增长17.23% [7]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8.9%,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8.9%,同比上升20.1个百分点 [7] - 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8.0%,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29.5%,同比上升1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9.4%,同比上升11.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0个百分点 [7] - 盈利能力改善得益于行业风电装机上行、原材料价格下行,以及公司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推进关键零部件自制和规模效应释放 [7] 财务状况与运营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存货为10.48亿元,同比增长8.5%;应收账款为21.78亿元,同比增长77.6% [7]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0.79亿元,同比下降79.4%,主要因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支付的各项税费增加 [7] 业务进展与产品结构 - 公司海上TRB单列圆锥主轴轴承放量进展顺利,助力主轴轴承加快实现国产替代 [7] - 公司齿轮箱轴承业务取得从0到1突破,2022年募投项目于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设备调试并启动试生产,目前已进入小批量出货阶段 [7] - 公司作为风电轴承全产业链龙头,在主轴、偏航、变桨等关键环节建立稳定领先地位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调整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8.4亿元(原值4.3亿元),调整2026年预测至11.8亿元(原值4.7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5亿元 [7] - 基于盈利预测,当前市值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025年26倍、2026年18倍、2027年15倍 [7] - 根据盈利预测与估值表,公司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48.70亿元,同比增长65.35%;2026年预计为62.89亿元,同比增长29.12% [1] - 根据盈利预测与估值表,公司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为2.03元,2026年预计为2.86元,2027年预计为3.51元 [1]
新强联(300850):业绩维持高增长,行业景气回暖与产品结构升级共振
东吴证券· 2025-10-28 12:5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新强联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维持高增长,行业景气回暖与产品结构升级形成共振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延续高增态势,营收与利润端持续改善,盈利能力稳步修复 [7] - 公司成长路径清晰,核心驱动力为风电轴承主业景气复苏叠加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7]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36.18亿元,同比增长84.1% [7];实现归母净利润6.64亿元,同比转正 [7];扣非净利润为5.82亿元,同比增长846.6%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业绩**:营收为14.08亿元,同比增长55.1%,环比增长9.8% [7];归母净利润为2.64亿元,同比增长308.57%,环比增长15.3% [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7亿元,同比增长426.3%,环比增长17.23% [7] - **盈利预测调整**:将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至6.93亿元(原值4.3亿元),2026年调整至8.83亿元(原值4.7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37亿元 [1][7] - **营收与利润增长预测**: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43.52亿元,同比增长47.75% [1];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60.24% [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盈利能力**:毛利率为28.9%,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8.9%,同比上升20.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8.0%,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盈利能力**:毛利率为29.5%,同比上升1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9.4%,同比上升11.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0个百分点 [7] - **盈利能力改善动因**:行业层面风电装机快速上行、新机型功率规模化趋势增强拉动需求,原材料价格下行缓解成本压力;公司层面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关键零部件自制推进成本优化、规模效应释放 [7] 运营与财务状况 - **2025年第三季度末运营数据**:存货为10.48亿元,同比增长8.5%;应收账款为21.78亿元,同比增长77.6% [7] - **现金流状况**: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0.79亿元,同比下降79.4%,主要因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支付的各项税费增加 [7] 业务进展与竞争优势 - **风电轴承主业**:作为风电轴承全产业链龙头,在主轴、偏航、变桨等关键环节建立稳定领先地位,受益于风电装机提速、风机价格回暖及国产化加速 [7] - **产品突破**:海上TRB单列圆锥主轴轴承实现国产突破并顺利放量,具备技术积累和工艺领先性 [7] - **新业务进展**:齿轮箱轴承业务取得从0到1突破,2022年募投项目于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设备调试并启动试生产,已进入小批量出货阶段,正推进客户验证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与市值**:收盘价52.14元,总市值215.90亿元 [5] - **市盈率(PE)**:基于最新摊薄每股收益,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测PE为32.02倍,2026年为25.13倍,2027年为21.39倍 [1][8] - **市净率(PB)**:当前市净率为3.15倍 [5]
打通能源动脉 点亮万家灯火 央企助力中国能源格局重构
搜狐财经· 2025-10-16 15: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央企业正通过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和特高压输电网络等重大工程,构建贯通东西的绿色能源大动脉,推动中国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加速转型 [1] - 央企在能源转型中通过自主创新攻克多项关键新技术,为能源体系绿色转型提供硬核支撑 [7] - 能源转型成果正通过充电网络、多能互补等方式惠及百姓生活,重塑城市脉络,并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1][9][11] 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与输电工程 - 宁夏腾格里沙漠“宁电入湘”工程已累计向湖南输送绿电超9亿千瓦时,该工程每年可输送超过360亿千瓦时绿电,满足几百万户家庭全年用电 [2][5] - 华能陇东能源基地将于10月投运,可提升山东区外受电能力至3800万千瓦;新疆天山北麓能源基地预计年底建成,每年输送360亿千瓦时绿电,提升重庆市供电能力20%以上 [5] - 三峡集团六座梯级水电站7月单月发电量达325.95亿千瓦时,可满足全国人口约7天生活用电;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输送香港电量占香港总用电量四分之一 [6] - 国家电网已建成41项特高压工程,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3.7亿千瓦,较“十三五”末提升30%;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累计电量突破3.5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约80% [6] 能源技术自主创新 - 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风轮扫风面积达7.7万平方米,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机组每旋转一圈可发电62度,单机年发电量达1亿度,可满足5.5万户家庭用电 [7][8] - 国机集团研制全球最大单机容量主轴轴承,为风电产业向深远海进军提供关键保障 [8] - 宝钢股份激光耐热刻痕取向硅钢实现规模化应用,若全面升级电网变压器,年节电量可达900亿千瓦时 [9] -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实现数字化仪控系统国产化;中国建材量产世界最薄1.5mm光伏玻璃 [9] - 中国中煤智能化煤矿占比达75%,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占比69%,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32.7% [9] 新能源应用与民生服务 - 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已运营充电场站114座,与国家电网形成优势互补,并积极推进日加氢能力达2吨的加氢站建设 [10] - 南方电网建成充电站1.57万座、充电枪11万支,在经营区域内4785个乡镇建成充电枪超4.5万支,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 [11] - 中国海油在涠洲岛通过多能互补方式每年贡献电能超5400万千瓦时;中建二局在四川红原建设的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采用“光伏+畜牧业”模式 [11] - 央企新能源累计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的一半 [11]
恒润股份:风电+算力双轮驱动业绩向好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2:1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3亿元,同比增长223.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6.6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风电业务与算力业务双轮驱动战略成效显著 [1] 风电业务复苏与增长 - 风电板块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订单与销售毛利同步增长 [2] - 全资子公司恒润环锻实现净利润4490.40万元,成为重要利润贡献者 [2] - 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有效摊薄单位生产成本 [2] - 高附加值产品如风电大兆瓦法兰、主轴轴承实现量产爬坡,拉动盈利水平提升 [2] - 公司是全球少数具备12MW及以上海上风电塔筒法兰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 [2] - 大兆瓦法兰产品已批量供应市场,主轴轴承产品进入国内龙头主机厂供应链 [2] - 恒润传动拟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2000套风电齿轮箱零部件项目,一期计划投资5亿元,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工 [3] 风电行业前景 -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025年预计达138GW,2025-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8.8% [3] - 海上风电因资源丰富和靠近电力消纳中心成为重点布局领域 [3] - 国内风电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下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加速转型 [3] - 精密化、高强度化、标准化产品市场需求显著增强 [3] 算力业务发展 - 控股子公司上海润六尺实现净利润2245.73万元,业绩贡献逐步提升 [4] - 业务涵盖智算服务器销售、智算中心建设与运维、算力服务及垂直化模型咨询 [4] - 公司与国内主流算力服务器厂商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客户群体与业务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4] - 算力需求受数字经济战略、东数西算工程、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呈指数级增长 [4] -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核心基础设施,为各地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4] 未来战略布局 - 上海润六尺将继续响应国家数字经济支持政策,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广应用 [5] - 公司风电与算力业务有望形成协同发力、相互支撑的增长格局 [6] - 全球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深化发展推动公司长期成长 [6]
恒润股份: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223.44% “风电+算力”发展动能强劲
搜狐网· 2025-08-24 20:3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3亿元,同比增长223.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6.6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毛利率攀升至8.21%,同比改善显著 [2] -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0.26%和2.79%,同比降低0.5和3.25个百分点 [4] 风电业务进展 - 风电板块业务回暖,大兆瓦风电法兰与轴承等新产品产能释放与量产爬坡 [2] - 全资子公司恒润环锻、恒润传动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2] - 公司实现从"静态"锻件向"动态"深加工转型,主轴轴承已通过台架试验并实现批量生产 [4] - 为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国内龙头主机厂家配套 [4] 算力业务发展 - 控股子公司上海润六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9亿元,净利润2245.73万元 [2] - 算力业务自2024年下半年恢复运营以来逐步回归正轨 [2] - 上海润六尺与国内主流算力服务器厂商开展深度合作,助力国家算力网络布局 [4] - 润六尺科技与天顿数据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智能算力大生态建设 [4]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189.65万元,同比增长62.51% [4] - 公司重视研发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提升研发实力 [4] 行业前景展望 - 全球风能理事会预测2025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38GW,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8.8% [5] - 国家"十四五"规划将算力纳入新型基础设施核心领域,"东数西算"工程全面推进 [5] - 各地"算力券"补贴机制陆续出台,人工智能与算力融合应用进入"深度落地"阶段 [5] - 风电板块处于行业性盈利反转前夕,市场有望对板块进行重估 [2] - AI推理能力要求提升推动算力需求持续增加,芯片性能提升促进AI产业突破 [3]
恒润股份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3.44% “风电+算力”双主业发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4 13:2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3亿元 同比增长223.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6.65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毛利率攀升至8.21% 同比改善显著 [2] - 销售费用率0.26% 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2.79% 同比降低3.25个百分点 [4] 风电业务 - 风电板块业务回暖 订单和销售毛利双双增长 [2] - 大兆瓦风电法兰与轴承等新产品产能释放与量产爬坡 [2] - 全资子公司恒润环锻、恒润传动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2] - 主轴轴承已通过台架试验 实现批量生产 [4] -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025年预计达到138GW 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8.8% [4] 算力业务 - 控股子公司上海润六尺实现营业收入10.39亿元 净利润2245.73万元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3] - 上海润六尺与国内主流算力服务器厂商开展深度合作 助力国家算力网络布局 [5] - 润六尺科技与天顿数据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推进智能算力大生态建设 [5] - 国内外大模型持续升级 AI推理能力要求更高 对算力需求持续增加 [3] 研发投入 - 研发合计投入4189.65万元 同比增长62.51% [4] - 公司在风电轴承领域实现从"静态"锻件向"动态"深加工转型 [4] 战略举措 - 公司推进"风电+算力"双轮驱动战略 [2][3][4] - 通过精准研判市场、强化目标预算管理、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夯实技术支撑与全面推进降本增效五大举措实现销售规模与利润双升 [4]
恒润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风电、算力板块齐头并进
财富在线· 2025-07-14 09:11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500万元至4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预计3350万元至4350万元 [1] - 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风电板块业务回暖、大兆瓦法兰及轴承产品产能释放,以及算力子公司润六尺科技业绩显著提升 [1] - 风电与算力业务双向发力,经营拐点进一步确认,有望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1] 风电业务 - 2025年上半年风电行业景气度显著改善,政策层面强调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 - 2025年1-5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46.28GW,同比+134.21%,海上风电项目开标加速,Q2开工显著提速 [2] - 陆风风机中标价格触底修复并企稳,2025年上半年零部件环节已实现涨价,预计下半年陆风风机毛利率有望环比改善 [2] - 公司作为全球少数能制造12MW及以上海上电塔筒法兰的企业,大兆瓦产品产能加速释放,叠加零部件环节涨价落地,上半年风电板块订单和销售毛利均实现增长 [2] - 主轴轴承已通过台架试验并实现批量生产,进一步巩固在高端装备领域的竞争力 [2] 算力业务 - 2025年一季度润六尺科技算力业务收入达2.50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速超2800% [3] - 润六尺构建了涵盖硬件供应、算力调度、场景化解决方案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互联网、金融、智能制造等领域企业提供定制化算力支持,并与国内云计算头部企业开展合作 [3] - AI大模型对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多模态模型及生成式AI应用的落地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 [3] - 地方政府通过"算力券"等补贴政策刺激算力需求,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单个企业年度补贴最高达5000万元,推动算力租赁市场扩容 [3] - 据华西证券测算,2025年末国内算力租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116亿元 [3] 长期展望 - 风电与算力双轮驱动战略成效显著,公司正式进入盈利周期 [4] - 随着风电产业政策推动与AI算力需求形成共振,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4] - 凭借技术积累与产能优势,公司有望在高端装备制造与数字经济领域实现双重突破 [4]
恒润股份: 江阴市恒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2 00:16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500万元到4,5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50万元到4,350万元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196.2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81.78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风电大兆瓦法兰、轴承等新产品产能释放与量产爬坡 [2] - 算力板块业务业绩贡献提升 [2] - 风电行业景气度回升,风电板块业务订单和销售毛利均实现增长 [2] - 子公司恒润环锻和恒润传动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2] - 公司调整产品结构,聚焦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与生产 [2] - 子公司部分型号新产品通过认证并投向市场,风电大兆瓦法兰、主轴轴承产品已具备批量供应能力 [2] - 控股子公司上海润六尺2024年下半年恢复运作后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业绩贡献逐步提升 [2] 财务数据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3,588.41万元 [1]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0725元 [2]
新强联:主轴轴承放量兑现,齿轮箱轴承布局打开成长新空间-20250517
中泰证券· 2025-05-17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4][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4季度以及25年1季度业绩持续改善,下游风电景气度攀升叠加公司产能释放,主轴轴承放量,驱动公司量利齐升;25Q1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正向收益以及减值损失收窄也是业绩提升原因之一 [4] - TRB主轴轴承放量可期,齿轮箱轴承前瞻布局,公司从周期驱动迈向结构成长 [4] - 展望全年,主轴轴承出货高增,TRB占比提升带动产品结构优化和盈利提升,叠加产业链上游延伸、规模效应增厚利润;往后看,齿轮箱轴承有望在26年实现规模化出货,进一步支撑业绩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轴轴承预期放量,齿轮箱轴承布局开启第二增长极 - 公司是回转支承领域专家,核心产品为风电轴承,产业链横纵向延伸,还拥有风电锁紧盘、风电高速联轴器、电力等多项业务 [7] - 风电轴承业务贡献核心营收和利润,2024年风电轴承收入占比70.4%,毛利率有明显降幅;盾构机轴承、海工轴承毛利率相对稳定,均在30%以上 [8] - TRB主轴轴承业务迎来放量期,行业层面,2025年风电行业高景气,大兆瓦机型渗透率提升带动主轴轴承需求快速增长;公司层面,产线技改带动产能释放,主流客户加快导入节奏,盈利结构持续优化 [10][14][15] - 公司布局齿轮箱轴承业务,目前出货处于小批量状态,随着产线设备调试和客户验证导入加快,有望在25年下半年或26年进入放量窗口,拓宽公司成长空间 [1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 回转支承—风电轴承业务,预计25 - 27年偏航变桨轴承收入为25.5/30.1/33.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7.7%/17.8%/17.8%;主轴轴承收入分别为8.0/11.0/13.2亿元,毛利率均为40%;风电轴承板块25 - 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62%/22%/15%,毛利率分别为23.1%/23.7%/24.0% [18][19] - 其他回转支承业务,假设盾构机轴承、海工轴承业务25 - 27年收入增速为20%/15%/10%,其他类轴承业务25 - 27年收入增速为10%,毛利率相对稳定 [19] - 其他板块业务,根据之前收入增速和毛利率水平给予合理假设 [19] - 预计公司25 - 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4/52.0/5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20%/14%,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6/5.9/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1%/30%/20%,对应PE分别为25/19/16倍 [19] 投资建议 - 选择金雷股份、日月股份和广大特材作为可比公司 [22] - 预计公司25 - 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6/5.9/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1%/30%/20%,对应PE分别为25/19/16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3]
新强联(300850):25Q1业绩大超预期 主轴轴承放量促公司重回增长快车道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9.46亿元,同比上升4.32%,归母净利润6538万元,同比下降82.56%,扣非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50.23%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26亿元,同比增长107.46%,环比下降5.51%,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429.28%,环比增长68.01%,扣非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415.27%,环比增长42.10% [1] - 2025Q1单季度毛利率26.71%,同比上升7.48pct,环比提升4.57pct,销售净利率18.95%,同比上升30.24pct,环比提升7.88pct [1] 盈利能力与费用率 - 2024年销售毛利率18.53%,同比下降8.13pct,销售净利率2.91%,同比下降11.02pct [1] - 2024年期间费用率10.20%,同比下降0.54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1%、2.66%、3.90%、3.23% [2] - 2025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10.10%,同比下降2.8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1%、3.08%、3.62%、3.09% [2] 风电行业前景 - 2025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预计105-115GW,其中陆风95-100GW,海风10-15GW [2] - 2024-2026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预计100GW,CAGR为11%,其中陆风、海风新增装机CAGR分别为6%、41% [2] 国产替代与产品升级 - 风电轴承国产化率低,主轴轴承国产替代加速,齿轮箱轴承国产替代提上日程 [3] - 风机大型化推动产品升级,单列圆锥主轴轴承(TRB)和独立变桨轴承渗透率将提升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约4.63、5.56、7.56亿元,同比增长608%、20%、36%,对应PE 24、20、15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