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维码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越南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果
商务部网站· 2025-11-01 00:40
非现金支付增长态势 - 全国非现金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长43.32%,交易额同比增长24.23% [1] - 互联网支付交易量增长51.2%,交易额增长37.17% [1] - 移动支付交易量增长37.37%,交易额增长21.79% [1] - 二维码支付交易量增长61.63%,交易额大幅增长150.67%,成为发展最快的支付渠道 [1] - ATM交易量下降16.77%,交易额下降5.74%,现金使用明显减少 [1] 普惠金融与市场参与 - 截至2025年9月底,越南移动支付账户达1089万,其中约70%为农村、山区、海岛和边境地区用户 [1] - 移动支付交易总量超过2.9亿笔,交易额达8.511万亿越盾 [1] - 越南国家银行已向53家机构颁发支付服务许可证,其中49家提供电子钱包服务 [1] 银行服务数字化进程 - 几乎所有基础银行服务均已实现数字化,大多数银行95%交易通过数字渠道完成 [2] - 数字银行服务与电力、自来水、电信、医疗、教育、电子商务、旅游及公共行政等服务实现无缝连接 [2] - 各信用机构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客户行为分析、信用评估和业务流程自动化 [2] 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应用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越南各银行已完成逾1.32亿个人及140万机构客户档案生物识别核验 [2] - 57家银行与39家支付中介已接入公民身份证芯片认证系统,32家银行与15家机构应用VNeID认证 [2] - 28家银行与4家中介通过VNeID实现社会保障账户与银行账户关联,便利民众领取养老金、津贴及其他福利支付 [2]
经纬天地:收购TCSP持牌公司及推出FOPAY新功能
智通财经· 2025-10-21 23:18
收购事项 - 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完成向多名独立第三方收购Hwabao Trust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的80% [1] - 目标公司持有及维持由香港公司注册处颁发的信托及公司服务提供商牌照 [1] - 收购使公司获得TCSP牌照,可为Fopay用户提供更流畅无缝的服务 [1] 业务拓展与新功能 - Fopay将正式推出跨境转账及二维码支付两大新功能 [1] - 新功能首阶段将透过已获牌照的合作伙伴覆盖选定市场 [1] - 新功能将借助稳定币实现即时结算、低成本及高透明度,为选定市场用户提供更高效及更具成本效益的支付体验 [1] 未来战略 - 公司将继续探索新的投资及业务机遇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2] - 战略包括透过Fopay扩大服务范围以及拓展至其他司法权区的本地用户 [2] - 公司将确保新投资及业务发展符合各目标司法权区的适用法律法规,方式包括与合格伙伴合作及必要时申领或收购牌照 [2]
人民银行陆磊:将推动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
新京报· 2025-09-17 10:3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支付产业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持续转变的关键阶段,存在结构性、机制性问题 [1] - 境内二维码支付市场集中度高,存在平台闭环体系、自我优待、交叉性补贴等问题,产业协同发展不足 [2] - 二维码支付市场形成多套标准和网络,互联互通不充分,业务规则和标准兼容性不足,不利于行业资源高效使用 [2] - 支付市场同质化程度较高,竞争激烈,部分机构短期生存压倒长期发展,制约行业创新动力和发展潜力 [2] - 跨境支付采用两两对接模式,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合作链路互不兼容,影响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 [2] 解决方案与路径 - 互联互通是解决支付领域问题的必要路径,推动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是重要突破口 [1][3] - 需构建推动支付互联互通的制度性框架,从规则、价格、网络连通、基础设施互联、监管治理等关键环节推进 [3] - 通过行业自律和市场化方式稳妥渐进推进互联互通,尊重市场主体意见,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 [3] - 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业务规则、支付标准、基础设施以及政府合作等多层次的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4] 已取得的进展 -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已于今年6月实现互联互通,业务运行平稳 [4]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达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 [5] - 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积极推进与泰国、越南、印尼等多国的二维码互联互通,通过双向开放二维码受理网络推动跨境支付合作 [6] - 境内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有序推进,不同支付网络间的壁垒逐步削弱,业务规则持续完善 [6] 未来工作方向 - 继续推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深化政府、基础设施、市场主体协同的机制,完善多层次、广覆盖、高韧性的跨境支付体系 [7] - 推动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鼓励市场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合作,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7] - 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完善配套制度,强化监管、自律、产业等层面规则协同 [8] - 清算机构需构建兼容各类支付方式的网络系统、业务规则和标准,成为广泛互联的数字支付基础设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