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卡
搜索文档
人民币,大消息!变得越来越“好用”,CIPS作用日益凸显!
证券时报· 2025-10-19 12:21
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建设进展 - 已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3]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截至2025年9月末接入1700余家境内外参与者,业务触达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 [1][3] - 2024年CIPS处理跨境人民币业务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40.3% [1][3] 多元化跨境支付基础设施 - 中国银联网络境内外成员机构超2600家,受理网络延伸至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三大国际银行卡品牌之一 [3] - 数字人民币新型跨境支付平台推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与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等合作 [3] -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于2025年6月实现直接连接(跨境支付通),支持两地居民企业在线实时办理跨境汇款 [4] 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成果 - 推动二维码支付跨境互联,清算机构与马来西亚等9国实现互联互通,支付机构支持居民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扫码支付 [4] - 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提升,2025年上半年入境人员移动支付活跃用户超1000万人,交易笔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49% [4] 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进展 - 近期与多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包括冰岛(规模35亿人民币/700亿冰岛克朗)、欧洲央行(3500亿人民币/450亿欧元)、瑞士(1500亿人民币/170亿瑞士法郎)、匈牙利(400亿人民币/1.9万亿匈牙利福林)和新西兰(250亿元人民币) [7] - 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将本币结算范围拓展至国际收支全部项目 [7] 人民币国际化地位 - 人民币已成为中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第三 [1][10] -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6.4万亿元,占本外币跨境收付比重28% [10] 金融市场开放与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 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超过10万亿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10] - 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达1.6万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及熊猫债存量规模约2万亿元 [10] - 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或地区的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11]
银联升级跨境支付服务,促进中欧双向交流 支付便利化助力跨境畅游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57
合作拓展与网络建设 - 银联国际与葡萄牙国家航空公司签署全面受理合作协议,在欧洲展业取得新进展[1] - 欧洲超九成国家和地区已开通银联业务,八成商户POS终端支持银联刷卡消费[1] - 超过600万欧洲商户可使用绑定银联卡的手机钱包进行移动支付[1] 市场表现与用户增长 - 2025年以来欧洲多国银联手机Pay交易实现翻倍增长,移动支付成为中国游客主流选择[1] - 欧洲13个国家累计发行银联卡超百万张,居民可通过手机APP在线申领虚拟卡和实体卡[3] - 银联全球受理网络延伸至183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境外超7400万家商户[3] 产品服务与消费场景 - 银联支付深度融入欧洲"食住行游购娱"等高频消费场景,涵盖购物、餐饮、住宿、交通及景点购票[1] - 公司推出"优惠多、汇率优、返现高"措施,在欧洲23个国家提供线下消费汇率优惠,15家银行提供跨境消费返现[2] - 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主要国际机场支持通过云闪付APP实时退税,并提供额外退税奖励[2]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2024年中国公民出境消费支出同比增长30%,支付网络重要性凸显[2] - 中国对部分欧盟国家推出免签政策、增开加密直飞航线,中国成为欧洲游客热门旅行目的地[2] - 银联持续推进"锦绣行动",提升境外人士来华支付体验,并在欧洲首次发行锦绣中华卡[2][3]
支付便利化助力跨境畅游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业务拓展与合作 - 银联国际与葡萄牙国家航空公司签署全面受理合作协议,在欧洲展业取得新进展[1] - 公司首次在欧洲(中国银行法兰克福分行)发行锦绣中华卡[3] - 公司全球受理网络已延伸至183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境外超7400万家商户[3] 欧洲市场业务现状 - 欧洲超九成国家和地区已开通银联业务,八成商户POS终端支持银联刷卡消费[1] - 欧洲超过600万商户可使用绑定银联卡的手机钱包进行移动支付[1] - 英国、西班牙、德国、塞尔维亚等13个欧洲国家累计发行银联卡超百万张[3] 移动支付与消费场景 - 2025年以来欧洲多国银联手机Pay交易翻倍增长,移动支付成为中国游客在欧洲消费的主流选择[1] - 支付服务深度融入欧洲"食住行游购娱"等高频消费场景[1] - 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主要国际机场支持通过云闪付APP实时退税[2] 市场机遇与增长动力 - 2024年中国公民出境消费支出同比增长30%,出境游热情持续回升[2] - 中国对部分欧盟国家推出免签政策、增开加密直飞航线,中国成为欧洲游客热门旅行目的地[2] - 公司持续推进"锦绣行动",提升包括欧洲居民在内的境外人士来华支付体验[2] 产品与服务优势 - 公司为持卡人提供"优惠多、汇率优、返现高"三大优势及一系列优惠措施[2] - 在欧洲23个国家线下商户使用中国境内发行的银联卡消费可享汇率优惠[2]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15家银行为银联持卡人提供跨境消费返现[2] - 欧洲经济区居民可通过手机APP在线申领银联虚拟卡和实体卡,支持在欧、来华及跨境消费[3]
支付“联”接天山南北 金融赋能锦绣新疆
搜狐网· 2025-09-26 17:31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于2009年3月成立新疆分公司,在新疆地区累计发行银联卡超过1亿张,云闪付APP注册用户数突破1000万 [1] - 公司已建成助农取款服务点超过1.3万户,实现农牧民足不出村办理取款、缴费、转账等业务 [2] - 公司联合商业银行发行“乡村振兴主题卡”超过300万张,联合境内外银行发行“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卡”超过170万张 [3] - 公司推出货车ETC综合解决方案,整合多方资源助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超过3.7亿元 [4] 支付网络与场景建设 - 公司在“食、住、行、游、购、娱、医、学”等高频场景的重点商户实现银联支付全覆盖,并支持税务、社保等政务缴费“一网通办” [2] - 公司实现乌鲁木齐地铁、各地州市公交银联支付服务全覆盖,并推出“流动就餐”、“不下车加油”等便民服务 [2] - 公司深入开展“锦绣行动”,聚焦口岸、商圈、景区等重点场景,推进银行卡、二维码、手机Pay等受理建设,覆盖全疆各地州市和9大口岸 [3] - 公司推动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打造优化支付服务先行示范区,在中哈霍尔果斯合作中心打造“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区” [3] 促消费与产业融合 - 公司积极承接政府消费券发放及“以旧换新”工作,联合产业各方在汽车、家具家电、餐饮、商超百货、文旅等领域开展促消费活动 [3] - 公司持续推进减费让利,实施小微企业手续费减免、“红火计划”等政策,惠及广大商户 [3] - 公司联合发行“新疆旅游数字卡”,整合交通、加油、餐饮等出行消费权益,并打造“新疆特色产品”小程序助力“疆品出疆” [4] 跨境支付与对外开放 - 公司推动本地银行完成跨境系统改造,探索边民互市和跨境小额贸易结算新模式 [3] - 2025年1-8月,新疆地区银联外卡内用、内卡外用交易笔数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0% [3]
多家银行信用卡外币交易,支持人民币直接入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23
信用卡外币交易币种升级 - 多家银行对信用卡外币交易进行币种升级 将过去以美元入账切换为支持人民币入账 截至公告时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已完成调整 [1] - 币种升级缩短跨境支付汇兑流程 非美元境外消费从"当地币种→美元→人民币"两次汇兑简化为直接人民币入账 降低汇损带来的摩擦成本 [1] - 市场解读不一 有观点认为是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压力下的营销行为 也有观点将其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联系 但实际主要为银行应卡组织要求作出的调整 [1] 银行具体调整方案 - 招商银行自2025年10月28日起 将指定万事达信用卡产品的跨境交易结算币种由美元切换至人民币 涉及万事达标准信用卡芯片版 万事达白金信用卡和万事达世界信用卡三款产品 [2] - 平安银行自9月25日起 信用卡支持外币交易以人民币入账 客户可选择人民币或美元入账 涉及万事达 Visa和JCB信用卡 主卡持卡人可通过APP操作开通或关闭该功能 [2] - 万事达卡的升级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针对原仅支持境外使用的存量卡迁移 第二阶段为8月以来的币种升级 [2] 银行存量卡升级情况 - 今年上半年 光大银行 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 广发银行 招商银行 浦发银行和邮储银行等均对原仅支持境外使用的万事达品牌存量单标信用卡进行升级 主要拓展境内人民币交易功能 [3] 卡组织竞争格局 - 万事达和美国运通已完成本土化 获得中国内地银行卡清算牌照 与本土企业中国银联组成目前能在内地发卡的3个持牌卡组织 [4] - 万事达在中国内地的运营主体为万事网联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于2024年5月开业 [4] - 币种升级涉及卡组织间竞争 银联卡支持境外消费由当地货币直接转换为人民币入账 汇率以银联为准 而万事达卡和VISA等需要经过"当地币种→美元→人民币"的流程 [6][7] - 万事达的升级有助于其内地发卡规模扩大 同时首批合作银行受益 中国境内发行的万事达卡可分为双标卡 套卡 外币单标卡和中国万事达卡 [6] 信用卡行业现状 - 信用卡行业持续承压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为7.15亿张 较一季度减少600万张 环比已连续11个季度下滑 三年内减少9200万余张 [9] - 银行中报数据显示11家银行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或交易金额同比下滑 其中招商银行同比下降8.54% 中信银行同比下降12.54% 兴业银行同比下降11.27% [9] - 信用卡承压成为各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的拖累项 招商银行副行长表示信用卡户均消费和笔均消费金额下降是信用卡收入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9] 升级影响评估 - 币种升级对境外消费刷卡的促进作用有限 预计对普通人的影响更多体现为成本上的微小浮动 除非消费者对此十分在意 [10] - 不同银行万事达卡的升级存在先后之别 是否会对市场份额有短期影响尚不明确 [10] - 银行人士表示币种升级更多是银行和卡组织之间的调整 不直接涉及顾客 客户体感是否有变化不好下结论 [10]
银联资格终止,花旗中国个人业务战线“再收缩”
观察者网· 2025-09-05 15:19
银联成员资格终止 - 中国银联终止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员资格 具体原因未披露 自公告之日起生效[1][2] - 花旗中国无法通过银联网络处理人民币支付业务 其发行的信用卡及部分支付工具使用范围受直接限制[1] - 花旗中国个人及对公客户通过银联系统完成的交易及清算服务同步终止[2] 外资银行银联资格现状 - 具备银联成员资格的外资银行数量由9家减少至8家[1] - 保留资格的外资银行包括汇丰、渣打、东亚、星展、瑞穗、德意志银行、三菱日联及恒生银行[1][4] - 银联成员资格是外资银行接入中国本地银行卡转接清算市场的基础条件[4] 花旗中国业务调整 - 花旗中国自2021年4月起逐步退出中国内地个人银行业务 聚焦机构客户和财富管理[4][5] - 2023年10月花旗将中国内地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出售给汇丰银行(中国) 交易于2024年6月11日完成[5] - 2024年1月花旗中国宣布自5月6日起停止个人信用卡交易功能[5] - 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注销花旗银行(中国)《保险中介许可证》 不再具备代理销售保险产品资格[5] 高层人事变动 - 2024年8月15日花旗银行(中国)原董事长卢伟明卸任 由SAN AVELINE PAU LEN接任[4] - 2024年7月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杨长浩变更为ZHANG WENJIE Nadir Sarela不再担任董事[4] 战略背景与影响 - 花旗集团全球战略性重组 退出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14个市场个人业务[4][5] - 花旗在中国市场运营重心从全面覆盖对公与个人业务转向以企业金融、资本市场服务为核心[6] - 银联资格终止是花旗全球战略在中国落地的具体步骤之一[4]
银联七年公益,让每一次支付都点亮梦想
梧桐树下V· 2025-08-24 12:07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银联诗歌POS机公益行动将中国山区儿童诗歌带到泰国曼谷 实现跨国文化交流与公益捐赠 该活动已成为持续7年的公益IP 借助公司全球支付网络推动公益落地 [1][2][5][7] 活动概况 - 活动于2025年8月8日-15日在泰国曼谷地标暹罗天地举行 主题为"诗歌之光 点亮心灯" 适逢中泰建交50周年 [1][2] - 现场设置中国花灯与诗歌长河装置 灯笼印有中泰双语诗歌 游客通过银联卡捐赠即可获得诗歌POS单 [2] - 善款通过泰国当地慈善基金会用于改善儿童教育与生活 [2] 公益成果 - 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覆盖中国400多所山区学校 累计帮助7000多名儿童接受艺术教育 [7] - 收集诗歌6000多首 出版诗集《大山里的小诗人》 在安徽金寨县建成第一座公益图书馆和114个公益图书角 [7] - 首次海外落地选择泰国 因公司支付网络在泰国广泛受理 全球覆盖183个国家和地区 [5] 文化价值 - 活动促成中泰儿童诗歌联动 泰国儿童现场朗诵中国诗歌 形成跨文化情感共鸣 [1][2] - 公司将公益定位为文化对话与心灵触碰的桥梁 强调诗歌作为人类共通的情感表达方式 [5][7]
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中国银联将率先投入30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核心观点 - 中国银联启动"锦绣行动2024" 投入30亿元资金撬动产业资源 重点优化餐饮、文旅、宾馆等场景支付受理环境 [1] - 推动支付产业互联互通 加快银联与支付宝、微信条码支付互联互通 扩大与国际卡组织网络双向开放 [2] - 针对外籍来华人员支付需求 提升重点城市和场景的银行卡受理覆盖率 [2] 资金投入计划 - "锦绣行动2024"采用"30+X"模式 银联率先投入30亿元资金 撬动产业各方共同追加资源投入 [1] - 资金将用于完善餐饮、老年人助餐食堂、文旅、宾馆等重点场景的受理终端布放和标识张贴 [1] 场景覆盖规划 - 计划覆盖全国41个重点城市 [1] - 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医、学"8大类26个高频支付场景 [1] - 提供刷卡、扫码、手机Pay、ATM取现等全解决方案 [1] 互联互通进展 - 银联与支付宝、微信条码支付加快互联互通 实现各类支付工具无障碍受理 [2] - 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拓展约200个银联合作钱包 均支持境内扫码支付 [2] - 在境外81个国家和地区发行2.3亿张银联卡 境外持卡人可在银联境内网络使用 [2] 国际合作拓展 - 加快银联与国际卡组织的网络双向开放 [2] - 与其他清算机构在规则、标准等方面协同合作 [2] 重点服务群体 - 以外籍来华人员主要到访的重点城市和场景为突破点 [2] - 结合外籍人员支付习惯提升银行卡受理覆盖率 [2]
银联国际携手Paymob落子埃及,人民币国际化“北非枢纽”启航
搜狐财经· 2025-07-15 18:54
合作概况 - 银联国际与埃及金融科技公司Paymob签署合作备忘录 共同推动银联卡在埃及零售业与电子商务领域应用[1] - 合作内容包括在埃及电商平台推广银联线上支付 推动Paymob超25万台POS终端支持银联卡 并首次在埃及启用银联非接支付功能[1]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埃及中央银行行长Hassan Abdullah现场见证签约仪式[1] 合作方背景 - Paymob是总部位于埃及的金融科技公司 业务覆盖中东和北非市场 服务约39万家商户和超过1800万用户[1] - 该公司在埃及创新支付领域发挥重要作用[1] 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是银联在非洲市场的重要战略布局 将显著提升银联卡在埃及的受理范围和支付便利性[3] - 合作将加速埃及融入银联全球支付网络 为埃及乃至北非 中东地区的金融科技发展发挥示范作用[3] - 银联人民币卡在埃及可直接刷埃及镑EGP 无需二次换汇 EGP–CNY直通报文通道打通[3] 市场影响 - 合作将为持卡人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支付体验 大幅提升到访埃及国际游客的支付便利化程度[3] - 银联在非洲最大人口国完成"线下闪付+线上直付"的闭环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北非支点"落地[3] - 为2024年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国的埃及提供低成本 低汇率风险的本币结算方案[3]
银联国际与埃及银行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快讯· 2025-07-10 18:39
合作内容 - 银联国际与埃及银行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共同深化受理合作并提升银联在埃及支付服务能力 [1] - 推动埃及商户广泛受理银联卡 优化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国际人士支付体验 [1] 合作时间与地点 - 合作备忘录于7月9日在开罗签署 [1] 合作主体 - 银联国际与埃及银行公司(Egyptian Banks Company EBC)为合作双方 [1]